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呼麦-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岁。他不再懊恼没有抓住呼楞,而更多的是心疼老马摔伤了腿。爷爷两天来揉搓哈森的腰背之后,便去牵着老马围着蒙古包慢慢地遛遛。只是这天爷爷走出包,哈森却没有听见老马的蹄子声。哈森挑开门毡子站在门前张望,发现额尔德木图爷爷独自向远处的坡子走去。哈森便随后跟去:“爷爷,您去哪?”
  爷爷没有回头,继续背着手往坡子上走:“我去看看呼楞在不,这片草它眼生,怕是真的不认识家了。”
  爷爷走上最高的坡,手搭在眉前向远方瞭望着,越来越硬的秋风把老人的头发吹得时时遮住眼睛。他低下头双手揉挫着眼睛,然后重新抬起头继续瞭望。
  哈森跑回包里拿起爷爷的毡帽和坐垫,随后从爷爷背后跑着爬上了坡。他转到爷爷面前,把毡子坐垫夹在腋下,抬手给老人戴上了帽子并系好帽带子。爷爷一只手慢慢地推开哈森的手。他双手成喊话状捧在嘴前,咳嗽了几下,吃力的呼出几声无力地呼麦,接着便仰着身子咳嗽了几下,眼睛里立刻布满了血丝。哈森急忙去扶他。爷爷站稳脚,迷茫地望着远方。哈森躬身把毡子坐垫铺放在石头上:“爷爷,您坐下吧。呼──呼楞能回来。”
  爷爷摇摇头,慢慢坐在石头上:“老啦,我唱不出来了。”
  哈森蹲在爷爷面前回过头看着远方:“爷爷,我咋样才能唱出您那样的歌把呼楞喊回来?”他转回头看着爷爷。
  爷爷凝视着哈森,随后他的目光越过哈森的头顶投向远方,再次把双手捧成喊话状靠在在嘴前,咳嗽了几下,又一番唱出几声无力、无词的呼麦。那呼麦犹如一片被岁月的激流冲洗过的砂子,从额尔德木图老人的喉咙里喷出,穿过秋风洒向远方的草地,但那声音似乎很快落地,不能再扬起风尘冲上天穹。
  爷爷随后停顿下来,好像在聆听远处的回答。他点点头,似乎听到了什么。他慢慢站起身,独自转身向坡下走去。
  哈森上前轻轻搀扶着爷爷。爷爷停下脚步仰头望着天边一朵云朵:“呼日郭勒金呀,呼日郭勒金。真是离我的爷爷越来越近了。我祖上几代唱呼麦的人都是从这儿走的。他们走的那天,那朵云彩就像今天一样,亮得像金子。”
  草秋天的雨就是这么短暂。然而如此短暂的一场降雨,就足以在一天之内改变这个草原世界的光景。这雨水不同于城市的,它没有夹杂任何灰尘,远处的蒙古包被它浸湿后很快风干了,显得格外的洁白耀眼。天变得异常的高远,就使得连绵的远山成为了加粗的地平线。几片云彩的轮廓清晰可见,彼此以不同的速度游移飘荡,摆布出难以捉摸的天界的表情。
  爷爷仰头忘了许久,半晌才回过神来。他伸手扶着哈森的肩头:“呼麦,是天地四方的声音,不在这片天下的人是听不见的。你唱它有啥用!”
  爷孙俩继而向坡下慢慢走去。爷爷边走边指着那朵云:“你就在这儿喊吧孩子,天传回来的声音,能教会你唱出来。”
   。。

呼麦  十一(1)
388号选手和乌兰都进入了自治区青年歌手大赛的决赛。乌兰在决赛前没有再请小米来化妆的原因是小米开出了不低的价钱。经过两天的角逐,乌兰在进入决赛的选手里成绩是最后一名。小米在提出收取昂贵化妆费用的同时,还提议为了乌兰能够获得第三名应该请388号选手的老师为乌兰紧急辅导一下。当然,那也是收费的。乌兰和陈昊以及肖燕都已经没有能力承受那个费用了,于是便硬着头皮参加了决赛。
  当乌兰演唱聂小耳创作的《水草边》时,台下鸦雀无声。看上去现场观众和评委们都没有什么反映。坚持要让乌兰演唱这首作品的肖燕心里忐忑不安,乌兰倒是唱出了泪花。
  不知为什么,乌兰演唱结束后,大赛临时决定休赛三十分钟后才重新开始接下来的比赛。
  乌兰刚一下台,便听到陈昊与肖燕在小声争吵。大概是陈昊看到乌兰没有获得多少掌声,便开始责怪肖燕的选择了。奇怪的是在乌兰小声劝说陈昊和小燕时,突然听到台下暴雨般的掌声。当他们三个人探头张望时,发现台上并没有选手演唱,而是主持人正在宣布休赛三十分钟。三人感到莫名其妙,并且连乌兰的成绩分数也没听清。眼下主持人已经开始宣读比赛最后结果了。
  靠近后台的走廊里站满了自认为可以领奖的选手。唯有388号最为耀眼。小米一直跟随着她。自从乌兰拒绝了小米的一切建议和要求,小米再没有理睬乌兰三人。此时,小米在为388号选手补妆,这是为了领奖的最后打扮。乌兰、肖燕、陈昊以及其他歌手都站在侧幕里388号的身后。
  主持人已经宣读了女歌手第三名,那不是乌兰。那名歌手已经领过奖走下台来,一些随从人员上前庆贺,歌手表现得非常兴奋,看来她很满意自己的成绩。
  “获得本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年歌手大赛女子组第二名的选手是,来自呼和浩特市盛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选送的选手,胡赛娇,请上台领奖。”
  那位叫做“胡赛娇”的388号歌手的眼睛几乎瞪得掉在地上,她推开小米挤过乌兰等人,不满的扭动着腰身走向舞台,嘴里叨唠着二十一世纪一句文明的谐音脏话:“我靠!”。台下的掌声和台上的礼仪音乐声很快把这句“我靠”淹没了。
  经过主持人一番“美眉”、“我赛”、“蛮炫”之类的调侃以及关于歌手星座、颜色偏好、恋爱状态之类的访谈后,胡赛娇不情愿地领取了奖杯,刚刚走下台来,她的脸就立刻变成了另一幅模样:“怎么搞的,评委一点品味也没有!靠!”她怒气未消。小米还在一旁应和着:“有没有搞错?真是的!……”两个人拉扯着挤过乌兰等人走向后台休息室方向。乌兰则低着头,陈昊、肖燕翘首望着台上。
  又是一阵短暂的礼仪音乐,主持人情绪激昂地开始揭晓了第一名:“最后我宣布,荣获本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年歌手大赛女子组第一名的选手是──锡林郭勒盟红骏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选送的选手乌兰其其格,请上台领奖!”
  无论掌声和音乐多么隆重和响亮,乌兰的确没有听到。她低着的头没有抬起来。在一旁看上去,她简直像一个青铜的雕塑。肖燕与陈昊张着嘴对视着。
  “有请锡林郭勒盟红骏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选手乌兰其其格上台领奖。”主持人再次重复着。
  乌兰慢慢蹲下了,她抱着肖燕的腿,把脸贴在了肖燕的膝盖上,她能够感到肖燕的腿也在颤抖。肖燕蹲下身,用力拉起乌兰:“乌兰妹妹,起来,去,上台去。”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呼麦  十一(2)

  呼和浩特的天空阴云还没有散去,这场雨已经停下了。这是个看不到夕阳的傍晚。那些大楼玻璃外面的水珠已经滑落了,但由于湿冷空气降低了温度,不经意间室内大窗上布满了蒸汽,影影绰绰的映着城市霓虹的颜色,使得人们依然看不清外面。如果通过用手在玻璃上抹出的一道光亮向外张望,为了更宽的视野人们会把眼睛向玻璃贴得很近,看上去像是在窥视这个世界。
  在通往后台的走廊里,很多歌迷拥挤着。陈昊在前,乌兰抱着奖杯与肖燕跟在后面穿过人群。歌迷里有些曾经偶然听到过乌兰的唱片,有些在几年前就知道乌兰,他们有些是乌兰的同乡,目前在呼和浩特读大学。
  看到乌兰经过走廊,他们开始拥挤着凑上前:“唉,乌兰,给签个名好吗?我有你的唱片。”
  “还有没有?”
  “我早就知道她。”
  “你还有唱片吗?”
  “哪能买到你的唱片?”
  ……
  “哎,她是唱呼麦的,我听过。”说这句话的,肯定是乌兰的家乡人。
  陈昊礼貌地推开人群:“谢谢,谢谢大家,让一下,啊,请让一下,我们马上会安排她的唱片签售,请先让一下,谢谢……”
  好不容易穿过人群,陈昊推开106室的门。乌兰、肖燕挤进这间化妆室。门外陈昊还在应酬着:“谢谢,啊,谢谢。”随后关上了门。一些歌迷围在门外不愿意离开。
  陈昊跟进房间:“你们现在先在这儿卸妆换衣服,我去给小耳打电话。”他重新打开门,穿过人群走向走廊一端拨通手机,“喂,喂,小耳吗?你听我说,你马上到库房,把那箱子乌兰的唱片打好包,赶明早最早的车送到呼市来,整个箱子带上。啊?哎呀没多重,你上了车就行,到了给我打电话,我接你。啊,就这样,记住了?啊啊。”
  在化妆间里,乌兰抱着奖杯把头埋在肖燕的怀里一言不发。肖燕自从驾车送乌兰到呼和浩特,几天来也一直没能睡个安稳觉。此刻怀里抱着乌兰和那个大奖杯,忽然间感到了疲惫不堪。
  她慢慢推开乌兰:“妹,来,站直了,快把奖杯放下,姐帮你换上衣服,一会儿咱们去见宋导,要不是他恐怕咱们连比赛都参加不上了。”
  话音还没有落,宋导满面春光地推门进来了:“不错不错,小丫头,咱们自治区又出了个新星啊。”
  门没有关上,歌迷们探着头往里张望。
  肖燕急忙迎上去:“哪里哪里,啥新星呀,这不全靠你了,差点耽误了比赛。来,乌兰,快谢谢宋导。”
  乌兰慌忙把奖杯放在化妆台上,走到送到面前深鞠了一躬:“谢谢宋老师,多亏您了,要不连比赛我都不能参加了。”
  宋导微笑着拍拍乌兰的肩头,侧着头看着肖燕:“嘿,肖导,你这儿有人才呀!啊?恭喜恭喜。”他把目光转向乌兰:“哎,听说你原来是唱呼麦的?目前自治区正在策划把呼麦作为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项目啊。”
  乌兰轻轻低下头:“噢,我只是能唱一些和爷爷学的呼麦,好久没练了。”
  肖燕在一旁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边走近宋导边朝乌兰努嘴,放低声音:“乌兰,去,先把门关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