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中国企业的十大定律:崩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救中国企业的十大定律:崩溃-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没办法,但是也比无所作为要强。
  范棣:我不完全同意你的看法。在一般竞争的环境下,在中国目前的市场条件下,采取苍蝇战略也许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在企业遭遇困境,特别是处于崩溃的威胁的条件下,如果企业家像无头苍蝇一样东一头西一头的话,有可能恶化企业的危机。
  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我过去有一个朋友,云南省的优秀企业家,经营当地最大的做床垫的企业,也很有名,交了很多税,后来做房地产。做床垫期间,他应当是安分守己的。有钱以后,想更大发展,于是开始做房地产。做房地产,不可能不与当地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土地完全由政府部门掌控。盖的房子出了问题,老百姓要告他,他如果和政府部门关系好,调解一下就没事了。后来,他的儿子被抓进去了。他慌了,开始到处打电话,托人救儿子。有的时候,别人介绍一个关系很远的朋友,他也丧心病狂,打电话去求能不能帮个忙。电话打多了,所有人都知道他出事了。
  王巍:首先他把危机扩散了。许多企业起步时是依赖关系的,尽管后来建立了自己的市场能力。但是,危机来临时,本能地他还是要用关系来摆平。但此一时,彼一时,大家彼此利益关系的计算基础和模式都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寻找过去的关系往往不过是给自己的炸弹又增加了一条导火索。
  

中国很多企业家不得不成为苍蝇(2)
范棣:结果大家都不敢接近他了。第二,这个时候他试图用钱摆平。但是,当大家都知道你出事了以后,再拿钱摆平的话,问题可能就更大了。结果,自己暴露,被抓了进去。其实在那个时候,事情只是牵扯到他的儿子身上,到此为止,但他为了救儿子,把自己也搭进去了,弄巧成拙。这是一个在危机中崩溃的企业家采取的连续错误的方法,使得危机变成了彻底崩溃。他从十几岁时一个农民做起,四十几年,并不容易,家业毁于一旦。
   txt小说上传分享

别把失败当成一种娱乐节目
王巍:在美国,比如说安然公司出事了,基本上是安然破产,顶多牵扯到一些关联公司。而且,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存在一个迅速分散危机的中介机制,律师、审计师,法院、政府监管机构甚至社区,都按既定的牌理出牌。社会舆论也习以为常,不会有意煽风点火,进行非商业的泛道德攻击。但在中国则不同,一个企业崩盘往往引起当地政治、经济的全系统雪崩,崩溃本身变成了一个连锁反应,各个相关利益群体缺乏基本的商业道德底线。如果一个企业出事,也许仅仅是短期的头寸困难,或者是企业家个人丑闻,或者是传媒的捕风捉影等。只要企业突然出现脆弱点,有可能亏3个亿,银行就可能釜底抽薪单方面撕毁信贷合同,客户群体会趁火打劫停止正常往来,公共服务部门断水断电,公检法不请自来,最后一定会把20个亿的连带损失砸在它身上。这种崩溃就不单是一个企业的崩溃,更是信用制度和商业文化的崩溃。
  民众有一种好奇心理,将企业失败看做娱乐节目,不愿意从失败当中研究什么教训,只是先怨天后尤人,满足于一点非常肤浅的解释。于是,中国商人或者民族缺乏历史记忆,同样的企业失败往往是低级错误的不断重复。
  范棣:企业家要避免在崩溃中成为一只苍蝇的话,形成一个良好的心态很关键。这里,我还是说一个故事,一件真事。
  在上世纪30年代,印尼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小姑娘,14岁就从农村到城里给人家做保姆。离开村里的时候,身上带了5个卢比。干了20年,从保姆、清洁工、纺织工、工厂经理到业务主管等等。35岁的时候开始创业,干了30年,成为印尼的一个富豪,有百亿卢比的身价。在她65岁的时候,与几个很强的国际企业竞争一个很大的能源开发项目,她倾其财富投注于项目中,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她不应该那样,风险太大,没必要。结果她最后胜了。之后,有人问当时她是怎么想的。她说,当初从农村出来的时候,身上只带了5个卢比,如果失败了,全军崩溃,她只不过失去了当初的5个卢比和一些利息而已。她要做的事情无非是找回那5个卢比。
  

难道失败是一个道德与人品问题吗
这是一个5元钱的心态。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说,对于成败,也许不必太过于看重。你刚才讲得很对,中国的企业家把成和败看做是生活的唯一标准,这是很可怕的。因为成和败都是一个常态,你不是成,就是败。中国人胜了就是鸡犬升天,败了就一败涂地,全部完蛋。大部分中国人把败看成一种可耻,把失败当成一个道德问题。如果我们的企业家不能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看待成败,就很难有一个正常的心态来对待危机。
  一个企业家在崩溃的时候,应当超脱名誉、地位、财富得失来考虑问题,最大限度地冷静面对问题,承认失败,接受可能的最坏的结果。有了这个心理底线,把处理危机当做一个正常的任务,防止崩溃的底线就有了。对崩溃的心理防线有了,就会重新在心里建立起信心。
  王巍:大部分中国人由于没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信仰,所有的计较都是以在现实中的成就为最高成就,往往是单向思维,只能成不能败,而且只能是一天比一天好。内心里也不接受周期性,弄得大家心理紧张。
  我有一个朋友,他当年在海南做房地产做得很大,曾经是海南航空的个人最大股东。但是后来海南房地产泡沫中他的损失非常大,立即从亿万富翁变成负债累累。很多人纷纷卷款走了,到处躲债。他也欠了很多钱,但不回避事实,而且在此后的十年里始终努力还钱。他曾在北京的一个地下室里开了家日用家居商店,还尝试做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总。经过大风大浪后,他的心态就很平和。他说人要学会做虫,虫将来会发育成龙。不要整天做龙,龙就不可能成虫了。
  能接受失败在中国尤其不容易,因为整个社会环境是谴责失败者的。成则王侯败则贼,企业失败往往被看成是人品的失败。这种苛求给企业家的心理带来巨大的阴影,压力空前地大,家庭没法帮助,同事不能谈,竞争对手更是不行,很多人由此而自杀。从报纸上的消息看,仅仅因为竞争对手的销售形势较好,上海大众桑塔纳汽车的老总就跳楼自杀了,他承受不了这种挫折。没有一种更高的信念,每个人都会是脆弱的。
  范棣:而且中国有些企业家特别自恋、自怜,整天觉得自己可怜、孤独,其实一半是心态问题。
  王巍:他没有一个正常释放的心理平台,就容易走偏路,苍蝇乱转,病急乱投医。
   txt小说上传分享

急小一定自乱大局
范棣:苍蝇行为的第一个问题是急。企业处在崩溃的时候,当然谁都急。但事实上,正是这个时候急不得。企业在崩溃的时候,所有的问题都是急事,没有一件事是小事。什么是真正的大局,在急的时候大多数人可能搞不清楚。很多时候,大事情是被小事情急出来的。好像刚才的例子,儿子出事了,做父亲的当然急,但是他忘了大局,结果以错治错,反而造成了更大的问题。
  有一些企业家在风光的时候非常豪气、神采飞扬、信心十足,但是一遇到危机,特别是面临崩溃的时候,就立即打回原形,说话低三下四、十分谦卑、信心动摇。这种两面性就充分表现出来了。听到好消息就来精神头,听到坏消息就打蔫,信心随着心情左右摇摆,以致自乱军心。谁跟他说话都有用,谁跟他说话也都没用,这种变化是非常可怕的。当企业家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其决策就必然像苍蝇一样乱哄哄的,不崩溃才怪。
  

自以为是必定失掉远谋
王巍:苍蝇行为的第二个问题是自以为是。在企业风光的时候,企业家渐渐养成了一种自以为是的判断习惯。这种判断习惯在企业好的时候也许不是什么问题,但到了出现危机的时候,这个判断习惯就完全可能导致战略失败。胜利时候的一套打法与经验,完全不能应用于失败的时候。很多企业家为什么一遇到危机,企业就几分钟完蛋?正是因为他仍然使用胜利时候的自以为是的判断习惯。
  我有个朋友叫姜伟,当年创办了飞龙集团销售保健品,是国内闻名的少壮派民营企业家。1994年最火的时候据说签了向韩国出口2亿美金的单子,而且卫生部长还专门接见了他。那个时期我希望帮他上市,就专门到沈阳找他。但是,等了几天都请不出来。我只好通过当地税务局局长找到他,在沈阳最昂贵的酒店请客。他大摇大摆地上来就讲前几天卫生部长如何找他,又是几个证券公司的一把手他都不想见,言外之意是能接见我这个副总级别的是给了税务局长很大的面子。而且,他根本不正眼看我,只是志得意满地说,我现在是什么欲望都没有了,挣钱的欲望没有了,当官也不想当了,山珍海味已经全吃完了,连性欲都没有了。看他当时那种骄狂的态度,让我立即打消了讨论的念头。
  手里拿着他秘书递来的名片,我一字一顿地说:姜总,一直久闻你大名,我是做投资银行的,全国跑遍了,阅人无数。听了你一番话我就明白了,你是我所见到的企业家里面素质最差的一个。这句话一说,气氛一下子凝固了,特别是税务局长十分尴尬。我接着说,看看你的名片,“飞龙集团终身执行总裁”,据说你还读过大学,你不觉得这是一个笑话吗?飞龙集团是刘文彩的地主庄园吗?你居然还是沈阳市最优秀的青年企业家。听说你妈妈做营销,你妹妹搞财会,这是个正经八百的优秀企业吗?我看这无非是个家庭作坊。就这样的一个企业,你还认为做成了大企业?今天咱们初次见面,感谢你赏光,单我先买了,你慢慢吃,我先走一步,以后有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