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成功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游成功学-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章 西游缘起与总结反思(6)
还有白龙马。身为西海龙宫太子的他,从小就被视为掌中明珠,娇生惯养,百般得宠,以至于后来无法无天,没法管束。他是典型的生活条件优越而被坑害的一代。这样的人不知道酸甜苦辣,也不知道人生百态,更不知道创造价值。最后,他因为纵火烧明珠犯忤逆罪而被下了大狱。这样一个死刑犯,眼看就要被毁灭,但观音菩萨还是给了他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给他机会取经,就是要让他知道:活在世上,应懂得什么叫做辛勤劳动,什么叫做全心全意,什么叫做兢兢业业,什么叫做有始有终,什么叫做来之不易……够典型吧!
  取经团队的人曾经都是“妖精”,但如来、观音菩萨并没有嫌弃他们,没有抛弃他们,而是看到了他们的闪光点和潜力。和我们现在的人力资源随随便便就要求“至少8年本行业工作经验”“曾经服务过外资企业”“有成功案例”之类的性质有什么不同呢?
  第三节西游人物“秀”舞台
  一、话说唐僧
  唐僧这孩子,生性憨厚善良,但智商(IQ)不怎么高,小时候对学习就没有多大兴趣。他原本是如来佛祖的二徒弟,名唤金蝉子。如来十分看中他的情商,认为这孩子人缘好,今后可以做大事。于是,如来破格把他收在门下,意欲好好栽培他一番。如来的想法归想法,可年轻的金蝉子未经世面,理解不了如来的一番苦心。面对一堆枯燥的经文,他头都大了。每天背着那么大个书包,做那么多的作业,金蝉子真的有些吃不消。时间长了,他也厌倦了。
  有一次,如来举行讲经大会,邀请了很多有名望的人,还有本门中的菩萨、罗汉等。这次讲经大会,如来主要是想让人知道,他的那些徒弟也是相当出色的,光大佛教总算后继有人了。于是,他把他的几个得意徒弟一一向与会者重点介绍,还安排在前台就座。特别是在提到金蝉子时,如来说他是“人缘活络,菩萨胸怀,大智若愚”。讲经大会进行到第30分钟,金蝉子已经被如来的“经话”催眠得昏然入睡。睡觉就睡觉罢了,金蝉子却打起了他那经典的“知鸟鼾”,一下子搅得整个会场“知鸟声”此起彼伏。这下子可把个如来的面子挺大了,出大糗了!一向对金蝉子寄予厚望的如来大为恼火,会后就紧急召集菩萨们,商量如何处理金蝉子的事情。
  金蝉子为什么会那么藐视佛法,居然连世尊(如来)讲课,他都要打瞌睡呢?观音菩萨给大家做了心理分析:金蝉子的佛性造化虽然很好,但他没有经过世事,不知道生活、工作中的道理是如何发生的,在佛塔(象牙塔)里面学的东西只不过是书本知识而已,因此他不知道珍惜佛门智慧。要想真正让他成大器,就要让他走出佛的殿堂,深入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
  大家觉得观音菩萨的分析非常有道理,于是商讨如何让金蝉子下到人间去锻炼锻炼的法子。
  还是如来有办法,他导演的“金蝉子投胎转世”充满了浪漫和传奇色彩:
  话说大唐开国之初,唐太宗李世民公开发榜,招纳天下贤才。海州(今连云港)有个陈光蕊,早有报效朝廷之心,于是前往应试,他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后高中御赐状元,真是大喜临门。
  大喜不够,还有红双喜呢!新科状元陈光蕊骑马游街,早已传得家喻户晓,整个长安城一片轰动!游到丞相殷开山门前时,正好丞相之女温娇(又名满堂娇)绣球招亲。温娇见是新科状元来了,不由得心儿颤颤,从高高的彩楼上秀手抛出绣球,牢牢地套住了陈光蕊的乌纱帽(明摆着就是等着你来嘛!)。一桩天大的亲事就这样成了。
  得给状元郎授官啊!正好江州辖区有缺,朝廷于是下诏任命陈光蕊为江州州主。光蕊谢恩不尽,携带家眷,火速赶往任上。行至途中,在万花店刘小二家住下。一日,陈光蕊去集市买下了一条鲤鱼,打算孝敬母亲养身子,又见那鲤鱼眨巴着眼睛,颇有灵性,于是拿去放了生。母亲十分欣赏儿子的做法。因为天气炎热,母亲吩咐儿子说:“我先留下来,等天气转凉你再来接我。”陈光蕊答应了母亲的要求。
  陈光蕊和殷小姐、家童乘船过江途中,却遭歹人刘洪、李彪(两个艄公)暗算,陈光蕊、家童被杀死后抛尸河中,殷小姐被逼无奈,做了刘洪的老婆(当时已经有了陈光蕊的身孕)。得意的刘洪不仅强占了殷小姐,还夺了官印,冒充陈光蕊赴任去了。

第一章 西游缘起与总结反思(7)
却说殷小姐思念丈夫,痛恨刘贼,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无奈没有机会,终日落泪不已。一日,正逢刘洪外出远门,殷小姐正在花园亭台沉思,却觉腹中疼痛,产下一子。这时候,却听得耳边一个声音传来:“我是南极星君,观音菩萨叫我来送子给你(其实是如来使的法),他今后会声名远扬,做成惊天大事的。你一定要保护好他,不要给刘贼害了。你的夫君已经被龙王救了(那鲤鱼就是龙王变的,陈光蕊把它放了生,现在龙王救他,也算是报恩吧!)。到时候,你们全家就可以团聚了!”殷小姐听到这里,不由得心中一喜。她立即写好血书,赶在次日天明之前,将孩子放在木盆中顺江漂流而下。这孩子后来幸运地被金山寺的和尚救起。金山寺长老法明和尚给他取名江流,从此把他收养在寺内。长大后让他学习经文,摩顶受戒,法号玄奘。
  一日,大家在一起谈经。一个酒肉和尚被玄奘难倒,使得他在众人面前出了丑。酒肉和尚素质太差,就气急败坏地骂玄奘是“有人养没人教的杂种”。玄奘被气哭了,就跑去找师父问自己的身世,于是,师父就把母亲写的血书给他看。玄奘看后,义愤填膺,决定报仇雪耻,他拿着血书火速赶往了长安。到长安后,在外公的帮助下,凶手刘洪等人很快就被抓捕、处决。
  报仇后的玄奘,进入洪福寺继续深造,直到唐太宗号令寻找取经人,玄奘才真正崭露头角,从一鸣惊人到一夜成名!他没有辜负唐太宗和大唐百姓的重托,不辱使命,成功地率领取经团完成了声势浩大的西游取经活动!
  二、细说孙悟空
  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名叫傲来国。国近大海(今天的东海),海中有一名山,唤为花果山。孙悟空就出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再看他的出身:他是仙石所孕育,受天真地秀,汇集日月精华,颇有灵通之意。简单地说,这个生命具有与生俱来的优秀基因——灵通,脑子好使(我们其实都有啦!)。
  幼年:灵猴的惊人一跳
  悟空小时候和谁都合得来。你看他与猿猴为伴,麋鹿为群,两小无猜,童趣无限。那时候的小孩子又有什么是非、喜好的分辨呢?(我们小时候不也是如此吗?只要有小朋友玩,大家都会乐呵呵地玩到一起,多么自由自在!)
  悟空当上猴王源于他的惊人一跳。这个赌注是如此简单:猴子们发现一股瀑布飞泉遮住了洞口,于是打赌“谁能进去不伤身体,寻个源头就可以当猴王”。那时候悟空虽还没有什么大能耐,但他站出来成功地跳了,于是就成了猴王了!这一跳,对他是多么重要啊!是否反映了他的野心(或者说抱负)、勇敢、冒险等优秀品质呢?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悟空也属于这种类型。当了猴王,你看他把个花果山打理得也不错。第一,分派了君臣佐使,各司其职,有了基本组织。第二,与周围的“人”井水不犯河水,和睦相处。“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享乐天真。”能做到这一点也不大容易。一个与人和睦相处的“大王”是不好当的啊!(我们与我们的邻居、同事、客户、陌生人是否能做到这一点呢?)虽然现在只是管几个“猴子”,一小块地盘,但毕竟也是个摊子嘛!前途无量!(加油!)
  猴王的反叛精神实在太强了!天生的不安分,天生的另类!好好的山大王,看起来威风,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要死?看那些野兽、鸟儿横尸森林,猴子们或病死,或老死,这种恐惧感恐怕是刻骨铭心的。猴王知道自己有这一天,他知道自己的处境,他不想死啊!他渴望长生不老,不受阎王管束啊!这时候,有个通臂猿猴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只有仙、佛、圣不服从阎王管。真是一条绝妙的“长生不老计”(有些人把名字刻在石头想不朽,有些人不事标榜却名垂青史,有些人却弄巧成拙、遗臭万年)!于是,成仙、成佛、成圣就成了他的生活目标!
  通臂猿猴的信息促使猴王一心要寻找那“长生不老”的法子。于是,猴王告别猴子们,乘坐小竹筏漂流到了“南瞻部洲大庄园”。调皮可爱的悟空发觉,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太好玩了!

第一章 西游缘起与总结反思(8)
童年:立志一心求“长生”
  快到“南瞻部洲大庄园”岸边了,美猴王老远就看见人们在海边忙乎,原来他们是在捕鱼、打雁、挖蛤、淘盐。他还没下岸,岸边的人就纷纷逃走了。想那猴子也机灵,思虑准是自己不穿衣服的形象吓倒了这些正道人家。哎,这一趟漂洋过海,原先树叶遮羞的“衣服”,早被海风海浪打到海里去了(和现在那些有衣服不穿,偏偏动不动就在公共场所搞什么裸奔的人区别大了)。猴子就是反应快。说时迟,那时快,一跳下筏子,只见他迅速地迈开百米跑,仅在80米见方处就死死地逮住了一个和自己个子差不多的小童,三下五除二,他连拉带扯地剥了童子的衣服。那童子莫名其妙,吓得直叫娘,还没待他反应过来,早被悟空光溜溜地扔到了一边。悟空抱着扒来的衣服,蹦蹦跳跳地蹿进了小树林。他哪会穿衣服,从下往上看,却见他——鞋子右脚套到了左脚,后跟套住了脚指头,把个袍子从下往上穿,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