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内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汇源内幕-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十而立”,此时的朱新礼依然是年轻而朝气蓬勃,比年轻的“学弟”们多了几分成熟,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朱新礼也感觉到自己年轻了不少。在和大家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年轻人的活力和闯劲。
  在学校的日子里,朱新礼每天提前预习当天要学的功课。每次上完课后,他都及时复习、整理笔记。晚饭后,他习惯性地散散步,然后继续到图书馆上晚自习。就这样如饥似渴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学习管理、政治、文学、金融等。
  至于生活、待遇,老朱根本顾不上计较。在进修了一年多之后,山东省冶金厅的一位朋友专程去学校看望他。这位领导一走进朱新礼的住处,立马懵了:8人间,还是顶铺,堂堂的省级劳动模范、优秀党员、优秀企业家,竟然住在这地方?
  朋友立刻找学校的有关领导了解情况。原来,朱新礼来到学校报到的时候,就简单地办了个手续,填上自己的名字。一贯低调的朱新礼从来不愿炫耀自己,更没有亮出过省级劳动模范、优秀党员、优秀企业家这些耀眼的“王牌”。
  如果不是朋友出面过问,校方可能永远不知道这位“名人”大学生的底细。了解了朱新礼的“真面目”后,校方赶紧安排给他改善待遇——让他“更下四层楼”,从7楼搬到3楼,住两人间的房子,而且为其配备了电视、电话,待遇“大大改善”。
  现在回忆起来,朱新礼的确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深造的时间。谈到当初“躲”进象牙塔“闭关修炼”的原因,他曾经这样解释道,“我是觉得自己要把握好时间——应该在经济低迷的时候去学习,在经济繁荣发展的时候出去创业。而我学习那两年正是经济最低迷的时候,所以也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这里,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惊叹朱新礼的选择。选择在1989年去进修学习,对朱新礼来说,也许时间点的选择带有偶然性,但现在回顾起来,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他所选择的时间正当其时。
  朱新礼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学习机会。同时他也的确把握住了这“最好的学习机会”。对于这段学习经历,朱新礼曾感慨地说道:“如果没有在管理干部学院学习的话,我可能会在村里一直干下去,或者是在地方政府混个一官半职,也就不会走上创业这条道路了。我觉得人生需要不断地学习,这对培养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很重要,也可以开阔眼界,甚至影响今后的道路。”所以,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三年是朱新礼最难忘的三年,也是收获较大的三年。朱新礼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从2000年开始,他专门拿出30万元作为学院的奖学金,持续十年,每年都要邀请学院的老师同学来汇源做客交流。
  在经济干部管理学院进修的这段时间,朱新礼不仅从书本上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同时也学到了诸多课堂之外的东西,甚至有过一些“有趣的小发现”。比如,有时候,对老师讲的课没有兴趣,不想听的时候,肚子就饿得特别快,有时离下课还有好长时间就想着吃饭了。下课铃一响,他就往食堂跑。有意思的是,当他把这个小秘密告诉自己的同学时,全宿舍8个人竟然“同病相怜”。不过,这件小事给他一个启发:人们越是没事干,肚子饿得越快。
  当然,并非每次上课的时候都是这样,有些老师课讲得非常有趣,他越听越想听,有时候竟然都意识不到快要下课了。他自己解释说,“越是忙起来的时候,意念一转移,反倒不觉得饿了。你看炒股热的时候,人们就忘了吃,忘了喝,但闲下来的时候,就会想着去喝酒,吃零食……”
  于是,逆向思考之后,颇有商业头脑的他,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全国人民能够闲起来的时候,消费品需求不一定会下滑。”
  

“给我一个全县最差的企业干”
1992年初,朱新礼被调到沂源县任外经委副主任。当时外经委的办公室,1间屋子里坐6个人,其中1位主任,4位副主任,1位秘书。5个主任每天的工作就是开会、讨论、批文件、看报纸,唯一的秘书扫扫地、打打水、迎来送往。
  朱新礼所面对的工作模式,是一些政府机关部门典型的工作模式——朝八晚五,报纸茶水。对多数渴望“当官”的人来说,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铁饭碗”。
  朱新礼可是个闲不住的人,很快他就烦了。幸好,他还有爱学习、爱读书、爱看报的嗜好。
  在机关里工作,倒是可以成全他这个爱好。于是,工作之余,他就如饥似渴地从报纸、杂志上索取信息,学习新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
  1992年春天,87岁高龄的###,从1月18日到2月21日,相继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陆续发表了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重要讲话。
  小富即安、吃老本不符合朱新礼的性格,为了创造个人的更大价值,他果断地作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决定。“现在身体好,精力也旺盛,如果再不干,就晚了。” 在###南巡讲话的鼓舞下,朱新礼这样对自己说。
  第二天,朱新礼就找了沂源县委书记陈传玉同志,要求“给我一个全县最差的企业干”。陈书记让他找分管工业的丁副书记。
  于是,他就走进了丁副书记的办公室。
  还没等书记招呼他坐下,朱新礼张口就说:“丁书记,我不想在政府机关干,想去干企业。”
  丁书记眼睛都瞪圆了:“新礼,你不是跟我开玩笑吧?”
  朱新礼摇摇头:“不是,我已经思考再三,你从全县找一个最差的企业让我去,哪一个企业都行。”
  丁书记耐心地说:“新礼啊,算了吧,不要去受那个罪了,好不容易从乡镇企业中出来,就在这里干吧。”
  朱新礼再三坚持:“我想闯闯,您就从全县企业中找一个给我吧。”
  丁书记看朱新礼态度坚决,最后无奈地说:“你想找哪一个?”
  “我一点目标都没有,你说哪一个,我就去哪一个。” 朱新礼说得极其认真。
  看到他是铁了心想要去企业,丁书记沉思了半晌,然后说:“有一个罐头厂,是1984年建的,你去那里怎么样?”
  朱新礼爽快地回答:“可以。”
  自此,朱新礼毅然跳进了充满惊涛巨浪的“商海”。
   txt小说上传分享

接手负债罐头厂
跟丁书记谈话后的当天下午,朱新礼就去了那个“最差的企业”——沂源县罐头厂做调研。
  且说这个罐头厂,110个工人,竟有20多个人守着一个小冷库吃租赁费,而其余的工人则大都跑到水泥厂等其他厂子做装卸工,还有一部分人干脆待在家里无所事事。这个正处在破产边缘的国有企业,除了三年没发工资的“光荣记录”之外,还有高达1 100万元的银行负债。
  当他走进那个破厂房的时候,20多个工人正在院子里围成一圈打牌。
  朱新礼想进去,却被站在门口“放哨”的一名工人拦住了:“你是谁啊,到这里来干什么?”
  朱新礼一愣,接着回答道:“不干什么,就是想来看看。”那工人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觉得眼前这人看起来也不像什么“坏人”,就放他进来了,嘴里还嘟囔着:“看看?一个要倒闭的破厂子,有什么好看的!”
  这就是朱新礼这个“钦差”将上任时的情形——人心涣散,前景惨淡。
  然而,一向要强的朱新礼没有被这糟糕的情形吓倒,他决心要力挽狂澜、来个“乾坤大挪移”式的颠覆,要让这个一潭死水的企业重新活起来。
  正式接手罐头厂之前,他先后到深圳、北京、烟台等地做了一些调查,一圈下来,他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那时的新鲜水果供给已经十分充足,很多人都不愿意再吃水果罐头。再加上水果罐头价格高,马口铁包装开起来特别麻烦,自然就失去了市场。再加上负债率越来越高、体制束缚等种种原因,罐头厂根本发展不起来。
  朱新礼向政府的分管领导提了个要求:让国有资产管理局把这个厂的资产重新评估一下,把体制改一改。
  经国有资产管理局评估,设备及厂房等总资产一共是450万元。最后得出结论:该企业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接着,县委、县政府下了一个文件:政府三年内不要利息,朱新礼把450万元还掉,并承担全部经营责任。
  改制终于完成!
  但被评估为上百万元的设备,由于耗能高、效率低,已很难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早就该被淘汰,只能当做废铁变卖了2万多元。
  几排所谓的砖瓦厂房都已经年久失修漏雨,唯一值钱的就是那20亩地。而当初征地时每亩5 000元,评估作价时却按5万元转让给朱新礼。
  把这个濒临破产的国有工厂交给他,政府无非就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在朱新礼接手之前,沂源县就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就是把水灌进去当罐头卖,那个厂也会亏损,迟早也要倒闭。”
  对于朱新礼的选择,很多人自然都不理解。
  其实,朱新礼思考过,效益好的企业干得好好的,也没有机会让自己发挥;别人不看好的企业,你敢去,用才能和智慧闯出一片新天地,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有大智,才有大作为;正所谓艺高人胆大。
  

汇源的诞生
改制后,朱新礼召开了第一次员工大会。
  罐头厂久不开工,员工们有的到别处打工,有的在家闲着没事干,但听说被朱新礼接管了,工厂改制了,都担心自己将来怎么办。
  接到会议通知后,大家三三两两地来到了工厂,围在办公室前唧唧喳喳地议论。
  人到齐后,朱新礼主持召开了全厂第一次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他宣布:“相信我的、愿意跟我一起干的,不但按时给你们发工资,而且从这个月起,基本工资上浮50%;想走的,我不会用档案拴住你们,而且,还另外加发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