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胜于能力II》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责任胜于能力II-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理论通常会与现实生活有些差距。所以,现实生活中就会常常出现职大于责,职高于责,甚至有职无责,只行使职权而不承担责任等职与责不相符、不相称的现象。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实现职权与责任的统一,就必须进行职责划分,进行责任定位,让所有政府工作人员都明确自己的权、责,从而防止责任虚化,保证责任落实。   

  一位教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非洲一个国家因为今年耕地减少、气候不好、旱涝灾害严重,导致粮食产量锐减,降到平常的一半。假设你是这个国家农业部统计司的司长,出于对国内国际粮食市场稳定的考虑,你在向上级汇报的时候,会不会偷着改动这个数字?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改。〃答案一样,理由却各不相同。有的说这是国家大事,不能随便造假、说谎;还有人说这妨°不到自己的利益,没必要说谎,万一被查出来,?承担责任?   

  教授又接着说,如果农业部副部长看到这个数据后,觉得情况不妙。为此,副部长立刻和你谈话,叫你马上改。那么,这个时候你是改还是不改?   

  于是,同学们就又都变了,说应该改,因为政府人员的基本准则是服从上司的命令。   

  可是,副部长在资料改后不久,就把它交到了部长那儿,部长又交给了总理。总理一看,今年的收成不错嘛!于是就说今年不用进口粮食了。可是事情总有露馅的时候。很快,粮食减产的后果就在粮食市场上体现出来了。市场上,粮食价格三天两头地涨,今天1元钱,明天1元2角,半个月后就·了一番。   

  粮食这样涨价,老百姓都感觉不对劲,可是政府却不闻不问,于是出现了恐慌,市场开始不稳定了,紧接着出现了通货膨胀。终于在无法控制的时候,总理知道了情况,急忙召开紧急会议,问这是怎么回事,赶紧去调查。于是,调查组出动了。   

  这下,副部长可真着急了,找你想办法。那么,请问同学们,还能改回去吗?   

  同学们?都不说话了。因为出大事了,没人能负得起这么大的责任。   

  出现上述情况的关键是因为政府人员必须服从上司的命令,所以才导致最后的结果。   

  我国的《公务员法》强调:公务员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如果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这样一来,就明确了责任,增强了公务员的责任心,自然就会从根本上杜绝上述情况的发生。   

  使政府人员明确责任,是整个行政机关责任体系的基础,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因为只有给政府人员明确的责任、明确的分工,他们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做到什么程度,之后我们才知道怎样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评价、监督,或者在他们造成损失后,才知道怎样去追究他们的责任。   

  阅读思考   

  1。读了文中的故事,你有何感想?如果让你回答这个问题,你会怎样做呢?   

  2。作为政府人员的你,在工作中遇到过故事中类似的事情吗?你是怎样处理的?   

  〃行政不作为〃的背后是责任心的缺失   

  世界上没有天生的成功者,也没有天生的失败者。任何政府领导、工作人员,只要在其位谋其政、埋头苦干、实实在在地工作,就能尽到自己的责任,避免不作为的情况发生。   

  责任,对于政府工作人员来说,无疑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检验他们的执行力,也能够检验他们的工作是否到位、是否有成果。只有把责任落实了,把事情办好了,老百姓才会满意,如果做事不讲实际效果,只注重形式主义,说明他们缺乏责任意识,是不会受到老百姓欢?的。   

  责任落实,说起来容易,执行起来却很困难。需要政府人员把纸面上的任务变成实际的行动方案,需要他们把自身的责任转化为一项体现民意的优质工程。正是因为一些政府人员不能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以致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我们来看看2007年震惊全国的山西黑砖窑事件。   

  2007年,山西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山西洪洞县更是成为千夫所指之地,因为,在这里发生了令世人震惊的黑砖窑事件。2007年5月19日,河南电视台播出《罪恶的黑人之路》,由此山西黑砖窑事件曝光。在山西省部分地区,很多无合法证照的小砖窑非法用工,利用黑恶势力拐?农民工、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使用童工、故意伤害甚至致死,这些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被媒体曝光后,上至县政府领导干部,下至砖厂窑主,一干人等胆战心惊,补救措施更是一个比一个来得快。地方政府向被拐?的民工道歉,砖厂窑主主动将他们及时送返,山西省迅速开展〃打击黑窑主,解救拐?民工〃的专项行动,数百名被拐?的民工被解救??         

←虹←桥书←吧←。  

第63节:政府人员的责任关系国计民生(2)         

  态度之积极、动作之迅速、成效之显著令人不得不佩服!   

  可是,我们不禁要问:此事在引起舆论关注之前,山西地方相关部门干什么去了?为什么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一丝一毫都没有觉察?这就是典型的〃行政不作为〃。   

  在事件之初,我们就不难推断,黑砖窑之所以能一步步做大,人道灾难之所以蔓延到今天这种地步,基层公权机构及其官员难逃干系。黑窑主们长期禁锢、虐待童工和智障者固然可恨,执法者散漫冷漠、公职者失职渎职没有责任感则更加可怕。   

  黑煤窑、黑砖窑在一些省份长期存在,不能不说和基层政府的麻木有关,和他们的价值观有关。管理不严,监控缺失者有之;履行职责不到位,监管流于形式者有之;贪图私利,滥用职权者有之;〃官砖勾结〃,充当〃保护伞〃者有之。从一定意义上讲,官员的失职渎职为黑砖窑提供了制造罪恶的空间,渎职泛滥成了黑砖窑日渐发展的温床。   

  总结起来,引发这些重大事件的?因都有一个共同点……相关行政机关或个人不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而遭受损失的却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老百姓像是坐车的人,而政府人员则像司机。司机既要懂技术,又要认路,还得判断方向,把一车的人带好,别掉进沟里。所以,政府人员的责任更重大,其影响带有社会性。正因为如此,任何政府领导、工作人员,都要在其位谋其政,埋头苦干,实实在在、尽职尽责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作为的情况发生,才能受到老百姓的拥护。   

  阅读思考   

  1。对山西黑砖窑事件,你了解多少?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谈谈你的看法。   

  2。你还知道其他因为政府人员缺乏责任心而导致重大损失的事件吗?请列举出来。   

  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战略决策的失误   

  我们知道,决策一旦确定之后,就要开始规划,要投入人力、资金,最终的目的是要产生效益。不管是搞开发、抓生产这些大决策,还是修条路、盖间房这些小决策,关系的都是国计民生。只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事,就要慎之又慎,最怕的就是决策失误。   

  某省沿海的一个地级市修建一条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发现有一棵千年古树正好处在设计路线上。为了避免古树被毁,只好绕开,仅此一项,施工费用就要增加1000多万元。   

  虽然古树保存了下来,但这额外支出的1000多万元的费用实在有点〃意外〃,为什么我们在设计前就没有看到古树的存在呢?   

  吴邦国同志曾指出,我们国家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战略决策的失误。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也曾说,领导干部因决策失误带来的巨大浪费,比装进个人腰包更严重。当然,不是说贪污受贿等腐败的危害不严重,而是说,决策失误造成的危害更加触目惊心。确实,如果我们细加剖析就会发现,一些工程项目之所以令人匪夷所思,往往就是决策失误造成的,它给中国的?济建设、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审计署报告披露,2002年全国审计机关查出,违规担保等决策失误给国家造成了72。3亿元的损失;2004年,国家审计署在对10家中央企业领导人任期?济责任审计中查出,这些企业转移挪用、贪污受贿等涉及?济犯罪的金额为16亿元,而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济损失却高达145亿元。2005年的审计报告又指出,当年1~11月,全国共查出各类违法违规问题金额2900多亿元,揭示损失浪费问题金额也达150多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损失浪费是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   

  同时,据世界银行估计,从〃七五〃到〃九五〃的15年间,我国的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浪费及?济损失在4000亿~5000亿元。   

  上面的数字确实耐人寻味而又触目惊心!?能承受得起如此沉重的〃失误〃?   

  我们知道,决策一旦确定之后,就要开始规划,要投入人力、资金,最终的目的是要产生效益。不管是搞开发、抓生产这些大决策,还是修条路、盖间房这些小决策,关系的都是国计民生。只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事,就要慎之又慎,最怕的就是决策失误。         

虹←桥书←吧←。←  

第64节:政府人员的责任关系国计民生(3)         

  但是,因决策失误造成的巨大浪费和损失,一般却很少有人关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