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今天的世界领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昨天和今天的世界领袖-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夭折,接着战场上传来更多战败的消息。
  查理曼在得知撒克逊人再度展开猛烈攻击之后,随即自西班牙撤军回国,查理曼以为前几年的辉赫战绩已解决撒克逊人的问题,但他显然是错了。几个月内,撒克逊人摧毁了查理曼在卡尔斯堡(Karlsburg)建造的要塞;突袭法兰克城镇;焚烧教堂;同时还屠杀妇女和孩童。最糟的是,盛传维杜金德已自丹麦返回法兰克,而这一波攻击行动,据说皆由维杜金德授意。
  公元七八二年,查理曼开始计划反攻,但是他看得出来,当时并非出兵的理想时机,他的军队仍需要更多时间来备战。尽管如此,负责领军的法兰克勋爵们却没有耐心等候,他们义愤填膺,早就想报复,他们眼中只看到驻扎在圣多山(Suntel Mountain)的一大群撒克逊人,终于他们无视于查理曼的命令,决定展开攻击行动。
  结果是龙塞斯瓦列斯的悲剧再度上演。法兰克勋爵们太过自信,轻率地进攻,并没有等后援部队提供协助。他们匆促的决定惹来杀身之祸,查理曼旗下大部分的勋爵和将官,在这次突袭中惨遭屠杀。法兰克士兵们的骄傲自满,再一次使他们赔上了性命。
  当查理曼听到圣多山之役的噩耗时,心情突生巨变。龙塞斯瓦列斯的悲剧使他伤心欲绝,几个月来不断自省,问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竟带给他的子民,如此残酷的命运。但是,在这个时候,查理曼心中充满了怒火,而非伤痛。他不再抱着赎罪的心态,而只想报仇雪耻。查理曼的性情自此由宽容转为严苛,而这样绝不宽怠的个性持续了十年才逐渐消失。
  查理曼把所有一年前宣誓效忠法兰克的撒克逊贵族传唤到凡尔登(Verden,今德国北部),命令他们供出最近一连串攻击行动的主谋者姓名,这项要求无异是逼迫贵族们出卖同胞。根据当时的荣誉法则,胁迫一个人背叛同胞等于是夺走一个人的生命,两者皆被视为残酷不仁之举。贵族们一开始都保持沉默,但是查理曼毫不留情,威胁要杀死不肯招供的人,贵族们只好供出数千个涉嫌兴战的叛乱分子。
  查理曼把这些嫌犯传唤到面前,当着这些人的同胞,将他们斩首示众。一天之内,将近四千五百名撒克逊人身首异处,同时有更多人被贬为贱民。
  尽管查理曼可以把此事视为个人的一次胜利,但这件事情却毫无值得庆祝之处。事情结束后,随之而来的不是欢宴,而是一片沉寂。这些早先急欲复仇的查理曼臣子,此刻都对查理曼的残暴大感震慑。
  此时,凡尔登传来更多悲剧。查理曼的母亲和爱妻希尔德佳迪,在公元七八三年相继过世。虽然查理曼随即再婚,但是他的第四任妻子斐斯卓达(Fastrada),与恬静、温顺的希尔德佳迪很不相同,斐斯卓达喜欢抱怨、索求无度,她对查理曼暴戾的个性,产生不了什么正面的影响力。查理曼早年幸福的家庭生活,以及连战皆捷的征服行动,至此似乎宣告结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