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孩子走进世界名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领孩子走进世界名校-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喜欢吃零食几乎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但王红对孩子并没有一味迎合。当时王岭家附近有一个小食品批发市场,孩子上学、放学都要从市场穿行,面对琳琅满目的小食品王岭也总要看上几眼,并不时地跟妈妈说起,“我对他说,人要有控制自己的能力,那东西对身体并不好,妈妈希望你以后走到那里一眼也不看。”为了培养孩子面对诱惑的抵御能力,母亲特意陪着孩子在市场里转了几个来回,有空还进行跟踪,“我发现,孩子真的变了,对周围的一切再也不看一眼。”
  正像王红说的那样,即使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如果没有毅力,没有勤奋刻苦的精神,也不会成功。上小学的时候,王岭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学毕业前夕,王岭提前考取了重点中学,为了给王岭留出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班主任陈老师免除了他的一切作业,但是王岭从没落过作业,即使有事耽误了,第二天也会找同学问清再补上。
  升入中学后,学校在外语方面为学生增设了外教课,为了练习口语,王岭每天很早就赶到学校,为的是在外教老师洗漱的时候,能够在走廊里与他们攀谈几句。
  直到现在,已经拿到博士学位的王岭对自己的要求仍然非常严格,备考日本律师资格考试的过程相当辛苦,学习完全靠自主,对一个人的自治能力要求极高。每周六晚上,王岭都要通过电脑网络跟父母视频通话相互沟通情况,但晚间的学习时间对于备考阶段的王岭来说相当宝贵,于是他建议父母把见面时间改在周六早上七点,但母亲担心儿子每天要学到很晚,早上起那么早会影响休息,“可是他说,这个时间不能变,要是晚点起来,不知不觉一上午的学习时间就没有了,定七点就是七点。”
  

给孩子生活的动力和热情(6)
说到这,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智力因素就不重要么,王红的回答是:智力因素也很重要,开发孩子的智力是父母的主要责任之一,不仅仅是教孩子识字、背古诗、学外语,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能力,父母给予孩子的不是金子,而是点石成金的能力。“平时带他出去,每走过一段路,我就会问他刚才看到了什么,这就是对观察力的培养。或者去亲戚家玩,回来我就会问他感受到了什么,孩子小的时候对能力方面的开发我们做了很多。”
  对能力的培养,就是坚持不懈地训练,在这方面非智力因素发挥了绝大部分的作用,“王岭的智力因素比较好,但是他的非智力因素也非常好,有的时候在家学习累了,我让他睡一会,他总让我帮忙看时间,到时间就叫他起床,很有毅力。”上中学时,老师也经常在家长会上表扬王岭的自控能力强:“下课时候出去踢球满身是汗,进教室五分钟就能恢复状态,进入状态特别快。”
  当被问及有什么独特的学习方法时,王岭送给我们两句话——集中精力以提高效率,历练精神以克服压力——话虽简短,却字字珠玑。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即使对于某些智力水平较高的人,也没有所谓的捷径,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仍然需要不断地磨练意志、历练精神。
    家庭教育无大事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影子,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或多或少的印记。行文至此,让我们把目光重新投向王岭的父亲、母亲,来探究孩子成长的奥秘。
  1974年,王在新和王红高中毕业之后双双进入工厂学徒,有了夜大之后两个人又重新拾起书本,王在新选择了辽宁大学中文专业,王红则先是读了辽宁大学哲学专业,之后又读了沈阳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1980年,也就是入学的当年,两人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第二年的春夏之交就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那就是王岭。虽然喜事连连,但来自工作、学业、生活上的多重压力让夫妻俩着实分身乏术,“常常是我先去上课,他在家带孩子,然后我回来换他,他再骑车去上课。”1983年,国家恢复了社会招聘,夫妻俩参加人事局的统一考试被重新录用,王红成为了一名政治老师,王在新则进入了政府机关。
  “我们俩的一生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奋斗进取的过程,在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中就灌输了这个思想,对孩子的要求也很严格。”
  在家庭教育方面,父亲王在新属于那种原则上的事从不含糊的严父。王岭上初中时,有一次要参加外语过级考试,班上一个同学有一本书对这个考试非常有帮助,王岭向他借但是没有借到,情急之下趁那个同学不注意把书拿回了家。“拿来之后儿子就让我给复印,说第二天再给人家拿回去,当时我也觉得这事不太好,但是既然孩子拿回来了就复印一下吧,明天再送回去,也就没当什么大事。”此时,在屋里的父亲听到了娘俩的对话,二话不说,冲出屋来,一拍桌子说道:“王红,你要是给他复印了你会后悔一辈子,绝对不能印,把书马上送回去。能不能通过考试不在这一本书,就算它真那么重要,也不能这么做,坚决不能给他复印。”父亲的坚持给了王红很大的触动,最后,夫妻俩联系到了那位学生的家长,并亲自把书送了过去。面对星夜赶来的夫妻二人,对方家长非常惊讶:“你们两口子太较真了,不就是一本书么,复印一下就复印一下吧。”
  这就是父亲王在新,原则上的事,说不行就不行。
  对于王在新来说,在孩子培养过程中没有大事,都是看似无关痛痒的小事,但在小事上一定要把好关。母亲王红回忆起去冰峪沟旅游时发生的一件事:翻越了几座山坳的一家三口已经满头大汗,看到河滩边有可以出租的马匹,母亲建议给儿子租一匹代步,王在新则坚决反对,“不让孩子骑马,有能力就坚持走,这叫锻炼。”“我感觉父亲的作用有时候是母亲所替代不了的,我在一些认识上还有浅显的地方。”王红最后总结道。
  

给孩子生活的动力和热情(7)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复印一本书、骑一次马都算不得什么大事,但孩子的品行却正是在这些小事中逐渐形成的,“很多家长总说自己没有时间管孩子,或者说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管不好孩子,我觉得教育孩子实际上不需要有多高的文化,非常简单,一点也不深奥,只要你扎扎实实从日常小事做起。”
  还记得王岭在给我们的问题回复中曾经提到的一段话:
  父母给了我无私的理性的爱。从早期教育到留学东瀛,他们给了我这个时代父母能够给子女提供的最多、最好的机会。虽然不能用一两件事例说清楚,但都是父母的愿望、智慧和日常的点滴小事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一个全面发展的阳光男孩
  思忖了很久才选定了这个小标题,似乎这样才能更完整、更贴切地表现我们的主人公。
  王岭从小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四次被评为区优秀学生,两次被评为市优秀学生。两次被评为市希望之星,并获得了全国万名好少年的光荣称号。所写文章多次获奖并被收录成书。高中时期参加全国日语能力一级考试,获得沈阳赛区第一名;1998年在辽宁省中学生日语演讲比赛中取得佳绩,并多次在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中取得好名次。
  据王红讲,王岭在学习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不偏科,“在理科方面他虽然不是绝对的尖子学生,但他不偏科,只要不是特别难的题他都能做出来,而且文科方面语文、外语都很好。日语班的学生把日语作为一个特长来学,其他学科跟别的班一样进度,而且考试排名次也不算日语成绩,即便这样,在高三时的几次模拟考试里,他考过全年组第一、第二的好成绩。”在备战日本高考的那段日子里,本是理科生的王岭却选择了文科专业,虽然父母表示反对,但他对自己做了认真地分析:虽然理科不错,但是单科拿出来却不能跟那些参加国际竞赛的尖子生比,那些人才是将来理科方面的顶尖人才;而且自己的文科要比理科好,在这方面发展更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王岭以一番入情入理的剖析说服了父母。
  时至今日,虽然王岭已经中学毕业多年,但老师们提起自己的爱徒仍然神采飞扬、赞誉有加。王岭初中时的班主任陆远老师说:“这个孩子说日语特别流利,每次考试都考不败,英语演讲、日语演讲、语文演讲,他都能给班里拿到好成绩,歌唱得也特别好,是个参加各类活动的活跃分子。”高中时代的班主任宋玉良老师说:“王岭对学习特别专心,有拼搏的韧劲,同学关系好,班长工作也比较周到,即使不去日本留学也是‘清华’、‘北大’的苗子。”
  行文至此,我们产生了一种希望时光倒流的想法,去体验一下王岭读书时那个诱人的校园――挥汗如雨的苦读,激情彭湃的宣讲,情意深长的歌唱,与这样一位青年为友,相信会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如今,身在东瀛的王岭正在更宽广的舞台上展现着自己,并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理想。2003年4月,王岭荣获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授予的“高盛全球百名青年领袖”称号,并赴美交流。虽然只有五天的时间,但内容安排得相当充实,他为我们描述了那段经历:
  最宝贵的经验是和来自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年轻人汇聚在纽约这个大都会,尽管种族、民族、国家、宗教、文化、社会背景等等都不相同,大家还是可以分享友谊,畅谈理想。
    用目标为人生导航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目标的确立。”王红特意强调了这一点。审视王岭的成长轨迹,正是一个经过不懈奋斗逐步达成目标的过程。
  母亲王红是一位明智的家长,她懂得在适当的时候为孩子助力,“王岭上小学的时候我就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