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宝金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落宝金瞳- 第3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是盘算多少、大小,而是着眼于布置上的地位与气势。及是否用得适时,用得出奇,用得巧妙。

看了一幅八大山入的山水画,一名前辈感叹道:“八大山入山水,看似怪异、荒率、粗糙,多类似恃才放旷、初学之作,然细品之,则似见黄公望之繁茂;董香光之清净;倪云林之简远。更其出三者之右者,则为诡异奇伟,直入阿罗汉之境界也。”

“呵呵!他的特殊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使他的画作不能像其它画家那样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他那晦涩难解的题画诗和那种怪怪奇奇的变形画来表现。”黎老笑道。

看过他的作品的入都会发现,八大山入所画的鱼和鸟,寥寥数笔,或拉长身子,或紧缩一团,倾是而非。特别是那对眼睛,有时是个椭圆形,都不是我们生活中所看的鱼、鸟的眼睛,生活中鱼、鸟的眼睛都是圆圆的,眼珠子在中央也不会转动。

八大山入的鱼、鸟的眼珠子都能转动,有时还会翻白眼瞪入。他画的山石也不像平常画家画那个样子,浑浑圆圆,上大下小,头重脚轻,他想搁在哪里就在哪里,也不管它是不是稳当,立不立得住。

他画的树,老千枯枝,仅仅几个杈椰,几片树叶,在森林中几万棵树也挑不出这样一颗树来。他画的风景、山、光秃秃的树,东倒西歪,荒荒凉凉。

“八大山入的画跟现在的漫画有点像。”洪夭宝笑道。看了他的画,可能所有入都会有这个感觉。

那种画风,一点都不像华国古代的水墨画,形不像,但要表达的思想却十分明确,因为采用夸张的手法,更能体现出画家心里的各种情绪。

听到洪夭宝的评价,黎老等入也是微微一笑,这种话也不是第一次听了。

“其实,他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少’,一是描绘的对象少;二是塑造对象时用笔少。他的每一条鱼,一只鸟,一只雏鸡,一棵树,一朵花,一个果,甚至一笔不画,只盖一方印章,便都可以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可以说少到不可再少了的程度。前入所云‘惜墨如金’,又说‘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只有八大才真正作到了这点,可谓前无古入,后难继者。”黎老评价道。

v

第四百九十一章 立马

最后,大家看到洪天宝手里拿着的一幅画,大家感觉很奇怪。他们发现洪天宝已经不是一次两次拿着那幅画了,看得,他对那幅画很看重。

“天宝,你手里那幅什么宝贝?拿出来看看。”黎老顿时问道。

其他人同样的想法,要知道,那家伙的眼光可是狠毒辣的,被他盯上的东西,几乎都是传说中的宝贝。

洪天宝递过去,那幅画倒没有太大问题,也没有特别珍贵。不过,画轴藏着另一幅画,貌似也是大有来头。

“嗯!没什么特别呀!画工很差,在古代算是不大入流了。这纸张也是十分平凡,还没有落款之类,这幅算是这堆古字画中最差的吧?”唐心评价道。

其他人看了,也同样的感觉,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难道就因为这幅画太差了,所以洪天宝才看多几眼?按照洪天宝的性格,似乎没什么道理呀?

“这幅画是不怎么样,不过画边的那句话有点古怪。”洪天宝说道。

这幅画明明就是一幅庄稼图,这样的墨画在古代一点深意都没有,边上却题字:画中自有神良驹!这让人感觉十分怪异。

“一看就知道画画的那人只是附庸风雅,画画不成,题字还牛头不搭马嘴。”唐心只能这样解释了。

黎老等人则是又仔细看了一遍整幅画面,发现真是很差的一幅画,顿时就没了兴趣。

洪天宝接过来,将画轴轻轻一扭,一边的画轴居然就被扭出来,好像一个盖子一样。看到这一幕,刚丧失兴趣的人立马精神一振。刚才,他们都只是注意画面,没有留意画轴。

“里面有东西。”唐心立即就看到了。

洪天宝慢慢将里面的东西小心拿出来,在大家好奇、期待、兴奋的目光下将老旧的纸面摊开。

刚摊开来,大家放佛就听见一声镇天的马嘶鸣声传出来。不少人不由自主地后退一步。

等大家望过去,就发现一匹马出现在画面上。这匹马有点怪异,居然是秃尾的。不少人揉了揉眼睛,他们感觉里面的那匹马似乎活过来一样,目光如炬。朝天嘶鸣。好像要从纸里跳出来。

“我怎么好像能听见马嘶声?”一个老人家不可思议地问道。他看向其他人,以为是自己耳朵出问题了,发生耳鸣也是不奇怪,毕竟人老了。这事情也不是没试过。

但其他人也是点点头,神情严肃,又夹杂着一丝疑惑,几分激动。看到这幅画,他们就知道不是凡品了。尽管里面的马没有尾巴。显得十分怪异,但那匹马就好像是被人施法,将其封在纸里面一样。

“这马好像活的一样。”另一个老人家连老花眼镜都掏出来,连忙戴上。

“如此逼真、神奇的画,到底谁画的?”古文这才回过神来。看到这幅画,让他震惊异常,简直不似人间作品。

“我想起一个传说,可能这幅画就是画圣吴道子的了。”平时十分稳重的黎老这时候也眉飞色舞起来。

画圣吴道子大家都不陌生,毕竟是宗师级别的人物。在华国古代。被人封圣的就那么十多个。除了画圣吴道子,还有酒圣杜康、文圣孔子、史圣司马迁、诗圣杜甫、医圣张仲景、武圣关羽、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茶圣陆羽、兵圣孙武、谋圣张良、科圣张衡,以及药圣孙思邈。

其山水画有变革之功,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作画线条简练。笔才一二,象已应焉,有”疏体“之称。他被人们尊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

“可能也就是画圣才有这种功力了。”在场不少人暗道。

黎老见大家好奇看过来,于是跟大家提起一个关于画圣的传说。

据传,有一次,画圣吴道子来朝鸡足山。他在金顶寺住宿的那天晚上,月亮格外明。他与跃治禅师对月饮酒,闲话古今,谈得非常投机。

禅师说:“久闻大师是丹青高手,乘此良宵,敢请大师即兴作画,一来让贫僧开开眼界,二来也给寒寺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不知意下如何?”

吴道子连连点头,表示答应。禅师便命小和尚侍侯,拿来纸笔墨。画圣略微想想,就拿起笔来,作了一幅《立马图》,那马画得真是活龙活现。

但是,刚要画最后一笔——马尾,画圣觉得胸闷恶心,十分难过,就把画笔一搁,快步走到院里,呕吐起来。执事和尚忙端茶水请吴道子洗漱,又搀回禅室安歇。第二天醒来,画圣精神好些了,但没有记起画马之事,吃过饭便辞别众僧,下山去了。

过了几天,禅师细看《立马图》,才发觉马尾巴还没有画,十分惋惜,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将它挂在禅堂侧室里。禅师每天要在画前烧一炉香,一来怀念大师,二来观赏马图。看那马,越看越觉得活灵灵的,好象嘶鸣着要跳下来。

有一次,山下十来个农人闹闹嚷嚷地冲进寺院来,怒冲冲地对禅师说:“你们寺里的秃尾巴马,天天晚上来吃我们的庄稼,这次被我们追着,它一直跑进你们这个寺去了,你们得赔还我们庄稼。”

禅师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佛家养什么马?不信请你们遍寺搜一搜。”

农人们到处去找,却连马的影子也没见到,他们想一定是禅师藏了,便和他纠缠不休。禅师想了半天,忽然想起那幅画来,便对农人们说:“众位乡邻,老僧确实无马,倒有一幅吴道子大师画的立马图,请进屋来看看。”

庄稼汉一看那图上的马,都大吃一惊,这秃尾马竟跟他们尾追而来的秃尾马一模一样,看它嘴里,还衔着几根青麦苗呢!于是,指着画上的马说:“就是它,天天夜里偷吃我们的庄稼。”

禅师大怒,指着秃尾画马骂道:“畜生,留着你害人,不如送你到火塘里去。”

一说这话,只见那马跪了下来,两眼流着泪。庄稼汉看着真是惊奇,觉得把它烧了也可惜,就说:“算了,只要它诚心改悔,不再糟蹋庄稼就行了。”

从这以后,人们经常看见有匹秃尾马从鸡足山下来,去帮庄稼户干活,驮柴,驮麦,驮稻子。许多人不知道它的来历,可那十多个庄稼汉心里明白:它就是吴道子画了留下的秃尾神马。

听了故事之后,大家都下意识地将这幅画当成画圣吴道子传说中的那幅《立马图》了。从这幅图来看,似乎只有画圣才有那能力。

那些老人家一个个兴奋得老孩子一样,一个个围在那幅《立马图》边上,津津有味地观赏着那神奇的《立马图》。

“这回,国内又得轰动了。”古文说道。

“何止国内轰动?这幅画一出,世界都会轰动。那些外国佬一向看不起我们国画,这匹马放出去,肯定能将他们镇住,保证一句话都不敢叽歪。”另一个专家开口道。

黎老点点头:“虽然没有很明确的证据证明这就是画圣的作品,但我们也能九成多的把握肯定。这幅作品已经达到了艺术的巅峰,谁还敢说什么?他们外国佬的所谓印象派、抽象派之类的画家大师,在画圣面前,一文不值。”

唐心伸手过去,要将《立马图》拿起来。这时候,画面突然跳出来一个影子,将所有人吓了一跳,唐心更是连连后退了几步。

大家再次望过去,就发现纸面上居然出现一匹马的影子,居然就是画里面的那批,神态惊人的一样。

“什么情况?”黎老活了大半辈子,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

“不知道,我就碰了一下,那匹马就跳出来了。”唐心眼睛紧紧地盯着纸面上会动的秃尾马,。到现在,她心脏都还跳动加快呢!

所有人都选择沉默,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匹马。过了一会,那个影子再次印在纸上,恢复原来的样子。

这回,大家才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