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问君能有几多愁-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做了皇帝之后的政治作为

  尽管曹丕自己很是自负,但他却实在算不上什么军事家,更难说是一位军事思想家。他也犯文人的通病,那就是眼高手低,而且决策上也是屡屡失误。

  首先,曹丕对于三国鼎立的形势一直缺乏清醒的认识,因而在军事和处理同吴、蜀的关系上都出现了错误。该出兵时不出兵,以至错过战机;不该出兵时又乱出兵,以至构恶关系。而起初向魏称臣的孙权则恰恰利用了曹丕的错误和弱点,对魏外卑而内亢,从来不抱幻想;用得着时,便借魏胁蜀,用不着时,考虑到自身的长远利益,则联蜀抗魏,纵横捭阖倒是颇为自如。

  曹丕到底是依仗着身居中原的雄厚实力,为了完成老爹统一天下的遗愿,在做皇帝的六年之中,他曾不辞辛苦,三次亲征孙权。延康元年(黄初元年,220)六月,他治兵东郊,随即发动第一次南征,直到他的家乡谯县。这一次虽然没有战事,但在振奋人心,提高自己的威望上却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也说明他并不完全、也不甘愿只做一个守成之君,在事业上还有进一步开拓的愿望。

  黄初三年(222)十月,他第二次南征。这一次魏军兵分三路,各有所获,但也有限。至第二年三月回师洛阳,曹丕又随即诏令开江陵之围,且休力役,罢省徭戍,畜养士民,以使天下安息,体现了他思想气度宽仁弘厚、躬修玄默的一面。黄初六年(225)八月,他以舟师自谯县沿涡水进入淮河,至八月抵广陵(扬州)故城,临江观兵。当时兵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阵容显得非常强盛。只是因出奇的天寒以至水道结冰,战船不能进入长江,才不得不引军退还。这就是在这之后,曹丕一病不起。

  由于当时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吴、蜀两国内部政治稳定,军事上也有足够的力量与之抗衡,加以山川险阻形成的天然屏障,终使曹丕的努力徒劳糜费,功亏一篑。但他进取向上、居安思危的精神还是应该肯定的,也正是在他在位期间,魏国继续在北方开拓疆域,相继征服鲜卑、高句丽等部落,使得魏朝的疆域远达蒙古高原,这算是曹丕军事上的重要建树吧。

  在政治上,曹丕也有一些大的作为。一方面他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了中书省,其官员也改由士人充任,而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如此机要之权也渐移于中书省。这样也就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他也严格限制宦官、外戚、宗室的政治权力,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尤其,从他开始,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九品中正制”得以推行,用*从地方收归了中央,这是满足了当时的政治需要,但也导致魏国(及至以后数个世纪)的统治实权逐步被士族所垄断。

  不过实在地说,政治上的很多问题都是很难两全的,往往都是以偏补弊、矫枉过正之举。尤其体现在他大力消弱宗室实力的措施上,而他的这种政策,后来又为明帝曹睿所继承——这也是导致曹魏速亡的主因之一。以后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吸取了这一教训,他大封宗室诸侯王(又有点过头了),虽然很快导致了“八王之王”,但晋祚却也得以延续了一个多世纪之久。 。。

3、对他身后的一些评价
3、对他身后的一些评价

  曹丕在个人的生活上也颇值得称道,他严于自律。就在他即位后即诏令群臣尽规劝之责,将帅陈军法,朝士明制度,牧守申政事,缙绅考六艺,他则广而询之,以使政治开明。黄初二年(221)六月,日食出现,有关方面认为是太尉失职而迁怒于天,奏免太尉。而曹丕却认为天灾的出现,是在谴责元首,不能把过失归咎于官员,所以主动承担了责任。而且他保持了曹操尚俭的作风,在《终制》中明确表示衣衾足以朽肉,棺椁足以朽骨,死后不用金银珠宝玉器陪葬,只用泥瓦陶器。这就一扫由来已久的厚葬习俗,是很不简单的一大创举。

  而且,曹丕还规定:墓地应选在不占农田之处,使改朝换代之后不为人所知(曹操就经常盗掘人家的墓,很是带了一个不好的头)。且寿陵以山为体,不封树,不立寝庙,不造园邑神道。并下令说,若有人违反,变改造施,他将之戮尸地下。还将诏令秘藏宗庙,以为永鉴。因此,在他死后,“自殡及葬,皆以《终制》从事。”

  黄初七年六月,还没做了六年皇帝的曹丕就病死了,葬首阳陵。无庸讳言,曹丕可谓英年早逝,尤其他的死乃是曹魏的重大损失,因为他的才能较其后来者实在是强多了。毕竟他是从革命、困难时期走过来的,是经过了血和火的考验的。像以仁德引起老爹好感的曹睿,他在位前期虽然比较振作,可是后期却大造宫室、贪图享乐,就越发让人失望了。

  《三国志》中对他的总体评价是首先承认他“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但又批评他不够大度和缺乏“公平之诚”。《周易》中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很显然,曹氏父子的德行都不够,所以也就被人轻而易举地窃取了“天命”。

  最后,再具体到文学上,以南朝钟嵘《诗品》针对五言诗的创作批评而言,钟氏是把曹植列于了首品,并对其推崇备至;曹丕则被列于二品,不重文采的曹操更是屈居末流的三品。明王世贞则就此说:“吾览钟记室《诗品》……至魏文不列乎上,曹公屈第乎下,尤为不公,少损连城之价”,为曹丕、曹操鸣不平。而钟氏这种评价固然是受到了其时代的影响,可是它仍旧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的,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自然于今而言,由于每个人的喜好、侧重不同,也可以见仁见智。

  钟嵘同时期的文学批评大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首先称誉曹氏父子道:“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尤其他在论及曹氏兄弟时有这样一段让人深思的文字:“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淡抑已,谓走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隽 ,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竟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迭用所长,亦无懵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文心雕龙&;#8226;才略》)也就是说,世人往往多出于对曹植的同情而抬高他的身价,反之则以“位尊”低估了曹丕。

  不过曹丕自登上皇位之后,一面是得意,一面又是脾气越发古怪、暴躁,文学水平也就开始明显下降;相反,因哥哥上台而开始“内不自安”、惶惶不可终日的曹植,其文学水平却得以大大提高,以至让谢灵运那样自负的狂士都不能不承认他的“才高八斗”、*盖世。因此说,于文学而言,人在逆境中才更容易被激发出灵感来,诚所谓“穷辞易工”。

  曹丕还开创了我国编辑类书的传统,正是在此影响下,后来许多朝代都由皇帝亲自出面,大规模地编辑类书,而这些类书对保存古代典籍文献,自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主要参考资料:

  1、《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2、张作耀《曹操传》

  3、《帝王文化与中国文学》

  4、《魏文帝集全译》

1、稀里糊涂就被人夺了江山
引言

  他无疑是中国封建帝王中一个特出的异类,只是千百年来却又是少有人理解他的。他既文采*,又谙熟用兵之道,且以博学多识傲视古来君者,尤其,他更是一位积极有为的开国英主。也正是在他的治下,南朝的盛世之象再现,乃为江左数百年之冠。

  他勤勉而又节制,亦颇有仁者之风,一面努力追求理想世界、人间乐土,一面又不免好高骛远、自欺欺人,加之年老昏聩,以至于最终竟上演了一幕自己打天下、又自己失天下的历史悲剧。然而,他的确是失败了,痛定思痛,我们在尖锐地批判他之先,难道就不应该好好地理解他一番吗?即使在他自己,也总是感叹世无知音,没有人可以真正地理解自己。可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不去同情他,因为那生命的多彩,也因为那信仰、追求的幻灭……

  
  一、不平凡的家世

  1、稀里糊涂就被人夺了江山

  话说南朝太清二年(548)的梁国境内,一个从北方来的亡命徒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便决定做一番最后的挣扎:既然同样是死,为何干脆不赌上一把呢?其实在此时的他,确乎并没有多少获胜的把握。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蝴蝶虽小也一样可以掀起风暴,中国历史上最离奇、最不可思议的一段经历开始了……

  就在这年八月间,这个名叫侯景的亡命徒便带着自己草草纠集起来的数千乌合之众自寿阳(今安徽寿县)公开背叛梁朝。他所打出的旗号也是一般叛逆所惯常使用的伎俩,那就是所谓“清君侧”:皇帝的身边有小人,做大臣的就有义务扫除这些小人。而且,当时的皇帝身边确实有小人,这也是尽人皆知的;尤其嘴长在别人身上,要你有你就有,没有也有。

  很快,数万梁政府军闻讯向寿阳包围而来,惟恐坐以待毙的侯景便见机来了一个金蝉脱壳,意欲直捣虎穴——建康(今南京)。这家伙也是个沙场老将了。为了将这一小股叛军围堵在淮北,当时的梁武帝便指示以第六子萧纶为统帅的另几路大军以密集的钳形攻势,对叛军来个瓮中捉鳖。可是没想到这萧纶临阵自作主张,分散了兵力,再次给叛军留出了空子。而梁军主力北上,造成长江防守空虚,这也正又为侯景叛军南下提供了良机。

  也就在这时,一贯作恶多端又心怀不满的萧正德(皇帝的侄子)更成了叛军的内应,于是这年的十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