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时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嫁时衣-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兴高采烈的不止她一个人,那边罗家兄弟虽然从看到两位皇子后有些拘束,可是姚锦凤这一声喊,两兄弟象听见了发令枪的一般,嗖一声也窜上窗边去看。

小冬嘴里含着糕,又想笑,红绫还以为她噎着了,急忙端茶递过来。

“嘿,谁和谁打的?”罗渭兴奋不已。罗骁多少还稳重点:“你别这么毛燥,我看着……里头好象是薜家的人……”

真是术业有专攻,罗家兄弟真可以算是京城专业公子哥儿队伍中的代表人物,离着这么远,还能一眼认出熟人来。

小冬把糕咽下去,喝了口茶,心里倒也有点佩服罗家兄弟。

公子哥儿不是那么好做的,尤其是在京城这种地方,要做一个成功的公子哥儿,首先你得能认清人认住人,这样才知道什么人不能得罪什么人应该交好,什么人是坚决不能去搭理的。

姚锦凤看了两眼,说:“这都什么和什么,一团乱。”

罗骁在那边说话,听得出来是有意解释给她听的:“这一边儿是澜郡王家的,另一边儿是盛南候薛家的。”

二皇子问:“澜郡王家的人?他们家素来谨慎,怎么会和人打架?”

于是乎,屏风那边儿的几个少年呼拉拉全趴窗口去看去了。

“盛南候?”赵吕想了想:“是不是娶了陈家四姐姐的那一家?”

罗骁点头说:“可不就是那一家么,我就看不惯他们,上月我娘她们去护国寺上香,遇到他们家的车,虽然让了道给他们先走,可他们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过去了……”

陈家?哪个陈家?

会让赵吕称一声姐姐的……唔,小冬忽然想,难道是圣德太后的娘家?

除了这个,他们也没有什么旁的姓陈的亲戚了。

呃,这个薛家嚣张什么?陈家就算外戚了,他们这算外戚的外戚……就算夹着尾巴做人也有人说三道四的,这可好,大庭广众就和人打起来了。

三皇子看了几眼,忽然招手叫过一个人来:“你下去看看。”

那几个人一直坐在墙角处的桌子边,应该是二皇子三皇子带出来的随从。

二皇子声音很小:“澜郡王怎么说也是自家人,不能让他们这么吃亏。”

同样是皇子,二皇子还比三皇子年长,可在他面前说话的时候,比小冬第一次见他时还显得没底气,唯唯诺诺的,象活三皇子的跟班一样。

这投胎真是个技术活儿。投到皇后肚子里和投到宫女肚子里,可真是云泥之别。

沈蔷一转头,忽然吃惊地说:“姚姐姐哪儿去了?”

小冬一愣,左右看看,姚锦凤果然不见了。

“她不会下楼去了吧?”

糟糕。

罗家兄弟二话不说就往楼下奔,在楼梯口罗骁还险些把罗渭给挤得差点儿撞墙上去。

兄弟俩脚步声踏得木楼梯咚咚响,简直象两头莽牛。

沈蔷趴窗口看了看,忽然指着楼下说:“她在那儿呢!”

小冬也趴到窗户边儿去看,果然姚锦凤溜下楼去看热闹了,就站在离人群不远的桃树下头,多亏她还把帷帽戴上了。

下面一团乌烟瘴气,有的喊有的叫有的打有的骂,地下已经躺了两人,不知生死。

罗家兄弟已经赶到了她身边,可是似乎并没劝动她回来,反而一起站在旁边看起热闹来。

知道她没事,小冬也就不再关切。

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从下头上来,罗家兄弟象捧凤凰一样簇拥着姚锦凤。三皇子的随从也回来了,轻声向他禀报下头的情形。

好象是为了抢一块赏花的好地方,两边都说自己先来的,结果争执不休,动起手来了。澜郡王府那边的人明显不及盛南候家那边的人多,打起来自然落了下风。听起来,要不是三皇子的随从上去劝开,只怕澜郡王府要吃大亏。

“这薛家,实在也太……”三皇子说了半句,改口说:“来来,喝茶。”

他要再接着说下去,难道要说到薛家仗了谁的势。

这还能仗谁的势?圣德太后娘娘呗。

所以三皇子不能说,其他人也谁都不能说。

虽然听起来还是象刚才一样热闹,可是气氛已经没有一开始那么自然了。大家都看见了一件事,可是要一起装作看不见。

姚锦凤坐下来,痛痛快快喝了一大杯茶,才开口说:“真没有意思,一群人一拥而上,打来打去就是那一套,就两个拿棒的,连一个拿刀的都没有——”

小冬低下头喝茶,沈蔷咳嗽了一声。

姚锦凤马上知道自己又说错话了,压低了声音说:“就是嘛,我老家要是有两个人要对打,别人可不能上去插手,打死了人,死人的那家也不能找麻烦……”

沈蔷头次听说这样的事,奇怪地问:“遂州还有这么奇怪的风俗?”

姚锦凤说:“我是在紫檀山长大的,远远近近的那些寨子里都是这样……”

哦喔……

沈蔷和小冬一起明白了。

怪不得姚锦凤这么没有规矩!

沈蔷心说,原来是个野丫头。

小冬却想,寨子?难道姚锦凤的娘不是汉家女子?

这倒是很有可能。

姚锦凤肤白貌美,风情与小冬见过的所有女子都不一样。很有可能有外族血统。那就难怪她在京城这么过不惯了。人家是在山野里无拘无束长大的花草,硬移到温室中来,还有种种限制,要让她往一个与性格和成长环境全然不同的方向去生长,她也痛苦,别人也痛苦。

小冬想……要不再过些天,跟安王说一声,送这位姚表姐回家乡吧。

她在京城过得不怎么开心,大家都跟着一惊一乍,这也就罢了。要是过些时日小冬真的去进学,她也做伴读一起去的话——宫中的规矩只有更严苛,她怎么适应得来?到时候祸只会闯得更大,也更难收拾吧?

沈蔷忽然说:“哎呀,风筝。”

小冬转头去看,那只漂亮的蝴蝶风筝不知怎么忽然断了线,在空中悬停了一刻,便直直的一头栽了下去。

天空一碧如洗。

----------

旱了三四个月,今天下了点毛毛雨,还是人工降雨,而且没下多少又起了西北风,一下又刮晴了~~~

第三十二章无题上

赵吕晚上果然向安王描述起白天他看到的打斗来:“……薛家先动的手,澜郡王府的人还是很有分寸的,看着打作一团,其实并没往要害处招呼,他们走时有两个人都要抬着了……”

安王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一如既往的温和。

小冬靠在安王膝头,看看安王,又看看赵吕。

安王的手轻轻抚摸她的头发,等赵吕说完,他问小冬:“桃花好看吗?”

小冬点点头:“好看……蝴蝶风筝丢了。”

赵吕忙说:“让人去找了,没有找到,许是被别人拾走了。明天我让人再买,买更大更好看的风筝,咱们就在花园里头放,好不好。”

安王微笑着说:“要说风筝,那也不用特意去买,我记得府里有两个花匠,扎的风筝比买的好。”

赵吕就纳闷了:“父亲连家中这等小事都知道啊?”

安王也摸摸他光润的脑门儿:“好了,你们去吧。”

赵吕牵着小冬的手出来,瞅见她打了个呵欠,小声问:“妹妹今天玩了大半天,累了吧?”

小冬诚实地点了点头。

赵吕送她回了玉芳阁,自己慢慢向回走。身后丫鬟小厮知道他在想事,所以跟得并不近。

赵吕在想刚才安王同他说的话。

澜郡王府为什么要对薛家的人留手呢?只是因为人少力弱吗?

未必。

那是怕薛家吗?

不,不是。

薛家有什么势?不过是借陈家的势。而就算今天他们和薛家打的两败俱伤,陈家也未必愿意出这个头。澜郡王府就算破落,在宗室中不受待见,可毕竟还是郡王府呢。

而且,如果澜郡王府的人真对薛家忌惮,那一开始还争什么地方?直接避让开不就得了?

这样一想,他隐约明白过来父亲想让他思量的关键,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

虽然想的还不透,可是结合自己的推想,再去想刚才安王提点他的话,赵吕觉得,自己象是揭开了白天那场斗殴上头蒙的一层纱,看似偶然又普通的事,细想想,处处都不偶然,也一点儿都不普通。

他站在那儿出了一会儿神,小唐走近几步,小声提醒:“世子,时候不早了,再不回去齐妈妈该出来找咱们了。”

赵吕唔了一声,才慢慢向前走。

小唐亦步亦趋地跟着。

他觉得世子好象每天都在长大,一天比一天沉稳有气度——

小唐觉得既欣喜,又有些惶恐。

世子出息,他们这些人当然只有好处。

可是,自己也得多多努力,比以前更机灵更能干才行,要不然世子爷大步走着自己跟不上,岂不要被厌弃抛开了?

沈蔷洗完脸,散着头发赖在小冬这儿不走了。胡氏微笑着说:“那今晚蔷姑娘和郡主一块儿睡吧,只是不能光顾说话,谁要是明早起不来,可不给早饭吃。”

沈蔷脆脆地答应了一声,笑嘻嘻地钻进被子里头。

从沈芳走后她时常三五不时地过来找小冬说话,有时候就留下来和她挤一块儿睡。

白天依旧是有说有笑的,只是到了晚上,周围一静,心中难免凄惶孤寂。身边虽然有丫鬟陪着,可是她们毕竟不能听她说心事。

小冬的头发散在枕头上,眼睛扑闪扑闪地眨动。

刚才挺困的,躺下来了却一时睡不着。听着沈蔷小声抱怨京城天气比河东冷,今天出去买的东西回来发现不称心,还有姚锦凤今天说的那些话……

沈蔷翻个身,手支着腮愣愣地发了一会儿呆,小声说:“不知道芳姐姐这会儿睡下了没有。”

小冬想,这得取决于四公主睡没睡。多半应该睡了吧,因为宫中蜡油灯烛都是有定数的,而看情形沈芳那里必定不怎么宽裕,有事的话必会赶着趁白天做了,以免到了晚上要费难。

“我们在家的时候,我晚上也常去找她一块儿睡。不过要避开奶娘才行,要不然她们一定罗嗦个没完。有一回芳姐着了凉咳嗽,我还是去了,结果第二天我也咳嗽起来,还发热了,被娘一顿好训……”

小冬挺羡慕的。虽然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