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实战定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营销实战定位-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最低层面的市场上,教育的永远是第一波也是满足需要层面的消费者,希望获得更大规模市场的企业,其实是在帮助小众品牌扩大市场的基础。大众市场培育得越大,在它之上的那些小众群体就会被培育得越大。
  所以,如果你做了下层定位就很难提高到上层定位;反之,如果你在小众定位上已提升到了一个高度,也不要轻易下来,因为你将规模做大了,你的定位也就跟着改变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定位的问题是原则性的
第3节定位的问题是原则性的
  ■ 要定什么位你考虑好了吗
  定位的问题是原则性的,马虎不得,它决定了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有些企业并不这么认为,甚至有人说我不管那么多,现在也没有那么长远的抱负,也没有想过把这个企业做多少年,现在只要能赚钱,赚两年之后我就不干了。这样的想法太天真了,现在的市场环境已经不会让你能够踏踏实实地干上两年了。
  对于想长久做下去的企业,营销中的定位问题就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这个原则就是,自己决定怎么走,要什么样的人群陪着你来共同成长,这是很重要的。企业在做好市场定位后,就要为这个市场对应的产品付出更多资源,企业对产品的研发、市场的营销行为等所有的对应度、所有的投入代价,都要考虑好。而不是说产品的研发是一个目标,市场的需求是一个目标。再一个就是企业不能为了今天能赚点钱去定一个短期赚钱的目标,因为定位就是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这样才能有对应的营销行为。以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着矛盾性,但又都能做到很好的协调。
  ■ 所有的行为都需要符合定位的要求
  定位原则中有一点是很关键的,那就是:不要轻易地去改变原有定位,也不要轻易地就把你的定位扔给别人。因为有了定位之后,企业的所有行动和表现都需要统合在一起,不符合定位统合的元素绝对要摒弃掉。举个例子,有一个美女想定位为淑女,于是她的头型就要符合淑女的形象,如果弄个爆炸式的,好多花的那种,就不像淑女了。淑女的举止要表现得很文雅,不会让人觉得“闹腾”。定位是要展示给别人看的,而不能说定位只是为了自己。淑女这个概念是别人体会你是淑女,而不是说你想叫淑女就叫淑女。别人的体会首先头型是顺顺的那种;然后穿戴,文雅得要像淑女;举手投足要淑女;语言表达方式等所有的都要像淑女。视觉上,感觉上都是要符合淑女的定位。你选的服装款式要符合淑女形象,颜色也要符合。你要是下身穿个红裤子,上身穿个绿小褂,再化个蓝脸蛋妆,头上还带两朵花,那这就不对了,那就偏离了你的定位。
  淑女有淑女被大家认同的条件,大家都有一个习惯性的认同,这些都是已经约定俗成的,你要按照这个约定俗成的定位去创造淑女形象。企业的定位也是如此,从内在资源到营销行为,都要与定位相匹配、相统合。
  ■ 所有的行为都需要管理
  如何才能像个淑女,还必须要有一定的素质条件,要让人看你是个淑女,你就要去学习,丰富内涵。只要你定位做一个淑女,就要为此付出努力。企业的营销行为也一样,你定位了一个概念,在市场上的所有表现就都要符合这个概念,品牌展示行为、形式及色彩条件,产品的对应度,诉求语言的表现形式,销售行为等所有的方面都要与定位相符合。同时,企业的内涵条件和服务表现也要让消费者感受到你的品牌的定位,你的产品的品质等也要能体现你的定位。
  如果你的定位是李逵,那你也要为此付出代价、付出努力。你所有的表现行为都是要很粗犷的那种,体现出大刀阔斧的气势。产品定位也是同样道理,要让消费者认知你的产品,就要为这个产品的定位付出努力。这是很关键性的问题,企业需要把握好。
  

改变定位的代价你想过吗
第4节改变定位的代价你想过吗
  ■ 定位之后不要轻易改变
  改变定位是不容易的,因为改变定位是需要付出很多代价的。可口可乐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可口可乐的定位是中学生,为什么是中学生?是因为中学生自我可以决定购买这个产品。一个人从出生到婴儿时期自己不能对购买进行决策,决定权在父母;到了儿童时期自己可以建议父母购买什么产品,但决策权还是在父母,也就是说你仅仅是影响购买者和决策者;只有到了中学时,你才可以向父母要钱,自己进行决策,也可以自主消费。这个时期你既是决策者,又是购买者和消费者,所以可口可乐对应的年龄层是中学生。可口可乐这个时候就开始教育他们,让这个人群从一开始有消费能力的时候就接受这个产品的教育,等他们长大后就永远忘不了这个产品了。这就是一个感性化的关于快速流转品的定位方向。一百多年来可口可乐一直在沿用这个定位,永不改变。因为他们知道,要改变就要为此付出代价,如果改变了中学生的定位,中学生就不喜欢你了,中学生这个激情的群体不喜欢可口可乐了,可以被感染的中年人、老年人也就都不喝了,儿童也不会喝了。果真如此,产品就会逐渐在这个市场上消失。因此说,定位一旦作出,就不要轻易改变。
  ■ 产品定位要与市场定位一致
  有的企业在市场上做了一段时间后,就想尝试着去改变这个定位,但往往不成功,反而浪费了很多资源。国内有个产品品牌叫“娃哈哈”,“娃哈哈”这个品牌的产品多数是完全感性化的。“娃哈哈”最早是做保健品的,诉求是“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是给儿童的一个保健产品。然后慢慢地做大了。大了之后开始扩宽产品线,生产其他的产品。开始是在品牌下加了一个饮料,后来其他的产品也加进来了,既有针对儿童的,也有成年人的,有些做成功了,但多数是不成功的。原因还是因为定位,“娃哈哈”这个品牌的定位很模糊,分不清它是感性化的定位还是理性化的定位。如果是感性化的定位,“娃哈哈”让消费者感性接受就行了;如果是理性化的定位,“娃哈哈”这个品牌是针对儿童市场的,就不能提升到成年人的概念当中。这种分不清产品定位的倾向给“娃哈哈”这个品牌造成了很多的困惑。
  ■ 产品定位可以改变,而市场定位不能改变
  感性接受品牌是需要在一个感性消费层面的产品类别里面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感,产品的定位是可以作一定的改变的,但也不能说可以随意改变。
  “康师傅”一开始就是一个感性消费的产品“方便面”,其品牌被感性化接受之后,又出来一个感性化的茶饮,消费者在接受的时候就会觉得“康师傅”是一个牌子,而不会去理性地分析这个大师傅会不会生产茶饮。但是,如果“康师傅”去扩大产品线,去做服装了,去做其他的别的什么理性化的产品的话,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定位了人群之后,在同一个人群里面可以去替换,可以增加产品,但是要同是感性化接受的产品,在“康师傅”定位里面,同是一个人群,都是中学生。茶饮料是对中学生教育的,方便面也是从中学生开始教育的,它改变的只是一个产品的形式,但“康师傅”保持了同样是感性产品,同样是同一个人群的定位。
  ■ 品牌是市场认同的定位,不要随意改变
  “娃哈哈”这个品牌在感性认同的条件下,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品牌。但知道该品牌历史的那些人可能会怀疑它,因为“娃哈哈”原来是一个儿童的保健品品牌;不知道其历史的就不会去怀疑,就会很感性地去接受这个品牌。现在的“爽歪歪”更儿童化,这个品牌也不可能去做人群的转移。
  一个企业要想改变产品品牌的定位,需要认真考虑改变可能付出的代价,还有是否需要去承受这样的代价。
  有的时候企业很努力,努力了一年、两年、三年,最后企业增长的速度还是不如其他企业,这是为什么?有的企业后来居上,比我们发展得还快,我们是否检讨过?是因为我们定位上有问题,还是在增长的过程中定位的漂移?是否因为我们花出的大量广告费堆积出来的是没有价值的东西,还是说定位改变失去了增长的速度?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探讨的问题。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不同产品条件下的定位规则
第6章定位需要定什么
  □ 不同产品条件下的定位规则
  □ 成长迅速的市场如何定位
  □ 成熟市场定位要注意的内容
  □ 定位不是告诉别人你在哪儿
  定位不是简简单单地就是找个地方定个位的问题,也不是说是一个广告形式或者说是一个产品形式的方法问题。在定位时,我们要看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产品等各方面的条件,要根据这些条件来确定如何定位。
  在市场需求很大的时候,企业需要在这个需求的空间中找出一个适合的需求人群,再用产品去对应这个市场的需求;另一种就是先有一个产品,不知道市场在哪儿,这时要考虑市场有哪些和这个产品相匹配的定位方式,是否依据产品的特点定位。这些都是由当时的市场及产品条件决定的。
  第1节 不同产品条件下的定位规则
  ■ 拿产品去找市场
  如果先有一个产品,然后拿着这个产品去找市场,这就是要寻找产品的对应市场的定位。这种定位方式基本上都发生在市场比较成熟的市场上,因为这个产品已经被市场接受,企业才会首先很自信地把产品生产出来,只是不知道自己的产品的特性是否能够在市场上站住脚而已。另外一种就是一些创新产品,这些创新产品也基本上是在成熟需求的产品市场上的一个创新,而不是从需要开始的一个创新。所以,也属于比较成熟的需求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