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不死(2)
听到呼叫声,远处的同伴在招手,离开时间到了。
捡了两块形状似珊瑚的结晶盐,沉甸甸的,携带回国作个纪念。
返回途中,同伴们各个红光满面,兴奋地抒发感受……
闻名遐迩的死海以其独特景观成为旅游胜地,但环保专家警告,如不采取有力措施,死海将在未来50年内彻底干涸。在过去50年里,死海水平面从原来的海拔-392米下降到-412米,水面面积由950平方公里锐减到630平方公里。造成这一恶果的原因,主要是死海的源头约旦河和亚尔穆克河的大部分水流被人为改道,致使死海的蒸发量大于补充量,严重入不敷出。
早在19世纪末,专家就建议修建连接红海亚喀巴湾和死海的运河,利用死海与海平面将近400米的巨大落差发电。过去100年来,中东地区人口迅速增长,水资源因此越来越珍贵。时至今日,修建运河的主要目的已经变为海水淡化。按照专家的最新建议:引进的红海水量控制在每秒60立方米,通过扬水站将水注入长达180公里、直径为4米的密闭管道,将水直接送到死海;进入死海前的一段河道将安装大型水力发电机组,利用500米左右的落差发电,供两岸约以巴三方使用;在源源不断供给死海水量的同时又产生巨大的电能,可以挽救死海,带动沿岸工农业的发展,也可以用电能进行海水淡化,改善周边淡水紧缺的局面。
中东是一个极度缺乏水资源的地区。在全球20个最缺水的国家中,中东就占了11个。干旱地区对水资源的争夺异常激烈。有分析人士认为,以色列1967年入侵黎巴嫩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水。红海到死海的运河建成后,预计每年将产生亿立方米饮用水。倡导者们将这条计划中的运河称为“和平通道”,认为它是中东国家和平共处的积极典范。联手修建运河有助于改善国家间关系,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更有甚者还拟想了一个由旅游业和高科技农业带动起来的拉斯韦加斯风格的房地产业,该项目将有20万个旅馆房间、数个人工湖、3个工业区,甚至还有一个非洲风格的狩猎公园,将创造上百万的工作机会。
环保人士却忧心忡忡,警告:引红海水至死海的宏伟计划很可能变成一场生态灾难,因为红海水与死海特殊化学物质混合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恶果。生态专家担心:还从来没有过尝试将这么多的水添加到死海的先例。从红海狭窄的北端以每秒60立方米的速度抽水还可能会危害到当地美丽的珊瑚礁和800种鱼类的生存。一个课题组开发出计算机程序模型,试图更准确地预测出在不同的体积、温度和矿物质浓度下,死海的各层水体将如何混合。2006年发表的研究结果认为,死海表层密度会降低,将出现一个能产生硫化氢的厌氧层。这就是说,死海泥水会发出臭鸡蛋的气味。
从死海到特拉维夫已是灯火阑珊。
入住希尔顿宾馆,同安曼乘车抵达特拉维夫的中城联盟考察团会合。
按照日程表,明天上午参观恺撒里亚城堡遗址,下午到以色列最大的港口城市海法。
地中海海滨的恺撒里亚为希律王所建。从公元前22年动工,历时12载建成,气势恢宏。希律王十分崇拜罗马文化,恺撒里亚意即“恺撒之城”,是向当时的罗马统治者表示敬意,是罗马化程度极高的城市。
公元66年,恺撒里亚城中的犹太人不满罗马人统治,揭竿起义,遭到残酷*,2万多名犹太居民被屠杀。这引发了随后的犹太战争,还导致耶路撒冷和犹太第二圣殿于公元70年被毁。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死海不死(3)
公元639年,恺撒里亚被*人占领,公元1101年又落入十字军之手。1254年,法国国王路易九世重新构筑工事,修建十字军城堡。10年后,城堡被战火吞噬,恺撒里亚从此淹没在寂寂黄土中;直到19世纪末,才因为挖掘考古工作得以重见天日,被辟为国家公园。
后天上午,将同以色列的环保治水设备行业举行交流会;当晚,考察团成员就“金融海啸下的中国房地产走势”进行交流;第三天,参观特拉维夫世界遗产项目——包豪斯白色住宅区;之后,整团乘车前往耶路撒冷,而我一个人会在特拉维夫休息两天。从希夏邦马峰下来,身体真需要好好休息一下啦,在特拉维夫海滩,放松自己,整理整理这次耶路撒冷见闻和思绪……
【资料:犹太人在中国】
中国关于犹太人最早的文献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到8世纪间,但犹太人可能在更早的汉朝就已经来到了中国,主要居住在开封。几个世纪以来,因为通婚以及文化同化,开封犹太人已经和汉人没有多少区别。近年,一些国际犹太人组织试图帮助中国犹太人恢复他们的传统。除非他们重新皈依犹太教,否则不具备移民以色列的条件。
这些犹太人可能源于古代以色列王国失踪的十支派。因为相近的风俗,他们常常被其他中国人错认做穆斯林。1605年,一位年轻的中国犹太人拜见利玛窦,他说他来自开封,在那里生活着大量的犹太人,信奉一神教。利玛窦派遣了一位中国教徒,发现开封犹太社群建造了自己的礼拜寺,该寺面朝东,收藏了大量的书刊手稿。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犹太商人随之而来。至1920年,犹太人在上海的人口只有7 0 0人,当中许多人很富有,他们贩卖鸦片、茶叶和丝绸,后来扩展至工业、财经和地产。沙宣、哈同和嘉道理都是有名的上海大亨。
第二批是逃避俄罗斯境内反犹行动而来上海。他们身无长物,大多数经西伯利亚到哈尔滨再到上海,约有5000人,其中有工程师、律师和音乐家。这些犹太人一手创立自己的生意,不久便赶上第一批犹太人。
第三批是二战年间,大多数是饱学之士,身带财富,一来到立刻开始发展商务。再后来是逃避纳粹而来,被安置于上海的一个贫民区。
首两批犹太人多住在外国租界,并不受中国政府管治,他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比当地的中国人好,拥有自己的医院、戏院、学校和运动场,建有七座会堂、四个坟场和一家犹太会所,经常有著名的欧洲音乐家演奏会,且有自己的报纸、杂志和电台。
二战期间,约有万犹太人到达上海。上海的犹太人共开设了307家企业单位,包括68所织造厂、50家咖啡厅和餐馆、24家杂货店、19家洋服店、14家书局、12家陶瓷店、9家药房、9家电器用品店、8家皮革店、7家珠宝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