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孩子一生的理财教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决定孩子一生的理财教育-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学校老师们深知理财教育在孩子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这种意识和关注也许是今日美国经济的动力,使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美国理财教育的历史,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长。20世纪50年代,有一个反映美国青少年文盲现状的调查报告《强尼为什么不能读》,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报告中揭开了当时美国青少年文盲程度的严重性,有为数众多的青少年竟然连基本的文字发音和书写都不够准确。这份报告成为美国政府决心改革教育体制的重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再次受到冲击。这一次不是“文盲”而是“理财盲”。1997年,有一个专业团体对美国十二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中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有关金融知识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成绩不及格。
  当时信用卡债务成了美国最深刻的社会问题,许多信用不良者因为无法偿还信用卡债务而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其中有不少年轻人。有的年轻人因无法承受债务所带来的压力,甚至结束宝贵的生命。1997年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名叫米奇·波尔的一年级学生,1998年同一所大学的三年级学生萨姆·莫伊,分别选择了自杀,结束了他们年轻的生命。
  萨姆·莫伊生前持有多达12张信用卡,自杀当时周围到处都是信用卡凭单。这些社会事件让大家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有文化、有素质的年轻人会选择绝路呢?这些事件也震惊了美国政府,让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悲剧的发生让大家明白,不会珍惜和管理钱财的“理财盲”才是酿成悲剧的真正元凶。后来美国政府正式制定4月为“青少年理财教育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理财教育。
  其实“理财盲”并不是美国的“专利”。2004年,韩国金融监督委员会针对中学生进行的理财知识测评结果表明,满分100分中平均成绩为分,绝大多数的中学生都是“理财盲”。更令人吃惊的是,之前进行的针对高中生的理财知识测评,结果竟然显示,平均成绩只有分。
  用同样的理财测评试卷在美国进行测试,从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声称“理财盲”的美国学生却比韩国学生高出分。在美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承担着理财教育的义务,但在韩国却尚未出现进行理财教育的政府机构或团体。
  对于这种现状,身为父母的您,必须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
  父母对孩子的爱就像暖暖朝阳,为孩子拂去忧伤,带来温馨的气息,这份爱更是孩子永远的甘露,都将滋润孩子的成长。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教育上,关心学业成绩,但是有多少父母关心过孩子的“理财教育”?经济快速增长的今天,任何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理财”两个字。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理财盲”比“电脑盲”更可怕(2)
财教育与学校所接受的教育一样重要。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为了准备孩子的成功,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理财教育,将理财与学业同等重视看待,从小培养孩子的经济慧眼。
  早期理财教育:造就“未来的经济总统”
  “历史上最伟大的央行主席”、“经济大总统”、“经济魔法师”、“市场支配者”、“通货政策的巨人”,这些赞美都是给予2006年引退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前主席格林斯潘。
  格林斯潘连任五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在美联邦任职的18年间,他一直是美国经济的最高统帅。在任期间,美国经济出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黄金期”。这段历史上最长的经济繁荣期不仅维持了物价的稳定和低失业率,还使原本停滞在1 000点的道琼指数攀升到10 000点以上。格林斯潘到底如何创造这样的经济神话?最重要的还是洞悉未来的慧眼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华盛顿邮报》曾如此盛赞他:“每当面临危机时,格林斯潘都能用卓越的智慧来解决问题。”
  在格林斯潘就任美联储主席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就发生了“黑色星期一”事件,这起风暴正好成了他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机会。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国道琼斯指数跌幅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就在投资者一片恐慌的危急时刻,格林斯潘说:“ 美联储会提供市场所需的流动资金。”这句话犹如一剂强心针,立刻打消了人们心中的疑虑。之后,道琼斯指数逐步反弹,并一度呈现出历史上最高的涨幅,这仅仅是开始。1996年12月,他的睿智再次发挥重大作用。他对当时不断暴涨的美国股市表示担忧,并以著名的非理性繁荣理论总结了美国当时的股市行情。结果,在他说这句话的第二天早上,股市开始急剧下跌。就这样他创造了用一句话就可以左右证券市场走势的“格林斯潘效果”。
  能洞悉经济现象本质的格林斯潘,在理财教育的问题上,也具有独特的慧眼。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他引领的美国经济逐步陷入危机中。逐年下降的储蓄率、日益增加的家庭负债以及日渐增多的个人破产,造成了美国经济的致命弱点。当时的美国经济不断增长,但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却日渐下滑。1992年的的储蓄率到了2000年下跌到0%,1990年200亿美元的信用卡债务到了2000年已达到了600亿美元,个人破产人数达到69%。
  美国不得不面对这个相当讽刺的局面。当时格林斯潘确信,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美国人不知道珍惜金钱,更不懂得理财方法,意指美国人是“理财盲”。他认为只有正确的理财教育,才是能摆脱经济危机的最好“处方”。
  2001年,在委员会组织的一次演讲中,格林斯潘说:“有力、有效的理财教育才是强化国家经济体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手段。”他特别强调了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并表示:“对每个人来说,理财教育越早进行越好。如果不想因为错误的理财方式而遗憾终生,就必须从小开始进行理财教育。”
  格林斯潘如此强调早期理财教育的重要性,源自于他的童年。他的父亲——赫伯特·格林斯潘是一位股票经纪人,不仅在自己的工作领域获得极大的成就,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更是倾注许多心血,特别强调培养孩子客观、理性判断经济现象的“经济思考”能力。他的思想观点在其著作《复苏在望》中也曾提过。该书的序言中描述了这样一段写给孩子的话:“这本书是为你的未来而写的。倘若我的一点点努力,能对你的未来有所帮助,我会非常高兴。希望你能读懂书中的内容,并用你独有的眼光开创一番新的事情爱你的爸爸。”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 “理财盲”比“电脑盲”更可怕(3)
就是这句话,在格林斯潘的人生树起一座里程碑。小时候沉迷于棒球和音乐的格林斯潘便下定决心,立志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大师。爸爸的一句话重重敲开了他的心灵,是他的人身目标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变。
  由此看来,格林斯潘正是早期理财教育的最好例子,父母的小小关心或许会造就出左右全国经济,甚至左右世界经济的“未来的经济总统”。
  开始和孩子谈钱吧
  现代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苦恼孩子的成绩,为孩子创造能力所及范围内的一切条件,但是却少有父母关心孩子一辈子的“理财教育”。多数父母会认为,等孩子年纪再大一些,再来和孩子谈谈理财问题,认为让孩子太早接触金钱不是件好事。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提起关于钱的问题,父母往往会斥责:“问钱的事情干什么?”甚至有的父母向别人炫耀:“我的孩子从不过问钱。”以此自豪。
  擅长理财和对金钱鬼迷心窍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这个道理父母明明都懂得,但是他们就是介意和孩子谈论关于钱的事情。根据青少年理财教育协会的调查,在韩国,经常与子女谈论金钱问题的家庭只占11%。我曾经在网上看到“培养孩子成功的十个启示”,其中有一项竟然是不要在孩子面前提起钱。
  “恭喜发财!”是最受欢迎的吉祥话,市面上到处可见教人如何成为富翁的书。然而父母却认为与和孩子谈论金钱,是件令人尴尬和不恰当的事。于是金钱就成了关起家门,夫妻间小声谈论的话题。晚饭时,父母会仔细地询问孩子在学校的很多事情,但是很少有父母会把金钱当做话题。古今中外,我们都知道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就连理财教育行之多年的美国父母也都认为,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比对他们进行性教育更难。
  究竟如何进行理财教育呢?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最好方法,就是和孩子开诚布公,坦然地讨论金钱。美国著名的财务顾问瑞克·爱德曼曾经对经济方面成功的5 000名客户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就找到一个共同点,就是在餐桌上和子女讨论有关金钱的问题。
  看来,越是事业有成的人,越会和孩子谈论有关金钱的话题。身为父母,你对孩子进行的理财教育必定会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帮助。如同《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所说:“如果父母不愿意在晚餐时与孩子谈论金钱话题,那么孩子长大后,绝对不会明白如何管理金钱。”不要以为有关金钱的话题比较敏感便索性不提,或许你认为孩子还小,不懂金钱的意义,但那只是父母单方面的错觉。不管父母有没有对孩子进行有关金钱的教育,孩子都会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学会“金钱”的知识。父母每天花一点点时间,和孩子坦然聊聊有关金钱的话题,这些点点滴滴的累积,都将在日后成为孩子获得美好生活和稳健财务的基础。各项调查都证实:如果父母经常和孩子讨论有关金钱的话题,孩子在长大后便能够更加有效地管理金钱。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过得衣食无忧,恨不得把所有好东西都给孩子。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