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者日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步行者日记-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埃伦·伯恩斯在舱口纪念音乐壳剧场对我的采访。查尔斯从来没见过自己上电视,这一刻,他笑容满面,或许是因为他迷恋上了那位金发碧眼的美丽女记者。休息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查尔斯检查我的双脚能否重新上路。它们已经面目全非,满是绷带和水疱的伤痕。我开始怀疑它们能否一天行走40英里。天气太热,我之前训练的日子里没有这样的酷热。

    查尔斯帮我挑破脚上的水疱,敷上抗生素膏,这至少使我暂时感觉好些了。我又开始行走,疼痛也随之回来,但我强忍着,并对自己说,坚持下去,一步一个脚印。我不能慢下来。

    黑夜拉开了序幕。我筋疲力尽,累到骨头都酥软了,脚上的水疱起了一层又一层。但不管怎样,我还是逼着自己上了另一座陡峭的山峰,它就在那儿—3英尺(1英尺约等于0。305米)宽的马拉松黄色条纹起跑线横在路上。我到了!我的反向马拉松就在此结束!我俯下身来,手掌撑在条纹上,亲吻起跑线,用尽全力大喊:

    “我做到了!”

    我们都笑了。查尔斯把车停了下来,我爬到车里休息。

    “你怎么了?”他问。

    此时我的情绪又占据了上风,五味陈杂的感觉只有自知。“我通过起跑线了,”我告诉他,“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我没法解释,也不确定这到底意味着什么。走完心碎山已让我精疲力尽,但还要走完最后8英里才能到万宝路。继续走之前,我需要先休息一下。躺在这寂静的夜晚,我甚至能听见两万双运动鞋拍打赛道的声音。
第2章 上路第一天(3)
    每年4月中旬,你都会在霍普金顿听到这个声音——一个你永远不会忘记的声音。我想起了20世纪50年代末我还在跑马拉松的日子。那时候还不到500个运动员,但跑步时运动鞋拍打路面的声音是你在霍普金顿记住的唯一声音。

    已到晚上9点半,我还得走8英里。在85号公路上,两辆警车朝我们开来,把我们围了起来。原来是有人报警说黑暗中有个“怪胎”正沿着85号公路往下走。值得庆幸的是,警察很恭敬有礼,他们看到面包车后就知道我在干什么了。在慈善列表中看到我有在为C。O。P。S。(警察解救的幸存儿童)筹集资金时,他们向我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并嘱咐我晚上走路要小心点儿。

    查尔斯看上去神色慌张,因为他有点为自己的临时签证紧张。半小时后,当我经过9号公路时,我知道,这艰苦的一天接近尾声了。我的屁股疼痛难忍,由于长时间的汗水浸渍,我胳膊下的皮疹一阵刺痛,此外还伴着头疼,我的脚也因受了重创而疼痛着。但我知道自己必须前进,因为,当事情开始变得艰难的时候,任何放弃的念头都会让整个计划泡汤。如果我继续唉声叹息,今天就永远也走不完。我需要想些别的事情才能走完后面艰难的几英里。于是我开始回忆以前的生活,并很快陷入了沉思。
第3章 13岁那年,我父亲自杀了(1)
    13岁那年,我的父亲自杀了。他被诊断为双相性情感障碍,又名“躁郁症”。但在20世纪50年代,没人知道该如何治疗这种疾病。当时我并不知道他是自杀死的。母亲告诉年幼的孩子们,爸爸因为心脏病去世了。

    父亲走了,留下妈妈和7个孩子,最大的21岁,最小的才4岁。尽管以现在的标准来看,我的父亲严厉又有虐待倾向,但他却是一个优秀又体面的人。他极其严格,对孩子要求很高,因为他想让孩子有所成就;他相当聪明,会切割花岗岩,又在哈佛大学做过泥瓦匠,同时还是花匠和园艺师。高中时他曾是一名优等生,一名优秀的橄榄球运动员,但他看起来总是很不安定。他常会季节性发病,缺席了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光,特别是冬天那几个月,他通常会住在州立医院。几年之后,我才从母亲口中得知一件事—在他们25年的婚姻里,他曾试图自杀过40多次。☆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他最后的一次尝试,是把一根橡胶软管塞进他那敞篷卡车的排气管里,然后开车出去了。那年他44岁。

    他走得太早了,以至于我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他,但他似乎也不想了解我。我和父亲之间的关系惨白而空洞。他很少跟我说话或者教育我,更别说进行心对心的交谈了。我听说,他认为是妈妈和另外一个男人有染才怀上的我,认定我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我的出生可能会对他造成情感上的伤害,并一直影响他的后半生。母亲是否如此,我一无所知,但我不相信她是这样的人。只是父亲的一面之词,真的也好,假的也罢,却让他一辈子都疏离我。

    他给我留下的感觉是:我从来都没有父亲。但他的突然离世还是让我的兄弟姐妹们都充满了焦虑和不安。为什么他要这样对待自己的妻儿呢?他怎么忍心永远离开我们,让我们做没有父亲的孩子?

    忽然之间,我成了一名男子汉,感觉自己一下子从13岁变成35岁。

    这是我漫长人生旅途的开始。

    父亲的去世迫使我开始寻找工作。这个家庭一直都一无所有——没有火、没有电、没有衣服,现在,连食物也没有了。我需要找一份工作……或者几份工作。

    我的母亲以前一直是个家庭主妇,现在她也需要找份工作。她很快在瑞克苏尔制药的冷饮店找到了份工作,每天下午4点下班回家,然后直接上床睡几个小时—因为她还得去当地的精神病医院上夜班,从晚上11点上到第二天早上7点。两份工作还不够,她还需要第三份—周末去邻镇的霍华德·约翰逊家里当保姆。事实上,爸爸的死把妈妈也从我们身边带走了。我的兄弟姐妹生活都相对稳定,两个姐姐继续上大学,哥哥接手了父亲的园艺事业,另一个哥哥在上高中。两个妹妹都还小,不能工作。
第3章 13岁那年,我父亲自杀了(2)
    我们一家人在这个世界上很无助,父亲的亲戚排斥我们,把父亲的死怪罪在妈妈头上,我们只能默默承受。每天凌晨,我摸黑走1英里去报社,早上4点到达。在那儿,我把成捆要投递的报纸为报童准备好,让他们投遍韦斯特伍德(Westwood)的所有商店。此外,每天早上,我还要拉着我的小红玩具马车走上数英里,从一条街走到另一条街,挨家挨户地把报纸投到千万个家庭的信箱里。

    当然,这份工作也给我带来了额外惊喜——报纸里经常夹有免费的面包优惠券,我会剪下一些来,拿去超市,兑换成面包,然后骄傲地拿给妈妈。妈妈会用面包做出各式各样的食物,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布丁面包、三明治,把面包切成细条早上蘸着碗里的牛奶和糖吃,把两条面包叠到一起当晚餐吃,把涂满黄油和肉桂的土司风味面包作为小吃。面包是我们的主食——而且经常是我们唯一的食物。十米十花十书十库十 ;http://www。7mihua。com

    周一至周五早上,我在指定的线路上投完报纸后,还要不情愿地去上学。每天早上走完10英里后,我头脑清醒、警觉灵敏,而我的大部分同学刚从被窝里爬出来,准备去学校。4个小时的行走令我的大脑比大部分孩子都要亢奋。

    父亲去世后,我的心一直笼罩在阴影之中,对学习一点提不起兴趣。老师经常重复一些我在小学就已经学过的东西。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如果上学不是强制性的,我就不会去学校了。事实上,父亲走了之后,由于缺少监督,我经常旷课。

    学校根本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挣钱、打棒球和到处走走。也许是因为父亲去世后,我和家人一直处在“求生”模式下,所以我无法预测未来,只能活在当下,得过且过。我几乎也没时间去学习和做作业。放学之后,我还有别的工作要做:我得快点赶到五金店或干洗店,在那里做清洁工或干粗活,一小时能挣50美分。我的工作包括掏出脏衣服口袋里的钢笔、铅笔、糖果和任何会损坏干洗机的东西。

    当然,我也会掏出许多硬币,有时甚至是美元大钞。我的最高纪录是30美元,在那个年代这已经算是巨款了。每次我都会把这些意外之财拿回家给妈妈,她看到后,眼里就会放出光芒,像看到了圣诞树一样。除了走路,我的另一个喜好是棒球,我对此很着魔。除了上学和打工,我一有时间就会去打棒球。我妈妈的一个远房亲戚皮特·戴利是接球手,效力于波士顿红袜队。所以,我也成了接球手,梦想着能进红袜队,梦想着在芬威球场(FenwayPark)上,打中一个全垒打后,慢跑环绕所有垒包一周,向观众脱帽致意。我从来没想过别的职业。打棒球是我的梦想,我可以用力击打,可以快跑、运球、投球、接球,以及做其他任何动作。只有在这时,我才会自我感觉良好。我的偶像是泰德·威廉斯(TedWilliams,1918~2002,美国职业棒球球员和经理),我总是穿他的9号球衣。

    棒球赋予我力量,它给了我目标。

    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侵入越南和深陷柏林危机,每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都面临着征召入伍去打仗的命运。我曾目睹了许多年轻的职业棒球球员应征入伍,例如泰德·威廉斯,从此中断了他们的职业生涯。我可不想这样,所以我决定先为祖国服务,再成为一名职业棒球运动员。
第3章 13岁那年,我父亲自杀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