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很难在市场上找到“下家”,市场性住房的投资增值功能必将被大大削弱。
此外,央行359号文增加了投资性购房的融资成本,也将抑制住房投资性需求在市场上的实现。这一需求管理型宏观调控政策将会对市场产生极大的激励,从而改变市场的预期,弥补以往政策中的不足。
事实上,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目前的市场状况正好反映出宏观调控新政策的影响,相信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投资者对楼市的预期会进一步改变,从而减少住房市场的需求,特别是投资性需求,缓解住房市场的供求矛盾,让房价的“表现”更加理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借给炒房人一把望远镜(3)
购房小贴士:二手房交易需注意
随着住房交易的增多和市场上新房供应的不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二手住房。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购买二手房与购买新房不尽相同,在购买前,大家应该做好下面的几步工作:
第一步要做的是要求卖方提供合法的证件,包括产权证书、身份证件、资格证书以及其他证件。这里,产权证书是指“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身份证件是指身份证、工作证和户口簿。资格证件是指查验交易双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例如:商品房出售要查验出售方房屋开发经营资格证书;代理人要查验代理委托书是否有效;共有房屋出售,需要提供其他共有人同意的证明书等。其他证件是指:出租房产,要查验承租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协议或证明;中奖房产,要查验中奖通知单和相应的证明等。
第二步是向有关房地产管理部门查验所购房地产产权的来源。要主要搞清楚这个几个方面的内容:(1)房主是谁,假如为共有财产,则应注意各共有人的产权比例及拥有权形式;(2)档案文号,即该宗交易的文件编号,假如查询者希望获得整份文件,可依此编号向有关方面取阅该文件副本;(3)登记日期,此日期为该项交易的签订日期;(4)成交价格,即该项交易的成交价,查询者应注意如果成交价是注明“部分成交价”,则代表该成交价不单只包括该房屋,并且包括其他房地产成品;(5)其他内容,如房屋平面图等。
第三步是查验房屋有无债务负担。房屋产权记录只登记了房主拥有产权的真实性以及原始成交情况。至于该房屋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债务和责任,则必须查验有关的证明。包括:抵押贷款的合同、租约等,还要详细了解贷款额和偿还额度、利息和租金的金额,从而对该房产有更深的了解。另外,购房者还需了解的内容有:所购房有无抵押、房屋是否被法院查封等。
附录:
勇 气
——改编自梁静茹《勇气》
终于做了这个决定
别人怎么说我不理
只要房价还要继续涨
我愿意砸锅卖铁都买了它
我知道买房不容易
我的心一直温习说服自己
最怕明天更买不起
买房真的需要勇气
来面对涨涨跌跌
只要房价一直高涨
我买得就有意义
我们都需要勇气
去相信房价还会涨
通货膨胀我能不害怕
多少还会留下套房
买房真的需要勇气
来面对涨涨跌跌
只要房价一直高涨
我买得就有意义
如果我的钱袋太瘪
今天还买不到你
你能不能稍稍降价
我虽然心太急
更害怕错过你
买房真的需要勇气
来面对涨涨跌跌
只要房价一直高涨
我买得就有意义
我们都需要勇气
去相信房价还会涨
通货膨胀我能不害怕
因为多少还能留下套房
预测房市 学者沦为算命先生
每到年底,各大房地产主流媒体都会进行年终盘点,同时预测房市来年走势。往往这时候,学者的毁誉参半周期也再度来临,在这方面,学者几乎沦为了算命先生。
●经济学家与算命先生的相通之处
经济预测,是经济学者职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在社会科学里是比较特殊的。不仅如此,细细推敲还会发现,学者与算命先生差不多。
首先,二者都是对未知的东西发表先知先觉。这一点特别玄乎!几千年来,算命先生多半是借用神、鬼之类的东西来唬人,反正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信则有,不信则无。但凡奔向算命先生的,都是信其有的。
学者自然无法借用神鬼,这也可能是经济学家的出现远没有算命先生的出现历史悠久的原因吧。所以,学者预测,一凭工具,现在基本上都流行弄一些大家都搞不懂的模型来说事儿,这样大家轻易不敢说对与错;二凭经验与感觉,一次说对了就会助长自信,培养“掐指一算”功夫;三凭名气,大腕说话,不管对错,必招眼球!
其次,“一张桌子上坐下俩先生”,这是算命时大忌。如果同时找两个算命先生来,他们八成会打起架来。
经济学界也颇有此风。比起别的学科来,在经济学里常常听到某某高人与某某高人不和的消息,甚至有时候还逼着当事人出来澄清,由此可见一斑。因此说,学者跟算命先生作风也最为接近!。 最好的txt下载网
1借给炒房人一把望远镜(4)
第三,准与不准,都可以混饭吃。算命先生游走于四方,茫茫世界,人们很难在一生中遇到同一个算命先生两次。学者则有所不同,年度一次,极具周期性,预测准与不准,是有个圈子的。因此,每每聚会,人们会谈及一些经济学家,会一语道破“此君预测向来不准”,甚至有好事者还会在网上评出一些“最不准”的经济学家。但是,预测准与不准,对于学者总体来说没有什么影响,而对于个人来说也更无大碍。
那么,为什么学者算不准却仍有市场呢?因为,它能迎合某种主观需要。老百姓是带着情感去算命的,都知道算命先生有灵的有不灵的,都知道自己的命有好有坏,但都希望算命先生说点好的,也算图了个吉利!
老百姓会在茶余饭后看看学者是如何预测房价的,同样道理,大都希望听到自己喜欢听的:没有房子的老百姓,自然喜欢听到房价下跌的好消息;而有了房子的老百姓,自然喜欢听房价涨,但这时候,他已经不是个老百姓了,已经成了投资者,有了固定的地产投资收益。
●学者预测房市的难处
根据经济学中的市场逻辑理论,经济学家可以对市场进行预测。但是,学者预测比算命还难。
预测是建立在严格的假定和对市场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的,从科学的角度上,预测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
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对房市的观测结果是有主观倾向的,对于苦受无住房之苦的老百姓来说,最想听到的“福音”就是房价下跌或者不涨。
作为学者,其学术中立自然要求其不考虑某一社会群体的需求,这样才能保住其科学及科学的真理性。如果学者要考虑某一社会群体的需求,那就不用拍脑袋苦思冥想了,直接看一下老百姓的呼声就可以了。因此,就有一些学者选择了后者,让房价在他的口里下跌,事隔不久之后,再度大喊一声,一部分老百姓事后连呼上当,另一些则仍然听信,但新政三年了,房价没有跌下去,老百姓吃亏了,由于事先已经很信此“仙”,事后也不好改口,尚且他还一直为百姓说好话!而这种学者已经颇为跟算命先生接近,因为他已经具有仙气,老百姓只能自认倒霉,而不敢或者不愿意抱怨先生。
老百姓是要学者,还是要算命先生?
●尊重学者独立精神
凡有大涨或者大跌论者,都是持不负责任的态度的,老百姓若听信,则会产生判断和决策上的失误。
因此,学者决不能图自己痛快,图吸引眼球,那就失去了学术的中立性。
这几年,学术权威在社会中日渐下挫,就是缘于此。
从总体上看,尽管中央政府在调控中花了很大力气,然而问题仍然很多,但也要看到房价可控制性、可调控性,2007年下半年以来房价调控政策的效果是明显的。
当然,从学者的角度来看,问题很多,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很多时候都难以让学者满意,因此,学者总是在不断地、善意地批评政府,政府也越来越客观地看待学者的意见,这正是社会民主的一大进步。
不仅如此,学者从来都是在极端假设的情况下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不意味着其观点就灵,事实上恰恰相反,学者的观点往往很难对实践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因此,对中国房价趋势的研讨,不能去主观臆测,要从成绩中看问题,从问题中看成绩。无依据无科学地去臆测,没有什么好处。
认识中国的房市问题,稳健一点、客观一点、辩证一点、中庸一点,这样的话,结论可能会可信一点。探讨中国房市问题,可以深刻一点、严肃一点、多批评一点。
购房小贴士:购房时别忘关注物业管理情况
在购买房屋时,不要只看到房屋本身的好坏,还应当关注与之相关的物业管理情况。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水、电、煤、暖的费用如何收取,是上门代收还是自己去缴;
(2)观察电梯的品牌、速度及管理方式,观察公共楼道的整洁程度及布局;
(3)小区是否封闭,保安水平怎样,观察一下保安人员的数量和责任心;
(4)小区绿化工作如何,物业管理公司提供哪些服务;
(5)物业管理费的收取标准及费用是多少;
(6)是否有停车位以及停车位的费用等。
1借给炒房人一把望远镜(5)
谈“拐点”不如谈抄底
一段时间以来,开发商在叫冷,但现在看来,最冷的还是老百姓!
●“拐点”是个常识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