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餐桌上的密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庭餐桌上的密码-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信号一:头发变细、干燥、易断、脱发
  如果家人出现头发变细、干燥、易断、脱发的情况,说明体内可能缺乏蛋白质、能量、必需脂肪酸、微量元素锌。为了家人健康,应调整家庭的饮食,增加主食的摄入量,每日保证每位家人能吃上3两瘦肉、1个鸡蛋、250毫升牛奶,以补充优质蛋白质,同时还可增加必需脂肪酸的摄入。每周可做2~3次海鱼,可多吃些牡蛎,以增加微量元素锌。
  ◎信号二:夜晚时视力降低
  如果家人夜晚时看不清东西,视物模糊,不可掉以轻心。这可能是身体向我们发出了缺乏维生素A的信号。要知道,如果不能及时纠正体内缺乏维生素A的状况,任其发展,就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夜盲症,并出现角膜干燥、溃疡等,严重危害家人的健康。
  解决维生素A缺乏的对策非常简单,可在日常饮食中增加胡萝卜和猪肝等食物。这两种食物分别以植物和动物的形式为人体提供维生素A,其中猪肝的吸收效率更高。需要指出的是,维生素A是溶解于油脂而不溶解于水的维生素,因此要想提高维生素A的吸收效率可用植物油烹炒胡萝卜。
  ◎信号三:舌炎、舌裂、舌水肿
  如果自己的家人出现舌炎、舌裂、舌肿的现象,说明自己家的饮食中可能缺乏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是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储存的时间较短,必须每天都补充。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洗米、蒸饭时可使B族维生素大量流失。而长期*细米面、素食,同时又没有其他补充,也极易造成B族维生素的缺失。为了能给家人补充B族维生素,应做到主食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如果家人有吃素的习惯,每日应补充一定量的复合维生素B族药物制剂。
  健康小贴士
  如果家中有老人,一定要注意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这是由于老人的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而且由于现在饮食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庭饮食过精、过细,烹制方法不恰当导致维生素流失,因此老人应适量补充维生素。
  ◎信号四:牙龈出血
  牙龈出血是人们经常出现的情况。如果自己的家人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要想到是不是自己家的饮食缺乏维生素C了。维生素C是人体最易缺乏的维生素,由于光线、温度、储存和烹调方法不当都有可能造成维生素C的破坏或流失。因此,每日应让家人吃大量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最好每日能摄入1斤左右蔬菜和2~3个水果。在做饭时,最好采用热炒和凉拌相结合的烹调方法,这样最易保留维生素C。
  ◎信号五:味觉减退,鼻子两侧发红、油腻光亮、经常脱皮
  如果自己的家人总是吃什么也没味,吃什么也不香,这可能是味觉减退的原因。而之所以出现味觉退化可能是体内缺乏锌这种微量元素了。锌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对机体的性发育、性功能、生殖细胞的生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家人缺锌了,可在日常饮食中可适量增加贝壳类食物,如牡蛎、扇贝等。如果每天能让家人每日确保1个鸡蛋、3两红色肉类和1两豆类的食物也能补充微量元素锌。
  如果你的家人的鼻子出现两边发红、油腻光亮、经常脱皮的现象,就说明你家的餐桌上缺锌了。要改善这种情况,你不能让家人养成偏食的习惯。要知道大部分食品中都含有锌,只要不偏食,缺锌现象就可以得到纠正。
  ◎信号六:嘴角干裂
  如果自己的家人经常出现嘴角干裂的症状,说明自己家的饮食中可能缺乏核黄素(维生素B1)和烟酸。富含核黄素(维生素B1)的食物主要有动物肝脏、鸡蛋黄、奶类等。因此,在家人的餐桌上每周应补充1次(2 ~3两)猪肝、每日应补充250毫升牛奶和一个鸡蛋。需要指出的是对谷类食品进行加工可造成维生素B1的大量丢失,如精白米维生素B1保存率仅有11%,小麦标准粉维生素B1保存率仅有35%。因此为家人准备主食时应注意粗细搭配。富含烟酸的食物主要是动物性食物,特别是猪肝、鸡肝等。
   。 想看书来

一日三餐有学问(1)
关注家人的健康,就要关注他们的一日三餐。可能有人认为一顿饭对健康而言,不算什么。然而每天、每月、每年的一日三餐,就有可能决定家人的健康状况,吃对了就有益健康,吃错了就无异于慢性毒药,伤害健康。因此为了家人健康,一日三餐不可松懈。
  中国营养学会曾对一日三餐的热量比例做了分配,即早餐占全天总热量的25%~30%,午餐占全天总热量的30%~40%,晚餐占全天总热量的30%~40%。另外可根据家人的职业、劳动程度和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整。
  ◎早餐一定要吃好
  早餐是否吃得好对人的一天起着重要的作用。早餐吃得好,一上午都会精力充沛,办事效率高;反之,则会影响工作,还会出现头晕、心慌、脸色苍白、晕倒等症状。如果长期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还会增加患结石、便秘以及中风、心肌梗塞的危险。不吃早餐的坏处显而易见,那么,怎样才能吃好早餐呢?
  把握好最佳的早餐时间
  早餐宜安排在早晨起床后20~30分钟后,通常早餐选在每天6:30~8:30吃最合适。此时人的食欲最为旺盛,营养易被消化吸收。此外,早餐与中餐之间间隔4~6小时为好,也就是说,午餐在11:30~13:30之间食用最佳。如果早餐较早,那么早餐数量应该相应增加,或者将午餐相应提前。
  早餐搭配要合理,酸碱平衡
  早餐食谱中的各种营养素的热量一般应占全天总热量的25%~30%。各种食物搭配要合理,酸碱平衡。合理是指富含水分和营养,应该有谷类、豆制品类、奶类、蛋类、肉类、蔬菜、水果等,而且还要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使食物蛋白质中的各种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平衡,营养互补。谷类食品在体内能很快被分解成葡萄糖,纠正睡眠后可能产生的低血糖,并可提高大脑的活力及人体对牛奶、豆浆中营养素的利用率。适量的鸡蛋、豆制品、瘦肉、花生等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不但可使食物在胃肠停留较久,还能使人整个上午精力充沛。水果和蔬菜不仅补充了水溶性维生素和纤维素,还可以中和肉、蛋、谷类等食品在体内氧化后生成的酸根,达到酸碱平衡。
  早餐要吃热食
  中医认为,吃“热食”才能保护“胃气”。这里的所谓胃气,其实并不单指胃,还包括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后天的免疫力、肌肉的功能等。早晨,人体内的肌肉、神经及血管都还处于收缩的状态,假如此时再吃喝冰冷的食物,会使体内各个系统更加挛缩、血流更加不畅。长期下去,就会发现好像老是胃口不好,或大便总是稀的,或皮肤越来越差,或喉咙老是隐隐有痰,时常感冒,小毛病不断。造成身体的抵抗力下降。
  早餐宜软不宜硬,有干也要有稀
  清晨时分,人体的脾脏还处于困顿、呆滞的状态,常常胃口不开、食欲不佳;老年人更是如此。因此,早餐不宜进食油腻、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否则极易导致消化不良。因此,早餐宜吃易消化的温热、稀软的食物,如热牛奶、热豆浆、汤面条、馄饨等,最好能喝点粥,若能在粥中加些莲子、红枣、山药、桂圆、薏米等保健食品,那样既美味又健康。
  早餐时宜吃的食物
  在家人准备食物时,应该准备下面这些食物: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鸡蛋、酱肉、豆腐干、香肠等;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果汁、蔬菜、水果等;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日三餐有学问(2)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面包、馒头、花卷等;
  富含水分的液体食物:米粥、牛奶、豆浆等;
  开胃、增加食欲的食物:番茄酱、果酱、酱菜等。
  健康小贴士
  人经过一夜睡眠,从尿、皮肤、呼吸中消耗了大量的水分和营养,因此起床后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状态。如果只进食常规早餐,远远不能补充生理性缺水。早上起来不要急于吃早餐,而应立即饮150~ 250毫升温开水, 既可补充生理缺水之需,又对人体器官起到洗涤作用,从而改善器官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午餐一定要科学
  午餐摄取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30%~40%,它在一天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千万不能忽视。要知道营养全面、丰富的午餐可让人精力充沛,学习、工作效率提高。由于现在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人不重视午餐营养,只是随便在外吃点快餐或方便食品对付一下。如果长期对午餐不重视,可能会影响肠胃消化功能,导致早衰、胆固醇增高、肥胖,并易患消化道疾病、心肌梗塞和中风等疾病。那么,怎样科学吃午餐呢?
  科学吃午餐原则
  午餐宜吃高蛋白质、高胆碱的肉类、鱼类、禽蛋和大豆制品等食物。因这类食物中的优质高蛋白可使血液中的酪氨酸增加,使头脑保持敏锐,提高理解力和记忆力。
  午餐中还要有一定量的瘦肉、牛奶、豆浆或鸡蛋等优质蛋白质,这类食物可使人反应灵活、思维敏捷。
  午餐时宜吃三种以上的蔬菜和水果,补充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午餐时的主食要多样,正餐的主食保证两种以上更健康,也更有利于补充体力,如米饭+豆沙包、米饭+肉包、米饭+玉米棒等。
  注意午餐误区
  中午时,不要进食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一般午餐主食125克可满足多数人的需要。如果吃了过多富含糖和淀粉的米饭、面条、面包和甜点心等食物,会使人感觉疲倦,上班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
  此外,不要经常用方便食品代替午餐,例如方便面、西式快餐等,这些食品营养含量低,因为洋快餐以烤、炸为主,属于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三高食品,经常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