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的后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流血的后宫-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宫车内座着的人果然是武帝。今天是卫皇后诞辰,依照旧例,长乐宫中都要举行盛大宴会庆贺皇后生日,武帝只要身在长安,都会亲自莅临酒宴以示祝贺,故武帝在朝议后边乘坐龙游宫车径直来到长乐宫。武帝在龙游车内搂着个美人闭目养神,正行间,猛听得外面一声炸响,有人高声喊冤叫屈。以前在巡游路途中,武帝遇到过几次拦驾喊冤的,可没曾料想竟然有人跑到皇宫内来拦驾喊冤的!

  武帝也没有细想此人为何能进入长乐宫,只是掀开锦绣窗帘,见几个虎贲军兵士和宫监正在驱赶一个身着玄服的年轻人。大凡帝王都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摆摆威风,武帝更是如此。所以武帝对喊冤叫屈的人向来不甚反感,反而觉得从一些控诉状中倒能找出一些打击豪强的有用线索。在武帝看来,敢于冒着天大的风险阻拦圣驾的人,一定是真的有天大的冤屈,不然谁不爱惜自己的性命哩!而籍此机会,武帝又可以惩罚一批豪强权贵,树一树帝王的威仪。

  武帝示意宫车停下,让那年轻人来递诉状。王野跑到前面,把年轻人带到龙游车前,年轻人伏地叩头,痛哭淋漓,双手呈上举报简册,王野把举报书转呈给武帝,武帝打开一看,大吃一惊,原来这不是一般的举报信,竟是一封状告诸侯王——自己的同父异母兄赵王的举报文书。只见淡黄色的简册上写着:

  邯郸草民江充伏惟敬启大汉天子陛下:

  草民江充乃赵国邯郸人氏,今不避斧钺之险,跋涉千里,奔赴京师,谒见天颜,冒死揭发赵王刘彭祖及其太子刘丹的累累罪行。赵王父子,久镇赵地邯郸,其作奸犯科之行状,磬南山之竹不足以书,决东海之水不足以湮。现草民仅将其重要罪行罗列如下:

  一、 欺上瞒下,诓骗君父。自陛下册封赵王以来,赵王不思政理,唯知骄奢淫逸,贪图享乐,盘剥百姓,勒索钱财。赵国自其管辖以来,境内田园荒芜,旱蝗连年,民不聊生,流民遍野,然赵王每次书奏朝廷,则称赵地风调雨顺,年年丰捻,民户殷实,歌舞升平。其图谋瞒天过海,诓骗陛下之行径,天人共愤!

  二、 要挟臣僚,吏不能制。陛下所委派至赵国之官吏,初时赵王曲意迎奉,酣酒艳舞,辅以美色,待其口出侮慢君上之言,便阴令书记载录。其后,赵王父子以此要挟朝廷命官,无人敢行监督之职,己则在辖域内为所欲为,干尽伤天害理之事!

  三、 交结豪猾,攻剽为奸。赵王父子广交天下豪杰,阴养敢死之士,散则抢夺商旅,聚则结党谋私。天下商贾,见邯郸则股颤,闻赵王而色变。其攻略客商,杀戮商民,强抢财物,屡屡得手,其罪昭然天下,其行路人皆知!

  四、 生活腐化,奢靡无度。赵王父子穷奢极欲,腐化堕落。赵王宫殿巍峨轩昂,雕梁画栋,巧及天工,即使帝王宫室,亦不过如此。府第之内,珍珠玛瑙,堆积如山,绫罗绸缎,充至殿梁。赵王父子酒宴,必熊掌燕窝,山珍海味,每次耗费不啻千金。

  五、 奸人妻女,淫乱无耻。赵女多姣,邯郸多媚,赵王父子统辖赵国,如游鱼得水,似狼见羔羊,赵国美女多遭抢掠,甚至臣僚敬献陛下之美姝亦敢霸占!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村妇,淫人妻女,诸如此类,多似牛毛!赵王宫殿,充斥娇儿美色,宣淫之声,日夜不绝于耳!赵王宠妃幸妾,数不胜数,所产儿孙,竟至难知其名!

  六、 兄妹乱伦,伤天害理。太子刘丹,荒淫无度,罪恶行径,远迈乃父!刘丹不惟淫乱宫女,甚或与其姊妹通奸,败坏纲常名教,乱及人之五伦!赵王对此不闻不问,反加袒护。

  赵王父子之罪,虽车载斗量,亦难输尽,以上所列,仅其一斑!江充虽为草民,亦知上报君父国家,下慰道德良心。江充深知陛下圣明,可替天行道,诛尽不轨,故日夜兼行,奔赴长安,甘冒凶险,上闻天听。江充书中所称,若有半句虚言,愿遭天打雷劈,宝剑穿心!

  武帝阅罢举报文书,见江充所列赵王父子罪行,可谓证据确凿,昭然若揭,不禁气得七窍生烟,五内欲爆。“朕册封刘彭祖为赵王,希望他镇守一方,替朕分忧,想不到他表面谦恭迂讷,背地里竟然有如此邋遢禽兽行径!”武帝眉头紧凝,大喝一声“来人”!传王野近前,着其将举报文书速速转送廷尉,让御史张汤即刻拘拿赵王父子,严行稽查勘问,依照大汉律例严惩不贷!

  张汤得到武帝御旨,丝毫不敢懈怠,随即差遣大批衙役狱卒奔赴赵地邯郸,将赵王刘彭祖和太子刘丹及僚属等数十人拿住,压解京师。这些人何曾领教过张汤的厉害,一番严刑酷打,诱骗逼供,个个似斗败的公鸡,像竹筒里倒出豇豆一般,将赵王父子所犯罪行尽数吐露,果然尽如江充所报,罪大恶极,天理难容!

  张汤将赵王劣迹条书清晰上报武帝,武帝本欲诛杀以树帝威,不料武帝姐姐平阳公主、隆滤公主甚至连卫皇后闻听此事,竟都来为赵王父子求情。赵王也在死牢中上书武帝,言词恳切,声称愿意自募敢死之士北击匈奴,为国立功以赎己罪,求武帝饶恕其罪。武帝思量再三,认为赵王父子实属罪大恶极,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废黜赵王父子爵位封号,将刘丹贬为庶人,着其父严加约束管教。

  江充以一介布衣之身竟敢于举报权贵,深得武帝之心。不久,武帝在宣室殿单独召见江充。江充来到内殿,武帝见其气宇轩昂,身材伟岸,慨叹燕赵之地多有奇士。武帝与江充谈论国事,江充从容不迫,应答如流,武帝大为欣赏,封江充为直指绣衣使,遇事可直接入宫面奏天子。一时江充之显贵,耸动京师。

  可是,自从江充在邯郸家门遭此大祸,江充从骨子里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整日郁郁寡欢,不苟言笑,拧起的眉头很少有舒展开来的时候。在京师长安,江充简直就是孤家寡人,亲人早被赵王诛杀殆尽,赖着武帝庇护,江充算是暂时在长安立下了脚跟,可自己的命运是维系在帝王身上,一旦武帝驾崩,他又该逃向何方呢?每每躺下歇息,江充总会思考这个似乎永远也难寻觅到答案的问题。

  在武帝的支持下,江充终于绊倒了赵王父子,算是报了赵王杀害江氏满门深仇大恨,但江充心头并没有感觉到轻松。江充知道,赵王父子虽然受到了严厉惩处,可毕竟没被斩草除根,身在赵地的他们心中怨恨的火山随时会有爆发的可能。再说赵王父子是皇亲国戚,且在京师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关系可谓盘根错节,千丝万缕,江充稍有不慎,便会灰飞烟灭!

  不知从什么途径,江充得知武帝本有意处死赵王父子,只是赖着卫皇后和几位公主的情面,才逃过了这一劫难。江充在心底里恨死了皇后,恨皇后甚至超过了恨赵王父子。除了恨,江充还有一层深深的担忧:将来武帝仙逝驾崩了,皇后和太子会怎样对待自己呢?唉!为什么老天爷总是跟我江充过不去,给自己树立这么多的敌人呢?

  躺在床榻上陷入沉思的江充,蓦然想到了几百年前的孟尝君,江充有时梦中都会与孟尝君神交,江充太佩服孟尝君了!他甚至对孟尝君说过的每一句话了然于胸,孟尝君不是说过了一句名言吗?——“位高势危,狡兔尚要三窟,而况人臣乎?”孟尝君是何等睿智之人呀,“狡兔三窟”,这可是后人奉为臬圭的至理名言哇!

  孟尝君精心为自己营造了三个窟穴,使自己在险象环生的政治环境中,不仅平安无事,还保持了一世的显赫富贵!这是多么了不得的一个人物呀!我江充能不能也像孟尝君那样挖掘三个藏身的窟穴呐?

  江充苦思冥想,感觉自己已经营造了两窟:一个在邯郸,危险时刻,那些酒友朋友尚能挺身而出帮助自己,可以躲一躲,避一避;另一个在匈奴。上次自请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匈奴,虽为国事,亦有自己的一点私心。我江充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使匈奴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匈奴单于让右贤王传话说了,只要江充愿意为单于效力,定会封他个王爷当当。江充想到这些,不禁有些自鸣得意起来,眼睛里竟有一丝神采。

  可往细处一想,又觉得不够稳妥。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呀!邯郸、匈奴距离京师路途迢迢,再说邯郸的酒肉朋友和匈奴人的话也难保完全靠得住。要是在京师长安就能近再营建一窟,那该是多好呀!可这件事又哪能那么容易呢?卫皇后和太子向来就没有把我江充看在眼中,每次见着卫皇后和太子,从其眼神中就可以看出对自己的不屑和鄙夷。再说自己在前次惩处太子家奴的事儿上,一点面子都没有留给太子,太子对我江充恨得咬牙切齿呐!要是皇上百年以后,太子登上九五之尊……想到这,江充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前些年,武帝万分宠幸李夫人,后来李夫人生了皇子刘髆,武帝对李夫人更是宠爱有加,把卫皇后和太子都冷落到一边。江充似乎看到了一点绊倒皇后和太子的希望,便主动与李夫人和她哥哥李延年、李广利套近乎,卖了不少张笑脸,孝敬了不少财物珠宝。可谁料人算不如天算,谁会料到正值青春韶华的李夫人竟然一病不起,呜呼哀哉!随着李夫人的离逝,武帝更易储君的念头渐渐淡了,江充忙乎多时,到头来竟然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无所获。李夫人死后,江充一下子失去了投靠的目标。人生七十古来稀,武帝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若是把人生比作一根燃烧着的蜡烛,那么武帝生命的火焰距离熄灭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了。武帝来日无多,这是任何一个明白人都知道的,可江充还正值盛年呀!未来主宰自己命运的主子会是谁呐?刘据?刘髆?还是……江充想到未来的漫长时光,顿时心头笼上了一层重重的阴霾。

  哪儿才是我江充的真正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