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失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永不失业-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配合。遇见你不喜欢的同事你又当如何呢? 你不喜欢别人,别人也会不喜欢你。 当工作迫使你需要找别人一起做事情的时候别人就会故意消极怠工,或者故意拖延。最终受害者还是你自己。

  而如果我们能放弃自我意识为中心的低级动物本能,一切以公司利益为核心的话你就会发现原来身边的同事那么重要!可以说各个都是衣食父母。比如做销售的小A虽然她喜欢李宇春,你喜欢周笔畅,你们曾经为此吵个不休。但他居然每个月能帮公司卖出去10万件产品。你的工资里有有部分就是他赚回来的。  小C虽然有点拜金主义,而你是理想主义者。你总是觉得小C很势力,经常批判他。可你后来发现公司的产品卖得那么好原来大多是靠小C的笔竿子宣传出去的效果,你拿到的工资里也有小C的一份劳动成果在里面。 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想? 你一定会放声为这些可爱的人高唱:“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

  如果你了解小C的价值了,那么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抛开那些无聊的分歧去帮助他,因为你意识到了那是为了你们共同的目标:“盈利!” 如果你意识到了小A的价值,当他工作上遇见困难的时候你也会放弃一切争论去帮助他。因为你知道他的事干成了你也有好处,他好你也好! 而你这些看似无似的帮助,终于是会迎来回报的。 你对同事的热心和帮助以及理解和赞赏同事们都会记在心中。当你有工作上的问题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居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获得大家的支持和帮助,真正达到了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境界,这才是成功的同事关系。

  反之,如果你总是固执的因为你个人的审美个人的看法个人的观点去衡量这个世界,对一切不符合你判断的同事都粗暴的定义为“坏同事”的话,那么他们的优点你就永远感觉不到,他们的能力你也无所体会。你更无法自己其实你的薪水里就有这些“讨厌”的人赚来的一份。 他们工作上遇见问题的时候你不仅不会去帮忙还会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那么长此以往你必将受到其他同事的鄙夷。 最后当你工作上需要帮助时,你会发现你居然一个可以真正称得上同事的人都没有。只有一群仇恨你的人用冰冷的眼光冷冷的看着你滚蛋……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我是什么?
换一个角度思考你在企业中的价值

  很多人会对这个问题感到好笑,我就是我。我是人一种碳基哺乳类高级智慧生物体,这还用问吗? 其实本小节“我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指你在企业中究竟扮演着一种什么样的角色。无论企业大小,它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企业老板和基层员工一样都是人,也都是不能开印钞厂的人。企业管理者仅仅是通过安排每一个人干一些不同的工作就能生产制造产品从而获得盈利,即使广告、渠道类公司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卖的是“服务”这个产品罢了。试问给你20个人你是否就能成立公司赚大钱呢? 我想可能你做不到,因为那些人可能一哄而散。即使生产出点什么也未必有市场。 只有那些真正掌握企业这个大机器设计原理的人才能成就一个企业,一个健康的企业。

  而每一个做初级员工的,只是企业这个大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但影响却并不小。如果这颗螺丝钉东摇西摆的到处乱晃,或者时松时紧,那么企业这个机器就会运行得不顺畅。可很多职场新人就是不安于做一颗螺丝钉,反而对自己一窍不知的企业运行机理指手划脚。或者觉得自己屈才了,一心想着要做管理要当经理。用王朔的话来说就是:“无知者无畏!”这样的人往往下场就非常明显,且一生都不会有任何进步。甚至混不下去只好回家种田者更是数不胜数。要知道仅北京市每年就有550万人待业,而北京市每年最多只能容纳其中 50万人。

  那么你究竟是不是属于无知那一类型的人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验来自我证明一下。

  比方说现在有一家企业聘请正在某部门经理,这个部门正好是你所学的专业,或者你喜欢或者比较熟悉的领域。这个企业资金情况也比较不错。那么你是否认为只要你能拿到这个职位你就一定能干好这个职位?

  如果你立刻就拍了胸脯说:“我保证我一定能!”或者“我相信我能!”那么你就是属于无知的那一类人。请问你凭什么相信?能答得出来吗?就凭你内心很想?你之所以敢拍胸脯是因为你对事物的看法全部是出自对自己盲目的自信,和情绪化的保证,你的保证没有任何价值,也没有任何责任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嘴上无毛说话不牢!

  如果你觉得我批评得有点过分。那不如这样吧。现在我给你一个年薪水10万当总经理的机会。我原本打算每年投资40万给这个项目,计划是年赚回300万,其中5%作为你的奖金,现在我绝对信任你能完成任务,总经理就给你做了。任何一个看到本书的人都可以来找我应聘做这个职位,只要你给我下保证你一定能完成任务。 

  既然你如此肯定你能完成任务,那么我就稍微修改一下规则,我不投资那40万了。请你回家把你父母的养老钱,还有你家的房子什么的一切值钱的东西典当掉,然后再找亲戚朋友们借点。最后凑齐40万!你把这个钱到我公司做押金,赚得到300万我给你150万做提成。赚不到嘛……不好意思,你这40万可就要成为赔偿你没有做到承诺的赔偿金了。

  我想只要听到这里,很多满口保证的家伙绝对一拍屁股就走人了,还溜得挺快,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只有无知的人、担不起责任的人才敢对自己并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信口开河的保证。就好象那些一见到美女就立刻山盟海誓的家伙十有*都是浅薄的无知男人一样。

  而那些真正饱经风霜,知道天有多高海有多深的人绝对不会轻易的信口开河。比如我想去获得这样的工作机会,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去了解这个企业和企业沟通先了解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原计划是什么?他们企业结构中这个项目的定位和需求是什么?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给这个部门的配置又是什么?最后这个企业在行业里的竞争力又是如何?直到了解完了这些之后我才敢给出一个答案:“我能”或者“我不能”。就如同即便是见到美女我也不敢随便山盟海誓,我必须了解她的性格,她的知识水平,她的为人处世风格等等一系列重要因素之后才敢给出一个判断。一个可以做管理的人,可以带领团队的人、一个可以做到行业内顶尖的高手就必须要有这样的素质和责任感。 

  法国卢浮宫正门曾经邀请著名的华人设计师贝聿铭做设计。当时法国人找了很多人,无数号称有才华的设计师接到这个邀请后都很快满口答应下来。而只有贝聿铭接到要求后说:“我不敢肯定我能做,如果愿意的话请给我半年时间。”于是他不分昼夜的在各种天气各种时间段对法国卢浮宫正门进行不间断地观察。半年后他才终于得出结果:“我能做!”由此可见英雄所见往往略同,职场高手们往往懂得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所以他们不会盲目的信口开河。反而无数毕业生,职场新人们不知天高地厚,连自己身边的同事关系、连自己手上的工作都做不好,却还要抱怨企业没让自己做管理没让自己当经理。

  看到了吧,现在的你对于企业这个大机器的价值只相当于汽车上的一颗铆钉。李嘉诚还修了那么多年轮胎都没有抱怨自己没有被欣赏没有被升职,你还抱怨什么呢? 当好你的铆钉吧!扎下根去把你手上的工作做深、做绝、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做到出神入化,那么360行行行出状元,你迟早会出人头地的。如果你连铆钉都当不好当不稳总是轻浮的跳出来,那么很快就会被抖落在地被汽车行人压扁踏平永无翻身之日。 txt小说上传分享

2.你能发光吗?
换一个角度思考你的潜力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无数的职场新人总是在下班后和老同学聚会聊天吃饭喝酒大家开始议论纷纷怎么才能发财,抱怨自己职位太低,薪水太少。然而这些都是没有用的。真正能成为企业核心人物,能发出光芒的人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他们总在思考如何把手上的工作做到极至,天天幻想天天聊天怎么可能有进步呢?可总有很多人喜欢把幻想当理想。

  我喜欢在周末的时候登山露营,每次在爬高山的时候能爬上去的人,总是那些即知道方向又能走稳每一步的人。而有一部分人总是一直望着山顶觉得山太高了、太远了忽略了脚下的步伐,结果越走越感觉走了半天还在原地踏步,于是就失去了上山的信心和动力。还有一部分人永远只看着脚下,从来不看山顶在那里,这样的人走着走着就迷路了,无法继续前进。 山顶在什么地方只需要偶尔看一眼认准方向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盯好走稳眼前的每一步。当你把每一步都走稳不在乎什么时候能走完山路,坚定不已的走下去时,不知不觉你就能走到山顶了。不可否认走山路的艰辛,但不能因为艰辛就看不起这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不积硅步何以行千里?登山的哲学往往和人生的道理即为相似。无怪乎像王石那样的成功企业家也如此迷恋登山,就好象他在广告中所说的:“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努力往上走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如果你是有成为金子的潜力,那么你就必须认识到这一点。牛根生、李嘉诚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人们却总认为这些故事太远太传奇。而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

  我有一个舅舅是初中毕业生,家住农村。中国有上亿个这样的农村青年,他们的出路似乎除了种地外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到城里卖苦力当民工。我舅舅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