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成功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游成功学-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行者和老和尚,其实都是好卖弄的德性,棋逢对手。他根本不买老和尚的账,于是,两人就开始打赌,看谁的袈裟漂亮。

第二章 西游成功学思想精要(12)
孙行者兴冲冲地要和老和尚比袈裟,然而唐僧却不同意。他说了一番四平八稳的话:“珍奇好玩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事不小矣。”唐僧的“软实力”可见一斑。
  孙行者满不在乎,打出包票“都包在老孙身上”(假如这袈裟是企业的一项核心技术,孙行者把他炫耀给别人 ,你说哪个老板和总经理会赏识孙行者呢?)。事情最后的结果是:老和尚真的“贪”上了袈裟,还要杀害他们灭口,以达到占有袈裟的目的。后来,袈裟又被黑风山的熊罴精抢走。真是一波三折。
  唐僧的话其实说得很明白。卖弄的实质就是比较和炫耀,它可能引发人们心理上的不平衡:“有的”人还想更有,“没有的”人想证明自己拥有;“有的”人觉得自己很神气,很得意,“没有的”人却会嫉妒、不服气。特别是不能向那些贪婪、虚伪的人卖弄,否则,事情就会弄得不可收拾。老和尚就是这样一个不知深浅,又十分贪心的人物。
  孙行者不是说自己很有能耐,甚至连玉皇大帝都不放在眼里吗?“软实力”不是说出来的,靠的是真实的表现。
  我们不妨再反过来想想:如果行者听从唐僧的忠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麻烦。看起来,打打杀杀很热闹的《西游记》,实际上按照唐僧的“软实力”处理方法,是可以省去很多磨难的。人生多磨多难,何尝又不是因此而引发的呢?下面我们看看生活中一些核心的品质。
  二、核心品质
  (一)行善与作恶
  “灭法国”与“钦法国”
  人生就如开车,随时在转动着向善或向恶的“方向盘”。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是善还是恶呢?
  因遭僧人诽谤,灭法国国王发誓要杀够一万个和尚解恨。唐僧等人赶到灭法国的时候,他已经杀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还差四个就圆了他的“梦想”。唐僧四人都是和尚,他们得过去,就得想办法。孙行者偷来老百姓的衣服,把取经团成员打扮成老百姓的样子,准备蒙混过去。想不到,他们后来还是被官兵抓住了(蒙混过去,难道就算逃过劫难了吗?再说,不杀你唐僧几个,还不是要拿另外的四个和尚来顶缸!可想,这不是数字的问题。说不定,杀过瘾了,他还要杀)。不过,孙行者太聪明,太有领悟力了。他很快就想到一个绝妙的计谋,这条计谋简直可以评选当年最具有创意的“金点子奖”!只见他呼啦啦地从身上拔出毫毛,变出几百个小行者,趁国王、后宫王妃、宫女、大臣等熟睡之际,全部给他们剃了光头。
  行者的创意是:“好啊,国王啊,你不是觉得杀人家和尚过瘾吗,我就让你来体验一下做和尚的滋味。现在你自己也是和尚了,我看你怎么办?你们这些宫中人士和大臣,不是视而不见或助纣为虐吗?也让你们全部尝尝做和尚、尼姑的滋味!”毫无疑问,行者抓住了问题的根源!
  一个人产生不公、嫉妒、仇恨、愤怒的情绪时,他的不良品质就开始涌现,他的善心就开始失去了,恶心就开始萌生了。其后果就类似于“灭法”。不是吗?我们经常听到“天下男人没几个好东西”“女人都爱男人的钱”“无商不奸”“女人嘛,就是那回事”的言辞,其言下之意又是什么呢?不是“灭法”,不是“一棍子打死”又是什么?
  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影视圈“性交易”丑闻,就是典型的例子。似乎天下导演一般色。这显然不公平。没有人要求某人为了名和利交易自己,我们可以选择不这样做。没有法律规定,我们必须付出身体获得戏份。是我们自己的品质理念出了问题啊!我们为什么不重视自己的尊严?我们可以有很多种生存方式啊!
  一个人抓住别人的短处可以穷追不舍,妄加对待。伤害别人的时候可以肆无忌惮,甚至引以为乐,而一旦自己被伤害的时候,又大呼小叫,抱怨世界不公。我们需要时刻有感同身受的体验。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代表了行善还是作恶?我们的做法是客观还是偏颇?我们的心灵是纯洁还是罪恶?我们的做法是包容还是报复?……
  也学学唐僧吧!他给国王上了生动的一课。他说:“我们到您国家来,听说您要杀够一万个和尚,不得已才化装成普通百姓,结果还是被您发现了。其实我们可以不化装,我这些徒弟都是有本事的,不过,我们不想和您对着干。还请您放过我们!”唐僧的话,心平气和,春风拂雨,没有一点架子和盛气凌人的气势!好个唐僧!要是换个人,也许会说:“我们神仙和你们凡人斗,还怕你吗?干脆把你绑到广场上去,好好斗一斗,叫你游街,看你服气不服气!不整死你就不错了!看你还杀不杀和尚!”

第二章 西游成功学思想精要(13)
国王从孙行者的做法中大受启发,又被唐僧的话深深感动,于是决心归善,还把“灭法国”改成了“钦法国”。
  人生的事情,是善是恶,也许自己不一定知道,但人们的眼睛和事情的结果却会告诉你!
  (二)付出与索取
  老鳖的脾气
  取经回来,大家兴高采烈地经过通天河,老鳖再次来驮他们过河,行者高兴地说:“你果有接待之心。”(瞧这话说的!)老龟把他们驮在河中央,问唐僧:“上次我托你问如来‘我何时成人身’,如来怎么回答的啊?”唐僧一时答不上来。原来,他一心拜佛,却把这事忘了。老鳖觉得很不爽,一时来了情绪,就把他们连人带马和行李掀到了河里,经书也被打湿了。唐僧等人真是“阴沟里翻船”啊!
  这个事情的真相是——人们往往认为,别人为自己付出是天经地义的,而不必在意他人的需求和处境,不关注乐意为他人付出。
  大家将心比心地想一想:老鳖也是一个生命,它修炼了一千三百多年啊!它没有太高的生活要求,只希望得到一个人身,脱掉身上的壳,有一个堂堂正正做人的机会!“我驮你们过河,心甘情愿,但只是托你(唐僧)问一下如来而已。就算你帮我个小小的嘴皮忙,没有什么过分的呀!何况我还驮你们过河呢!而且你唐僧当时也答应过我的啊!如果你唐僧有心,怎么会忘记这样一个生命的要求呢?”老鳖一定有这样的想法。老鳖就是我们周围的人啊,有多少次,我们错过了他们,忽视了他们啊?!
  这件事情证明:唐僧太在意自己,以致忘记了别人,忘记了自己应该做到的承诺,忘记了付出和索取的关系,忘记了这种关系可能带来的后果。人际关系往往就是从这样的时刻开始断裂的啊!
  关注他人的存在和要求,为他们真心付出,而不是停留于“我知道”的空道理,甚至压根儿就把人家不当一回事。把别人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一样重要,真诚地关注他人的存在,人家才会尊重你,双方的付出与索取关系才会平衡。要不,这个人际的杠杆就会翘起来,平衡不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莫不如此!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藏经阁。两位传经书的尊者阿难、迦叶向唐僧索要“人事”(天经地义啊),可是居然有那么多的人认为那是受贿!那不是受贿,是交换,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没有“人事”,就只能传“白本”的无字经书啦!如来的解释很有道理:“以前我们在舍卫国,只诵读了一遍经书,就换来了好多米,还有黄金、白银,我们还说忒贱卖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昧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怎么还会白吃人家的“午餐”呢?怎么可能不主动给“人事”,还要人家索“人事”呢?(这里的“人事”与官场的贿赂完全是两码事。)
  想想也是,经书需要人去编写,需要印刷,需要纸张,需要人力,需要保管,需要搬运,需要发行吧?这些都是要发生费用的啊!钱从哪里来?“经不可轻传,亦不可轻取”是完全正确的呀!可是,我们已经习惯于从别人手里拿东西,好贪便宜,因此认为不正常。“倒也是,你们(唐僧)连这个道理(付出与索取)都搞不懂,你们也就只能拿这无字的经书走!”如来说。第二次传经的时候,是在阿难、迦叶收取了“人事”后,才传递有字经书的,这是多么具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啊!
  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这是人生最大的道理啊!一心做善事的佛家,都不会白传经书,哪里还有可以完全索取的世界?连我们的父母都需要回报(养老啊),哪里有只有索取的事情呢?
  (三)成就他人与成就自己
  唐僧“圆满”寇员外
  天竺国铜台府有个寇员外,一心向佛,只差斋奉4个和尚,就凑整了一万个,完成了他“万僧圆满”的心愿功果。他要求唐僧等人住在他家,呆上数日,等做完了“圆满道场”(佛教仪式)再走。唐僧十分欢喜,就答应了下来。
  事实上,唐僧的确帮助寇员外做完了“圆满道场”,总算了却了老人家的一腔心愿。这一来,取经团就耽误了半个月的时间。一心向西的唐僧,本可以拒绝寇员外的要求,但他并没有因为要赶路而拒绝他人,体现了他“成就他人”的优秀品质!唐僧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也顺利地通过了如来的考验,成就了唐僧自己,为自己增添了事业的功果。不成就他人,赶到西天去又有什么用?又怎么可能到得了西天?

第二章 西游成功学思想精要(14)
要是换作一般人,他(她)也许说:“你寇员外圆满不圆满,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凭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来给你做道场?我还有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