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金龟换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好金龟换酒-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人的生命都独一无二又充满未知。以前在英国读研究生时,我也认识一对情侣,是墨西哥男生和台湾女生的组合,毕业后我们失去了联系,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天各一方还是仍在一起;2008年底重游西藏时遇见一位香港男生,当时他辞掉工作在亚洲旅行,看起来穷困潦倒,让人忍不住为他的前程担忧。谁能想到短短两年过去,他不但在泰国清迈住了下来,而且已经是两间青年旅舍的老板,生意成功客似云来;而我们自己的故事又何尝不是一部峰回路转的剧集?八年前的今天我还在痛苦的异地恋中饱受煎熬,成日患得患失“到底能不能和他走到一起”,八年之后我们却共同抛弃以往的人生,携手游历这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有时我们选择改变,并非经过深思熟虑,而更像是听见了天地间冥冥中的呼唤,呼唤你前往另一个地方,过上另一种生活。你也许会发现,山那边的世界并没有吃人的野兽,反而开满了在你的家乡随处可见的凤凰花;那里的人们以玉米为主食,可是每一道菜肴都少不了你最熟悉的青柠檬;你在那里遇见了一个人,他的肤色面貌与你完全不同,可是你们却有着惊人的默契和相通的灵魂……你并不一定会从此拥有更美好的人生,可你仍然感谢天地和人世所带来的这些变化和发生。不然,不然你大概会一直好奇和不甘吧—家门前的那条小路,到底通向了什么样的远方呢?
《最好金龟换酒》PART 2 不可能更好的起点(11)
    眼见为虚

    费德里克35岁,高个子,一双深沉的蓝眼睛,半长的金发飘逸地垂在耳边,薄薄的衬衫只扣了几个扣子,露出大片的胸膛,下面是一条脏兮兮的牛仔裤。他长得实在不像墨西哥人,倒更像是位不羁的意大利帅哥。好像看出了我们的疑问,费德里克笑笑说:“上次我带一个团,团里有个华裔美国女孩对我说‘你长得不像墨西哥人’,我反问她‘你是哪里人’,她回答说‘美国’,于是我告诉她‘你长得也不像美国人’。哈哈,她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从费德里克的外貌来看,他的家族应该是较为纯正的欧洲白人血统,与本地印第安人混血较少,然而他很明显地为自己是墨西哥人而自豪。我觉得这是在当今拉丁美洲人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可贵的感情—虽然他们已成为混血民族,然而他们从感情上把美洲大陆的受害者印第安人当成自己的祖先,这一点与北美洲的情形完全不同。历史上的压迫,以及当今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的剥削和困境使得拉丁美洲强化了自身传统中的反对殖民主义立场和文化,而美国即使在其独立后的100多年里也一直继承着殖民主义的意识和行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美洲。j米j花j书j库j ;http://www。7mihua。com

    这天我们参加了一个半日游的旅行团,由导游费德里克领着去参观玛雅人的村庄和宗教圣地。说实话,出发时看见费德里克年轻的外型和潇洒的西式打扮,心里对他没抱什么期望,以为他只是像很多年轻人那样,为了赚钱而投身导游行业,历史典故都靠死记硬背。没想到他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惊喜,他说起玛雅人的历史、宗教和文化简直口若悬河刹不住车,你能明显看出他不是半桶水而是有真功夫在,而且对这个族群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如果只是他单方面的感情也就罢了,奇妙的是一路上遇见的所有玛雅人都爱他。是的,他们真的爱他。他在教堂前的广场上给我们做讲解,身边经过的所有族人都和他热情地拥抱握手打招呼,举手投足间竟是兄弟般的友爱;每当有玛雅族的小孩子走过,费德里克会叫出他们的名字,然后蹲下来指指自己的面颊,小朋友们就会羞涩而开心地走过来,给他一记响亮的吻;忽然间一位梳着两条长辫的玛雅族老奶奶朝他身后蹑手蹑脚地步步逼近,佯装要偷他手中的可乐瓶子,费德里克发现后猛地一转身,老奶奶发出快乐的一声轻喊,就一头扎进他的怀里。两人紧紧拥抱,费德里克不停地抚摸老奶奶的头发,老奶奶则把脸深深埋在他的胸前;教堂里一位胸前挂着镜子的祭司走过来和他打招呼,他赶紧弯腰低头,让祭司的手碰触他的额头……所有这一切由他做来都无比自然,毫无作秀的成分,令我们啧啧称奇。按照我们有限的知识和经验,玛雅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喜欢外人的打扰和眼光,尤其是对欧美人模样的游客非常冷漠,又因为在社会上一直遭受不公平的对待,他们甚至对普通墨西哥人都不怎么理睬。像费德里克这样典型白人长相的年轻小伙子,为什么会令他们另眼相看?

    渐渐地我们才有点明白过来。去到一户玛雅人家拜访时,费德里克指着墙上的照片,熟悉地向我们介绍照片上的每一个人,介绍到一个孩子的照片时他笑了:“这是他二十多年前的照片了。我们是一起长大的……事实上,刚才在镇上和我打招呼的好多人,我们都是一块儿长大的……”这时一个穿着花裙子的小女孩走过来,费德里克试图把她抱起来,没想到她咯咯笑着逃掉了。费德里克有点沮丧,“她是我的教女……小时候她最喜欢我把她抱起来举到半空,现在长大啦,知道害羞啦……”
《最好金龟换酒》PART 2 不可能更好的起点(12)
    后院里我们和另一个旅行团“狭路相逢”,那个团的导游是一位气质非常儒雅的老先生,花白的头发和胡子,衣着朴素,可是头戴礼帽,手里拄一根手杖,一派英国绅士的风度。他微笑着和费德里克握一握手,直到走过之后,费德里克才低声说:“他是我的父亲。”

    原来他的父亲是一位考古学家,研究的就是玛雅文明。在这样的家庭里熏陶长大,果然是虎父无犬子。费德里克对自己家庭的事情说得不多,我们不太清楚为什么他身为考古学家的父亲现在在当导游,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说得一口流利英语而且明显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也选择了这个行当,然而有一点是身为外人的我们也确定无疑的,那就是父子俩对于玛雅人的深厚感情。玛雅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弱势族群,能够真正理解和尊重他们,同时又具备跨越两种文化的能力的人实在寥寥无几,费德里克父子便是这个意义上的沟通者和桥梁。我想,之所以开辟这个旅游项目,让游客参观玛雅人的家庭和宗教圣地,除了增进双方的互相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为玛雅人的教堂和他们的家庭带来一些经济收入以改善他们的生活。真心换真心,爱人才能被爱,这就是为什么玛雅人对他们特别友爱的原因吧。

    这天费德里克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课程的名字就叫作“眼见为虚”。现在想来,他自己本身就是个好例子:“殖民者”的外表下是一颗“被殖民者”的心,不羁的打扮难掩学识上的真材实料。看待玛雅文化时同样如此,你必须摒弃你的先入为主的看法,不能轻易作判断下结论,因为眼睛看到的未必真实。

    在玛雅人供奉偶像的神坛上,我们见到三个十字架,十字架的下方是耶稣和瓜达卢佩圣母的小塑像。“哦,原来西班牙人入侵后,玛雅人也被迫改信了基督教。”我们都一厢情愿地这么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玛雅十字架与基督教中的十字架在形状上有些不同(两端和中心都是圆球形),而且三个“十字架”代表着三个太阳(日出、正午和日落),因为玛雅人和古埃及人一样崇拜太阳。而那两个塑像也未必就一定是耶稣和圣母,他们只代表着男人和女人,或是太阳和月亮,换上任何其他塑像也一样行得通。玛雅人家的墙上贴着前教皇保罗二世的照片,可是你若以为他们疯狂崇拜教皇那就错了。玛雅人完全不认同梵蒂冈,贴教皇照片只是单纯觉得“他人还不错”。事实上,你就是在他们面前诅咒谩骂教皇,他们也一样无动于衷。由于如今的玛雅宗教中处处透出基督教的元素,很多人认为它已经与基督教相混杂,成为一种新的奇怪的宗教信仰。而按照费德里克的看法,玛雅人一直以来都尽了最大力量保存自己的原始宗教,有些所谓的“与基督教的结合”,其实也只是表面上的让步,目的是为了避免西班牙传教士找他们麻烦,实际上他们对基督教的很多象征和典故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传承。玛雅人认为有些让步是无关紧要的,比如当初教会让他们改名字(改成西班牙姓名),为了省却不必要的麻烦,他们很快就都换上了新名字。在玛雅人的文化中,名字并不代表自己,所以随便叫什么都无所谓。不管你是叫我彼得还是胡安,我还是我,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又比如玛雅人的宗教传统中曾经有“活人献祭”这一项。玛雅人认为此事天经地义:为了保护族人不受神的责怪,这个勇敢的人甘愿牺牲自己,把自己的血肉奉献给神,而初次见到这种骇人场面的西班牙传教士自然是大吃一惊。他们告诉玛雅人:这样的牺牲是不对的,是野蛮的行为。谁知玛雅人闻言也大吃一惊,他们反问传教士:可是,当初耶稣不也为世人做出了同样的牺牲吗?
《最好金龟换酒》PART 2 不可能更好的起点(13)
    很多旅游书(包括《孤独星球》)都误导读者,说玛雅人大多不喜欢拍照,因为他们认为照相机会夺走他们的灵魂。费德里克对此嗤之以鼻,他说在玛雅人的文化中,灵魂就是生命本身,是不可能被轻易夺走的。玛雅人不喜欢拍照,只是因为他们认为不经允许就拿走东西是一种偷盗行为,而不经允许拍照就是这样的偷盗行为。这种说法在后来得到了证实—我们被邀请去几户人家做客,因为得到了许可,给他们拍照就完全没问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