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书院据说收的束修可不便宜,虽然比不上集玉堂宫学的地位,也算是贵族女学。既然收了人家大把的银子,房舍要是破破烂烂可就说不过去了。
所以啊,别看集玉堂是官办,人家是民办,可是这民办还就是比官办强多了。
赵芷就算想挑刺儿,也不能抹著良心说话。
她们再过一重门口,又有个妇人过来拦阻,“不知二位姑娘是?”
赵芷说:“我们是来找人的,找东院的宋嫣。”
妇人笑著说:“东院不是这一边,这边是北院,姑娘请朝那边走,过了小桥就能看见东院的门了。”
小冬低声问:“这里还分院的?”
“那是啊,要不初入朵的和入学两三年的读一样的书,那家里人非来砸书院招牌不可。”
这倒也是,集玉堂没那么严谨,也分楼上和楼下,不过才艺礼仪之类的课程还是大家凑在一起。
到了那东院门口一样有人盘问,然后过了不多时,赵芷那位表姐宋嫣从里面走了出来。
“表妹来了?”宋嫣笑著招呼:“这位是。。。。。。”
“这是我堂妹,你也喊她小冬就行。”
宋嫣顿时肃然起敬。
赵芷的堂姐不少,堂妹却不多,这一位赵冬郡主,宋嫣听赵芷提过不止一回两回了。
况且,安王府是什么声势门第?那是全京城,不,恐怕是全大夏朝所有适龄姑娘都想嫁进去的好婆家,安王只有一个女儿,安王世子赵吕只有一个妹妹,疼得象眼珠子似的,这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
这位传说中万千宠爱在一身的郡主赵冬看起来秀美和气,安安静静的,没有一点骄娇之气,两句话一说,宋嫣便不再小心翼翼的,比刚才放松了许多。
“表姐,你们那赛花会几时开始?”
宋嫣笑著说:“哪儿有这么早,上午都得规规矩矩上课,要过了午才到后园去呢。也不是每人都参加,书院的学生虽然有二百余,参加赛花会的只有四五十人,来,这边儿坐,先歇一会儿喝口茶,今天天气不好,闷热得紧,午后怕会下雨呢。”
“那要是下了雨的话,这花会还开不开了?”
“自然要开的,好些人都预备了一个月的功夫了,卯足了劲儿的。若是下雨,大不了挪进厅里面去。”
卷二第7章
“表姐上午还有课么?”
“有,不过我已经出来了,索性不回去了。你们都没来过我们书院吧?我领你们四下看一看?”
这个提议正中下怀。
长青书院比集玉堂大得多了,光一个北院就和集玉堂的院子差不多大。大概是因为离落霞池近,这里的空气中都可以隐隐闻到湖水的气息,草木也显得更加䓤;郁。靠一面墙边栽著蔷薇花,爬满了整面墙,怒放的花朵衬著浓绿的叶子,仿佛一匹极华丽的丝缎从上到下铺展开来,赵芷忍不住站住了多看了几眼:“这花真好。”
“是啊,只是不能走近,刺可札人呢。”宋嫣说:“我一位同窗就爱这花儿,有次想剪两朵回去,结果被勾破了裙子。”
小冬倒想起来,她好象有这样一匹料子,也忘了来历了。她喜欢素雅些的东西,稍微花哨点的都不会穿上身。
其实这样看来,色彩斑斓也并不就显得轻浮俗艳。
嗯,回去找找那匹料子,拿出做个裙子穿。
远远从小径那头过来三个女子,环佩叮咚,香仔袭人。路窄,这边三人那边三人正好走了个脸碰脸。
“咦?这不是宋姐姐么?”那边一个先开口,笑盈盈地说:“怎么你这会儿没上课么?这两位妹妹好面生啊,是新来的么?”
她的笑容有点象皮笑肉不笑,话语听起来也让人觉得有点热情地过了头。
“这两位是我的亲戚。。。。。。”宋嫣含糊地说:“今天下午正好有赛花会,所以请她们来看看。”
“哦。。。。。。”
这一个哦字一叠三叹,意味深长,再看小冬和赵芷的时候,那姑娘的眼中甚至带上了些轻视和同情。
赵芷从小到大哪受过这个——就算有,也绝不是由这些身份远不如她的同龄女孩儿来轻她。
“你。。。。。。”
小冬拉了她一下,那三个女孩已经和她们擦身而过朝另一过去了。
”什么人啊这是,”赵芷气呼呼地说:“她那什么口气?听著就让人不舒服。”
宋嫣想了想,解释说:“她。。。。。。嗯,可能因为没见过你们俩,所以把你们当成外乡来的。。。。。。”
哦啊,明白。
小冬很理解,京城的人总是有一种天然的心理优越感,认为京城是天子脚下,比其他什么地方都繁华都要强,京城的人也就高人一等,比外乡人强得多。她们俩估计从来没有在长青书院这个不大不小的社交圈子出现过,而且今天又都意外地穿著朴素,会被误以为外地来的也不出奇。
这算不上歧视或是欺生,小冬知道她身边也有不少人都是这样的。
京城人瞧不上外地人,而外地也要分三六九等,州城的瞧不上郡县的,县镇的又瞧不上乡下的,南方和北方的相互看不上——嗯,而且所有的大夏朝人,团结一致地看不起“蛮夷番邦”。那些胡商虽然在京城做生意,京城的人看起来对他们也没有什么不同,可是要去街上打听打听,谁家愿意把女儿嫁给这些眼珠子和头发都五颜六色的夷人?哪怕他们大夏话说得再流利也不行。
地域意识每个人都有,只是有人强有人弱。
不过越芷这人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过了一会儿就把这事儿抛诸脑后了,兴高采烈地问这个问那个。
小冬和赵芷还蹭了人家一顿饭。
宋嫣解释说:“学里有饭堂,不过我们都是从家里自己带来。”
今天多了两张嘴,宋嫣就算带饭也不可能带三个人的饭,于是领她们两个去饭堂。
相对于宋嫣的不安和过意不去,小冬和赵芷两个进饭堂时简直两眼放光。赵芷是纯新鲜,她长这么大,可还从来没有在这样的地方吃过饭——去庙里吃斋那不算。
而小冬则是有一种久违的。。。。。。嗯,亲切感。
她是想起上辈子的事儿来了——想不到换了一个时代,换了一个地方,做为地地道道的古人,居然又体会到上辈子吃学生食堂时的感觉了。
当然上辈子的食堂体验并不让人愉快。米饭要么干硬,要么糊烂。菜里经常的吃出苍蝇,西瓜虫,乃至壁虎蜈蚣老鼠。。。。。。有意思的是,小冬的同学有一回早上打了份稀饭,里面居然喝出两片肥猪肉来——那同学热泪盈眶,说怪不得昨天晚上的茄子烧肉里没见肉,原来肉都跑到稀饭里来了。
长青书院的饭堂也不算小,那些姑娘们三三两两的进来,果然大多数人都是自己带著饭菜来的。宋嫣抬头看了一眼水牌儿,上头一溜写著菜名。宋嫣问她们:“想吃什么菜?这上头的就是今天中午的菜色。”
赵芷看了看:”小冬前天刚中过暑,得吃得清淡些,嗯,得要个汤。。。。。。”她也有点犹豫,要是小冬吃这里的饭菜不适应,回头再不舒服,那可麻烦了。
“不要紧,我不挑食。”小冬说:“要一个青豆虾仁,再要一个冬瓜汤好了。”
宋嫣说:“那怎么够?”
“够了。”小冬问赵芷:“你要什么?”
“我要咸酥鸡,还要柳川鱼,嗯,那个圆末豆腐是什么?也来一份儿尝尝。。。。。。”
小冬偏过脸偷偷笑。
敢情赵芷今天是奔著吃白食来了?
“嗯,马马虎虎就这么多吧,再要一个酸笋汤。”
还马马虎虎?这上头的菜都让她点的差不多了,除了她不爱吃的胡萝卜苦芹酸芽菜什么的,剩下的她全要了。
这些菜大多是做好了的,点了就端出来,就有两道是要现炒。宋嫣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赵芷点的菜摆得满满当当的,小冬倒不怎么饿,早上吃得晚,而且这两天她都吃得少。虾仁里头盐放得似乎太少了,但冬瓜汤味道还不错,清淡可口。
“宋姑娘,怎么你今天没有带饭来?”
她们坐的是长桌,有个穿青衣裳的姑娘,端著个木盘站在桌旁朝她们微笑致意。
宋嫣看看赵芷和小冬,才招呼她:“殷姑娘一块坐吧。这两位是我的亲戚,今天来看我,所以陪她们来这边用饭。你今天也来这边吃?”
那殷姑娘看来已经及笄,头上绾著玉簪,斜插著一朵淡黄的细纱堆的芙蓉小团花,显得精巧别致,小冬不免多看了一眼。
“因为准备赛花会的事情,所以今天就没带饭菜来。”
她面前是一菜一汤一碗白饭,吃东西很秀气。
赵芷好奇了半天,终于遇到个参加赛花会的人了,忍不住问:“这个赛花会,只听说热闹有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卷二第8章
殷姑娘和宋嫣对看了一眼,微笑著说:“到时候便知道了,现在说开了,反而不美。”
赵芷瞪起眼来——卖关子就是卖关子,话说得再漂亮也是卖关子。
小冬也好奇,不过她不象赵芷这么冲动而已。
与其说她是来看赛花会的,不如说,她是来看人的。
小冬。。。。。。嗯。也很关心赵吕竹的终身大事啊。
与其让旁人给胡乱介绍安排个,不如自己先掌掌眼把把关,京城里家世好人品好的姑娘,集玉堂里可不多,看来看去不是这家的亲戚就是那家的关系,而长青书院就不一样了,这儿人多,关系也不象集玉堂里那么错综复杂,如果真要找个合适的嫂子人选,恐怕这长青书院里能一搂一大把。
从昨天赵芷约她,小冬就在心里盘算好了,要是一时眼花记不住,她还打算找纸笔来记录下,以便以后好对照参考。即使她打探不清楚,还有赵芷呢。赵芷在这方面资源丰富,家里出了嫁的姐姐和好几位嫂子,都对做媒有著天然的热情。
“走,咱们快去,晚了怕占不著好位置了,既看不见又听不著什么。”
小冬觉得,她喜欢长青书院这个地方。
首先,这儿比集玉堂人多,再者,这里显得自己而热闹,不象集玉堂里人人规规矩矩的那么压抑。这儿更象一座学堂的样子。
赛花会,赛的是花。
所以小冬她们先去了,抢得了一个好位置,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