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阵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驻守"阵地"-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切都缘于一篇稿件。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没有任何线索,更没有新闻热线。所以,我只好独自挖掘新闻线索。另外,因为我是实习生,所以,我想多方锻炼自己的能力,并不局限于在周末版的通讯写法,还可以写消息。

  所以,有一天,我到运输管理处;采写一条“村村铺油路,村村通客车”的消息。稿子写完之后,刊发在P报政报二版。随后,辽宁日报转载。当时,还挺高兴的。后来,有人说:“你捅大娄子啦!”

  果不其然,很快,主任找我谈话。“你抢别人的线,并且把稿子发了出来。那不是给人家上眼药吗!领导看了会说她的,实习生都能采出来的新闻,你怎么没采到……”

  这时,我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

  现在想起来,这件事真的很可笑,笑自己太傻!可是,在当时,我却认真地吸取了教训,再也不敢随便到其他单位采访。我学会了先“汇报选题,再实施采访”的策略,这样可以避免作无用功。

  没有手机,用BP机;没有交通工具,徒步而行!

  1999年的时候,手机刚刚兴起,一部需要上万元。我刚参加工作,只好使用在学校时买的一部BP机。

  无论走到哪儿里,我都会给采访对象留下BP机号码。充分地建立自己的社会交际网,可是,那个时候,同事们却都拥有了手机。

  有的人很瞧不起人!

  一次采访中,采访对象见我递过去的是用纸写的BP机号,一边笑一边说:“这么大的记者,怎么连个手机都没有!”

  “我是实习的。”我的解释并没有赢来尊重,他当着我的面儿,把那张纸条给撕了!那种滋味,甭提多难受了……

  尽管采访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但是,为了这份工作,为了自己的梦想,我依旧努力着,没有任何怨言。

  有一段时间,P市的各个政府机关大楼里都发现了失窃案件。于是,我准备写一篇关于政府机关单位门卫是否负责的调查稿件。我利用了一天的时间,连续徒步暗访19个单位,之后,成稿见报。

  当时,稿子产生了不小的轰动!并不是稿子的内容多么生动,而是,不少记者不相信我的用脚徒步走了19个单位。

  “你太厉害了!我可没有你那种敬业精神!”许多老记者都这样对我说。可是,我没有觉得怎么样,只觉得那是应该做的。

  后来,我才感觉到有人的语气中夹杂着一股讽刺的意味。但是,我也明白了,并不是,我多敬业,而是,他们太懒。

  当时,不少人都知道“云哲”到哪都是用脚走,从来不坐车!一段时间里,“铁脚板”成为我的代称。然而,我心里却不是滋味,不是,不想坐车,是坐不起车,那个时候,兜里没钱!

  我写别人不写的稿件,为了调查死者的姓名,我曾去过太平间。

  当时《大周末》的版面,比较栏目化。也就是说,每个版面的栏目直接定位给每名记者。这周谁写哪个栏目,事先都安排好。

  记得,二版好象是数字化版面。报道一些数字化的新鲜事物,写起来比较专业,而且,也不太好写。

  当时,不少记者以“锻炼,锻炼”为名,把自己的栏目推给了我。本来他们不愿意写,却以人情的方式送给了我。我呢,一一笑纳。

  记得有一期,整块版竟然有我8篇稿子。老总开会批评道:“这岂不成了云哲的专版啊!你们记者都干啥吃去了……”

  后来,不少人收敛了许多。他们开始自己采写稿件,但是,仍然有人把栏目推给我。我就改名换姓,一会儿叫阿哲,一会儿叫晓哲,一会儿叫李敬……

  搞得老总晕头转向。私下里,我们彼此窃喜!我之所以不拒绝老记者请求,首先,我不想得罪他们。更重要的是,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写作能力!

  对于采写新闻,我一直把真实做为最重要的理念来掌控。说实在的,记者这行真有不少人东抄抄,西凑凑,这是我历来反对和抨击的!

  有一次,我接到热线,说某工地楼房倒塌。我以最快速度抵达现场进行采访。一切都很顺利,可是,采访中,工人就死活不透露死者姓名。

  为了向读者真实地、具体地了解事件情况,我直奔第一人民医院太平间。在死尸的冷冻床头,逐一记下了他们的名字和年龄。说实话,当时,我也害怕,从小大到,第一次进入太平间,这么近距离地与死尸接触!

  第二天,稿子以一版倒头题的方式见报了。

  当时,还获得了一位副总的表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