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这样写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可以这样写的-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众多王妃中,他最宠爱的妃子名叫妲己。

  三,妲己

  妲己,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她是“封神榜”中女娲派下来的狐狸精,用来迷惑商纣,使商纣断送江山。

  所以,妲己是个反派人物,跟夏桀的妹喜,周幽王的褒姒同一档次,都是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那么,妲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妲己,是有苏氏之女,乃一个美若天仙、能歌善舞、国色天香的大美人,据说是商纣在征伐有苏氏国时强行掳抢而来。此女是商纣众多王妃中最漂亮的一个,最得商纣的疼爱。

  正史记载,商纣对妲己言听计从,妲己喜欢歌舞,纣王便令乐师涓创作了流行的音乐,下流的舞蹈,淫乱的歌曲。然后陪着妲己夜夜竺歌,欢场作爱。结果是商纣荒废了朝政,失去了民心。

  而根据野史记载,妲己还有其他几条罪状:

  一,妲己喜观“炮烙之刑”,看见犯人从铜柱掉下被火烧死而发出一阵阵笑声。

  二,妲己一次陪商纣野游,天寒地冻中,一老一少在雪地里行走,少年冻得直打哆嗦,而老人赤着双脚在雪地里行走,不觉寒意。妲己奇怪,就叫人把那老人双腿砍断,看跟常人有什么不同。

  三,妲己和商纣一次看见一个大腹便便的孕妇,就讨论起来,商纣说里面的孩子是男的,妲己说是女的,为了证实自己是对的,妲己就叫人剖开那孕妇的肚子,以看个究竟。

  不管这些罪状是真是假,但最起码知道一点,就是妲己这个人,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

  四,商纣的暴行

  商纣的晚年,是为所欲为的,杀人性命,如囊中取物,其残忍程度,令人发指。

  商纣连年征战,横征暴敛,农民自然苦不堪言,怨声四起。商纣为了镇压农民的反抗情绪,发明了一种酷刑,叫炮烙之型。什么是炮烙之型呢?就是在一堆火炭上面,架着一条铜柱,铜柱上面涂满密油,让犯人(反对商纣的人)在上面行走,这自然是走不稳,纷纷掉入火炭中,运气好的,脚被烧伤,成了残废,运气不好的,被活活烧死。

  这是对一般平民的刑法,对自己身边的大臣,那更是残忍到极点。

  当时,西伯昌、九侯、鄂侯是商朝的三公,职位很高,九侯有位女儿长得漂亮,九侯想得到商纣的进一步提拔,便把女儿送给了商纣。可是这位女人却不喜欢商纣(大概是有了意中人),但父亲之命,又不能违抗,只好哭哭啼啼的进宫了。

  进宫以后,看见商纣的荒淫之事,非常反感,所以商纣要来和她交欢时,多有不从,商纣一怒之下,就把她给杀了。

  杀了就杀了,这事应该就此打住,但商纣还不罢休,还把九侯也给杀了,而且还剁成了肉酱。这事就做得确实过分,实在残忍。

  作为三公之二的鄂侯看不下去了,三公三人感情一直很好,自己兄弟没什么大错,就被砍成肉酱,说什么也要跟商纣讨个说法。于是就跑去跟商纣争论,说些为什么要杀我兄弟,你这样做实在不应该之类的话,言词过于激动。

  这位仁兄大概忘了,坐在他面前的可不是一般人,是个杀人魔头,结果可想而知,也被商纣杀了头,还制成肉脯干。

  三公去掉二公,剩下一公便是西伯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西伯昌是聪明人,对这件事保持沉默。但一想到自己的好兄弟这样惨死,心情难免悲痛,暗自叹息。

  他的一声叹息,恰巧给他的死对头崇侯虎听到了,崇侯虎立即打了小报告,商纣大怒,叹息也不行,叹息就说明你西伯昌不服从我,便把西伯昌打入死牢。(后来又把西伯昌放了,但从此结下深仇大恨,西伯昌回去后,一心要灭了商朝,以雪耻辱)

  商纣采取这样的恐怖政策,来对付反对他的人,他相信,这个世上没有不怕死之人。

  但是他错了,在任何朝代中,有一种大臣不怕死,那就是忠臣。忠臣的下场往往有两种,一种是飞黄腾达,一种就是被杀头。

  很不幸,下面出场的这位人物,就是一个被杀头(准确来说是被剖肚而死)的忠臣,他就是比干。

  
  五,比干掏心

  比干是商纣的叔叔,帝乙的弟弟,比干在20岁时就被立为太师(相当于宰相),辅助帝乙治国。帝乙死后,又受帝乙重托,辅助商纣治国,可谓德高望重之人。

  这么德高望重之人,为什么最后会惨死呢?皆因一个“忠字”。

  比干是历史上第一个因“忠”被杀的人,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很高,为他修建了庙祠,供后人世代祭拜,这就是现在位于河南省卫辉市的比干庙。

  那么,比干到底是怎样因忠而死的呢?

  商纣一意暴行,各路诸侯多有不服,纷纷投靠西周。西周日益强大,商朝危危可岌。

  这时候一些爱国人士坐不住了,纷纷起来劝谏纣王,但商纣一个都不听,他说有命在天,谁能奈何得了他。众人就心灰意冷了,不再劝谏。其中有个叫徵子的大臣,看商纣无药可救,打理好行李,准备逃跑。临走时,问比干和箕子(另一个忠臣)要不要一起走,比干严词拒绝了他,比干说:“为人臣子,不能贪生怕死,主子有错,就要去劝谏,就是死,也要据理力争不可。”

  比干说完,就跑去找商纣,冒死进谏,指责纣王的过错,要纣王纠正,重振朝纲。商纣对这个叔叔早就不耐烦,整天在自己耳边唠叨个不停,这次更大胆,既敢指责他,就有心杀他,便对比干说:“听说忠臣的心七窍玲珑,叔叔你是忠臣,挖出你的心给我看看,到底是真是假。”然后也不等比干同意不同意,叫人剖开比干的肚子,掏出比干的心来。如果换成医学发达的今天,把心掏出来再放回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在那时,就无疑等于砍头一样,比干立即丧命。

  箕子是赞成比干死谏之人,见比干死了,不觉害怕,就装疯卖傻,希望可以逃脱商纣的惩罚。但商纣管你是真傻也好,假傻也好,照抓无误,把箕子投入大牢。

  其他忠臣见了,人人自危,都纷纷逃跑,投奔西周。

  一时间,偌大的商朝,既然没有一个忠臣。留下来的,只剩下如费仲,恶来这样的奸臣小人。

  商朝,你的末日来临了。

  六,商朝的末日

  让商朝走向灭亡的第一个人是西伯侯,也就是周文王。西伯侯被商纣抓过,自觉受了奇耻大辱,跟商纣结下深仇大恨。回国后,便筹划灭商大计。他注意品德修行,力争人民支持,又广收人才,联络已叛商各诸侯,共图大事。只可惜命短,没看到胜利的一天,就已经病逝。

  他的儿子周武王不辱父命,再接再厉,在商纣众叛亲离的时候,出兵攻打商纣,牧野之战,彻底摧毁商纣的军事力量,商纣大败,逃回城中,登上鹿台,穿上镶有珍珠宝玉的衣服,引火自焚而死。

  商朝就此灭亡,下一个朝代,便是周朝。 。 想看书来

第十一节  文王兴国
一,周部落

  周部落的始祖叫后稷,后稷是什么人呢?咱们前面已经提过,他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农业方面的专家,对当时的农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所以,尧帝在位时,很赏识后稷,就给了他一块封地(封地名叫邰,具体位置不清楚,大概在西北方向),这就是周部落的起源地。

  周部落在后稷后人的一代代经营下,日益壮大,由于是遗传关系,后稷的后人一直都很注重农业发展,这其中,两个人的贡献比较突出,一个叫公刘,一个叫古公亶父,这两人奠定了周国迅猛发展的坚实基础。所以到了周文王的时候,周国已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富民强。

  二,文王入狱

  周文王本来不叫周文王,周文王是他的儿子周武王后来所追封。周文王原名叫姬昌,又叫西伯昌。

  据史记记载,西伯昌一出生,他的爷爷古公亶父就觉得此人不凡,长大后一定会有大作为,就有心要把王位传给他。可是西伯昌的爸爸公季是幼子,在他前面还有两个哥哥,老大叫太伯,老二叫虞仲,为了防止他们哥俩几个在他死后争权夺位,古公亶父就对这两个做哥哥的说,我们这一族,应当有王者出现,这应该是昌吧。

  太伯和虞仲是聪明人,知道父亲的言外之意,就离家出走,到了南蛮一带定居,并表示永不回中原,把王位让给公季继承。公季去世后,这王位如古父所愿,传到了西伯昌手上。

  西伯昌当然不会辜负爷爷的厚爱,即位后,仁政治国,爱民如子。周国在他的打理下,有条不紊,按正常发展的轨道进行。因此,西伯昌很得商纣的赏识,与九侯、鄂侯三人,被立为三公(具体什么官职,史记没有记载)。但同时,也遭到一个人的妒忌,这人就是崇国的崇侯虎。

  九侯送女事件发生后,西伯昌当然不会像鄂侯那么愚蠢,去指责商纣。他保持沉默,远离是非。但崇侯虎却认为这是个绝好机会,派人日夜监视,西伯昌的一声叹息,恰巧被崇侯虎的手下听见,报告了崇侯虎,崇侯虎便加油添醋,诬陷西伯昌,商纣一怒之下,就把西伯昌抓了起来,囚禁于羑里(河南汤阴)。

  也不知道商纣是出于何种考虑,杀人如麻的他,这次对西伯昌却是格外开恩,没有杀西伯昌。商纣啊商纣,谁都可以不杀,唯独西伯昌必杀,因为这个人,将是你走向坟墓的推进人啊。

  西伯昌入狱后,自知没有几年时间,是出不来的,倒也不着急,研究起八卦来,《周易》这玩意,就是他在监狱完成的。

  西伯昌不急,他的家人可急得如锅上的蚂蚁,全家上下,乱得一团粥。西伯昌的一帮大臣也急,除了安慰西伯昌家人外,还要商量怎么把西伯昌救出来。

  商量来商量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