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一曲东林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悲歌一曲东林党-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夜皇上召幸冯贵人。冯德性贞静,知晓前朝典故,她在枕边劝皇上停止内操,说神宗皇帝早年也曾热衷内操,后听了兵部尚书张学颜大人的一番劝导,便停了内操,朱由校搭话说,那张大人是如何规劝的 ? 冯贵人娓娓而谈,说妾还记得几句:“若是突发兵变在宫内,那外臣不敢入;如兵变在夜间,外兵则来不及知道;如兵变突发于京城,人们认为是皇上的亲兵,又有说敢去擒拿?”冯贵人正说着,而朱由校早已进入梦香。……很快,冯贵人劝说皇上罢内操一事传到了魏进忠耳中,魏与客氏商量了一番,决定趁皇上去南郊祭天的空当儿 ,假传圣旨处死了冯贵人,然后再向皇上汇报,说冯贵人是患急病而死。……

  “内操”愈演愈烈,有大臣做诗形容说:“天子宫中肄六韬(练习兵法),红装小队舞蛮刀。一闻炮火心惊战,昨日言官谏内操。”第一个上疏谏内操的言官是给事中惠世扬。惠是一员东林大将,朝廷有不平事,必奋起而攻之,因此朝臣都称他“殿上虎” 。惠给事看到魏、沈内外勾结,魏还在皇上面前保荐沈搉做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头衔,心中愤愤不平。前不久,惠又听说魏又奏请皇上,提升沈为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英武殿大学士,心中愈发不满。他清楚祖制严禁内阉与权臣勾结,因此便以此为题,疏攻沈搉借募兵为由,暗通内阉,阉人奸臣内外弄兵,使宫内片土成为战场,有祸起萧墙之患。

  与惠同为言官的周朝瑞,积极响应,周也是一员东林大将,性子刚介不阿,平日搏击奸邪,不遗余力,朝臣们都称他“朝阳凤” 。他上疏揭露沈搉指使心腹晏日华潜入大内,诱使刘朝练兵,借此结交权监魏进忠,并取悦客氏。阉人操纵兵权,后果不堪!……

  此时,已投奔到魏进忠旗下的徐大化,见魏沈二人遭到朝中言官的围攻,便只身上阵,上疏力攻惠、周二人。他指责惠世扬勾结王安,干预朝政,并偏袒败军之将熊廷弼;并诬说周朝瑞与熊是一党,周曾四次上疏鼓吹熊之才可用,还请求皇帝让熊戴罪立功,再守山海关,周应与熊同罪。还请求皇上立即诛杀熊廷弼。

  看到刑部主事徐大化故意将水搅混,刑部尚书王纪怒不可遏拍案而起。王纪是万历十七年进士,丰采凝峻,过去与顾宪成交往密切,被称为“石交” ,今见属下徐大化每每出入魏进忠私门,多次罗织罪名,陷害正直官员,先是诬害刘一燝后是惠周二言官,便上疏皇上,参劾徐“溺职”(失职) 。王纪在疏中义正词严说:“徐大化果真要为朝廷除去奸贼,那大臣中有交接权阉,###正人,如宋朝蔡京一类,为什么不去参劾,反倒与朝中正人如周朝瑞为敌 ?”王纪是前朝老臣,在先皇光宗皇帝驾前曾任左都御史,深孚众望,它的奏章击中要害,博得了朝中正派官员的支持,于是徐大化被罢官。

  徐大化有个表侄,叫杨维垣,时任御史,他见表叔被撤职,心怀不满,便当面质问王纪:“王大人所痛斥的蔡京之流,请指实?”

  王纪微微一笑,回答说:“沈搉虽与北宋蔡京不同朝,而事实类似。沈搉结纳魏进忠,与蔡京契合童贯,同类也。至于沈搉贿事客氏与魏进忠,窃弄专权,与蔡京乱国欺上,毫无二致。”

  第二天,杨维垣把王纪的原话告诉了表叔徐大化,徐嘿嘿了两声,说:“我看那王纪要倒霉啦!他诋毁沈阁老不算,还扯上了魏公公,公公岂能饶过他 ?还有,我一直怀疑,王纪弹劾我的奏疏,非他亲笔,必是顾大章所写。顾是个老刑部,明习法律,手批口决,一般老吏都不及他,说话写文章无懈可击。表侄你不知,顾大章从不正眼看我,他有个女儿,貌如天仙,我请人去求婚,反遭他一顿奚落!……”

  五

  原来,徐大化早就耳闻顾大章有个女儿,叫顾惜,知书达理且琴棋皆通,便托少詹事兼侍读学士魏广微,去顾家求聘。他心想自己与顾同在刑部为官,虽说自己官秩比顾低一些,但请名臣之子魏广微大人去做媒,也不算辱没了顾家。

  刑部员外郎顾大章的私邸,就在刑部街附近。大章常是在早朝散后,回家与爱女顾惜下上一盘围棋,之后父女还要切磋一会儿棋艺。大章是江苏常熟人,与杨涟左光斗周朝瑞同是万历三十五年进士,他早年受东林书院标榜气节之风的熏陶,常以东汉太学生的领袖贾彪自居,评论朝事抨击不法宦官。当孙杰蓄意挑拨叶向高和刘一燝关系时,他曾登门劝说老师叶向高,谨防同室操戈,被人利用。之后,刘一燝遭孙杰弹劾,大章挺身而出,上疏皇上为刘力争。顾大章一贯执法如山,他在主持山东刑狱时,发现狱中关押的五十名犯人,大多是从边境逃往内地的百姓,便主张无罪释放他们,上级官员怕担责任,出面阻止,顾大章慨然说:“用我一个人的性命,去换五十条人命,够上富富有余了,何况是仅仅用我一个人的官职去换,有何顾惜?”最后五十人中除留下三人,继续接受审查外,其余四十七人都无罪开释了。

  顾大章是刑部尚书王纪的左膀右臂,王纪常把一些棘手的案子交大章审理。平日里大章公务繁多,闲暇时便足不出户,以教女儿学棋为乐。今日他注意到女儿鬓发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儿,眼睛一动不动盯着棋盘的东北角,正在为被包围的大片白子绞尽脑汁,寻找一条生路。只见女儿顾惜自语了一句:“要是有个‘打劫’的机会就好了!”就在这时,家人进来报告说:“魏广微大人求见!”

  大章一怔,自己平素与这位魏大人并无往来,他只知道魏的父亲是鼎鼎大名的原山西巡抚魏允贞。那魏允贞清操绝俗刚直爱民,与东林前辈李三才顾宪成赵南星志同道合,相好一生。可这魏广魏偏偏是个逆子,他因与魏进忠同乡并且同姓,架不住魏阉的拉拢,一来二去便成了魏阉的座上客,先是以“宗弟”自称,后干脆以“宗侄”自谓,无怪乎赵南星愤然说过“就算见泉(魏允贞的字)没有这个儿子!”大章想起这些,心存不快,便叫女儿暂时回避,然后吩咐家人请魏大人到客厅一叙。

  魏广微有四十多岁,微胖,说话常带出几分谄笑,他一进屋先是对顾大章恭维了一番 ,落座后便开门见山说:“本官是特地来给令爱提亲的!”顾大章皱了皱眉,听他继续说下去,“刑部徐主事,顾大人想必是熟悉的,他打算与顾公结下秦晋之好。……”大章听后半天没说话,他在寻思这魏广微怎会与徐大化打得火热?想必是二人常共同出入魏进忠家,而结下了这一片“友情” ?大章先是咳嗽了一声,心说我得找个借口,把这亲事回绝了,他对魏广微说:“魏大人,实在是不巧,小女已有人提过亲了。”魏广微笑着摇摇头说:“本官倒是听说,提亲的人不少,顾大人都拒绝了。”

  大章心说即便你说得是实情,我也决不会与那卖身投靠奸阉的徐某结亲的,此刻他沉下脸,说:“三国时关公讲过一句话,叫虎女焉嫁犬子!那徐大化父子是什么人,我顾某心中有数,还是请他另选一个门当户对的吧 !”魏广微听出了言外之音,但仍不死心,他还想为徐大化再美言几句,只见顾大章已站起身来,做出了一个“送客”的表示,魏广微无奈,只得与顾大章道别,悻悻地走了。

  徐大化在家中听了魏广微的描述,心怀忿忿,他心说你顾大章也过于傲慢无理了,还出口伤人?山不转水转,你们东林眼下势大,今日抨击这个明日弹劾那个,早晚会有背运的时候,我这个人可是个爱记仇的,到那时别怪我六亲不认?

  从此,徐大化与顾大章的过节又加深了一层。

  进了四月,京城突降冰雹,大如鸡蛋且持续时间长,砸碎了屋瓦,摧毁了田间草木禾苗,有的大臣却撰文颂扬说“盛德格天,大吉大利” ,御史周宗建不以为然,他认为雹灾是“阴盛阳衰之兆” ,并借此向皇帝上疏,力陈朝政之弊。他的疏题是《历程阴象首劾逆珰魏进忠疏》,这是第一次点名道姓弹劾魏阉的檄文,疏###列四事:一是揭露大学士沈搉勾结阉人大内练兵。二是请求抚恤往年被废黜的大臣。三是强调熊案已定,勿过多牵累朝臣,实是暗指兵部尚书张鹤鸣。四是痛斥权阉魏进忠。周宗建作为御史,他与缪昌期周顺昌同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皆以敢言著称。当时朝臣各依门户,以党派划线,而周宗建屹然中立,标榜“虚淡”二字,他强调“德业以虚而增广,功名以淡而增长” 。在本疏中他揭露魏阉,“如魏进忠者,目不识一丁,哪里懂得忠义道德,又有什么政治远见?而陛下与他日与相亲,一切用人行政,听之任之,邪正颠倒都不能觉察。若魏阉与外朝大臣勾结,离间谗构,那社稷的后患将层出不穷?……”

  奏疏送进宫中,掌印太监王秉乾读过后,迅速跑去禀报魏进忠,魏听完王的叙述后,暴跳如雷,抓起卓上的青花瓷酒杯,狠劲地朝地下一摔,朝着文华殿方向破口大骂:“你个周宗建,先前上疏参客氏,阻挠她回宫,今日又向老子开炮,第一个敢点我的名,算你有种?老子可不是好欺负的,咱们走着瞧!”边说边冲出屋子直奔了文华殿。此时文华殿朝会刚结束,皇上还没有走,魏进忠向首辅叶向高告状说,周宗建骂老奴“千人所指,一丁不识” ,这明明是揭俺的短,往俺头上扣屎盆子!……忿怒激动的声音以至引起皇上的注意。

  虽经叶向高的一番劝解,但魏进忠余怒未消,他见到了客氏,仍喋喋不休的骂着,客氏第一次看见老魏发这么大脾气,她心说这姓周的御史,未免过于猖狂,不久前他上疏先是力逼自己出宫,后又是力阻自己回宫,如今又要点火“烧”老魏了,不给他点脸色看看,他也不晓得我二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