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供"的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树供"的传说-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出古树的这种画法,对扬派盆景技艺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可以讲:地方流派盆景的风格多与当地的古典园林与绘画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地方盆景创作的理论基础并且各艺术门类之间相互借鉴。”刘晓嘿嘿笑语道:“记得,记得这是我们上大学时的盆景学教材讲的,记得您还是编委呢,上盆景课那敢怠慢。”余老也颇感自豪地笑吟吟听着,二人顿时无拘束地谈笑着。双方也一下子找到了交流联系的纽带,校友的关系使他们忽略了三十岁的年龄差和职务的上下级关系。

  这座朴实无华的博物馆,有别一般博物馆的管理程序和展品摆设,少许的家具很随意地布置,连院内的花草都仿佛是不经意地零零散散种植,看得出是博物馆的管理者在刻意创造着,旧时文人稚士自由自在的场景,无拘无束的艺术氛围和洒脱生活的态度。令人身心放松的环境,让余老仿佛感受到远古遗风似地也轻松自在起来,他很随意四下走走,看看地观赏着墙上的字画、室内的家什、院里的花草树木、建筑式样格局,全然没有了在社里的矜持的样子。刘晓倒是有些急切起来,他惦记着尚未看到的那些扬派盆景,不时看手表的他实在耐不住地问:“余老咱们什么时去盆景园?看山水盆景呀?”余老悠悠然地说道:“不急,下午我们去几个扬州的名园,你先感受一下扬州的古典园林艺术。在中国的古典园林文化历史上曾有着: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的说法。而且扬州名园又以叠石胜,这样的机会怎能错过。”刘晓一听,着实的高兴。

十二
在扬州名园“个园”,一座因满园的各类品种的竹子叶在阳光、月光下映到地面时,遍地皆是“个”字形状的影子,因此而得名的著名私家园林景观。余老与刘晓畅游个园里最为经典最负盛名的“四季假山”,在以青色石笋配翠竹;湖石假山掩映梧桐;玉兰,黄石假山衬以松柏、枫树;白色宣石假山伴以天竺、腊梅而共同构筑而成的,展示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同石种假山的景观。面对如此独具匠心的叠石创造,余老对第一次来个园,对一切充满新奇感的刘晓讲:“园林是中国建筑的重要组成,个园更有典型的文人雅趣,满园植竹是以青翠如洗的色泽、挺拔摇曳的姿态、摇风萧萧的音韵、清晨含露吐雾,月夜倩影映窗如墨竹的意境,体现“居不可无竹,无竹令人俗”的那种古人、文人对竹子独有的厚爱;有道是:苍松落落出群,郁郁青青且“龙怜既成,涛声相应”的令人神心纵逸;槐榆“宜植门庭,板扉绿映,真如翠幄”;青桐“有佳荫,绿如翠玉,宜种广庭中”;柳“须临池种之,柔条拂水,弄绿搓黄,大有逸致”;桃树虽也“池旁宜多植”切不可与柳混植,“若桃柳相间,便俗”,其实让我说,桃红柳绿为大俗却也为大雅;玉兰宜种庭前,“对列数株,花时如玉圃琼林”;梅宜植“石岩或庭隙”,“花时坐卧其中,令神骨俱清”; 芭蕉宜植窗下,“绿窗纷映”的趣味盎然,以求:“开窗则一围新绿,万个琅轩,森然在目,宜于朝暾初上,众绿齐晓,觉青翠之气,扑人眉宇间。”这样翠情绿意的风韵,在古诗书中都有许多的描述。”口若悬河不绝于耳说着的余老显得异样的兴奋。

  他说着又用手指着色彩与造型各有干秋的四季假山侃侃而谈道:“堆山叠石是一门很要功力的艺术创作和艰辛的劳动,是古典园林的精髓。要求造园前要‘搜尽奇峰打草稿’,作到胸中自有丘壑,又要掌握娴熟的叠石技术,这样堆叠出的假山才会有真山的气韵,又有假山的意趣。而且园林叠石又分有各地方、门户流派,各自创造出迥然不同的叠石艺术风格。扬州八怪中的石涛和尚据说还是当时很有名气的园林大家,对叠石、理水、植树造园都有很深造诣,而且专门为造园著书立说,并且他还亲自动手造园,他对扬派盆景和园林艺术发展有很大的促进。”刘晓此时不住地忙碌着,手中的数码相机在不停地拍照,手中的MP3不时地录下余老的话语。此刻他的心情有如五月扬州的天气,晴朗宜人,心境恬静。

  离开满园种植着有让刘晓数不清种类竹子的个园,两人又乘车来到位于城内花园巷的何园又称“寄啸山庄”的著名园林建筑内。沿园内环水景观,在花墙游廊中观赏以雄建见长典型扬派园林风格的山水景观。园中的厅堂、廊亭与太湖石构成的假山相互贯穿依附,别具匠心的理水和叠石在各色的树木、花草衬托下景观视野丰富且多变化。四周沿楼阁而建的复廊穿越庭园间,站在高架的复廊观望近景、远景,仰望、俯视,近处的湖石、花草、楼阁,远处的山景、瘦西湖景观尽收眼里。园内彩色卵石铺就的路径叠落蜿蜒,建筑的各种色彩与园林景观变幻无穷,实现着中国园林造园的基本美学原则:移步易景。二人身临其间,在美景中上上下下走动,时隐时现地穿行其间,用眼,用肢体,用心,感悟与体悟着扬州造园艺术的经典之作。

  第一次游览古典园林的刘晓对扬州造园追求极致的作法有了很深的感触,他目不暇接地不时跑到假山上、游廊内、楼堂馆所内四下细细地端详、琢磨一番。时有发现地冲着余老发出,因被美的景致与造景设计和技艺所打动而不时地发出啧啧赞许,余老望着刘晓异常兴奋的样子,不禁笑呵呵地说:“这扬州是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名城,只是后来清未因运河不再通航后才受冷落的,这里不光园林美、盆景美而且历代还出美人呢。”说到这,他望了一下刘晓,当看到刘晓听罢一下扬脸向他回视时的眼球里透出含蓄无邪的目光时,他才接着话题接下讲:“这扬州自古出了无数的著名美女呀,如史册上记载姓名的就有:“和亲公主”赵细君、汉成帝最宠幸的皇后赵飞燕、堪称中国第一女丞相的上官婉儿、戏剧家关汉卿的红颜知己朱帘秀等等还有许多。在文学作品中更是随时可见扬州美女的身影,你看有冯梦龙笔下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民间传说故事中的琼花仙子、芍药女、最著名的当属曹雪芹《红楼梦》中着墨颇多的扬州姑娘林黛玉了”。 经余老这如数家珍般的一一讲出,刘晓听得是心悦诚服地不住点着头,心中却暗自想,这余老师真真是社里少有的人才呀,知识渊博,连这扬州美女都……想到这,突然他脸上流露出一丝不被人察觉的笑意:听说凡喜欢花草的人,也大多数喜欢女色……刘晓随即用眼瞟了一下,望着余老津津乐道的样子,他一下确定了自己的推测,尽管觉得如此念头有对老师有所不恭,但也无碍,在社里也没听说余老有过什么诽闻呀,刘晓继续面对余老诚然地连连点着头,脸上却有了耐人寻味的狡目笑容。 。 想看书来

十三
在扬州听到不止一人自豪地在讲:瘦西湖有四宝,它们是一屏、一石、一塔、一桥,其中的清代青花瓷屏和白塔及五亭桥己经见过了,算来唯有放置小金山庭院内一座盆形钟乳岩还未曾谋面。于是两人第二天又早早地进园寻觅来了,终在湖畔的一座江南风格庭院里二人目睹了相传为宋时进贡朝廷“生辰纲”遗物的石景。这是块长五尺宽二尺原二尺余,四周呈连绵起伏山峰状,“山峰”呈一面高一面低且中间下凹而成盆状,细细观看盆内景致犹如山峦起伏围拢环抱,山石遍体布有众多的孔、洞、穴,山形精巧别有洞天。山石上苔藓斑斑如绿植曲折锦延,在石中的洞眼中、低洼处植有很具势态的小树桩和不知名的花草,盆中因下雨积水而成一池的“湖面”,池水映出峰峦、树木影绰的倒影,山石自成一件群山环抱中如湖如海的山水盆景。唯有遗憾的据说是在*期间被人在盆中用水泥沿山脉筑了一些蜿蜒起伏长长的城墙,“长城”的标志确也保存下了古物。现如今“城”虽己“坍塌”仍留下可谓败笔的痕迹。余老指着奇石感叹道:“这应该是最早供人们欣赏的天然水旱盆景吧,不过,这是我个人意见,一家之言,纯粹的一家之言没有考证,别录音呀。但它在瘦西湖畔多少年来供这里的人们观赏,应该讲:它的存在促就了扬州盆景人对于山水盆景的认知,也就是会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或艺术创意的启蒙吧。有记载早在清乾隆年间己有“山水点景”称谓,应当讲山水盆景原创于扬州并具全国第一的地位。近年来扬州山水盆景在国外也享有盛誉,曾有多位盆景大家在海外讲学、制作。扬派山水盆景的长足发展对国内的山水盆景制作很有促进作用,山水盆景发祥于名城扬州,也就是平日人们所说的人杰地灵吧。历史名城独有的景观与历史文化、人文因素涵养了扬州盆景人的灵性,也促使山水盆景近几十年在扬州得到传承而且发扬光大。”余启明滔滔不绝地讲着;看得出扬州的山水盆景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出了瘦西湖公园大门,俩人又来到扬派盆景博物馆,原计划用三天时间的采风计划还未全部完成,为抢时间二人直奔盆景园内的山水盆景展区。扬派山水盆景很注重表现“构图”的诗情画意美,题材广泛往往将“画面”的造景与用诗文、典故的题名二者珠联璧合而成完美的艺术作品;以再现独特天然美景、名家山水绘画和经典园林景观影子的作品,盆中山水造景的精湛可见一斑。面对几架上规格尺寸大小不一,摆设得错落有秩的一件件将浓缩自然山林水景观于一盆钵的艺术品前时,俩人双双被眼前充满自然情趣的艺术所感染,为充满生命力的艺术所震撼。二人完全沉浸在对曾经见过的或曾臆想过美景的回忆与联想中,盆中之景仿佛是将人世间的、画卷里的、想象中的美景在他们眼前定格。

  自古以来人们这样比喻:山是大地的脊梁,水是山的依托,山水为孪生兄弟。山是秀丽,水是灵韵,这样的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