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政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治政论-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误的路线而导致整个事业背离政党的基本宗旨和当时的基本国情,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从本质上讲,偏向是组织结构中权力原则对民主集中原则的束缚。偏向往往产生于党的高层,对党的事业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因而其危机也最严重。  我党历史上曾有两次严重的偏向,一是“王明左倾路线”,一是“文化大革命”。  关于“王明左倾路线”对我党历史上造成的严重后果,历史早有公论。在这里我们要着重研究的是这种偏向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是能够避免还是不可避免的?  (一)通过组织决议的方式发出的个人思想的行为。从历史上看,偏向发端于1931年5月中共中央对苏区党组织建设作出的《关于苏维埃区域党的组织决议案》。决议案指出:“中央为加强对苏区党的直接领导而派遣中央代表去设立中央局或中央分局,这是绝对需要的,中央局或中央分局有权改正和停止当地最高党部的决议与解散当地党委。但是,决不能代替或取消当地最高党部委员会。”《决议案》还规定:“红军中的党的组织,是以连支部为基本单位,上级党委员会设立在政治部系统之内而直属于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总政治部。党对于红军的领导,除经过政治委员与红军中党的组织外,上级的指挥系统经过革命军事委员会。在远离革命军事委员会所在地的红军,应组织党的前敌委员会直接指导。”《决议案》还指出:“在党员的成分上,坚决地向工人、雇农、贫农开门,对党内的富农分子乃至地主残余,一刻也不停留地将他们洗涮出去。”①应当说,决议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若从政党建设角度,联系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这份决议却是此后发生“偏向”的祸根。  首先,这是通过组织决议的方式发出的个人思想的行为。这已经不是1931年2月王明的纲领性小册子《两条路线底斗争》的个人行为了。一个人的思想一旦变为组织行为,其力量便立刻有了质的变化。从全社会而言,个人在组织面前是毫无力量的;对于组织内部而言,个人对于组织仍然是毫无力量的。虽然当时由于刚刚清除了立三路线的问题,全党思想正处于一种徘徊的境地,急需一种明确的指导。王明以“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面目出现,再加上共产国际的支持,正适应了这一需要。但当时党内缺乏对一种新思想的评价机制,一种思想在没有任何论证的前提下贸然变成党的决议,这不仅仅给整个党的工作带来一种冒险的危机,更重要的是给纠正这种错误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红军最后经过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丧失了中央苏区并付出几十万红军的生命之后,才得以有机会对这个由组织上形成的决议进行反思和纠正,付出的代价是极为惨重的。  (二)斩断政党基本力量的来源  其次,这个决议斩断了政党基本力量的来源。政党的基本力量来自对群众的组织和群众的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力量来自当时的工农大众,当时红军的全称也是工农红军。但对于王明这种来自大城市的“纸上谈兵的布尔什维克”,不仅仅瞧不起当时已经形成武装割据形势的工农武装,同时也不尊重如毛泽东等来自农###动的党内领导人。王明所谓单纯照搬苏联模式,在思想上表现为主观教条主义,在组织上则完全割裂了党同农民的平等联系,这完全是犯了国民党在辛亥革命时同样的错误——单纯依靠党员自身的力量来革命。这实际上是一种“救世主”自居的思想,但对于组织上的危害却是巨大的。党对于他来说,不是达于解放中国的工具,而是证明他自己正确的工具。这在他后来的一系列工作中都明确显示了出来。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的《由于工农红军冲破第三次“围剿”及革命危机逐渐成熟而产生的党的紧急任务》决议,其中夸大了红一方面军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和其他地区红军的胜利、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三省所引起全国人民反帝斗争情绪,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左倾冒险主义”主张,甚至称“目前中国形势中心的中心,是反革命与革命的决死的斗争”。这一切标志着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进攻路线的正式形成。当时中央号召红军全面夺取大城市,一省至数省先取得胜利,在白区全面开展斗争。结果,不仅红军在攻打大城市的战斗中损失惨重,最后将白区党组织全部丢光,连中央也不得不于1933年2月进入中央苏区。党还是回到了其力量的源泉——工农中间——才得以继续保存下来。  '返回目录'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危机之一:偏向(2)
(三)权力尺度代替影响力尺度  第三,这个决议使权力尺度代替了影响力尺度。我们在前文已经剖析过权力尺度产生的根源,这是等级制度下的产物。党组织在当时作为几乎是惟一的现代化组织,如果不能采取与现代化相适应的原则与尺度,那也不过是皇权社会的继续罢了。虽然我党当时看到了问题所在,六大通过的《组织问题决议案提纲》就曾明确指出“党内民主主义:从前下级群众是没有讨论过政策,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没有选举过自己支部干事会和委员会。——与机会主义奋斗后,渐能批评自己和上级机关,但党的政策还没有能普遍传达到下级党部,引起群众的讨论。”〖HT5”〗②但是,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形成对此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换言之,党内民主也好,民主集中制也好,都缺乏落实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是一个大问题。质言之,关键环节是选择尺度出了问题。一个能够有效地改造自身的组织,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让那些领导者能够在组织的各个层面上显现出来,而不是只存在于组织的高层。反过来,这一条也是衡量一个党组织是否达于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即究竟采取权力原则还是影响力原则。采取影响力原则的政党组织,将使能干的人不断涌现出来,并承担起各种任务,整个组织迅速成长。而采取权力原则的政党组织则必然形成组织高层的斗争,而对于广大党员来说,则只能听天由命。因此,当王明对持不同意见的同志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时,任何党员甚至当时已担任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也毫无还手之力。若不是后来革命形势一落万丈,红军伤亡惨重,王明等束手无策,这种局面还很不易挽回。  综上所述,对于“王明左倾路线”的偏向,其根本原因还是出在了组织本身。缺乏对领导思想的评价体系、割断组织与群众的联系、用权力原则代替影响力原则,是当时出现问题的组织根源。这也是政党建立之初、制度化未形成之时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在建党初期对这些环节有所预防,我党肯定少走很多弯路,王明的偏向问题还是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后果,我党历史已有公论。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的也是偏向问题。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文化大革命’名义上是直接依靠群众,实际上既脱离了党的组织,又脱离了广大群众。运动开始后,党的各级组织普遍受到冲击并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受到批判和斗争,广大党员被停止了组织生活,党长期依靠的许多积极分子和基本群众受到排斥。‘文化大革命’初期被卷入运动的大多数人,是出于对毛泽东同志和党的信赖,但是除了极少数极端分子以外,他们也不赞成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进行残酷斗争。后来,他们经过不同的曲折道路而提高觉悟之后,逐步对‘文化大革命’采取怀疑观望以至抵制反对的态度,许多人因此也遭到了程度不同的打击。以上这些情况,不可避免地给一些投机分子、野心分子、阴谋分子以可乘之机,其中有不少人还被提拔到了重要的以至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段论述切中要害地指出了“文化大革命”偏向的组织根源。除了我们在分析“王明左倾路线”偏向时的三个因素也不同程度起了作用之外,“文化大革命”又多了一个因素,那就是如《决议》指出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明确地说,在政党制度化阶段仍继续机械教条地采取在政党初建的组织方式和斗争手段,是“文化大革命”偏向的关键。〖HTSS〗因为这种方式只能导致政党退回到形成初期的“宗派状态”,(见本书第一章第二部分),这种状态下,某个中心人物的崇拜、小圈子的形成都是很普遍的,这也就不难解释毛泽东为何被制造成神,林彪、江青又为什么分别组织了小集团、小宗派。综上所述,“偏向”对于执政党的危害是最为巨大的。而政党治政的制度化建设才  '返回目录'  

一、危机之一:偏向(3)
是避免“偏向”的惟一途径。  '返回目录'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二、危机之二:断层(1)
危机之二:断层——组织结构对个人能动性的束缚  断层是指组织内部人员(尤其是领导成员)从一个层面向另一个层面过渡时,或政党权力由上一代领导向下一代领导交接时,由于治政结构问题而导致权力不能顺利交接,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断层问题从现象上看只是个人问题,但从本质上看,有其深厚的组织原因,是组织行为对个人能动性的束缚。  从政党组织的一般规律而言,断层问题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