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与兵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谋略与兵法-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事计划:

  我:负责全程策划,指挥管理,负责和学校合作谈判,与政府部门建立良好关系。

  合作伙伴1:负责招生,宣传单的印刷与传送,广告的推广。

  合作伙伴2:负责招生,负责与中小学教师班主任谈判,从学校内部开发学生资源。

  合作伙伴3:负责招生,负责接待学生与家长,负责安全后勤。

  合作伙伴4:负责招生,管理学生,组织安排。

  两个同学:临时派往目的地发传单。

  我女朋友:广告的推广,课程设置,教室布置,教师培训。

  区域划分:

  我:根据需要临时决定,支持和作战于需要的校区。

  合作伙伴1:武昌区以北的校区

  合作伙伴2:武昌区以西的校区

  合作伙伴3:武昌区以东的校区

  合作伙伴4:武昌区以男的校区

  两个同学:临时决定安排

  我女朋友:武汉大学附近的中小学校区

  当前期准备做好了,我们团队开始了大规模的进军武汉市武昌市场,可谓轰轰烈烈,大举招生。但第一阶段的效果很差,一共才有8个学生报名,而且到了开班的日期未必报道,如今的市场的经济那么开放,学生的选择多的很,今天决定的明天就可能改变,而只有成交的学生才是招生真正意义上的成功。那么到开班的日期,这8名学生会有多少学生报道了?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及后期照生、我们又会招到多少学生了?我们谁都没底,如果正式开班了,头枪没开好,后面的工作很难做,甚至很大程度上走向失败。

  我当时召集所有的团队成员,召开研讨会议:

  1。核心分析

  a。我们的人员过于分散,像一盘沙,招生的过于面,而不能切入点上。

  b。学校除了我们的人员外,还有很多其他培训机构守在那,我们的宣传几乎被淹没。

  c。广告的推广,定位不精确,范围过大。

  2。竟争优势(strength)

  a。新兴团队,发展势头强,内部团结,人力很好的结合。

  b。课程的定位,在武昌区属于比较有特色且精确。(通过调查分析)

  c。拥有武汉最优秀的教师资源,还配有外教(我朋友)。

  d。在营销策略上,有传统和创新理思结合,团队都是有思想的人员。

  e。组织上,很协调,大家互相配合,控制系统灵活。

  f。们培训中心,坐落大学内部,具有很好的地理优势。

  3。竟争劣势(weakness)

  a。新兴培训机构,没有知名度,更谈不上品牌。

  b。团队除了本人,大多第一次做培训行业,还是探索的阶段。

  c。价格定位偏高,人力资本增大。

  d。招生模式,停留在复制别的培训机构模式。

  e。培训项目定位周期过短。

  4。机会(opportunity)

  a。武汉大力提倡创业,政策上的优惠和鼓励,给创业提供了机会。

  b。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如果掌握核心技术和创业,就是成功的机会。

  c。武汉是个重视教育的大城市,潜在的客户非常巨大。

  d。武汉的教育,正呈现市场竞争自由化,门槛降低。

  e。武汉的培训行业正蓬勃发展,教育市场需求增长强劲。

  5。威胁(threat)

  a。一眨眼的工夫,我们培训中心附近的区域,就新添了几个新的培训机构。

  b。像武汉新东方等创办教早的学校几乎瓜分了武汉大半的市场。

  c。在宣传上,受城管,校保卫部的干扰,但作为新办机构,发传单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d。现在的客户选择余地多,只有做出特色才是创举。

  
  根据会议分析,我们采取了一下策略:

  1。核心战略

  a。在招生模式上采用“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的战术。

  b。在战术上,集中力量、选择有利的战场和战机,连续作战、速战速决、各个击破。

  c。将人员兵分两路,一路有我智慧,另一路有合作伙伴2指挥(毕竟大学老师还是受人尊崇的)。当时,也为到底是“兵合一路”还是“兵分两路”,作了一番讨论,但考虑到兵合一路,人员过多的集中在一处,很容易暴露,引起城管和保卫科的干扰,影响招生;所以最终决定兵分两路,但作战的思想还是“合而攻之”。

  d。将目标市场定位在武昌,客户范围定位在中小学。

  2。竞争策略

  a。在战略上,做特色,做质量,做服务,做人气。

  b。以“育人”为宗旨,以服务为主导方向,以教育质量求生存。

  c。开发出有特色的教育,并依附于武汉培训市场,又独立于市场。

  d。系统的对团队培训教育知识和经验,大力培训教师。

  e。力争人员的配置,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降低成本。

  f。价格实现面向中低端客户策略,同时增加客户的选择范围。

  g。研究适合自己的招生特色,学习教成功的招生模式。

  h。将培训项目定位在长期战略,走品牌路线。

  3。执行战略

  将武汉东西南北市场,细分成具体的中小学,将人员集中在一起,分三个阶段,开发目标市场,连续作战、速战速决、各个击破。将转移的时间分散在学生上课和不离校的时间,而在早中晚学生上学放学的阶段,力争全体成员准确到达目的地,每攻占一个目标市场,便集中力量战役,迅速转移投入到下一个目标市场,以此循环,投入第二阶段招生过程中。

  
  在做好了总结分析,拟定了新的对策下,全体成员斗志昂扬的迎接新得战斗。大家在分工上非常协调,团结一致,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大刀阔斧的在市场上奋勇向前。结果在第2阶段,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扭转了培训机构的劣势,也决定培训机构生死存亡的状态中迎来了新的朝阳。在第二阶段的招生过程中,短暂一个月的时间招到了78个学生,在后面的招生过程中,学生也是陆续而来,培训也走向成功。

  综合这次培训项目,能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创业团队能真确的分析市场,采取正确的措施和对策,制定了“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的作战方案。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当自己的力量薄弱,竞争对手强大,要战胜对方,生存发展,运用“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的战术,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商场兵法。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破釜沉舟——死而后生
出场人物

  姓名:项羽

  (前232…前202)

  身高:米

  国籍:大楚

  老家:江苏宿迁

  外号:中国史上最强武将

  职位:西楚霸王

  爱人:虞姬

  成名作:巨鹿之战

  
  
  典 故

  
  一。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楚军统帅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春、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漳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二。背景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诸侯并起,全国农民起义大爆发,当几十万大军攻进函谷关时,大秦帝国名将章邯,率领秦军雄师,横扫陈胜吴广起义军,大败周文大军,破齐楚之联军,三胜楚军统帅项梁,为了彻底灭诸侯义军,章邯大军北渡黄河,汇合王离军,攻打赵国。

  在急风骤雨的战争舞台上,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成长为最强大的两支义军。在秦军攻打赵国时,赵国节节败退,退守到巨鹿。张耳作为外交部长,承担起拯救赵国的使命,四处游说各诸侯来救赵;但秦军势力强大,各诸侯义军都不敢得罪秦军,只做一些表面上的支持工作。

  在最危机的时刻,楚怀王派自己的亲信宋义作为远征救赵的统帅,项羽范增为次。宋义是一个胆小怕事、自私自利的小人,走到安阳一带,号令楚军休息40多天。项羽多次劝柬救赵未果,一怒之下杀了宋义。楚怀王没办法,只好封项羽为上将军。项羽获得怀王的授权后,立刻带领大军渡河救赵,拉开了著名的巨鹿大战。

  
  三。秦军战略计划

  章邯率大军围困巨鹿,采取持久战的方案,其目的是以巨鹿吸引天下诸侯,若天下诸侯来救赵国,则集中秦国兵力一举扫灭诸侯;若天下诸侯不来救赵国,将歼灭赵国,打击各诸侯士气。这个战略对秦军是非常有利的,也是秦军重铸军魂,席卷天下的机会。

  
  四。秦军与楚军分析

  1。秦军

  a。实力强大,百战百胜,铁甲雄师,精锐的秦朝正规军。

  b。战绩:曾击败北方匈奴,大败周文大军,破齐楚之联军等。

  c。指挥官:章邯,王离等一代名将。

  d。兵力:40多万。

  2。楚军

  a。军队组成复杂;项梁残军;项籍的偏师,吕臣的农民起义军。

  b。指挥官:项羽

  c。没退路,孤立无援,盟友作壁上观。

  d。兵力:5万——6万

  
  五。秦军与楚军作战部署

  1。秦军

  a。王离军围巨鹿。

  b。章邯军扎住巨鹿南边。

  c。两军形成钳字形。

  2。楚军

  a。英布,蒲将军带两万人马,渡河进攻秦军甬道。

  b。陈余救赵,诱惑王离军,转移其注意力。 

  c。项羽带领主力,渡河之后,命令将士破釜沉舟。

  d。项羽集中兵力,进攻甬道,断王离军的粮草。

  e。章邯援救甬道,项羽以逸待劳,反攻章邯。

  f。项羽击退章邯军后,转攻向王离军。

  g。项羽领兵对松散的秦军实行穿插,分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