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这样的人家,一个县令就能让我们倾家荡产,父亲有侯爷这棵大树不靠,竟然会和侯爷拆伙。为这件事,我还曾提醒过父亲。父亲当时笑着说.不会亏将侯爷的。到了六月份.就差人送了二十万两的银票来……”
听到这句话.十一娘才色变。她反握了文姨娘的手:“侯爷收了没有?
文姨娘怯生生地望着十一娘,呐呐地道:“没.没收。我,我收了。
十一娘语凝。
过了好一会才低声斥道:“你怎么这样糊涂!
“我也是为侯爷抱不平。”文姨娘低声辩了一句.到底心虚,又喃喃地道.“不过.也没有收多少,,每年二十万两而己。相比当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己……
事已至少,多说无益。十一娘关心的是其他的事。
“你收钱的事.侯爷知道吗?”
“头几年不在家的时候不知道。”文姨娘小声道.“后来知道就对我说.要是实在喜欢做生意,不如自己开个铺子。这样拿干股,文家要是有什么事求到他面前.他未必事事能做到。我,我就自己开了个铺子……
十一娘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
先前徐令宜也说,皇上要收拾杨家了。接着就要进宫不虞不事.二夫人代表太夫人私下拜访永昌侯之事,徐令宜单独见文姨娘要求她把生意全部结束的事……文姨娘做了这么多年生意.对燕京这些公卿之家私下都怎么赚钱的应该很清楚吧?
她问文姨娘:“永昌侯黄家.在做什么生意?
文姨娘不知道此时十一娘问这有什么用意.不解道:“他们家有个采石场,和工部做生意。一年也能个五十来万两的样子。
十一娘有些意外。她原以为冀家是做军中的生意。
“不是说工部的生意多是杨家包揽了.那黄家怎么会?”
说起自己擅长的事.文姨娘脸上有了几份神采:“杨家也就是左手进右手出.凭着自己的名头.一面从别家赊货.一面又接工部的生意,实际上是一分本钱也不用的。而且还可以把工部拔的款项暂且不给那些供货的商家结算、拿在手里先用些日子。他们家因此还放印子钱,而且是燕京口碑最好、生意最大的一一不仅利钱低.而且不管你要借多少都拿得出来。黄老侯爷这几年把家里的事都交给了世子爷,可黄拿毕竟只有个空名在那里了。世子爷开头几年轻营的也很艰难.还曾向候爷借蚌良子转周。可不知怎地.突然和杨家搭上了.开始给杨家供应石料,这几年日子才宽裕起来。
十一娘听着沉思了片刻,索性和文姨娘把话挑明了:“大年初一,侯爷从宫里出来后.太夫人立刻差了二夫人去给黄家送吃食,然后侯爷又把你听去说话。文姨娘是聪明人.也帮我想想.这件事会不会有什么联系?我听人说.这几年文家在和杨家争内务府的生意。只是不知道进展如何了……还有文家每年给的那二十万两银子,侯爷这些年,应该给文家办了不少事吧?不知道近两年文家是否还从前一样,有什么事就来求侯爷……”
文姨娘听着鬓角就冒出汗来。
她声若蚊纳地道:“我就说……自父亲去世后.三哥为什么屡次拖欠给我的银子.有时候还让我到侯爷面都求侯爷帮着做一、两件事才把银子送过来……这两件更是极少登门了。三嫂行事,口气也越来越会大。有时候竟然会冒出,不行就给钱,的转来……”说到这里,她突然站了起来.“不行.这个事我得让秋红去打听打听.看文家到底接了内务府的哪块生意……”
十一娘则想着这件事的靠因后果。
徐令宜之前就知道皇上要收拾杨家了.大年初一见了皇上后才让姨娘盘生意,还给了一个期限文姨娘.是不是因为皇上说了什么话?或者是皇上告诫了徐令宜一番?要不然,怎么奈这样急?而且.徐令宜很反感身边的人接手内务府的生意.文余如果和杨家有什么勾结,以徐今宜的为人.不可能不知道。既然知道了.也不可能不告诫一番。而文姨娘知道了这件事的严重性以后.不是休疑文家有没有接手内务府的生意.而是让秋红去打听接手了内务府的哪块生意.也就是说.文家在做内务府的生意,而且是不顾徐令宜的反对在做内务府的生意。
她就拉住了文姨娘的手臂:“你父亲去世后,是不是你的这个三哥在当家?他和侯爷走得近吗?”
文姨娘一愣,想了想.难色有些发白地道:“不是三哥不想和侯爷走得近而是侯爷,不大将见文家的人“…三哥几次低声下气地来见候爷.侯爷都把三哥晾在了门房……”
十一娘闻言苦笑.道:“如果文家的生意不是做得这么大,你三哥被永平侯晾在了门房,恐怕也不会觉得自己低三下四的吧?”
文姨娘的脸色更白了。
十一娘望着文姨娘,轻声道:“事已至此,侯爷都管不住了,何况是你。你还是听侯爷的话、赶紧把铺子盘了吧!文家那边.你尽女儿的本份递个音就是了。有些事,你就不要强求了。至于那些伙计怎样安置,不如请了侯爷来好好育量商量……”
她的话音未落.文姨娘豆大的洞珠已经落了下来:“我娘……还由哥哥们奉养……还有乳娘,我让她留在燕京,她不肯,非要回去服侍我娘不可……还有我的奶兄.也跟着回了扬洲……”说到这里、更是伤心.终于掩面痛哭起来。
十一娘无奈地叹了口气,给了她一盅茶的功失去哭。然后拍了拍文姨娘的肩膀:“事不宜迟。你要早做打算!
文姨娘抬头.无暇的妆容哭得弗里哗啦。
她表情茫然地抽泣道:“那,那我该怎么办?”己是方寸大乱的样子。
十一娘不知道事态到底发展到了怎样一个情况,徐令宜又是怎样打算的.自然不好拿主意。只能道:“要不,我们把候爷请来?有些事.当面说清楚了.你心里有个底,该怎样行事.也有个打算……”
文姨娘一听.点头如小鸡啄米,如抓住了抉浮木似的抓住了十一娘的手:“夫人.全凭您拿主意。”说着.洞如雨落般哭起来.“夫人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十一娘汗颜。不由自嘲。被人一辈子惦记着.也不能件轻松愉快的事……
她转身喊了滨菊,让滨菊吩咐芳溪去请徐令宜过来。
徐令宜来的比她想象的快。看见文姨娘.开始有些惊讶.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看样子,应该话到了文姨娘的来意。
十一娘给徐令宜沏了茶,带了柄扁门准备避开.徐令宜却叫住了她:“有些事.你也听听吧!
優u書擝 uUTXt。coM 荃纹自板月渎
正文 第四百八十八章 得意(上) 字数:5400
十一娘避之不及,只好坐到了徐令宜的身边
徐令宜看了一眼双目哭红的文姨娘,很直接地道:“你不说,我也知道你为什么要来找夫人。只是这件事不是你一人之事,还关系到徐家。多的话你也不用说了,这铺子是一定要关的.而且必须在二月初二龙抬头之前把这件事办妥了!”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又道.“这几年你手里也有不少私蓄。知足安命,人往往就坏在一个贪字上了。”
文姨娘脸胀得通红,求助似地望了十一娘一眼。
这和十一娘猜的差不多。徐令宜既然能忍受文姨娘私吞那二十万两银子,又怎么会忍不下一间小小的铺子?多半是文姨娘的生意会影响到徐家的安危,徐令宜才会态度坚决地要求文姨娘关铺子。只是不知道文姨娘的铺子涉及多深……文姨娘有自己的为难之处,说不定徐令宜面前的困难更多!
想到这里,十一娘柔声劝文姨娘:“把侯爷请来,就是为了把事情说清楚。现在侯爷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文姨娘有什么话也可以开诚布公地讲出来才是。”
文姨娘愕然。
徐令宜已经做了决定,自己还能说吗?
可十一娘微微朝她颔首,一副支持她的模样。
她又想到徐令宜对十一娘的宠爱,想到她被送到燕京时母亲的泪水,还有七、八年没见的乳娘……她鼓足了勇气:“侯,侯爷,妾身没别的意思。先前不知道铺子的事还牵扯到朝中大事,后来听夫人一打听,这才茅塞顿开,知道侯爷的苦心。铺子的事,妾身会尊从侯爷的意思,在二月初二龙抬头之前把铺子盘出去。”开弓没有回头箭,话已出来,反而容易说一些。文姨娘的话越说越流利,“妾身现在只是担心远在扬州的母亲。她老人生我养我一回,我总不能够看着……”说到这里,她语气一顿,眼眶里又聚满了泪水,“侯爷你文韬武略,又是见过世面的人,不比我这样的内宅妇人,求你想想办法,能不能救我母亲一命。”说着,她缓缓地跪在了徐令宜的面前,“侯爷,救人一命如造七级浮图。事到如今,也只有您能想出办法救我母亲。”
徐令宜看着眉头微蹙,示意十一娘把文姨娘扶起来。
“事情没你想的那么严重。”他神色严肃,“不过,你去给文太夫人报个信也好。这两年文三爷闹得实在是不象话。由文太夫人出面点拔点拔他,想必他也会收敛一些。以后该怎么办,他心里也有个数才好!”
文姨娘感激涕零:“多谢侯爷!”说着,顺势站了起来,竟然一刻也等不得,“侯爷,夫人,我这就差人给扬州送信。至于济南府那边的铺子……”说到这里,她不由神色一黯,“我也会想办法盘出去的。”
徐令宜点了点头,端了茶。
文姨娘感激地看了十一娘一眼,这才曲膝行礼退了下去。
十一娘却担心徐令宜。
她重新给徐令宜沏了杯茶,低声道:“大年初一侯爷去觐见皇上的时候,是皇上给您递了个音?还是您看出了些什么?”
“皇上给我递了个音。”徐令宜端起茶盅来啜了一口,神色渐渐缓和,“要不然,我也想不到皇上这次的动静会这么大。”说到这里,他目露担忧,“烹小鲜,如治大国。皇上的步子,这次迈得太大了……我怕到时候他驾驭不了!”
就算驾驭不了,只可能是昏庸之君,不可能是亡国之君。
十一娘松了口气。
如果皇上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