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不必老板交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这种事,不必老板交待-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世纪50年代,在美国旧金山掀起了一股淘金热。有一个叫李威·施特劳斯的年轻人,放弃了自己的文职工作,随着两个哥哥来到旧金山,开了一家杂货店。一天,有位淘金工人来店里购物,对李威说:“你的帆布包虽然适合我们用,但不如用帆布做成裤子更适合淘金工人穿。矿工们现在穿的工装裤都是棉布做的,很容易磨破。若改用帆布,就结实耐用了。”
  

融入团队,成为公司必不可少的人(4)
李威经过一夜的思考后,很快采用了这位淘金工人的建议,取出一块帆布来到裁缝店做出了第一条工装短裤。这种工装裤诞生后,受到了许多矿工的喜爱。
  不久,一位远方的朋友来看望李威·施特劳斯。朋友看到工人们购买这种工装裤的火爆情形后,建议他:“你应该投入一些资金,进行广告宣传;另外,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裁缝,把这种裤子重新设计一番,全面推向市场。”李威·施特劳斯听从了朋友的建议。把这种工装裤重新进行设计,推向了市场,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后来,他引进了设备,大批量生产,并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牛仔裤,大谈“牛仔裤文化”。铺天盖地的宣传,使牛仔裤深入人心。“西部牛仔”成了美国青年崇拜和模仿的对象。不少中老年人,连上层社会的人物也开始喜欢牛仔裤了,牛仔裤的市场越来越广阔。现在,他的公司已经成为世界驰名的跨国公司,他的事业也传到了他的第四代子孙身上。
  善于倾听别人对自己工作的建议,是一种对别人眼光、见识、经历、智慧、创意的吸收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不断地改善自己的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而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却常常为此付出代价。
  竹下君被公司委派去俄罗斯开发当地市场。在接到公司的工作安排后,他很快拟就了一份市场开发方案。开会研究时,他把自己的方案简单地讲解了一遍,就算通过了。他手下的业务精英当场提出一些疑问和合理建议,但他却傲慢地说:“我负责开发各地市场这么多年了,难道不知道怎么做?我的方案是正确的,不用再讨论了。”结果,公司付出了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代价,却未能提升当地的市场份额。公司只好对他进行降职处分,然后,重新安排一个人顶替他的职务,开发这片市场。
  新安排的人名叫崎川一雄,他深知集合众人智慧的重要性,所以,他一上任便安排业务员对当地市场开展调查,然后集合所有负责俄罗斯市场的员工讨论。会上,他把自己设想的市场开发方案列举出来,让大家根据考察的情况来讨论其可行性。业务员们都热情高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崎川一雄从中选了一些好的建议记了下来,进一步完善方案,最后,拟订出一个稳妥可行的方案。很快,公司就在俄罗斯的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集思广益,善于从别人的建议中汲取智慧,帮助自己取得工作上的进步。
  作为工作团队中的一员,你是不是从来不向上司或同事请教有关工作上的事,或是探讨自身的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从今天起,你就应改变自己,
  即使工作多年,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难题和困境也可以向其他同事和上司请教,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错误率,而且还有助于合作。
  但值得一提的是,凡事有度。如果你遇事就去问别人,就会显得你无能、缺乏主见,这样的形象是很难获得老板的赏识的。
    3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
  你知道一般人才与顶尖人才的真正区别在哪里吗?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才能。那你就错了。哈佛大学商学院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在事业有成的人士中,26%靠工作能力,5%靠关系,而人际关系好占了69%。
  可见,要想成为出类拔萃的顶尖人才,不仅要提升你的才能,更重要的是拓展你的人脉,提升你的人脉竞争力,只有这样,你才会脱颖而出,取得事业的成功。
  丰富的人际资源可使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人脉网络上的优势,就是人脉竞争力。哈佛大学为了解人际能力在一个人取得成就的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曾针对贝尔实验室顶尖研究员作过调查。他们发现,被大家认同的专业人才,专业能力往往不是重点,关键在于“顶尖人才会采取不同的人脉策略,这些人会多花时间与那些在关键时刻可能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培养良好关系,在面临问题或危机时便容易化险为夷。”他们还发现,当一名表现平平的实验员遇到棘手问题时,会去请教专家,却往往因没有回音而白白浪费时间;顶尖人才则很少碰到这种问题,因为他们在平时就建立了丰富的资源网,一旦前往请教,立刻便能得到答案。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融入团队,成为公司必不可少的人(5)
柯力和维波都受雇于一家管理咨询公司,这天,他们同时接受了一项任务,为一家生物公司写一份管理报告,以获得一份50万美元的合同。正因为如此重要,公司才安排他们两个人同时写,以从中选优,或者把两人的报告中的精华结合起来,打造一份出色的报告。
  柯力接受任务后,表现得很轻松,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由于时间紧,柯力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尽可能多的那家生物公司所使用的生物鉴定过程的信息。他想起了以前的一位同事,她现在已去了一家非常著名的公司工作,她应该认识负责生物公司产品鉴定的科学家。于是他马上拨通了同事的电话。果然不出所料,同事把他介绍给了那位科学家。他虚心向科学家请教,对方也很乐意向他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并立即通过互联网传给他。
  仅仅通了两个电话,仅仅一封电子邮件,柯力便获得了报告中所需的关键信息。
  而维波又是怎么做的呢?
  维波接受任务后,发现所需要的信息大多没有着落,不免有些着急。想来想去,最后把问题交给了电子公告牌。结果第二天,有40位专家等着回答他的问题。这些专家们相互之间有些矛盾,答案自然也不相同。他不知道谁的答案正确,因为他无从判断这些答案的质量。他被这些复杂的信息压垮了,却不能找到真正需要的东西。最后完成的报告自然不如柯力的优秀。
  一个人一旦踏入职场,光有主动性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把事情做好,还必须建立起自己的网络。因为你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无法独立完成所有任务,你必须知道谁懂得你未知的信息。即使优秀的工作者,也需要一个庞大的专家体系来帮助他完成工作。
  职业受挫源于人脉竞争力太弱
  在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保险、传媒,还是金融、科技、证券等各个领域,人脉竞争力都是一个日渐重要的课题。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荣誉、成功之路的门票,只有拥有了这张门票,你的专业知识才能发挥作用。
  在台湾证券投资领域,杨耀宇可是个知名人士,他将人脉竞争力发挥到了极致。他曾是统一集团的副总,退出后做了一名财务顾问,并兼任五家电子公司的董事。根据推算,他的身价应该有5亿元台币之高。为什么一个不起眼的乡下小孩到台北打拼能快速积累这么多财富?杨耀宇自己解释说:“有时候,一个电话抵得上十份研究报告。我的人脉网络遍及各个领域,上千万条,数也数不清。”
  如果不注意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你可能就会陷入劳而无功的境地。
  小静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公司工作,她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展现出超人的工作能力,必然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获得重用并步步高升。可是一年过去了,小静虽表现出了出色的工作能力,但调薪比例很低,并不比那些表现一般的同事高,职位也没有得到晋升。小静很不服气,工作起来更加努力了。她认为总有一天上司会看到她的能力与才华,成功之日也离她不远了。
  但是,又一年过去了,小静还是在原地停留。相反,与她同时进公司的同事已经是独当一面的主管了,薪水也比小静高出许多。小静终于忍不住,向公司里惟一与她要好的同事抱怨自己怀才不遇。然而,同事却说:“不要抱怨了。你虽然工作非常出色,但与同事的关系没处好,所以才一直得不到重用。”工作细心、处事粗心的小静,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两年来,只做了别人26%的工作,也难怪总是在不重要的职位上停留。
  对于员工来说,人脉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建立起高质量的人脉网络,在工作时才会实时得到帮助和支持。
  成功建立关系网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人建立稳固的关系。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建立关系网时,不要盲目地去建,否则会使你整天为应付一些无关紧要的关系而叫苦连天。
   。。

融入团队,成为公司必不可少的人(6)
在需要之前就建立网络
  在你需要时再去建立自己的网络,就已经晚了,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所以,平时就应注意搜罗网络中的专家,建立并不断扩大你的网络,一旦需要哪些专家帮助,立即就能受益。若平时不注意,当你需要获得专家支持的时候,就会发现无法跟对方沟通。即使硬着头皮给专家打电话,往往会遭到对方的婉言拒绝,此时只能从别的渠道搜集需要的信息,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搞到手的却大多是些无用的信息,既贻误了工作,又降低了工作质量。
  创造机会事先就跟纳入你网络的专家建立联系。可以利用听某位专家演讲的机会,在会后主动介绍自己,问一些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收集他所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送出一份在研究中写的相关的文章请专家指教,并告诉专家一些关于他最喜爱的活动的一些信息。当然, 不要忘记递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