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岳飞--品南宋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看岳飞--品南宋中兴-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徐俯一说话就跑了题,原本心情就不佳的高宗更加感到有些厌烦,还未等老徐发言完毕,就立刻硬梆梆地顶了一句:“襄汉地处建康(指江苏南京)之上游,其得失关系国之利害,岂能轻易放弃!”。说罢,便不再理睬,而是将眼睛移向了赵鼎。

  徐俯原本想按自己的思路再继续说下去,忽见赵构发了“彪”,吓得后退了两步,站回了班列。”

  赵鼎见高宗示意自己发言,忙趋前两步,朗声道:“襄阳乃国之要地,岂可轻易许人?当今之计,只可及时发兵,切不可稍有犹疑。”

  “嗯!”赵构点了点头,又追问一句:“卿等以为何人可执此重任?”

  见高宗要自己推荐人选,赵鼎迟疑了片刻,持象舞的双手高高地向上一挑道:“岳——鹏——举!”

  一听赵鼎举荐“新秀”岳飞,原本已经消停了的徐俯忍不住跨前一步,抗声问道:“岳飞乃一武夫,何堪此大任?”

  “岳鹏举骁勇善战、世所共知,岂是单单一匹夫!”赵鼎直盯盯地瞧着徐俯,眼神里既带着些许怒意,也有些无奈。

  徐俯横了赵鼎一眼,舔了一下嘴唇、清了清嗓子,口齿伶俐地大声辩道“岳鹏举帐下兵微将寡,恐不济事。若要出兵,刘光世何如?”

  赵鼎也不示弱:“此乃弦乖音谬之言,刘光世实一草……”。老赵原本想说“草包将军”,可又觉得不妥,于是直接说了下文:“况岳飞早已谋划收复襄阳之役,成竹在胸。”

  “即便刘叔平不……妥,也应另……命大将。”徐俯激动得脸色有些微红,声音也变得颤抖起来。

  “知上流利害者,莫如岳飞。”赵鼎开始发作了。

  见赵鼎、徐俯这两个人的话越说越拧,赵构摆了摆手,示意这二位就此打住。

  有些“理亏”的徐俯喘着粗气,气哼哼地欲再争辩两句,见高宗面色不悦,这才作罢。

  一阵难堪的沉默后,一直沉默不语的宰相朱胜非终于从旁插了一句:“臣以为,若要复襄汉,岳飞倒可一试。”

  这时,当了半天裁判的赵老九突然目光一闪,随即撂出了句一锤定音的话:“传朕旨意,令岳飞出兵,收复襄汉。”

  当时坐镇江西九江的岳飞,因在平定流寇的内战中多次建功,成为点击率暴涨的军界新秀。在宰相朱胜非、参知政事赵鼎的大力举荐下,初具规模、羽翼渐已丰满的岳家军,成为了此次弥补长江中游防线的首选。
  作者题外话:本书作者qq号740342639,愿广结书友!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3节  宁死不屈的汉奸
1134年五月,岳家军从湖北武昌渡江北上,开始了恢疆复土、誓雪靖康的征程……

  岳家军此次出兵的第一个军事打击目标是汉水南岸的郢州。

  备注:郢州,就是今天的湖北省钟祥市,位于长江中游的第一军事重镇襄阳的南端,湖北大洪山和荆山中间的汉水河谷。是中国古代湖北地区的三个重心中的襄阳和荆州(另一个为湖北武昌)之间往来的这条咽喉要道上的军事重镇之一,控扼着汉水河谷两侧山地险要。该城池不仅是襄阳南端的一道屏障,而且据汉水的走向,如郢州为伪齐所占,可由襄阳出兵,沿着汉水河谷穿越大洪山与荆山之间的空隙,进入湖北省中南部的江汉平原,并可进入长江。因此,不失为一道南上或北下的屏障

  刘豫对郢州的得失也极为看重,派遣自己手下以打硬仗而著称的大将荆超为守将,率领一万多名金、齐联军阻挡岳家军的进攻。

  荆超,有“万人敌”之称。据野史记载,“超哥”身长近两米,属于掌握了制空权的选手。此公原本是北宋宫廷近卫军中的一个默默无闻却心存不满的军官,后投到刘豫麾下,终于得到了和个头一样高的待遇——被破格提拔为独挡一面的良将。

  一天,岳飞前来引军搦战,但见对面荆超身长足有九尺开外,腰大膀宽,一双豹子眼圆睁、不怒而威,活脱脱一个西楚霸王转世、英雄项羽重生。岳飞看了,暗道:“靠!白长了一副霸王坯子,真给”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大哥丢脸。不过,英雄间总有惺惺相惜之情岳飞在了解到荆超那并不复杂的履历后,决定先礼后兵,于是竟鸣金收兵。

  原来,岳鹏举要修书一封,首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荆将军看在曾经都是在一个单位上班的同事面上,且同为炎黄一脉,能够继续回来做龙的传人,犯不着做“外辱犹存,兄弟想煎”的蠢事。为防止好冲动的小荆在被围得如铁桶般的形式下尚心存幻想,还附带了几点双保险式的警告:

  1。打仗不是打篮球,不是个子高就一定能赢;

  2。我方是正义之师,没有奖金一样士气正旺。而你方在这一点上却明显处于劣势,只能依靠包括白条在内的“现金流”来鼓舞士气。一旦资金断裂,必将出现士气全无的惨状。

  再说荆超,接到岳飞的劝降信后,囫囵吞枣般看了一遍,

  缓缓地抬起头瞅了眼来使,又垂下眼皮,默谋了许久后,将目光移向了“瞎参谋”刘楫。

  要说这刘楫,的确不愧于“瞎参谋”的光荣称号。只见小老刘将那双吊着般的小眼睛使劲地一瞪,枯黄且略带勾纹的两个眉毛也随之被挑了起来。

  那位倒霉的信使看着刘楫两只眼睛如恶狼般地直勾勾盯着自己,早已吓得面如焦土、双腿似筛糠,双目失神而无助地瞅着荆超。

  在气势上占尽上风的刘楫马上又来了个“得理”不饶人,“霍”地从交椅上拔直了腰身,人还未完全站起来,嘴里就已经不干不净地骂出声来。骂了好一阵,估计是觉得过嘴瘾不叫过瘾,又“猛”地腾出右手去拽挎在腰间的宝剑。

  荆超见了大惊,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冲过去,一只蒲扇般的大手按在小老刘那双拔剑的手上,另外一只手拍着刘楫的窄肩膀厉声说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莫损了我大齐的威风。”

  见老荆如老母鸡般护着自己,信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以为“万人敌”已经幡然醒悟,马上就要来个“回头是岸”了。

  荆超让刘楫重新入座后,并未马上表态,而是背叉着双手,若有所思地瞅了瞅信使、又瞧了瞧刘楫。片刻后,不知是由于刚刚受到了一个时辰前喝的“北京二锅头”的“后反劲”刺激,还是为刘楫的话语所激,抑或又想起了什么,原本处于犹疑状态的“万人敌”那略显傲慢的嘴角上终于漾出了不屑的一笑,随即别转脸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对那信使道:“感谢岳公美意,我不杀你,滚吧!”

  岳飞闻讯大怒,亲自指挥攻城。但见数万名将士排开阵势,前排的敢死队们左手执藤牌、右手拿大刀(左撇子的除外),另外还有一些负责架云梯的将士,后面是火炮手、弓驽手。

  岳鹏举一声令下,火炮齐发,敢死队在炮火的掩护下率先冲过护城河,将云梯紧靠城墙。随后,弓驽手万箭齐发,掩护将士们登梯攻城。只见城上的士兵不时扔出滚木、礌石,射出箭羽,岳家军虽损失惨重,但仍“累肩而上”。战争异常激烈,基层干部人员大减,许多新兵在转瞬间就成为了代理班长,惨烈的程度可见一斑。在岳家军不要命的攻击下,伪齐军很快出现了大家期待已久的疲软反映。经过一昼夜激战,郢州城破,七千多守军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下被歼灭。

  当岳家军鱼贯而入城门时,守城的荆超没有选择逃跑(当然,也可以叫做突围)或投降,而是在留给这个世界最后一瞥后,从城头上毅然决然地跳了下来,用生命的代价实现了对刘豫“士为知己者死”的誓言。

  岳飞望着已经被摔成相片的荆超,眼神里流露出一种复杂的神情,是恨?是怜?是悲?连他自己也说不清,只是不无感慨地做了一句似是而非、不是总结的总结:“哥们义气害死人啊!”

  半个时辰后,企图开溜的刘楫被押到了中军帐前。

  “岳帅饶——命,愿,愿——效犬马之——劳”。被吓得直哆嗦的刘楫,竟语无伦次地告起饶来,全无了往日的“英雄气概”。

  想着一场本可避免的战争,想着几千生灵很有可能就因几句不负责任的话而在瞬间消逝,岳飞厌恶地白了这个猥亵的男人一眼后,竟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用马鞭梢指了指刘楫,然后恨恨地向几名亲兵挥了挥手,便不再理睬。

  很快,帐外传来了小老刘那杀猪般的嚎叫……

  据参加过此役的岳家军老兵在数十年后追忆,这是一场惨烈的攻守战,堆积如山的尸体几乎与城墙平行。

  对于此役,我始终有一个疑问,作为宁死不屈的一代壮士——荆超,为何要不惜留骂名于千古,誓死效忠异国他邦?带着这个疑问,我翻遍了史书,却未得其解,不得不作为平生的一件憾事。
  作者题外话:本书作者qq号740342639,愿广结书友!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4节  老牛出马,一个顶俩
张宪、徐庆攻打随州的一路则显得颇费曲折,连续激战多日没有得手。

  备注:随州,就是今天的湖北省随州市,位于湖北大洪山与鄂、豫两省交界处桐柏山余脉之间的空隙,既是湖北地区三个重心中的襄阳与武昌之间咽喉要道上的一座军事重镇,同时也是中国古代长江流域与淮河上游之间主要交通道路——义阳三关西南方向的一座坚城。

  该城的伪齐守将王嵩,原为一个不得志的文人,早年也曾经是一个胸无分文却对指点江山有兴趣的选手。在多年的颠沛流离、屡试不第后,突然发现还是汉奸这一职业比较实惠,因此走上了误入歧途之旅,投到了刘豫麾下。从此,从一个还有些血性的男儿,彻底变成了个以手下有几个辫子兵而感到自豪的“混血儿”。

  要说这王嵩,若论冲锋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