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赵匡胤传奇-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七百里连营,不料他反来个‘出师未捷身先死’了。”说罢,君臣相视,哈哈一笑。

  转眼已是周世宗显德六年正月,新春刚过,万物更新,世宗经过一冬休养,疾病已经痊愈,适有河东边庭来报:隰州刺使孙仪上月病故,晋阳刘钧竟趁我新官尚未到任之际,乘虚发兵来袭,幸有隰州都监李谦溥暂理州事,组织军民防卫,拒晋阳兵于坚城之下,又派人联络建雄军节度使杨廷璋,约他发兵夜袭敌军营寨,李谦溥亦亲自领五百勇士从城内杀出,城外的晋阳兵本以为这隰州守军不多,刺使新亡,蛇无头而不行,定必是人心涣散,一攻即垮的,却不料反倒着他先手,来个半夜偷袭,也不知是那里来的人马,被杀得蒙头转向,糊里糊涂跑回晋阳去了。

  河北张永德,符彦卿两处又来讯报:说那辽国国主述律贪酒好色,不修国政,无能南顾,从幽州到澶州以北一带,边备松弛……

  从西蜀,河东,河北三处谍报来看:西蜀的边衅,乃是李玉这个冒失鬼挑起来的,孟昶虽然四路调兵遣将,其实不过是加强边备,给自己壮胆,并无来犯我大周之意。

  北汉刘钧虽然屡屡挑起边衅,但都是有心无力,小鱼翻不起大浪,总要扯上辽人联手才敢动手。

  倒是如今辽国内政不修,无力南顾。朔方空虚,正是收复这块中华大地的好时机。如若趁此收复朔方,则河北扩地千里,北汉亦孤立矣。于是,朝会之时,便令百官共议北伐。

  正是:英主有才谋一统,扫净八方致太平。

  残唐五代历经五十三年,中原政坛历经五代十三主,史书评价最高的就是这位周世宗柴荣,他在位六年夙兴夜寐,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朝廷之上文武兼备,人才济济,当时有能力妨碍统一的地方政权:东有辽,南有唐,西有蜀,北有汉。唐蜀两家主昏臣庸,不足为患,最大威胁的是辽汉联手。柴荣几次南讨西征尽皆得手,但始终不敢直捣巢穴,怕的就是怕大军深入敌后,辽汉入犯汴京。如今趁辽国内政失修,先平辽东,实为上策。

  此次北伐胜败如何,请看下回分解。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八十八回:  求一统继续北征  取河北重光幽燕
朝议之时;世宗向百官道:“先朝自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奉与辽人以来,朔方幽州一带一直非我中国所有,自刘知远弃世后;辽兵屡与河东刘氏勾结,犯我边庭;河北一带已成为辽人侵扰我之通道,如今辽人内政不修,无力南顾,朕欲趁此良机挥师北伐,光复我河北大地,望诸卿各献良谋善策。”

  朝中大臣都知道皇上是个拼搏进取的英主,大都不敢劝阻,一致赞同,都纷纷出谋献策,只有谏议大夫陈忠进言道:“……去冬暴冷,如今春寒未褪,不宜北行,且待气候回暖出师更好。”

  慕容华建议道:“陛下连年征战,难免鞍马劳顿,如今我水师壮大,天下无匹,不若先行派人疏通航道,然后主上率师从水路北上,一来可免皇上鞍马之劳,二者可显我中国之威。”

  世宗大喜道:“卿言甚佳,正合孤意。”于是,立即下旨,命韩通为陆军都督,慕容华为监军,领军先赴沧州疏通整治沿途北上河道,以便水师北上。

  赵匡胤为水军都督,统领着淮南得胜收缴得来又经整训的一千余艘战舰,待河道畅通后即率师北进。

  汴口斗门工程已作为水师屯驻与操练的基地,如今趁匡胤领舰队北上之机,扩建各项工程,便派王朴前往巡视,那王朴去到,自然是废寝忘食,不殚辛劳,事必亲躬,忙个不亦乐乎。这一日正在厅上议事,忽然晕倒座上,昏不知人,几位大夫束手无策,左右急忙护送回京,不料未到京门已气绝身亡。左右一面把遗体送返王府,一面飞报皇上。

  世宗惊闻恶耗,星夜驾临王府,抚尸大恸道:“上天弄人,为什么夺我王朴?难道不让我一统中华吗?”左右大臣急忙劝止,摆驾回宫,次日颁诏辍朝三日,并追增太师之职,更厚恤其家属,并下诏将其灵柩葬于太祖陵左,世宗为此亦一连数日卧床不起。

  王朴学贯古今,博闻多识。前些时候,曾有女真高丽等国使臣入贡,世宗知崇德殿遍悬管弦钟磬等乐器,便下诏在崇德殿接见,更令乐工奏乐,以显示汉人礼仪。但演奏之时,仅得弦管乐工演奏,其它钟磬等乐器虽有乐工侍立在旁边,但乐工都不动手演奏。世宗见了,心中纳闷,退朝后便问乐工。

  乐工奏道:“朝堂诸般乐器,钟磬匏缶乃是远古传来,唐玄宗时归梨园管辖,也都懂得演奏,但唐亡后,梨园子弟流亡四方,钟磬演奏之法早已失传,近代历朝虽仍列钟磬,但已无人会奏,臣等列位钟旁,实是摆设而已。”

  世宗因见赵匡胤侍立在旁,便问道:“御弟精晓音乐,可知这钟磬的演奏方法?”

  匡胤忙奏道:“微臣所知的不过是市井坊间的俚曲俗乐而已,钟磬乃宫廷古乐,臣实一无所知。”

  世宗是个办事认真,凡事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性格,便又问窦仪道:“卿乃端明殿学士,曾讨论古今雅乐,考订得失,当知这钟磬演奏之法。”

  窦仪奏道:“在我朝中,通晓音律,臣远不及王朴,前年奉旨考证雅乐,也是王朴出力最多。”

  世宗听了,就令王朴详细订定崇德殿御乐的规章,探究钟磬的吹奏方法,务使乐队能演奏出当年梨园曲调来。

  王朴领旨,遂把大唐梨园曲韵为基础,参考古今乐律,重新制定律准,以琴弦定音,第一弦为黄钟律,第二弦为大吕律,第三弦为太族律,第四弦为夹钟律,第五弦为姑洗律,第六弦为仲吕律,第七弦为蕤宾律,第八弦为林钟律,第九弦为夷吕律,第十弦为南吕律,第十一弦为无射律,第十二弦为应钟律,第十三弦为黄钟清声。音律既定,又以七律为一组,分列五音,宫,徵,商,羽,角互为联续,合成八十四调,然后编成曲谱,一一配以钟,磬,琴,笙,簧,合成节奏,并亲自向乐工教授辅导。一班乐工是素有专业基础的,自然一说就通,一点就明,试演之时,果然是声如天籁,韵挟风雷,世宗听了,不绝的击节赞好,满朝文武有几个是懂得音律的?今见皇上赞好,自然也都不断的喝采了。

  自此以后,但凡有外邦使臣来朝,一律都在崇德殿朝觐,乐工都演奏乐曲以增庆,以显示中国的文化礼仪。

  王朴又精研周易术数,擅长占卜,所卜事物,往往十有九中。世宗自登极以来,亟求一统,又见自己体质不佳,怕的是寿命不长,恐壮志未酬身先死,因而曾从容向王朴问道:“朕得践大位,志在一统中原,未知能得几年光景以成大业?卿试为朕卜之。”

  王朴答道:“天高听卑,陛下以苍生为念,上天自当福荫。至于易道精微,微臣所知有限,按理推算,乃得三十之数,仅供陛下参考,至于三十之外,即非微臣所能知的了。”

  世宗听了,十分高兴,心想:“老天若给我主政三十年,第一个十年平定*,第二个十年抚养百姓,第三个十年安抚四藩,则天下太平,指日可待了。”

  王朴博学多才,又与皇上志同道合,世宗因而倚为肱股,王朴之死,世宗虽然伤心,但一统江山的雄心依然不减,病体稍好,临朝又议北伐日期,回到后宫,小符后得知皇上又要出征,不禁眉关深锁,意乱心烦,劝道:“皇上连年征战,戎马悾匆,常因劳累致病。如今辽,汉不敢来犯,淮南臣服,西蜀震慑,天下粗安,况且皇上病体刚刚康复,正该趁此休养将息,”

  世宗道:“人生如白驹过隙,机遇转瞬即逝,国家一日不统一,天下一日不太平,如今几个皇儿皆在童稚之龄,朕今力图一统,亦为子孙谋耳。”

  小符后听了,这才无话可说。

  再说:那慕容华与韩通在沧州治理水道,不断派人奉表来奏:……先是在乾宁军建立寨栅,修补河防……接着是节节前进……开通河口三十六处,已可通达瀛州,莫州等地……

  世宗览奏大喜,三月朔,下旨赵匡胤点起水师全军舟船,四万水师立即出发。一千余艘舰艇,中间簇拥着金光灿烂的龙楼大舰,华彩斑斓,三十余里河上岸上,全是大周兵马,浩浩荡荡,沿河北上。御驾来到乾宁军驻紥下来,规划形势,指挥进取,就令匡胤领一支人马前往宁州,益津关一路。韩通领一支人马前往莫州瀛州一路。并嘱咐道:“此地本属中国,官员亦乃中国人,乃当年石敬瑭献地与辽人时羁留在此的,汝等应以劝降为主,切莫妄动干戈,妄杀无辜,凡愿意归顺我朝者,一律保持其原来官职。”

  原来这澶州以北一片大地,自石晋把幽云十六州奉送辽人之后,一直是华夷交错,兵匪纵横,近年辽国内政不修,也管不上这片地方了,当地行政官员既无辽人来管,与中国也无沟通,成了个三不管的世界。今见数十里河道望不尽的军舰源源不断,也不知是从何而来,几疑是神兵天降,吓得四散奔逃。

  赵匡胤领着一支人马,首先是攻取宁州,就令女将曾秀英,王月露为先锋,前去叫关。临行前,匡胤仍把皇上吩咐的话向二人说了一遍,二人虽是一诺连声的答应着,可是,转身走在路上,曾秀英道:“大公子想的倒美,叫咱们去抢人家的城池,不用真刀真枪去打,光用嘴巴去说,人家肯给吗?”

  王月露笑答道:“如果这样也行的话,照这样打下去,咱们不用抗刀背枪,披甲戴胄的,只须学着哪个甚么金铃子银铃子的样儿,拿个拂尘儿去叫关也就行了……”

  且说二员女将,说说笑笑,领着人马来到宁州城下,只见城门紧闭,城墙上也是鸦雀无声的,曾秀英领着一队人马,迳自来到城下,高喊道:“你们这城里的人听着,我等乃是大周皇帝麾下的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