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第一王朝-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羲氏与和氏都大喊“冤枉”,他们说:“当前这种现象叫作日食,是一种正常的天象,过一会儿马上就会恢复正常,根本就不是什么废时乱日,也不是人类所能改变得了的。

  但是愚昧的姒仲康根本不相信科学,反而认为他们是在狡辩。后来日全食结束,天象虽然恢复了原貌,姒仲康仍然将他们治了罪。

  仲康六年(己未,前2042),姒仲康以颛顼之后己樊为诸侯,封于昆吾(今河南濮阳市),称夏伯。伯就是老大,夏伯就是夏王朝诸侯中的老大,可见当时姒仲康对己樊是何等重视。

  当时的昆吾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部族,占据了黄河以北大片的土地。姒仲康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己樊,以联姻的方式与昆吾氏建交,结成了同盟军。后来,昆吾氏一直是维护夏王朝统治的重要力量。

  仲康七年(庚申,前2041),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建设,夏王朝的军队逐渐强大起来。加上又有各诸候国同盟军的支持,姒仲康神气起来,他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认为现在夏王朝已经有能力与有穷国相抗衡了,再也不能忍受年年向有穷国纳贡的耻辱,便单方面撕毁与有穷国的协议,派能言善辩的大臣华说(sui)前往穷石传谕夏王的命令,宣布从本年度开始,夏王朝恢复旧制,此后不再向有穷国纳贡,有穷国也应按旧制继续向夏王朝交纳税赋。

  华说带着两名随从渡过黄河,来到有穷国的都城穷石,拜见了大酋长妘羿,威严地向有穷国君臣传达了大王的命令。

  有穷的一名官员厉声喝道:“夏朝使臣太也狂妄,见了君侯为何不跪?”

  华说不慌不忙地说:“我乃中华大国的使臣,奉君命前来小邦传达天朝命令,岂有跪拜下臣之理!”

  “你这厮好大胆,竟然跑到我们有穷国来做大,你长了几个脑袋?”将军尨圉喝道。

  “仲康匹夫太也无理,竟敢如此小瞧我有穷国,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也不晓得我们有穷国的厉害!” 将军熊髠也勃然大怒,脱口骂道。

  群臣激愤,七嘴八舌地大声嚷嚷着:

  “杀了夏国的使臣,然后起兵杀入夏都,夺了夏后氏的王位!”

  “对,先杀了这三个家伙,然后把他们的头颅送回去!”

  “杀了他们!”

  “杀了他们!”

  有穷国群臣震怒,喊杀声一片。

  华说身边的两个随从吓得面如土色,浑身颤抖。其中一个竞吓得小便失禁,尿液顺着裤脚流到了地上。

  而华说却哈哈大笑,镇定自若,用轻蔑的目光扫视了一眼有穷国的大臣。

  妘羿看了看华说,问道:“你笑什么,难道你不怕死吗?”

  华说道:“我笑你们有穷国人太没肚量,连一个传话的使臣都要杀,如此行事,你们何以取信于天下,又怎么可能成就霸业?我不怕死,只是觉得死在你们这些人的手里,太不值了!”

  “好,说得好!我今天不会杀你们的,让你们回去给夏王传个话,一切都按你们的意思办,有穷国今年不但不要夏国的贡赋,而且保证及时地给夏国进贡!你们可以回去了。” 妘羿点点头,觉得他说得有点道理,便命令放三人回国。

  华说等三人如释重负,赶忙离开宫殿,回到下榻的客店,收拾行装准备出城。

  有穷国群臣面面相觑,不知道侯爷心里是怎么想的。

  正是:

  仲康无知乱用权,

  “废时乱日”成笑谈;

  狂妄自大毁和约

  夏朝从此多灾难。。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十二章 报军情平民闯宫
有穷国大酋长妘羿放归了夏王朝的使臣,众将甚是不解。

  将军熊髠问道:“君侯,你是不是怕了夏后氏,那使臣狂傲至极,为什么不杀了他们?”

  “怕?笑话,那个花花公子出身的姒仲康能有多大本事,我岂能怕他?他的使臣不过是来送信的,虽然嚣张了一些,却是杀不得。如果我们杀了几个送信的,不仅会加深夏人对我们的仇恨,而且也会被天下人耻笑,这对我们没有丝毫的好处。” 妘羿解释道。

  “那怎么办?难不成我们就这样认了,心甘情愿地每年去给他们进贡!” 熊髠问。

  妘羿笑道:“当然不是,我只不过是送给夏王一个宽心丸,先麻痹他,让他以为我们真的怕了他们。如此,他们必然疏于防范。我们便可乘机再以闪电战的方式,向夏国发起攻击,一举夺取夏都。”

  “我看,这恐怕不太容易,如今夏国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夏国,他们现在兵多粮足,各城邑都有军队把守,他们是不会让我们轻易得手的。” 熊髠多次领兵作战,比较注重实际。

  “正因为如此,我才要麻痹他们!此次整军备战,我们一定要悄悄进行,到时候要打他个措手不及!” 妘羿似乎早就胸有成竹。

  将军伯因已经明白了妘羿的意图,很赞同他的计谋,说道:“君侯言之有理,夏国如今虽然兵多粮足,但能征善战的将军并不多,况且夏王仲康心胸狭窄,性情多疑,对许多大臣都不信任,君臣不能交心,各项工作很难谐调一致,如果真正打起仗来,死心塌地为夏后氏卖命的将士不会很多,这就给我们创造了有利条件。”

  众将听伯因一说,都觉得有道理,纷纷表态支持出兵###夏国。

  于是,妘羿立刻下令:有穷国军民从即日起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他命令熊髠即刻着手整顿军队,将军中老弱病残者清除出队伍,给予适当的补贴,安排复员回家。适当招收一些身强力壮的年青人入伍,给部队增加一些新鲜血液。要对部队各分队、支队的头领进行一番认真的考核,不称职的一律罢免,有特殊才能的要破格提拔重用。

  命令尨圉挑选二百名精明强干的士兵前往西渡口(今河南焦作孟州市西南)附近,寻找一处隐秘的村庄驻扎下来,调查和登记附近村落里的渔船,以备战时渡河征用。又命武罗也挑选二百名精明强干的士兵前往东渡口(今河南焦作市温县南)一带驻扎,调查和登记东渡口附近村子里的船只。同时还抽调部分军队进山砍伐木料运往两处,供他们请工匠打造新的渡船,为战时渡河做好充分准备。

  命令黄河沿岸的各村,严密监视和盘查过往客商,以防夏国奸细混入有穷国境内刺探军情,确保此次突袭的成功。

  —————————————————————————————————————

  再说夏国使臣华说带着两名随从离开有穷国宫廷后,生怕有穷人反悔,急忙回到下处换了衣服,带上行囊,出南门匆匆赶往东渡口,踏上了渡船。直到乘船渡过黄河,他们这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两名随从都埋怨华说,说他不该逞口舌之能与有穷国君臣辩论,害得他们险些丢了性命。那位吓得尿了裤子的随从更是心有余悸,说是这辈子再也不当使臣的随从了。

  他们终于安全地回到了国都斟寻。

  次日早朝,华说拜见了大王姒仲康,说有穷国已经同意每年向夏王朝缴纳贡赋。

  姒仲康听了回报,脸上果然生出了一丝傲气。他神气地说:“有穷国也是欺软怕影,这些年由于我们国家衰弱落后,一直受他们的窝囊气,今天我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旋即下令设国宴招待群臣,以示庆贺。

  夏伯出班谏阻道:“大王,我看此事未必如此简单,有穷国多年来兵多粮足,实力雄厚,何以如此轻而易举地就认输,愿意向我国纳贡了呢?这完全不符合情理,这背后肯定埋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我们不可不防,绝不能掉以轻心。”

  姒仲康笑道:“老将军多虑了,有穷国能有什么阴谋,顶多也就是发动战争。那有什么可怕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如今有数万大军,难道都是吃闲饭的吗?再说有穷人也不是傻瓜,以几万人的小国攻打几十万人口的大国,他们能有几分胜算?所以,他们绝不会轻易发动战争,老将军只管放心好了。”

  胤侯是主管军队的大司马,他也觉得有穷国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建议夏王扩军备战,以防有穷国进犯。

  姒仲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他说:“现在我们的军队已经够多了,军费开支几乎占据了国库积蓄的一半,如果再扩军,就会给国家经济带来危机。至于备战,那就更没有必要了,如今天下太平,社会安定和谐,老百姓都在和平的环境中快乐的生活着。如果突然间搞起备战来,势必造成人心恐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导致社会混乱。”

  “大王说得对极了,老百姓好不容易过了几年太平的日子,可不能再搞什么扩军备战了。”一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大臣从旁说道。

  “就是呀,可不能再发动战争了!”有人附会着。

  许多大臣都支持夏王姒仲康,七嘴八舌地嚷嚷着。

  胤侯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如此下去,夏后氏可就面临危险了。”

  夏王姒仲康不听夏伯和胤侯的劝阻,继续每日和大臣们花天酒地,吃喝玩乐,完全不把有穷国放在眼里,更没有丝毫的战备观念。

  忽一日,正值早朝,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风尘仆仆的赶到朝门外,说是有重要的军事情报要向大王汇报。

  传令兵上殿奏报。

  姒仲康命宣他上殿回话。

  那人上殿跪倒,慌慌张张地说:“大王,大王不好了……”

  “大胆!你这厮竟敢公然诅咒大王,该当何罪!”殿头官厉声喝道。

  “小民该死,小民该死!”那人吓得连连磕头。

  姒仲康倒没太在意,说道:“算了,你快说你是干什么的,到底有什么军事情报要向本王报告?”

  那人说:“小民是城中的一个普通百姓,三天前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