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营销方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电话营销方案-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她仍带着期待的表情,直直地向前看。在我身后,汤森小姐耐心地说:她听不到你说的话,也看不到你,我知道你一开始很难适应。真是尴尬极了,因为我结结巴巴的像白痴一样,希望能向她解释我们眼前的情况。整个交谈的过程,海伦·凯勒始终没有转头,也没有对这番拖延表示好奇。她始终挂着微笑,耐心地等着。汤森小姐抓起海伦的手,将她的手指很快地上下左右移动──用专用的语言转告她我刚说过的话。海伦笑着说:我不介意,我会紧紧地抓着。我鼓起勇气,抓住她的手,放在她面前的那块金属上。她快乐地大叫:准备好了!我开动吉普车上路了。吉普车开动的时候,晃了一下,汤森小姐从她的位子上掉了下来,压在行李上。我不能停车帮她,因为眼前的斜坡很陡,而我的车子又没有刹车。我们急速地向上行驶,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狭窄的小径,而汤森小姐就好像芒刺在背般的无助。我用这辆吉普车载过很多乘客,他们每个人都抱怨这辆车子没有弹簧让他们极不舒服。也难怪,路是这样的坑洼不平,更别提越过橄榄树旁那个急转弯了,那棵树半挡在急速下降的陡坡,把很多客人都吓坏了。海伦是第一个不注意这些危险的客人,她深深地被那些剧烈的震动吸引着。每次她被弹起、撞上我的肩膀时都大笑出声,还会大声地欢呼:太好玩了!太棒了!她快乐地大声说话,一边不时地上下震荡。我们以飞快的速度越过我的房子,我的眼角瞥见我家的园丁吉欧赛普在胸前画十字。我实在不知道汤森小姐现在到底怎样了,因为吉普车吓人的声音早盖过她的惊叫声,但我知道海伦仍坐在我旁边。她稀薄的白发已经被吹乱了,盖住了她的脸,不过她仍旧享受着这趟疯狂的车程,就像骑着旋转木马上下震动的小孩一样。最后,我们穿过两棵无花果树中间的弯路,看见玛格和她的丈夫正站在前门等着。海伦被抱下车,接受拥抱,汤森小姐慌乱地拍掉身上的灰尘。
第103节:第二辑 给心灵洗个澡
我被邀请与他们共进午餐。两位年长的女士被领至她们的房间梳洗时,玛格告诉我她表姐的故事。海伦的名字在全世界流传,每一个文明国家的大人物都渴望见到她,并为她做些事。国家元首、学者与艺术家竞相接见她,而她也到世界各地旅行,以满足自己旺盛的好奇心。玛格说:但别忘了,她唯一能够知道的只有气味的改变。不管她是在这儿、在纽约或在印度,她都如同处在一个黑暗、无声的洞穴里。就像平常一样,两位女士挽着胳膊(像志同道合的战友一样)走过花园,来到阳台。我们正等着她们。海伦说:这一定是紫藤,一定有很多的紫藤,我闻得出它的味道。我过去摘下大把围着阳台的紫藤花,放在她腿上。我就知道!她开心地大声说着,一边摸着花。当然,海伦的声音和平常人不同。她说话断断续续,而且音调很慢、很长。她转向我,直直地看着我,因为她知道我坐的位置。你知道吗,我们正要到佛罗伦萨看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我好兴奋啊!我一直都想看大卫像。我疑惑地看着汤森小姐,她向我点点头。她说:是真的。意大利政府在雕像旁边架了台子,所以海伦可以爬上去触摸,那就是她所说的看。我们常去纽约的戏院,我会告诉她舞台上在演什么,并描述演员的样子。有时候我们也会到后台,这样她就可以看到场景还有演员们。然后她会觉得自己亲眼看过表演了。我们讲话的时候,海伦就坐在一旁等待着。有时候,当我们的谈话太长,她会抓着她朋友的手询问,但一直都很有耐心。我们在阳台上用午餐。海伦被领到她的椅子上,我看着她看自己餐具的摆设。她很快但很轻柔地用手摸摸餐桌上的盘子、玻璃杯和刀叉,记下它们的位置。用餐期间,她都没有找过什么东西,她就像普通人一样,自在、肯定地使用餐具。午餐之后,我们留在阴凉的阳台上。包围着阳台的大片紫藤就像厚重的帘幕一样,阳光将海水照得无比灿烂。海伦像平常一样坐着,头微微抬起,好像她正在聆听别人的谈话,而她淡蓝色的眼睛则睁得大大的。虽然她的脸上布满岁月的痕迹,但她脸上却总带着一抹小女孩的天真。不管她曾遭遇过什么痛苦……我想她仍经历着许多痛苦……都不会在她脸上留下痕迹。那是一张与世隔绝的脸,一张圣洁的脸。
第104节:第二辑 给心灵洗个澡
我通过她的朋友问她,她在意大利还想看些什么。她慢慢地打开她的意大利日记,我看到她想看的东西与她想拜访的人都记在上面。令人惊讶的是,她法文讲得很好,还懂得德文与意大利文。当然,雕塑是她最喜欢的艺术形式,因为她可以触碰它,并获得第一手的经验。她说:我还有好多东西想看,好多东西要学,然而死亡就在我面前了。但我一点儿也不担心,我的感觉正好相反。我问:你相信投胎转世的说法吗?她强调地说:绝对相信,那就像从这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去一样。我们静静地坐着。突然间,海伦又说话了。她缓慢但很清楚地说:但对我来说却有所不同,你知道吗?因为在另一个房间里,我应该会看得到。
第105节:第三辑 成功只在一念之间
第三辑成功只在一念之间被称为世界假发之父的富豪刘文汉,是因餐桌上的一句话启发而灵感降临,一举发家的。1958年,刘文汉到美国旅行。一天,他与两位美国人共进午餐。当谈到什么新行业可以在美国大行其道时,其中一个人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假发,令刘文汉眼睛一亮。这顿午餐成了刘文汉发家的起点,回到香港,他立即创办了假发工厂,假发业为他迎来一条广阔的致富之路。真的,有一种成功只在一念之间就能够实现的。与这种成功相对的是另一种情况,即使对成功孜孜以求,付出了太多的努力,成功却依然不肯光顾。似乎成功很偏心,对有些人特别青睐,对另一些人却特别刻薄。一句话改变一生达柯夫写好后就交卷。如今他已不记得当年他写的那一章有什么特别之处,也不记得布罗赫太太给他什么分数。他只记得──他会一辈子都记得──布罗赫太太批在作业上的评语:写得很好。一句话。一句话就改变了他一生。你真蠢,什么事都做不好。这话是一个女人对她儿子说的,原因是小男孩从她身边走开了。她说这话时声音很大,周围的陌生人都听得到。男孩挨了骂,一声不响回到那女人身旁,低着头。也许这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小事有时会长留心中。简单的一句骂人话脱口而出,言者或许以为无伤大雅,其实可能影响深远。你真蠢,什么事都做不好。诸如此类的话,可能影响听者的一生。最近我听了个故事。讲故事的人名叫马尔康姆·达柯夫,48岁,过去24年一直靠写作为生,主要是撰写广告。他告诉我:达柯夫小时候生性怯懦害羞,缺乏自信,没有什么朋友。1965年10月里有一天,他的中学英文老师露丝·布罗赫太太吩咐学生做一项作业。他们当时刚读完《射杀反舌鸟》这本小说,布罗赫太太叫学生每人为此小说续写一章。达柯夫写好后就交卷。如今他已不记得当年他写的那一章有什么特别之处,也不记得布罗赫太太给他什么分数。他只记得──他会一辈子都记得──布罗赫太太批在作业上的评语:写得很好。一句话。一句话就改变了他一生。看到那四个字以前,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长处,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他说,看了她写的评语,我回家就写了个短篇故事。其实我很久以前就想写作,只是我从不相信自己做得来。他只记得……他会一辈子都记得……布罗赫太太批在作业上的评语:写得很好。那一学年余下的时间里,他写了许多短篇故事,总是一写好就带回学校去请布罗赫太太批阅。她鼓励他,鞭策他,坦率指出他的错误。她正是我所需要的导师,达柯夫说。然后他当选为中学校报的编辑。他的信心逐渐加强,胸襟也一天天开阔,就此开始了愉快而有意义的人生。达柯夫深信,要不是布罗赫太太批了那四个字,这一切不可能发生。校友会30周年聚会时,达柯夫回到母校,并且去探望了布罗赫太太,这时她已退休。达柯夫跟她说了她那四个字对他的影响,然后告诉她,全仗她帮他培养出了做作家的信心,他后来也帮助一个年轻女子培养出了自信,做了作家。他告诉布罗赫太太,那女子在他办公室里上班,同时上夜校修读中学程度文凭学程。她常向他请教意见并请他帮助。她尊敬他,因为他是作家,而这也是她找他帮助的原因。这女子后来成了他的妻子。
第106节:第三辑 成功只在一念之间
布罗赫太太听了他帮助那年轻女子的事之后很感动。我想我们俩都明白她的影响是多么深远。达柯夫说。你真蠢,什么事都做不了。写得很好。简简单单一句话,却也许能改变一切。多少人可以梦想成真每个人都曾有过远大的理想,但是随着时光流逝,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除了一部分复杂的社会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无法坚持到底。有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沓练习册,它们是皮特金中学b(2)班31个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他本以为这些东西在德军空袭伦敦时被炸飞了,没想到它们竟安然地躺在自己家里,并且一躺就是25年。布罗迪顺便翻了几本,很快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学生说,未来的他是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三升海水,都没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的总统,因为他能背出1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学最多的只能背出七个;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盲学生,他认为,将来他必定是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31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绘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