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少帅杨元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联想少帅杨元庆-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分析认为,联想以大规模裁员来缩减成本,反映了联想所面临的严峻PC竞争环境。根据2007年第一季度的市场报告,联想市场份额首次被宏碁超越,滑落到第四位。
  陈绍鹏说:“联想的成本结构还不合理。为了提高运营效率,这是联想做出的艰难决定。”他否认了这次重组与上次重组间的关系,也否认此次裁员与当初的IBM PC业务整合动作的关系,强调说是新联想面临当前环境所做出的必要调整。
  所谓的新形势,指的是最近两年PC市场的变化。2006年,惠普重登全球PC老大宝座,其增长速度大幅超过竞争对手。在笔记本电脑领域,宏碁在欧洲、美洲、亚太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2月初的联想2006财年第3季财报显示,联想PC全球销量增长8%,其中大中华区增长17%,美洲区、亚太区则下滑4%和1%。虽然联想大本营大中华区的表现良好,2007年第一季度以%的市场份额在中国PC市场上排名首位,其中台式PC市场份额为%,笔记本电脑市场份额为%,但在中国市场上也存在着考验和挑战,惠普、戴尔已融入中国市场,华硕、宏碁步步为营,增长迅速,而市场的需求情况的变化使联想的优势逐渐减弱,在分散的家用市场和中小企业市场上,联想的品牌影响力将受到新的考验。
  在这样的情况下,联想只有开源节流。开源是开拓新的赢利空间,推出新产品以抢夺市场,以宣传攻势吸引市场,最重要的是开拓海外市场,这一些联想都在做,比如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款式,随着2008奥运会的临近,借奥运之势展开宣传,在印度、德国试验成功的交易型模式已经逐步向海外市场推进。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形势下,在核心技术难以有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在PC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在用户越来越理性化的情况下,开源虽然不是不可能,但要获得业绩的飞跃已经非常困难。相比之下,还是节流容易一些。虽然可以从各个方面降低成本,如生产成本、流通成本、管理成本等,但裁员是降低成本最快捷的方式,在像联想这样的大公司的各项支出中,人力资源所占比重最大。
  

第十二章 变化的杨元庆领导变革的联想(3)
有媒体评论将联想的此次裁员称为“削藩”,认为联想借此次重组有将“大脑”重新放回中国的趋向。联想花2亿美元巨资打造的IT系统,将在一年内完成全球对接,联想的全球业务将完全根据这套系统来运营。为了充分利用中国的低成本,该套IT系统将更多的平台支持部门放在了中国。这也是此次裁员对联想大中国区影响较小的原因。虽然陈绍鹏表示,由于裁员涉及范围广,目前还不能确定哪一个国家哪一个部门将被裁员,但他又说重点裁员的地域包括美洲、亚太区、欧洲、中东及非洲区,海外重点裁员的部门为会计、财务、供应链、客服、软件测试部门,那么此次裁员必然使美国罗利的地位有所削弱。
  所以联想的这次裁员和以往的裁员单纯为了节约成本不同,这次裁员显然是与其全球战略调整紧密相关,其真正目的是通过人员的调整以加强企业战略执行力,以加快全球化的进程。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结束语:联想未来(1)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
  2007年 2月1日下午,联想集团公布了2006~2007财年第三季度业绩,综合营业额为40亿美元,个人电脑全球销量增长约8%,季内集团除税前利润6400万美元,集团的净现金储备总额为13亿美元。据财报显示,联想三季度在美洲区的个人电脑销量下降4%,亚太区(不包括大中华区)的个人电脑销量在第三季度下降1%。大中华区的个人电脑销量上升17%。综合营业额达16亿美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40%,其中包括手机业务营业额。虽然联想在中国以外的多个地域夺得盈利,但是美洲地区的营业额的持续下降,使联想在海外市场的业绩受到严重影响。实际上,即使在美洲以外的海外市场,联想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大规模的盈利还需要时日。
  在中国PC市场上,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作为联想的强有力对手,惠普开始在低端PC上与联想争夺市场份额。惠普推出了2999元的台式机以及4999元的笔记本等低价产品,将渠道深入到了四五级城市,开始与联想展开正面交锋。联想既无法在海外市场上与惠普、戴尔争锋,而惠普、戴尔又将资源越来越多地投向中国市场,使联想感受到空前的压力。特别是惠普,在本土化的基础上调整渠道策略,坚持分销、直销并重的双重销售模式,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联想的沼泽地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在渠道、销售模式都趋向透明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依靠规模优势。PC的利润越来越薄, CPU和操作系统厂商超速的技术切换造成的PC技术研发的压力,都使中国PC市场的竞争趋向于寡头争霸。在以中心城市为主的一二级市场上PC格局已趋稳定的情况下,三级以下的市场已经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而惠普等对三到五级市场的加大投入,使这一层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一二级城市主推高端产品,其余的市场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了高端以外相对低端的产品,去占领市场,由于很好地把握住了区域市场,惠普在中国已经连续16个季度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2006年惠普整体增长速度超过同期市场增长速度,其中笔记本超过56%的增长速度,台式机超过23%,工作站超过63%。
  联想的另一个竞争对手是宏碁。在2006年第四季度,联想公司的全球市场份额为,宏碁公司的全球市场份额为,两者之间仅差个百分点。从全年来看,联想市场占有率为约为7%,宏碁约为6%。在第四季度,宏碁电脑销售猛增了37%,而联想只有。联想虽然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但在日本和美国的出货量出现了下降。虽然联想仍占据全球第三的位置,但和惠普、戴尔的差距拉大,后面又遭遇宏碁和东芝的追赶。在收购IBM电脑业务后,联想还没有实现成为国际品牌的目标,特别是其在美国的份额仍在持续损失中。
  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联想推出了双品牌战略,“Lenovo3000”主打全球中低端市场,Think品牌继续面向高端商用市场。但是Lenovo品牌在全球的认知度仍然较低,在惠普和戴尔颇具杀伤力的超低价面前,中低端Lenovo难以打开局面。在高端市场,Think遭遇客户流失以及“安全门”等风波,市场占有率出现下降。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联想曾将高端的ThinkPadX60笔记本大幅度降价,但是结果却适得其反,IBM、Thinnk品牌在美国企业用户中质优价高的形象遭到损害。而宏碁似乎已经找到了感觉,在欧洲良好业绩的基础上,宏碁开始在中国大陆、亚太重新发力,并逐渐提升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在PC日趋“大众商品化”的今天,出身台湾代工大厂的宏碁在低成本竞争方面比联想更具优势。在海外扩张方面,多年的失败教训已经把宏碁打磨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国际品牌。宏碁赶超联想的趋势已经甚为明显。
  在这样的情况下,联想的海外市场品牌策略急需调整,提高品牌影响力,在海外挖掘盈利空间,对联想来说已经非常紧迫。2007年4月启动的2008奥运计划,是联想借助TOP计划进行的新一轮大规模品牌推广行动,而2006年已经开始的中国成熟模式的海外推广,被认为是联想海外盈利的希望所在。
  不是万能的“金钥匙”
  最近联想新消费业务部的成立与杨元庆的重新出山,被业界视为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有人将杨元庆的复出与戴尔的重新披挂比较,认为杨元庆在全球尤其是北美市场的经营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亲自挂帅,是感受到了国际化泡沫带来的压力,而力求突破新的僵局。有评论家认为杨元庆重新出山并亲自挂帅消费事业部,虽然可能带有一定的炒作性质,但也给外界一个信号,联想在经历了收购IBM的PC业务后,已经意识到整个组织架构流程梳理或者缩减的必要性。有的IT分析师则认为,杨元庆重新出山,表示了对于联想走过的路不满意,对未来的路心中没底,收购IBM的PC业务以后的联想在素质上与老联想没有根本的区别。而在戴尔复出,并在消费电子领域等进行投资以后,联想也开始面临着专注PC和全面进入消费电子的选择。
  之所以要进入消费电子,是为了“用中国市场利润养活全球”的尴尬局面,虽然在并购IBM的PC业务后不久就开始盈利,但直到目前联想离并购前的盈利水平仍有很大距离。在TCL和明基对外扩张遭遇失败后,杨元庆在接受采访时承认中国企业国际化存在着天生的难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品牌在全球还没有整体影响力。美国消费者仍然很难认同Lenovo这个来自遥远中国的品牌,联想品牌要做到在中国一样的影响力,还需要5到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就需要投资人有耐心。但是投资人显然没有太大的耐心,这是杨元庆这么着急在全球推广交易型模式的原因,也是杨元庆复出主持消费业务的原因。
   txt小说上传分享

结束语:联想未来(2)
据说新成立的消费业务集团将以大区的架构覆盖全球市场,每个大区将设置单独的组织机构,包括人力、财务、行政、市场等各个相关的部门,并有各自的主管人员。这个部门的业务将包括消费级的台式机、笔记本,甚至包括将来的手机和其他更多产品。有人认为这是联想继续消化IBM的一个信号,也说明了联想消费级业务方面还不太理想,或者说联想集团认为这部分业务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在并购整合后,联想的Lenovo品牌偏重消费级市场,而Think负担争夺商用和企业级市场的任务。由于继承了IBM在欧美市场上多年积累的资源,尽管收购之后有所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