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的管理兵法:战略实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企业家的管理兵法:战略实论-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九大逻辑要素如表1…2所示。
  表1…2  商业模式的九大逻辑要素
  价值主张 公司通过其产品和服务所能向消费者提供的价值。确认了公司对消费者的实用意义。
  消费者目标群体 公司所瞄准的消费者群体。这些群体具有某些共性,从而使公司能够(针对这些共性)创造价值。定义消费者群体的过程也被称为市场划分(Market Segmentation)。
  分销渠道 公司用来接触消费者的各种途径。这里阐述了公司如何开拓市场。它涉及到公司的市场和分销策略。
  客户关系 公司同其消费者群体之间所建立的联系。我们所说的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即与此相关。
  价值配置 资源和活动的配置
  核心能力 公司执行其商业模式所需的能力和资格
  合作伙伴网络 公司同其他公司之间为有效地提供价值并实现其商业化而形成的合作关系网络。
  成本结构 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的货币描述
  收入模型 公司通过各种收入流(Revenue Flow)来创造财富的途径
  商业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模式:销售模式-运营模式-资本模式,核心就是资源的有效整合。
  销售模式指的是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方式。这是商业模式的最基本体现,是商业模式的实现通道。缺乏有效的销售模式,看起来再好的商业模式也没有用。例如,麦当劳的连锁销售方式、*的无店铺直销方式、微软的客户捆绑销售方式、携程的网络销售方式等,均是比较典型的成功销售模式。

第三节 战略的本质是选择、定位和布局(2)
运营模式特指企业内部人、财、物、信息等各要素的结合方式。这是商业模式的核心。如果缺乏合理有效的运营模式,即使再高效的销售模式也会由于缺乏持续而优质的产品服务供应而枯萎。例如,微软的产品更新换代模式、麦当劳的房地产零售模式、*的开发与生产结合模式等,都是比较富有特色的运营模式。
  资本模式主要指企业获得资本的方式以及资本运行的方式。这是商业模式的支撑体系。缺乏有效的资本模式,前两种模式都可能会遇到现金危机而导致整个商业模式的崩溃,如美国的安然、中国的德隆以及港湾网络公司等。
  以上三种模式的有效结合使得内外资源获得有效整合,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如果结合不到位,仅仅重视其中的一两个模式,资源就很难获得高效整合,甚至导致企业的失败。如德隆过分重视资本模式而忽略了销售模式和运营模式,最终使得无序的运营模式、低效的销售模式和过于冒险的资本模式导致了企业的崩塌。
  商业模式的选择,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总是沉湎在从日常经营和竞争战术里找出路的话,就会像爬山一样,总在山脚、山腰打转转,很难直达山巅;而企业只有以商业模式”的高度,从上往下看时,就会豁然发现,通往山巅的捷径随处可见。企业的出路在于认知的高度,高度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对于企业来说,选择一种恰当的商业模式,就是选择了一种盈利模式,是企业战略规划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商业模式的成功,造就了许多伟大的企业:比如推行C2C免费平台的淘宝网,比如只做直销的DELL,再如依靠标准化和加盟起家的肯德基与麦当劳等等,与其说它们的成功是来自战略,不如说是来自于商业模式的选择。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使企业有生存空间并能持续地赢利,必须依靠系统的安排、整体的力量,即商业模式的选择和创新。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商业模式的竞争,而商业模式的竞争也将是企业最高形态的竞争。
  选择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就注定了企业将以怎样的方式取得盈利,这是一个选择题,也是企业的一道战略难题。
  【阅读】成功商业模式的八大要素
  李振勇在他的《商业模式》一书中写道:“客户价值最大化”、“整合”、“高效率”、“系统”、“赢利”、“实现形式”、“核心竞争力”、“整体解决”这八个关键词也就构成了成功商业模式的八个要素,缺一不可。其中,“整合”、“高效率”、“系统”是基础或先决条件,“核心竞争力”是手段,“客户价值最大化”是主观追求目标,“持续赢利”是客观结果。
  图1…4  商业模式图示
  (资料来源:MBA智库)
  二、产业选择
  迈克尔?波特说:“制定战略很重要的一步,是企业家必须花心思好好界定企业所经营的产业。”资源战略学派的重将、哈佛商学院教授戴维?科利斯指出:“产业选择对于企业战略获得长期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公司绩效的最好预报器就是公司赖以展开竞争的产业的获利能力……公司赖以展开竞争的产业的基本经济状况在公司绩效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工具性角色。”
  核心产业的选择,是企业战略的基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选择一个恰当的产业,无论是在初创、发展、转型,还是多元化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能否成功,与它所在或所选择从事的产业或产品领域紧密相关。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节 战略的本质是选择、定位和布局(3)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认为,要提升企业竞争力,首先是选择产业,因为不同的产业并非都能提供同等的持续盈利机会,产业的内在盈利能力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首要要素;其二是竞争地位,即企业只有在正确选定的产业内,取得优势竞争地位,才能得到满意的利润。波特认为,企业对新产业的选择要经过三项测试:(1)新产业吸引力测验;(2)进入成本测试;(3)互益性检验──新产业和老产业之间能否为对方带来竞争优势。
  我们认为,企业要追求长远的发展,就需要选择适合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不同领域,如上游、中游和下游的行业,应对通胀上升和本币币值走强的能力显著不同。上*业在通胀过程中处于相对有利地位,而中下*业则明显处于弱势。在产业选择的过程中,我们既需要关注宏观调控政策,还需要参照以下六个方面的选择标准:
  第一,要看这个产业的规模。不够规模的产业不可能成就一家大的公司,著名的跨国公司都是在一个有规模的产业之中成就的。例如,现在的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和几个兄弟创业时,创办的涟源焊接材料厂每年有过亿元的收入,上千万元的利润。这足以令几个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的创业者感到满足,但梁稳根却始终在琢磨,他们和同在湖南的远大空调几乎同时起步,为什么人家短短几年就做到20多个亿,他们却始终在1亿左右踏步?他觉得根本问题在于市场的容量,在于行业的选择。“做这个行业(焊接材料)花的精力太大,回报太小。”于是,1993年,梁稳根开始研究混凝土输送泵等工程建筑机械,进入向来只有国企涉足的行业——重型机械制造领域。现在,三一集团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基地,占有50%的国内市场份额,在重工制造领域这个大产业中找到了成功之路。
  第二,要看这个产业的组织结构。产业组织结构是指同产业或市场内企业之间的结构和关系,既包括企业规模和规模结构,即大中小型企业各自的比重和市场竞争关系;又包括生产经营同类产品的企业间相互分工和协作的关系。 一些企业家有时会犯常识性错误,选择产业时都选择成长性很好的产业。但实证性的分析证明:高成长产业并不意味产业中的厂商生活得最好,而一个长期没有成长的产业里却有许多做得好的公司,比如,可口可乐、麦当劳。而中国的旅游业,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20%以上的成长速度,未来发展前景也一定更好,但中国旅游企业却没有赚钱的。这是由这个行业内部的竞争结构造成的,无序竞争的局面根本不适合大公司生存。
  第三,要看进入这个产业有没有现实的盈利模式?这个产业的利基总量到底有多少?在这样的总量中,需要投入多少?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才能达到一定的市场份额?赚取多少利润?例如,在互联网行业中,盛大很早就开始了盈利的商业模式。它的投资主要是获得游戏授权或者开发游戏,游戏如果受到欢迎,增加用户的边际成本几乎就是零,印制新的预付卡就像是印钱一样。随着几分钱几分钱的积累,盛大几乎从2001年组建以来就一直盈利。陈天桥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
  第四,要看这个产业的资源和资产是如何分布的。如果想进入一个行业,一定先要研究这个行业的资源和资产是如何分布的,如果没有资源就不要进入这个行业。例如,庄吉集团在服装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国际贸易经验,看到全球贸易带动了远洋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船舶需求量巨大:目前我国承接全球船舶订单量在世界排名第一;国内一些船舶制造企业订单甚至已接至2010年。于是,2006年9月起,庄吉先后收购、兼并了乐清凯泽船业、鑫煌船舶、远东船舶等三家船业公司,斥资8亿元进军船业。庄吉现已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等船舶公司合作,并承接了来自巴拿马、希腊的精品船订单。目前,庄吉服饰年生产能力为100万套(件)男装(2007年产值18。5亿元);全部完工后的庄吉船业,年生产能力为30万载重吨(按每万载重吨8千万元计,产值约为二三十亿元)。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节 战略的本质是选择、定位和布局(4)
第五,要看这个产业的管制情况是怎样的。政府的产业政策都会影响行业的结构规模和利基。此外,也不能只看这个行业现有的地位,要看在产业结构变迁中处于什么位置,是处于变革中的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