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通天塔-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的,好的。”陈义明连忙说,“最重要的事定下来了,我们就能一心一意,齐心协力地往前冲了。”
  “股份的事就这么定了。我还担心,讲了股份她就会问分红。现在公司还是在搭架子,还是在亏本经营,所以也谈不上分红。但为了鼓舞士气,我们还是安排一点。我想,给她五千块钱,我们俩就不拿了。我们现在大小也是个老板,常常有些生意上的往来,不能老租房子。我在长岛看了一栋两千英尺的房子,已经付了百分之十的头款,下个星期就可以搬进去了。”
  “我们买房子了?”陈义明惊喜地说。他不禁想起他在犹他宿舍里的那幅“梦之画”。短短的两年,他居然能在纽约长岛买房子了,他觉得这像是在做梦。
  “这也就是个过度的,以后你就等着住豪宅吧。”看到陈义明惊讶的样子,曹竞辉得意地说。
  陈义明也高兴地说:“我倒有个想法。现在把楚冰的股份也定下来了,索性我们就开个董事会,把这几件事的安排议一议,这样大家心里都更明白,后面的工作也好……”
  曹竞辉的脸拉了下来。
  “什么董事会、董事会的!你别跟着楚冰瞎呛呛。我们总共就这么三个人,还搞什么花架子?有事就说,有屁就放。不开会还不干事了?再说了,你们在这边怎么干,我没时间管。我到了苏联,要做什么决定还能飞回来商量?我早说过,要成功,一定要有效率。今天你一个主意,明天她一个想法,我们就什么也别干了。你以为我就这么喜欢做决定?要是你们想拍板,你们就明说,我不管好了!”
  曹竞辉劈头盖脸的一通发泄,把陈义明弄蒙了,他不知道曹竞辉哪儿来的这么大火。
  看到陈义明突然回到纽约,楚冰很是意外。又听说曹竞辉飞莫斯科了,她更是搞不清这是怎么个安排。她向陈义明抱怨说,你们这像走马灯似的飞进飞出,也不打个招呼,我还有好多事等着商量呢。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陈义明对楚冰说,“你来了这一年多,风风雨雨,大家都忙得四脚朝天。你股份的事,一直没时间定。现在曹竞辉和我商量了,我们三个人的股份定成五三二,你看怎么样?”
  “原来你们俩是五五分,现在曹竞辉没变,你的少了?”
  “不是这样的。”陈义明连忙解释,“本来那个五五就是曹竞辉照顾我,我根本没同意。这次我是建议他再多拿一点,他怎么也不肯,所以就定了这么一个比例。”
  楚冰说:“我同意。现在公司还没有盈利,这股份还不值什么钱,我们得好好干,把利润做上去。”
  陈义明对楚冰的反应有些失望。他想如果曹竞辉听到楚冰说“这股份还不值什么钱”,非气晕过去不可。
  “我们公司的骨架已经立起来了。只要再加把劲,利润一出来就不是个小数。”陈义明绕了个弯说出自己的看法,“公司现在是不盈利,所以,曹竞辉的意思是,今年我们也不讲什么分红了。你拿五千块现金,曹竞辉买了栋房子,付了头款,算是这两年我们的工资吧。你看怎么样?”
  “我同意。”楚冰觉得,这两件事都算是考虑周全。她本想说句感谢的话,可又有些想法不吐不快。最后还是忍不住说:“你看,这几件事都是我们公司最重要的事,曹竞辉哪怕晚走半天,我们坐下来开个董事会,把事情商量一下,不更好吗?”
  陈义明好不容易过了“股份”这一关,“董事会”又成了一个让他头疼的问题。陈义明要做一件事,恨不得听遍全世界人民的意见再做决定。公司做决策能够集思广益,当然是他最能认同的做法。但是,曹竞辉几次对“董事会”发火,使他很担心这个“董事会”会加深他们之间的矛盾。再说,这几年的事实告诉他,曹竞辉站得高,看得远,跟着曹竞辉走,没大错。陈义明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应该给楚冰降降温。
  “董事会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陈义明尽量把话说得婉转些,“不过,我们要一步步来,现在似乎早了点。我们也别太注重形式,有什么事,能碰头就碰,碰不了,电话、传真,都行。我觉得几个人在一起做事,重要的是要有个头。现在曹竞辉就是我们的头,我们就是左膀右臂。头的作用发挥好了,我们的路才能走得顺,走得稳。你说呢?”
  “我完全不同意你的看法。”楚冰的态度非常明确,“董事会不是一个形式,而是一个决策过程。你总是比喻我们公司是在打猎。那我说,我们手上根本没有一个正确的武器,摸到石头就拿石头砸,抓到棒子就拿棒子打。今天你打打兔子野鸡还行,明天要是碰到狮子老虎,你就得送命。一个正确的决策过程就是教会我们使用猎枪,那样,再大的猎物我们都能对付。看看我们现在做的决定,哪个经过了认真的商量?还不都是一拍脑袋的事?就说开迈阿密分公司,说是要搞成个利润中心,可你们俩根本没在那儿好好待,成天飞这飞那,业务就交给新手。结果只能杀价杀价再杀价,有何利润可言?现在,曹竞辉一拍脑袋去了苏联,这其中的风险和代价我们至少应该做个评估吧?”说到这儿,楚冰不禁感叹,当初托尼批评自己,只看结果,不注重做事程序,自己还不服气呢。
  楚冰诚恳地说:“我们三个都在讲,要齐心协力把这个公司搞好。可这个‘齐心’,每个人想的都不一样。曹竞辉讲‘齐心’是说凡事他做主,你讲‘齐心’是说我们都别动脑,我讲的‘齐心’是集思广益,形成共识。我知道你很敬佩曹竞辉,其实我也一样。要不我不会在这儿干。可我的目标不仅是赚钱发财,我相信你也是这样。我们应该这样唯命是从吗?就算他曹竞辉是个英明无比的头,我们只是肚子里的大肠小肠。我们要是不能充分沟通,总有一天这个公司会得肠梗阻的。”
  陈义明感到很沮丧。他承认自己没有主见,听曹竞辉讲,他觉得有道理;再听楚冰讲,他觉得更有道理。他不知道他们谁更有理,可他知道,他们之间的分歧不仅是“股份”、“董事会”的问题。他想,要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使他们彼此能听得懂呢?
  

三个搭档 十七(1)
曹竞辉去苏联的一个多月,陈义明承受着双重压力。一面是公司里每天出不完的状况,纽约和迈阿密不断告急,洛杉矶那边屡屡出货不顺。另一面是楚冰越来越频繁的质疑:“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去莫斯科‘猎熊’,是不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公司运转艰难,陈义明已经习惯,让他更为焦虑的是楚冰的情绪。几次和曹竞辉通电话,信号太差,把曹竞辉的“指示要点”搞得不明不白。而问题的不断出现,使楚冰对曹竞辉的不满越来越强烈。陈义明竭尽全力地稳定公司的局面,平息楚冰的不满。可在他心里,也对曹竞辉的“一贯正确”产生了疑问,他对楚冰的“董事会”越来越认同。
  曹竞辉从苏联回来后,立即派陈义明去迈阿密“巩固阵地”,
  送陈义明去机场的路上,楚冰冷嘲热讽地问他:“这次老大回来,带回来了熊掌还是熊皮?”
  “说是已经布好线了,他还会继续跟进。不过听上去挺复杂,变数不少。要是做成了,那可是一步到位,我们就彻底翻身了。”陈义明尽量把情况表述得乐观些。
  “你真信这话?”楚冰冷笑着说,“别人指着月亮说是烧饼你也信?我看,中秋赏月到你这儿改‘中秋赏饼’得了。”
  陈义明息事宁人地说:“常年打猎,偶尔失手,在所难免,更何况事情还没个结论。就算他这次真的空手而归,这也是他第一次失手。”
  “我不懂你是真蠢还是装糊涂?我不是在评论事情的结果,我是在说我们做事的方法。他在那儿花了那么大的代价,我们在这儿活拼死撑地坚持,结果却是这么稀里糊涂,不了了之。事前不研究,事后不总结,这样搞,我们能进步吗?我们俩说是股东,其实不过是他曹竞辉的跟班。公司该怎么发展,他和我们商量过吗?”
  看到楚冰越说火气越大,陈义明连忙给她吹吹风:“下面我们可能得向加州发展了。”
  “这又是曹竞辉拍脑袋拍出来的。告诉你吧,如果要做这个决定,一是必须开会讨论,二是我坚决反对!”
  坐上了飞机,楚冰的话还在陈义明的脑子里转。这回他想明白了,不管楚冰反对去加州的想法是否正确,公司重大决定一定要通过董事会这一条,楚冰说得没错。
  所以,当曹竞辉跟陈义明谈去加州开公司的具体安排时,陈义明很认真地说:“这么重要的事,我们还是开个董事会议一下吧。”
  曹竞辉大吃一惊。他很恼火,可也看出来,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对陈义明狠剋一顿,给他洗脑了。
  “我又没说不开会。”曹竞辉强咽一口气说,“只是先和你商量一下嘛。”
  陈义明没想到,曹竞辉居然不反对开会,这倒让他觉得自己刚才的回答有点生硬,连忙说:“去加州,我相信是迟早的事。你说现在就去,我也服从。可我想,开个会,大家把想法摆一摆,计划可以做得更周全些。楚冰也许在去加州的时间上有不同看法,但在大局的把握上,我相信你会更有感觉。开了会,把你的安排和理由谈一谈,也能消除她的一些顾虑。你说呢?”
  曹竞辉要开的,是消化和落实他的决策的会,而不是对他的决策提出质疑的会。然而今天,他已经不可能像以前和陈义明一起干时那样随心所欲了。他不禁想,让楚冰加入进来这步棋是不是走错了?
  “会是要开的。”曹竞辉看着陈义明说,“开会的目的是要统一思想,而不是搞得大家六神无主,三心二意。我们现在的发展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上新的台阶。不上台阶,我们就没有前途。说实话,和楚冰打交道到现在,我算是对她有点了解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