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住职场压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顶住职场压力-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公司关于他的失业具体的解释是什么?
  ■ 如何做能够使此公司帮助艾伦寻找另外的职位?
  ■ 他能够从公司中得到怎样的失业补助?
  ■ 他如何能够通过与自己同事、朋友和之前的顾客的沟通得到有益于自己发展的信息?
  ■ 考虑到他的背景,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找到另一份工作?
  ■ 是否存在其他方式能够使他找到另外的工作?
  ■ 他是否曾渴望得到某项工作或者痴迷于某种事业?如果是,被迫的失业反而为他开启了新的征程。
  通过询问自己以上问题,艾伦就可以放宽自己的思维角度,加深对当前境遇的理解。这种方式还可以使他为制订果断的行动计划做好准备,并最终实现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并没有急于让他制订行动计划,而是首先调整心态,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以更好的指引自己的行动。鲁莽冲动的“先开枪后瞄准”的解决方式弊大于利。果断的行动计划包括明确的目标和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具体行动。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问题清晰认识的基础上。接下来,艾伦应该开始按照具体的步骤实施自己的行动计划,尽力实现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目标。随着他采取行动,逐渐接近目标,每次努力后成功的反馈又可以使他得到鼓舞,强化自己全心投入、掌控局面和不畏挑战的承压态度。这一切都能够使他不再限于郁郁寡欢和自悲自怜的境地。
  格蕾丝?H:“这是一个男权社会,我不幸生为女性。”
  现在回忆一下第六章中提过的另一位坚韧性较低的职员——格蕾丝的事例。并不令人惊讶的是,她同样忧郁不振,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在男权社会中一事无成却又无能为力的女性,由于过度自怜,她没有为自己的发展做出任何努力。这一切都是由于没有得到公司的提升引发的。她总是认真辛勤地对待工作,及时完成工作任务,并为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格蕾丝对自己所在的公司投入了大量精力、时间和钻研。在她看来,她自己堪称模范员工,随着任职期限增加,她满心希望能够得到公司的提升。她从未想过自己得到的这份工作竟然只是随从职工而不是领导者,也从未想过领导阶层比职工阶层更容易得到提升。
  之后,她将一切归咎于客观原因,认为她的上司作为男性像她父亲一样重男轻女才将她解雇,她对此无能为力。对她来讲,跟两位父亲宠爱的兄弟一起成长的确令人不快。她的父亲固执地认为他的儿子才是最终可能事业有成的人。对于格蕾丝,他更希望她能够结婚生子。她感到自己的父亲忽视了自己在校期间的优秀表现,却从不会忽视自己的兄弟的任何优秀事迹。格蕾丝的父亲自己并未完成高中学业,对于格蕾丝为何坚持读大学难以理解。她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和指导,在校表现较差,因此不到两年就自动退学,找到了当前的工作。直到如今,她的父亲依然不能理解她为何仍未结婚生子。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换位思考:将变化转变为优势(6)
为了能够证实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她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把自己全部精力都用于对工作的努力。她最初认为大多数的他人并不会像自己父亲那样对女性持有普遍的陈旧偏见,具体来讲,更不会对她持有偏见。她的上司最初友好的态度让格蕾丝感到自己终于找到了能够认可她的地方。如果她能够遵循领导,辛勤工作,她自认为自己一定会在公司得到升职。但是,事实却是自己的同事不断得到提升,自己却没能有任何变化,她对此唯一的理解就是自己的上司如同父亲一样都对女性持有歧视态度。她对此愤怒不已,认为他们都持有男权主义思想。格蕾丝明确地感受到了漫漫无期的压力。埃莉诺?罗斯福有句至理名言:“除非你妄自菲薄,否则没人能够使你感到低人一等。”如果格蕾丝能够及早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她可能就不会如此痛苦,也会以更加积极的理解对待自己在公司始终得不到提升这一事实。
  时光渐渐推移,格蕾丝仍旧以退缩型方式应对困境,这使得她内心郁郁寡欢和自悲自怜的心境更加严重。所幸的是,她参加的教堂给他们的教区居民实施了我们的坚韧性培训计划。在关于换位思考法的训练计划中,她完成了一些练习(我们在第八章中将有详细叙述)。通过培训,她寻求对环境全新的认识和理解,随后制定了果断的行动计划,以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起初,由于自己惯于以退缩型方式应对困难,如此的努力对她而言十分辛苦和不易。但是,一旦她适应了这些练习,并且在这种应对方式中得到了一定的成效后,她就逐渐走向了正轨,开始习惯采取正确的解决方式。下一章节中我们将会提到格蕾丝的进步表现。
  马丁?O:“时刻保持乐观,情势总会转晴。”
  第六章提过的另一个事例是关于马丁的。他表现出一种极端的乐观,但这并不是我们所讲的坚韧的承压态度中应有的乐观形式。他的乐观是有失判断狂妄自大的表现,严重阻断了他从自己的经历中汲取经验教训的努力,成为否认问题的另一种方式,以致最终使他一再失去销售工作。令人震惊的是,一再的失败并未唤醒他的意识,他仍然以过度的宽容态度对待命运的迂回。马丁表现出的这种对问题放任自流的态度也是退缩型应对方式的隐蔽表现形式。
  为了努力增加客户量,马丁曾经所在的一家公司对包括他在内的销售人员进行坚韧性培训。公司希望职员在面对增加客户量的要求时,能够以较强的适应性应对工作压力。在分组培训前期,我们要求参加课程的职员粗略地写下他们认为的工作中最具压力的方面。之后让他们跟其他组的人员交流。
  马丁首先完成了记录。他对自己的工作自我感觉得心应手,从未想到任何对他造成压力的方面。但奇怪的是,当其他人发言时,马丁对于他人提到的工作中造成压力的因素同样表示赞同。他不断点头:“噢,我也这么觉得。”然后,他在对每个造成压力的因素总结陈述时说:“但是,我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我总是保持积极的态度。”尽管他总是对一切盲目乐观,但至少他还是能够承认自己也曾经历过同事提到的压力的。
  马丁发现自己的同事能够以换位思考型的应对方式,日益有效地处理工作压力。他们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观察问题并努力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而且他们的努力很有成效,他们的确能够找到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减轻外界环境造成的压力。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换位思考:将变化转变为优势(7)
然而,马丁依然鲜有进步。通过对别人的观察,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落后。不久之后,他开始承认如果自己能够更加认真地对待曾经发生的事情,可能会保住工作并且取得进步,而不至于不断转换公司最终一事无成。同时,当他意识到坚韧性培训逐渐对自己见效时,就能够以崭新的视野看待问题了。第八章将会谈及换位思考型应对方式如何帮助马丁走出自己的误区。
  赫尔曼?W:“即使你已然得到自己渴望的工作,
  仍然随时可能失去。”
  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赫尔曼开始在一家大型国际公司担任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多年的辛苦努力使他逐渐上升到如今的地位。经过23年的工作,他被提升为分公司的副总裁兼人力资源部经理。在所有的因素中,赫尔曼最重视的是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的稳定性及可预见性。在此意义上,赫尔曼已然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一切;他如今安稳而有保障。同事及下属都认为他极为负责、真诚待人并且正直可靠。
  赫尔曼对工作的兴趣、与其他职员的关系以及所处的工作环境都充分显示了他全心投入的态度。但是,他过度追求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的稳定性、可预见性和保障性,这阻碍了他从新的经历中汲取经验教训的动力。这就使得他在掌控局面和不畏挑战这两种承压态度上表现较差。
  赫尔曼对保障性和可预见性的过度需求源自何处呢?他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无论周围的环境还是自己的家庭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即使父母也曾定期因公外出,也是出于工作需要,同时也是为了保障家庭经济收入。他在校成绩优秀,表现良好,直至如今他还跟以前的同学保持联系。大学里两次较为随意的约会后,他遇到了自己现在的妻子,两人结了婚,从此组成圆满的家庭。他们的两个女儿目前即将成年。他们拥有富裕的家庭、规律的生活,比如定期一起去教堂,看电影,庆祝节日或者度假。
  大体而言,赫尔曼的生活建立在稳定、可预见并具有保障的基础上,看似坚不可摧。他几乎不曾担忧过自己建立起来的安稳平定的生活。可以想象,当某天公司的董事会告诉他分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将被解散,他将失去工作时,他会何等震惊。
  他被严重击垮。他回忆起这些年中自己拒绝过的所有的工作机会。怎么会有人希望离开这样一家稳定的公司呢?他不能理解自己共事多年的同事怎么会如此对待自己。他对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也难以启齿,她们也已经习惯了如此稳定安逸的生活。他开始重新思考这些年中所有的选择和判断。现在,他感到愈发一筹莫展并愤世嫉俗,对美国企业法人和普通民众愤愤不平。赫尔曼辛苦勾勒的人生的图景被完全撕毁。毕竟,很久以来,他坚持认为美好生活的基础就是稳定和保障。在失业前不久,公司对其员工进行了坚韧性培训。第八章将讲述赫尔曼在接受培训过程中得到的教益以及培训对他生活的影响。
  苏珊?M:“我无法忍受这一切。
  如果他们不能对我更加尊重,我就离开这里。”
  每天早上,苏珊照例吃过早饭,带好手机、档案夹及其他随身用具,准备上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