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企面试官的面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外企面试官的面经-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板又问:“那差多少?”
  “50%。”我回答。
  老板皱了皱眉头:“噢,那可能有点困难,Sharon的建议呢?”(Sharon是我们人力资源部经理)。
  我回答:“她建议不录用,她认为这个人期望过高,而且不符合公司录取人员的加薪幅度,超的太多,将来人事内部审计会有一定问题。”
  老板总结了一句。我们的话题又转到了其他业务上。最后老板也没有再提要面试一下,我想他已经有了决定。
  所以,在面试中,当讨论到薪水时,一定要慎重,虽然前面我提到过进入一家企业只有一次谈新水的机会,就是在面试的时候,但谈薪水也要讲究技巧,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容忍候选人漫天要价,为了让成功的希望更大,在面试之前,最好能够打听到该企业的大致薪资水平,以便提出一个合理的价位,否则像D小姐这样的情况,反而会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合理地为自己定一个市场价位,在面试中是非常关键的。
  有点固执的E是一位工作近8年的资深员工,同行业跨国公司背景,所以,很快就被人事部的同事我锁定了。在仔细阅读了F小姐填写的职位申请表后,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么长的时间,她还是只负责日常基础事务?”接下来的交谈解开了我的疑惑。
  我照例先作了自我介绍,并请她做自我介绍。之后,话题就很自然地转到她现在的工作和离职的动机上了。
  “你为什么要离开工作了那么长时间的公司?”我问。
  “我已经作了很长时间的这方面的工作,觉得有点厌倦,希望能够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很多面试者都会这样回答,尽管这对用人单位来说肯定不是最佳答案。
  我又问:“你现在的公司也算是业内比较大的公司,而且发展也不错,而且你还是老员工,难道公司不能够重视道你从而满足你的个人发展吗?”
  “公司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并不一定是一致的,我可能是受到忽视的那群人,所以,我寻求职业生涯上的新发展。”她回答完后,略微有点尴尬的看着我。 。 想看书来

第四讲:瞧这一堆人(5)
我决心把疑团解开,所以很直接地问:“那你觉得是你的问题还是公司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关键,关键在于不是她要回答谁对谁错,而是要分析问题,找出症结所在,而且说服我这样的决定是正确。
  她说:“应该是公司,其实我对技术方面很感兴趣,而且和我部门的主管也谈过几次,但是,我除了被安排做过一点技术方面的辅助工作以外,没有其他任何可以帮助我发展和提升的措施,这件事促使我下决心离开。”
  “有没有考虑过你自身是否存在些许问题?比如,现有的工作做的不够好,或者没有适合的岗位?”
  “没有,我一直做的不错,而且,曾经有过岗位空缺,他们也没有考虑我。”这个问题似乎引起了他对这家公司的强烈不满。为了稳定她的情绪,我决定不再纠缠在这个问题上,不过她已经给我留下了一个固执的印象。
  “好的,我明白,那我们谈一下你现在负责的工作。你觉得做得最出色的部分是什么,最糟糕的部分是什么?”
  “都很不错,应该没有什么很糟糕的。”
  “那有没有对你现有的工作进行过优化和改进?比如……”
  “有,不过大多被上级否定了,比如……”然后,我们继续谈了一些有关她以前具体的工作以及她的设想和她上司的意见。中肯地讲,作为同行,我不得不说她的主管是对的,在和她的沟通中,她的上司已经告诉她的改进被否定的原因,但是,她似乎还是在坚持己见。
  其实,坚持有时也是一种负向力。我们看过太多的言情小说和电视剧,男女双方坚持一下就马上会有第三者的出现,闹得天崩地裂的,最后还是要靠理解和沟通来扭转乾坤。工作和人际关系也是一个道理,固执解决不了问题,更多的时候,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就豁然开朗了。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面试的过程中,切记不要谈论对前公司的不满,即使有不满,也不要在面试的时候表现出来,或把所有的责任都给企业,这样会给面试官留下不好的印象,作为一个面试官,一旦听到这样的回答,肯定会在心理想,如果有一天,我也不能给她所希望的,那我就会成为她口中的下一个不提员工着想的上司。因此,在面试中,一定要控制好个人的情绪,不要发表激烈的言辞,这样百害而无一益。
  ☆ 你是一个问题宝宝吗?
  F先生是个喜欢提问的人,我们常称这一类人为“问题宝宝”,有问不完的且没有重点的问题。F穿西服给人的感觉有点不搭调,很像我中学的物理老师,就是那种老气横秋的样子。面试从他滔滔不绝的自我介绍开始。
  从他的自我介绍可见他行业经验还比较丰富,而且讲的故事也非常吸引人。讲了大约十分钟,并没有让我感到厌倦。初始的感觉还是很不错,可后来的对话,却让我失去了耐心。
  我简要介绍了我们公司的发展和部门的架构,以及要招聘的职位和要求。没想到,这居然会引来了一大堆的问题,而且有些问题令我无所适从。刚开始,我还是比较耐心地解答他的问题,比如,“你们公司为什么有那么多部门?”“你们为什么要设这个部门?”他的这些问题不知道和他今后的发展会有什么关系,我觉得这样的问题问得毫无意义。
  “您问的这个问题,是希望了解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还是想知道以后工作中会和哪些部门打交道?”我有点不耐烦地问到。
  “两个原因都有吧,我希望能尽量多了解一些公司的情况对将来的工作会有帮助。”暂且算他通过了。后来的问题,我真的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或该不该回答了,比如,“你们管理层和董事会怎么考虑未来具体的发展方向?”我是招聘一个下属,不是要招老板,况且,我已经简单介绍过公司将来的发展计划,再多我也不不清楚了。
  “您觉得贵公司是怎么建立市场口碑的?”这个问题和我的工作毫不相关,而且我也从来没有关心过,为此,我还特地事后和公关部同事学习了一下。“在您看来,在贵公司,您的岗位比较重要还是XX部门经理的岗位比较重要?”问了这个问题后,我有点怀疑我们的位置,究竟我是面试官还是他是面试官了。

第四讲:瞧这一堆人(6)
按照面试的程序,我们都会在面试快结束的时候,问面试者还有什么问题要问。而我在他停下来之后,就再也没有给他发挥的机会,我马上说,“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只能到这里,非常感谢你能够抽出时间来参加面试,如果有其他疑问,请直接和我们人事部联系。”然后,匆忙的和他握了一下手,就赶快离开了会议室。
  他也许会是个好员工,但我实在是没有时间去考察他,而我着实被考察了一番。后来在一个很巧的机会,认识了他的上司,恰巧谈到他,他上司笑着告诉我他是他们那边不可多得的“人才”,工作还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太喜欢问问题,而且问得太多让人感觉到厌烦。可见,适当合理的提问是有帮助的,而问题太多却会适得其反,很好的机会就在他习以为常的提问中被他浪费了。
  ☆ 细节里的大问题
  我敢说,G小姐是今天我见过的最粗心的应聘者了。
  前面我说到过,我们的面试流程,所有面试人员先要经过一轮20分钟的笔试,然后是20分钟人事部门的面试,然后是招聘部门主管面试,最后由我面试,如果可以职位是主管,还要另行安排让我的老板进行面试。其中,笔试只是作为一个参考依据而不作为筛选标准。外表精致的G小姐在笔试阶段的结果着实让人大跌眼镜,结论是“这个人太粗心了。”
  针对支持部门的笔试其实很简单,第一部分是计数,从一段英文文字里,数出有多少个“C”和多少个“I”,考察是否细心;第二部分是逻辑能力,和MBA的逻辑题目差不多,但相对比较简单;第三部分是英文理解和翻译,考察语言和理解能力。
  让我们来看一下G小姐的成绩。第一部分,一段文字大概在200个单词左右,标准答案23个C和42个I,而H小姐在空格上涂改了好几次,最后是25个C和34个I,真不知道是怎么得出的结果;第二部分是逻辑题,一共10题,H小姐总共答对3题,另外有4题开始答对了,后又被她全部改错了;英语理解和翻译部分,还是可以通过的,但是她大段的涂改着实让人难以接受。如果事先没有看到她本人比较精致的形象,她留给我的书面印象绝对是一个粗枝大叶的大学应届男生。尽管整个面试的过程中,G小姐言谈举止以及应变能力还能够让我们觉得符合要求,但是她的粗心却是让我难以接受的。
  关于我很挑剔的问题,有很多朋友曾给我指出过,我非常感谢。不过我还是要指出,我在写这些感想时还是特别放大了每个面试者的问题所在,所以看似很挑剔,但在真实的招聘过程中,一个职位可以收到简历近300份,甚至更多,简历最终被筛选至10—20份,这10—20人的基本条件符合,差异不会特别大,然后在这10—20人里再挑选1—2个候选人,靠的是什么,自然细节会被作为评判的标准。
  曾听一个在外资银行作HR的朋友说过一个例子,外籍老板在几个合适的候选人当中排除了所有面试官都认为比较合适的人选,原因是,那个候选人面试时带的领带上有很大的一片油污,老板觉得金融业第一讲究的就是形象,所以他就被莫名其妙的否决了。所以,面试过程中实力虽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但细节也同样不能被忽略。
  紧接下来面试的小H同学就比较夸张了。
  小H,看一眼就是个学生,穿着休闲装,带着MP3,斜背一个书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