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梅花醉如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曾为梅花醉如泥-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逶晕幸晃焕先思夜ぷ骰岜冉先菀字湟恍D睦锵氲玫剑溉挝腋盖孜ぷ鳎闶撬乱档姑沟目肌N腋盖自谔嫠ぷ鞯氖焙颍低档匕阉拇罂突ト汲剂讼吕矗缶土砥鹇睿切┛突侨バ牛邓梢砸愿呕莸募鄹窀翘峁┑凭摺>驼庋谕砟曛爻鼋阕说谝煌敖稹:罄此У凭叩纳獠缓米隽耍先思业氖乱底非蟛⒚挥邢邢吕础S幸惶欤吖患沂墓荆吹嚼锩姘诼烁魇礁餮氖模睦锟┼庖欢菏毕孪愀塾姓饷炊嗟脑诮ɑ蚪üこ蹋Ω眯枰芏嗍模∷饷匆幌耄厝ズ舐砩媳惴直鸶獯罄募讣襇arble Factory去信联络,说本人马上就要订两货柜某某品种的大理石,若贵公司同意由本人担任香港地区的总代理,那么业务量将可大为扩大。结果有一家公司给他回了信,表示愿意选他为香港地区的总代理。作为总代理,他可以获得总交易量百分之零点五的佣金。在双方签订了相关的合作文件之后,他就亮出聘书,拿着鸡毛当令箭,向香港的各家云石零售商推销他代理的产品。当时,香港的现代建筑业正处于大起步阶段,很多建筑商已经拥有了新概念,在建筑物上弃用瓷砖,而改用大理石铺大堂的地面,这样建筑物显得高档很多,因此,云石的需要量大增。他代理的那家石材公司,生产“大花绿”、“黑金刚”等多种名贵石材,那些零售商们看到他握有这么好的货源,而且价格也公道,便纷纷向他订货。我父亲便从意大利运来了一船又一船的云石,代理业务蒸蒸日上,很快便发达了起来。结果,他在去世之前,居然在这项业务上赚了一千多万港元!他完全依靠个人的能力,在天后庙道购置了一套房子,让我母亲过了二十多年富足安稳、无忧无虑的生活。当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给后人留下了数百万港元的财产。

父亲的发迹(5)
父亲到香港后,就再未涉足保险业。但是,他在天津四海保险分公司的那段营销生涯,却对我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不是他曾经干过保险,我也不会从事保险工作——我入行保险便是出于他的介绍。但是他对我的影响,并不是那么直接的,因为我们父子相处的时光很有限,而在一起探讨保险的机会就更少了。他对我的影响我想主要还是怎样把一位推销员角色“活”起来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他以自己活生生的事例,向人证明了一个人怎样从无到有、由赤贫变富裕,怎样从逆境中崛起,成为浴火重生的“凤凰”。另外一方面,我的体内流着他的血,隐藏着他的遗传基因,这些东西是会不知不觉地发生作用的。我在与他人提及保险业务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提起父亲;我在自己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常常会以父亲当年的业绩作为标杆。而当我听到一些知道他当年在保险界所创造的神话的人用欣赏的口吻提起他的往事时,我常常也感到相当骄傲。我现在已经深刻地领悟到,虽然我一向对他没有什么好感,虽然我从来不认为他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但是在我自己身上其实已深深地刻上了他的烙印。
  ▲父亲以自己活生生的事例,向人证明了一个人怎样从无到有、由赤贫变富裕,怎样从逆境中崛起,成为浴火重生的“凤凰”。
  晚年的父亲已火气消尽,失去了盛年时代的*倜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一直慈祥而安逸地生活着。二哥曾在他的一篇散文《沙发椅上的老者》里这样描写晚年的父亲:
  印象中他总是穿着一套条纹睡衣,躺卧在一张意大利进口的皮沙发椅上。我每去探望他时,见他总是躺在那里,偶尔会对我微笑一下,露出口中的假牙。他也总是把电视机扭来扭去,永不知疲倦似的。他真的是只有去餐桌用饭才离开那张沙发椅。后来竟把那张名贵的皮沙发坐得中间塌陷了下去,而他并不在意,仍懒懒地躺在那里,直到一天傍晚,感染了风寒,最后因肺炎病逝在医院。
  父亲于1996年4月9日逝世。虽然我对父亲生前的某些所作所为不认同,但是在他乘鹤西归之后,我还是按照母亲的意思,为他办了一个相当风光体面的葬礼。当时我邀请了我的家族中所有中高级经理出席了葬礼,连友邦保险公司的高级管理层也都来了。在灵堂上,那些花圈、花篮多得都放不下了。在他刚去世的时候,我的内心中并没有丝毫的伤感。他虽然是我的父亲,但是我一向觉得他在我们家中是可有可无的。可是在开追悼会的时候,五哥用英文朗诵了一篇他写的祭文,其中有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Hong Kong has today lost a great sale*an of whom we are so proud。”(“香港从此失去了一位令我们骄傲的销售天才。”)听到这句话,一辈子都未为父亲流过一滴泪的我,居然当众嚎啕大哭起来。那一刻,我哭得十分伤心。因为我忽然发现,原来父亲也是一位对社会有贡献的杰出人才,而我们众兄弟都继承了他的禀性。我们经营生意的天赋,为生存而奋力打拼的意志,为社会作贡献的抱负,无不来自于他。我们毕竟是他的儿子,而他毕竟是我们的父亲。他对于我们而言,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
  ▲我忽然发现,原来父亲也是一位对社会有贡献的杰出人才,而我们众兄弟都继承了他的禀性。
  

坚毅的母亲
我的母亲姓鲍,讳凤珍。她是江苏常熟人,出生于清宣统二年(1910)农历二月十九日,是我的外公、庠生鲍祖德的第四个女儿。
  常熟是江苏东南部的一个城市,东倚上海,南连苏州,西邻无锡,北濒长江而与南通隔水相望。“常熟”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境内地势平缓,气候温和,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常熟山水交辉,风景秀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具。十里虞山蜿蜒入城,万亩尚湖伸展山前,山水与千年古城及城内的小巷庭园、古典园林交融,形成山、水、城、园融为一体的水乡山城风貌。这个地方,在清朝咸丰时代曾出过一个与李鸿章齐名的大人物——有“中国维新第一人”之称的“两朝帝师”翁同龢。“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副很有妙趣的对联,便是当时的人写来讽刺李鸿章和翁同龢的(清朝的内阁总理大臣李鸿章是合肥人,而常熟人翁同龢则曾任户部尚书)。
  母亲年轻时美丽端庄,中年后则略显富态。她常穿一身旗袍,外表雍容而娴雅。她看上去似乎是一位很有福气的人,但实际上一生的大半时光过得都很苦。自从嫁入王家,她就一直在含辛茹苦地支撑着这个家庭,不管出现了什么情况,都不让它倒塌。她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妇女,从来没有外出干过活。与缺乏责任心的父亲不同,坚忍沉着的母亲一生都在竭尽全力维持着一个很不容易维持的家庭,她差不多把自己生下来的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人,并使他们各有出息。她是一个很传统的妇女,其生活哲学甚至有一点逆来顺受的味道。也许是由于她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与上帝已经有了足够的交流了吧,她不管受了多大的痛苦,都不愿意向别人表露。与一般的女人不同,她是一个目标相当清楚,非常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的人。现在的女性,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她们每每为了出国而出国,为了嫁人而嫁人;可是一旦出了国、嫁了人,就不知道自己的路该怎么走了,常常整个地迷失了人生的方向。而我母亲并不是这样的人。虽然有时她也会因父亲的负心而要死要活,有时她也会对一些事情感到很失望很伤心,但是她始终明白自己的使命,因此总会很快就回归到妻子与母亲的角色中来。她愿意为我们一家而付出她的一切,不管如何含辛茹苦都毫无怨言。她生了很多个孩子,尽管他们各有禀赋,但她对每一个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她不会特别溺爱哪一个,也不会特别歧视哪一个。从总体上来看,她按照一个旧式女人的要求,问心无愧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现在我们的兄弟姐妹分布在好几个国家与地区,尽管他们性格各异,生活的境况也有很大的差别,但不管在谁的眼中,她都是一个相当伟大的母亲。《易经》的彖辞曾这样赞美代表一切阴柔之物的坤卦:“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我想,把这段话拿来赞扬母亲,也是最恰当不过的。
  ▲母亲是一个目标相当清楚,非常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的人。
  父亲与母亲的婚姻其实是一场色彩暗淡的旧式婚姻。父亲对母亲的感情并不深。他们在结婚没多久,感情便出现了问题,父亲对母亲的态度日见冷淡,到后来,干脆就与外头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了。母亲在父亲眼中,简直就是可有可无的;可是母亲依旧死心塌地地要和他在一起,不让他离开。在他们那个时代,这种情况并非孤例,很多家庭都是这个样子。有的家庭,男主人还妻妾成群呢!在父亲的眼中,除了一个需要他承担责任的现实家庭之外,还有一个令他心旌摇荡的外部世界,他无法抵挡得住它的诱惑;但是在母亲的眼中,家庭就是她的整个世界,就是她的全部。外面的世界对于她来说太陌生,她对它并没有探索的兴趣。她是一个老派女人,但她的目标很清楚,这就是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挫折,她都要留住自己的丈夫,都要维持住这个家。她要让丈夫迷途知返,要让家庭不至瓦解,这两点,她都成功地做到了。她一心的所思所想,都是如何好好相夫教子,使丈夫能够放开手脚在外面闯荡而没有后顾之忧,使子女能够顺利地长大成人而不用吃那么多的苦。攸攸万事,唯此为大。母亲是在自己四十五岁那年生下我的。在生下我之前,她其实已经不想要孩子。可是最后她不但生下了我,还生下了我弟弟,我猜测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