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人·新晋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商人·新晋商-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耐,二是人缘好。有人缘还说得过去,要说有能耐,那改革开放前我姚巨货就没能耐,改革开放后就有了能耐?能说得过去吗?我现在成了一个有点影响的企业家,还不就是靠了党的好政策,靠了政府的全力扶持,靠了乡亲们的多方帮助,才有了今天。我家祖祖辈辈是穷苦农民,过去缺吃少穿,想帮乡亲们也没这个能耐呀!现如今好了,有点钱了,我是铁了心,这下半辈子就是要一心一意为乡里乡亲脱贫致富多多出力,为咱们这个好社会多多奉献!”
  老姚从1994年开始为清徐县城居民免费铺设煤气、暖气管道,1996年正式免费供应煤气、暖气。十几年过去了,直到今日也没有向县城居民和城郊农民收取一分钱。县政府有关部门特地为老姚算了一笔“总帐”:清徐县有30万口人,县城是10万人多人。就按10万人口计算,老姚实实在在是每年免费供应纯净煤气5000万立方米,采暖蒸汽万吨,热能33万吉焦,总价值6100万元,12年就是2亿!这还不算基建时购买有关设备以及铺设煤气和送暖管道所投入的一批巨大的资金。
  清徐县的有两条大道贯穿县城的东西和南北,文源路贯穿东西,美锦大道横贯南北,两条路都是高质量高标准的柏油大路,群众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最宽19步,最窄14步。老姚为了这两条路,也进行了数额巨大的捐赠。
  20年来老姚共向社会捐款8286万多元,平均每年捐款万元,也就是平均每天捐出1万多元。老姚做公益事业异常慷慨,但自己住的家却很俭朴,一如普通的农家,晚上睡的仍是一盘土炕,天冷了就用煤烧炕,冬天用的依旧是土暖气。
  老姚从2006年投资千万元左右开始修建清徐县仁义村寄宿制小学校,共有30多个教室,可容纳1000名学生上学,还设有学前幼儿班,建成后被评为“太原市小学最佳校园”。正如老姚所言:咱们的学校,不建是不建,要建就要建好,起码要保证它15年不落后,现在这个社会什么都比不上人才珍贵,要出人才,就得有培养人才的好场所,这好比要长好庄稼就得有肥沃的土地,是一个理儿。
  改天换地的仁义村
  老姚对农村有着很深的感情,不仅是小时候的影响,而且也跟他在当村支书期间致力于农业建设,有莫大的关系。那是一种骨子里的感情,只要想到生养自己的这片热土,老姚心里就暖呼呼的、踏踏实实的。
  老姚在家乡非常受人尊重,原因很简单,他有一颗真心;把人当成人来尊重、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06年2月14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老姚觉得总书记的话很对,并且把总书记的话落到了实处。
  以前的清徐仁义老村是典型的山西乡村,一排排低矮的平房杂乱地堆砌在狭小的村落里,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泥土街……
  老姚早就有个念头,就是想把家乡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典型,让仁义村从自己这代人手里改天换地。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姚巨货 做事如山 为人若水(4)
经过反复勘测,老姚把仁义新村的新址定在太祁高速公路仁义大桥下面。定址之后,老姚建了一排排现代化的五层小楼,让全村940户村民搬了进去。并且,老姚还计划把老村拆掉,作为新村的二期用地。
  新村建成后,老姚提出了进一步的“二一七三规划”。“二”是对仁义新村南北两架山——百龙山和磨盘山进行绿化美化,使其成为一大景观。“一”是治理一条白石河,建起一条几百米长的顺水坝,河中修三条拦水坝,可造地200亩。“七”是发起七项建设项目:免费进行仁义新村农家网的改造,不向群众摊一分钱;打深层井七眼,保证农田用水,同时保证生活用水,使农村可以像城市一样喝上自来水;新建和扩建学校(业已竣工);进行葡萄园公园建设,总投资已达300万元;开发葡萄园小区,总投资2000万元,建成上档次、有规模的,集吃住、旅游、购物、文化、贸易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商贸区,可安置2000左右的人员就业;“三”是实现村办企业三个目标:办好煤矿、酒厂、醋厂,安排130名村民就业。建生产煤气设施的厂和陶瓷厂,使100名村民就业。创办汽车运输和商业服务网点,安排劳动力200名。
  有关人员详细给老姚算了一笔账:综合建设新农村的各个项目,总投资为1亿多元。老姚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老姚对农民有着天然且深厚的感情,他与仁义村的村民打成一片,对所有人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任何人都能坦诚相待,以心相交。
  好多清徐的群众都说,老姚是好人哪,像个火盆儿,人人想近他。他胸怀天下,永远替别人、替家乡人、替社会考虑,这是他一生未曾改变的世界观。在他身上,我们知道了什么叫不容易?容易的事坚持做下去并把它做好,就叫不容易。什么叫不简单?简单的事坚持做下去并把它做好,就叫不简单。什么叫不平凡?平凡的事坚持做下去并把它做好,就叫不平凡。  老姚深深地热爱家乡的土地,一草一木都浸润着他的心血,一山一岔都留着他的足迹,他与这里的人民朝夕相处,呼吸土地散发出的气息。对于老姚,忘我地付出,更多缘自对土地的情感。同时他在追逐着一个梦,一个引领中国农民走向富裕的世纪之梦。
  付出并快乐着
  在仁义村,有一座两层楼日夜传出悠扬悦耳的胡琴声、板鼓声和动听的晋剧唱腔。大楼外面挂着一个牌匾:太原贯中艺术团。
  这就是老姚创办的闻名遐迩的民办晋剧团。《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祖籍是山西清徐县,老姚就给剧团起了这个名儿。
  1996年3月,清徐县晋剧团出于多种因素很难维持下去,逐步走向解体。老姚不忍心让传统艺术就这么衰落下去,于是斥资几百万创办了太原贯中艺术团,走出了一条民办剧团的新路。
  剧团成立后,从编导人员到演员队伍到文武场的器乐演奏人员,其阵营堪比省市晋剧院。兼职演员中就有晋剧表演艺术家王爱爱、田桂兰,主要演员有武文丽、杨志爱等21人,其中国家二级演员就占4名。
  太原贯中艺术团成立后,开始为全省农村免费演出,同时还接一些商业性的演出,商业演出的费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用途:一方面为了增加演职人员的生活福利待遇,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剧团增加人员和设备。
  老姚有时候也亲自披挂上阵,唱上一段,和村里的老哥几个乐呵乐呵。从成立到现在,贯中艺术团的会客室挂满了锦旗,上面写满赞誉的词儿:“送戏到农村,服务到三农”,“戏有高雅;台无俗情”,“演技精巧,风格高雅”这一面面锦旗道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是老百姓对艺术团的肯定,是社会对艺术团的认可。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姚巨货 做事如山 为人若水(5)
家族教育
  姚巨货曾这样警示他的儿女们说:希望你们培养会做人、能做事的孩子,千万不要培养败家子。一定要让每个人都有事做,而且是有意义的事情。
  有一年春节,姚巨货把所有的孙子、孙女都召集起来,带他们参观完美锦集团每一个企业,然后对他们说:这些企业和资产都不是你们的,如果你们想要成功,就必须完全靠自己去努力。
  给后辈财富不如给他教育,更重要的一点是,孩子终究属于社会,父母能做的只有给他良好的教育、基本的保障、健康的身心,仅此而已,有无成就一切全靠他自己。
  老姚为人宽厚,对上级领导和普通百姓从来是一视同仁,他认为人和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尊谁卑,该怎么相处就怎么相处。正是抱着这样的人生观,让老姚既敢于就原则问题和领导拍桌子,也能和老百姓相处得亲切而自然。
  老姚为人随和,但对自己的价值观却执着地坚守着。步入商场多年,老姚从来都是干干净净地把事情做好,遇到背离原则的事,坚决反对,非常注意自己的社会影响。
  老姚这种厚道的性格,对后辈们的性格塑造也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最受尊重的不是财富
  奋斗的成功,让老姚觉得善心回报社会使生命更有意义,这才是人在心灵世界获得的真正成功。
  拥有了百亿主席的称号,人们纷纷探究他的成功之路,他说:“只是得到了机会和帮助,尤其是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帮助。”
  在业内,他是敢于改写山西民营企业历史,迅速坐上能源行业领军宝座的人物。但他靠的却是能把复杂的人生和经商准则简单化,简单得只剩下八个字: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拥有财富之后,老姚乐于助人的天性更加突出,他帮助过的朋友和弱者更是无以计数。所以他和他的企业,得道多助。
  姚巨货常对人说:“树活一个根,人活一个名。人活一世,要为社会做点好事,只为自己图好活的人,那是没啥出息的。”
  老姚现在在想什么呢?当他得知山西省委省政府为了彻底改变革命老区人民的贫穷落后面貌,启动了“两区(太行山和吕梁山)”扶贫攻坚项目时,异常高兴。他初步打算在老区项目建设中投资66亿,让老区人民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在锦源投资39亿元,在燕沟、高岭、歇马头、郑家庄和太岳投资27亿元。主要是采用新的扶贫手段,进行开发式扶贫,解决当地群众的基础设施和就业问题,要以自己的龙头企业带动和辐射老区人民走向富裕道路,彻底拔掉贫困的根子。
  有时思考企业家的责任,除了为社会贡献财富、热心公益外,更重要的作用可能还在于他能够影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