《汉朝旧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朝旧事-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悯人之心,默哀三分钟。

  战争,最苦的是老百姓!

  第一个攻击目标……蕲县大泽乡。

  蕲县大泽乡,一个小小的乡,陈胜的队伍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攻了下来。攻下之后,陈胜等人招兵扩军继续进攻蕲县(今安徽宿州),蕲县也很快被拿下。攻下蕲县之后,陈胜兵分两路,一路命符离人葛婴攻击该县以东的地区,而陈胜则亲率另一路向西进攻,西路军的目标锁定为秦帝国的心脏……咸阳,应该说,在战略上,兵分两路是正确的,东路军可以扫除陈胜西进时腹背之敌,不至于被两面夹击。陈胜所部高歌猛进,铚县、酂县、苦县、柘县、谯县,接连得手,等到达陈县(今河南淮阳)的时候,起义部队已经发展到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上千的规模。

  形势的发展速度完全出乎陈胜吴广的预料的,这也直接导致陈胜攻下陈县后盲目自信,认为秦朝已经虚弱不堪。所以他打算在攻下陈县之后,就按兵不动。

  陈胜错了,百足之虫,尚且死而不僵,何况立国数百年的秦王朝,上天已经给了他提醒,可是他却没有意识到。

  陈胜大军到达陈县的时候,郡守,县令都已早已逃之夭夭,唯有县丞一人坚守。

  按秦朝官制,郡设郡守,县设县令,次为县丞,所以县丞是一个县的二把手。

  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面对数万敌军,也豪不退缩,这个小小县丞的勇气,也是让人钦佩不已。

  我们不禁要问,大秦帝国糜烂不堪,为何还要为它尽忠?原因无它,气节而已。

  气节不分朝代,不分对错。

  漫漫历史长河中,总会有这么一种人,王朝末世,富贵不要,官位不要,性命不要,只要气节。他们傻吗?不傻,正是因为我们的民族有这种人,才五千年屹立不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来吧,陈胜,要占陈县,就踏着我的尸体过去吧,大秦,无论它怎样,它都是我的祖国。

  陈胜面对这种自杀的抵抗,除了冷笑还是冷笑,在他的眼里,取陈县如探囊取物,小小县丞,蚂蚁耳。

  不,陈胜,他是狮子,是一头离群的狮子,杀了这头狮子,后面还有一群狮子,你的悲剧也许就源于这个不屑。

  很快,县丞被杀。陈胜大军顺利进驻陈县。

  进入陈县,便有两位大贤过来投奔。

  一人叫张耳,一人叫陈馀。张耳,魏国大梁人,年轻时是战国四君子信陵君无忌的宾客,与刘邦有交情,这人还是比较有本事,逃亡到外黄,便被一个已婚的富家女相中,改嫁给他,后来在丈母娘家的资助下,广结宾客,官至外黄县令。

  陈馀,也是魏国大梁人,喜好儒术,年轻时到赵国的苦陉,也被一富人家相中,招为女婿。

  在找老婆这个问题上,我不得不称他们为“猛人”。

  秦灭魏国后,秦朝悬赏千金捉拿张耳,悬赏五百金捉拿陈馀,两人改名换姓,到陈县当了个小小的守门卒,两人关系极好,史称刎颈之交。当然,我们后面会看到,其实关系也不好。

  陈胜见两位大贤来投奔,是打心眼里高兴,人才难得。

  过了几日,陈胜召集乡关三老,三老是掌教化的乡官,由上了年纪有威望的老人担任,地方豪绅前来议事。三老,乡绅们为了迎合陈胜的心理,便说道:“将军披肩执锐,*无道,诛除暴秦,复立楚国,以将军的功劳应当称王才是。”

  陈胜便问刚刚投靠过来的两位贤人张耳,陈馀,他们却极力反对道:“将军英勇威猛,将生死置之度外,为天下铲除暴秦,现在刚刚拿下陈县就称王,天下人会以为将军有私心,还是请将军不要称王,应该马上带兵西进,派人立六国国主后人,增强实力,如此,不用打仗,都能成帝业,在陈县称王,可能会使天下离心离德。”

  应该说缓称王的意见是很有见地的,但是陈胜不听,在陈胜心里,等了多少年,不就是等今天吗?现在梦想唾手可得,何必再等。于是,陈胜便执意称王,国号张楚。

  陈胜终于实现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壮语,而且时间之短,令人羡慕。

  陈胜实现梦想的这个决定也充分暴露了短视的弱点。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7章:烽火四起
陈胜称王后,很多苦于秦朝*的郡县,都杀死官吏响应陈胜,陈胜的个人威望迅速达到顶峰。

  张耳,陈馀第一谏被拒绝,一致认为跟着陈胜没有前途,于是说服陈王分兵去攻打赵地(今河北大部)。陈王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并派自己关系要好的陈县人武臣领兵三千攻略赵地,张耳,陈馀任左右校尉。

  同时,又派吴广任“假王”(代理王),向西攻击荥阳,命令汝阴人邓宗攻占九江郡,九江郡包括今天安徽省中部淮河以南、瓦蚌湖流域以东、巢湖以北地区。而陈王则在陈县居中指挥。至此,陈胜所部,一分为五,分别为葛英部,武臣部,吴广部,邓宗部,陈王本部。

  这个时候,楚地数千人的义军已经不可计数。

  东路军葛英所部到达东城后,遇到楚王后裔襄疆,葛英与襄疆当年一见如故,素有交情,葛英突然头脑发热,要立襄疆为楚王,葛英副将广陵人召平比较忠厚,劝葛英先禀告陈胜再做决定。葛英自以为与陈胜交情深厚,不予采纳,立了襄疆为楚王。等到陈王将自己称王的文书送到,葛英肠子都悔青了,招召平商量对策,召平建议杀掉襄疆,主动去陈王那请罪,陈王雅量,会赦免你的。

  葛英无奈只能借老朋友襄疆的人头一用,可怜的襄疆,本以为白捡了个王位,没想到连脑袋都没了。可见天下没有好吃的白食。

  葛英提着襄疆的头颅去见了陈王,陈王想都没想,便把葛英给宰了,什么东西,你也配立王。自古以来,关系是最不可靠的,迷信关系,只能死路一条,襄疆吃了这个亏,葛英也吃了这个亏。

  杀了葛英,陈王命令故魏国人周市领兵向北攻占魏地,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假王”吴广开始围困荥阳。

  此时,武臣所部在白马津度过黄河,到达河北各县。鼓动当地豪杰加入反秦大军,因此,武臣部队增加了几万人,武臣自号为武信君。

  武信君带领军队在赵地攻克十几个城邑之后,其余则据城坚守,武臣部开始受阻,于是,调整兵锋向东北方向进攻范阳(今河北定兴),范阳县令徐公本武将出身,据城坚守,不肯投降。

  前面一直是打得热火朝天,张耳,陈馀之流不能算谋士,只能算有贤名的草莽英雄,下面我们来欣赏下秦汉风云之际谋士的风采。

  范阳人蒯通,此人性机敏,善通变,纯谋士,名彻,表字通,见范阳县被围得很紧,便去拜见范阳县令,劝说道:“我因为听到明公将死,特来吊唁。但是明公见到我,即得生路,故又贺之?”

  范阳县令道:“为什么吊唁?”

  蒯通道:“秦法严酷,而您担任范阳县令已经十余年,杀别人的父亲,孤老的儿子,砍人的手足,黥人脸面,不计其数,这些慈父,孝子早已对你非常怨恨,之所以不敢加害,是畏惧秦朝的严刑峻法,现在武信君围城,而明公不归附,反倒坚守城池,谁知道县中子弟是否会加害于您,以迎武信君呢?到那时明公您就危险了!”

  范阳县令一听大汗淋漓,“这样的话,我不是死定了吗,怎么又可以不死呢?”

  蒯通笑道:“武信君赏识我的不肖之材,数次来信邀我前去效命,我知道明公性格刚烈,定然不降,在下忧心范阳县父老乡亲,推辞武信君的邀请就是为了今天的周全,现在事情紧急,明公应当速派我去见武信君。定可转祸为福,所以道贺。”

  范阳县令当即大喜:“闻先生一言,豁然开朗,先生可马上出城见武信君。”

  要不说有才的人就是自信哪。生死大事,动动嘴皮子就可以了。

  蒯通拜别范阳县令,马上出城,来到武信君军营,对门卒说道:“快去通报,就说范阳人蒯彻前来拜见。”

  听到门卒来报,武信君第一句话就是,“蒯彻是谁?”原来武信君根本没有书信邀请过蒯彻,范阳县令被忽悠了,看他能不能把武信君给忽悠住。

  还是张耳见多识广,说道:“他是河北名士!”

  武信君一听大喜,马上传他进来。

  蒯彻一见武信君,稍微客套下,便说道:“将军一定攻城略地吗?”

  “本来想收降,可是县令不服,只好强攻!”武信君做出很无奈的样子。

  “以在下的意思,未必如此,只要听我的计策,便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并且传檄地方千里,都可略定。”蒯彻依然很有自信。

  “原听足下高见。”

  “范阳县令拼死守卫县城,无非是贪图富贵,胆怯畏死罢了,而将军前面占领的城池,县城官吏基本被杀,就算有范阳人杀了他的县令,也是为了保住城池而已,将军为何不委以官职,封赏范阳县令,他一归附,则城里人就不敢杀县令,然后再命令他乘车四处招降,则燕,赵不降之城可尽拔。”

  武信君采纳了他的建议,范阳县令率城归顺,然后传檄千里,赵地各县听说后,争相归附的多达三十余个。

  蒯彻,我只能称牛人啊。这位牛人一登场,就有不俗的表现,要不是后来跟错了领导,估计也能裂土封侯。从他的身上,至少可以总结出,才能再高,也得跟对领导。

  武信君所部很快进入邯郸,张耳,陈馀听说陈王部将周章已经入关到达戏地(今山西临潼境内),加上对陈胜给与自己的官职不满,说服武信君自立为王。武臣也是愉快的接受了这个建议,自立为赵王(又是个过把瘾就死的主),封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