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族战争-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唯亲的风气,公司为了家族成员的利益而存在,而这些家族成员也在公司中就职。但是现在,他们已经不再属于公司了。   

  与此同时,关于企业控制权的战争到了最后一幕。这场战争的主因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权力和对未来的决定权。玛里琳和伊夫林打破了三姐妹公平对战的局面,她们曾经一直是局外人,现在却能够从她们意志坚强的姐姐米兹手上获得胜利。米兹不再对妹妹们客气了,1987年12月底,她向玛里琳和伊夫林提起了诉讼,声称她们的行为违背了公众利益,使信托公司无法销售斯坦伯格公司的股份。同时,她还宣称她们卖掉了直接持有的股份。   

  姐妹们对记者畅所欲言,因此这场争斗吸引了公众的注意,一个报纸漫画家将这三个姐妹在1988年初的争斗描绘成三个在泥沼里打斗的摔跤手。米兹最终撤回了诉讼,但这场诉讼却为斯坦伯格家族的故事拉下了最后一章的帷幕……1989年,家族企业被出售。直到这最后一场戏,姐妹们才终于团结起来,斯坦伯格家族迎来了一个还算不错的结局,虽然企业已经是别人的了,但家族最终带着他们的财富离开了。但这不是一个圆满的故事:感情受到创伤,关系产生裂痕,而这个伟大的家族企业的名声也被毁于一旦。 点评   

  从很多方面来看,这都是一个经典的传奇,类似的故事仍在不断重复,即使在我们写这篇文章时也正在继续着。一家之主离世之后,没有留下一个明确的继承方案,这就导致了无法解决的家族争端。对于斯坦伯格家族来说,争端有扩散和加剧的特点:争端由姐妹周围两个对立派别的紧张矛盾所引起,从一个主题转移到另一个主题,同时母亲又无法对她们进行调解,并最终选择站在自己支持的一方。尽管大女儿米兹可能拥有父亲的性格和决断,但是却似乎缺少承担家族或企业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中也缺乏能使家族内部的某些紧张局面得以消除的健全的管理机制或调解渠道。这些都是致命的弱点。   

  斯坦伯格家族的人力资源政策以家庭为重,这就使亲属大量涌入企业内部,其中包括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和婚姻裙带产生的亲属。他们没有注重将人的能力和职位的需求进行匹配,只要求亲属努力工作,各司其职。没有让非家族成员的外界人才加入是一个明显而致命的失败,斯坦伯格家族的故事说明了狭隘的裙带观念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成功,也会给家族的和谐稳定带来极大伤害。 《路易斯维尔时报》和宾厄姆家族……产业的丧失 起源   

  宾厄姆家族报纸王朝的故事集中体现了家族的变迁,以及儿童成长时期的环境会如何影响家族企业的发展。在这个家族中,创始者的继承人拥有很好的教养,父母努力促进家族的团结与和谐,将所有的家族成员都拉入到企业中来,但是第三代的加入却带来了极具分裂性的紧张局面。   

  罗伯特·华斯·宾厄姆是《路易斯维尔时报》的创始人,他继承了第二任妻子玛丽500万美元的遗产,这笔遗产成为他创建企业的经费来源。他相信一份报纸只能有一个主人,所以他选择将企业交给三个孩子中最小的那个,即乔治·宾厄姆。为了顺利地将他的其他两个孩子从企业中驱逐出去,罗伯特答应每年给他们提供15 000美元的收入直到他们去世为止。   

  乔治聪明且手腕强劲,他与妻子玛丽·宾厄姆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也体验着供养家庭的责任与快乐。乔治事务缠身,很少有时间陪自己的孩子们,他将养育子女的重担留给了玛丽。玛丽是个坚强而注重原则的人,而除了照顾孩子,她几乎每时每刻都陪伴在丈夫身边。已经加入家族业务的玛丽,自信心不断增强,她协助丈夫调整报纸的发展方向,渐渐在企业中有了很大的影响力。乔治常常在重大决策时求助于妻子,而妻子也总会给他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帮他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成长的岁月         

虹桥门户网。  

第58节:回避现实……孤岛困境(10)         

  为了获得父母的宠爱,宾厄姆家族的五个孩子分成了两个派别:年长的男孩怀斯和巴里形成了一个同盟,而两个年幼的孩子埃莉诺和乔纳森形成了另一个同盟。中间的莎拉自成一家,但是,她却是孩子当中最聪明的一个,她用自己的智慧获得了父母的认可。   

  和许多企业创始人一样,乔治和玛丽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入哈佛大学,于是他们把孩子送到了预备学校以便为大学生活作准备。在怀斯享受着寄宿学校所带来的独立空间和运动自由时,有阅读障碍的巴里却被送进了辅导学校。有着敏感心灵的他,思念着家的舒适和安全,想和爸爸待在一起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同时,莎拉踏踏实实地住在家里,但是她喜欢独处,常常一个人在屋子里读书写字。尽管无法见到哥哥们,他们的离去对她来说却是一件好事,特别是怀斯的离去,因为他一有机会就会嘲笑和欺负她。   

  莎拉朋友不多,身体也不好,她的学校没有要求她学习数学或其他她不喜欢的科目。她渐渐地长大了,很像她父亲,没有什么实用技能,对日常的财务运营一窍不通,但是凭借着她的文学爱好和聪明才智,莎拉成了父亲快乐和自豪的源泉。莎拉认为自己和父亲是这个家族中的知识分子,他们两个志趣相投,互为知己。   

  作为十几岁的少年,怀斯急切地想得到父母的肯定,但每每都希望落空。由于本身能力有限,再加上态度轻视,他在学业上不思进取,甚至有几科出现了不及格,这种现状使他产生了某种逆反心理,变得懒惰异常。同时,他为人少言寡语,难以相处而且不善于交际。他的父母都没有时间或心思对他进行指导,乔治和玛丽都不是那种善于交心的父母,他们与儿子的交流太有限了。   

  另一个儿子巴里的情况稍好一点,除了阅读障碍以外,他曾由于肥胖而变得焦虑自闭,但是在进入辅导学校后,小巴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变得严于律己,征服了自己的体重问题,自信心也在不断恢复。与此同时,他的弟弟妹妹们,即莎拉、乔纳森和埃莉诺都留在家里,伴随着繁忙的家务一起成长。由于父亲常常不在家,最小的儿子乔纳森感觉自己被忽视了。埃莉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由于从小受到一个接一个的保姆的看管,她比其他孩子更加沉默寡言。总而言之,每个孩子都没有和父母有太多的接触,爸爸妈妈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其他地方。   

  当怀斯最终进入哈佛大学之后,乔治小心地教育儿子不要酗酒也不要滥交一些狐朋狗友。怀斯就像以往的那些大学生一样,认认真真、毕恭毕敬地听完了父亲的忠告,然而转身却由着自己性子,把父亲的话抛到脑后。由于缺乏学习的天赋再加上自由散漫的生活,怀斯的成绩很差,但是他有信心能在必要的时候把工作干好,他在《路易斯维尔时报》中的工作证明了这一点。 家族的新成员   

  莎拉也依照家族传统,到马萨诸塞州的剑桥拉德克利夫学院上学。和哥哥不同的是,她的学业成绩很好。她希望和父母一样,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和美满的婚姻。在大学时,她开始与《哈佛倡议者》杂志的编辑惠特尼·艾尔斯怀斯恋爱并订婚。莎拉似乎达到了她想要的目标,她开始了丰富多彩的作家生涯,有着美满的婚姻,这些都和她的父母相似。   

  与此同时,怀斯开始与哈佛夏季学校的一名女生约会,她叫琼·史蒂芬斯。琼知道怀斯这样的富家子弟从来不会死心塌地地爱一个女人,因此很小心地对待怀斯。琼是一个有教养、随和且热情的年轻女人,她能懂得怀斯的幽默,并能够发掘出怀斯内心中柔软的一面。很快,他们就变得无法分开了,在订婚之后马上就结了婚。在婚礼之后,怀斯开始在家族企业里担任《路易斯维尔时报》的一名助理编辑。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克莱拉在1963年出生。   

  巴里遵循家族的传统从哈佛毕了业,并在华盛顿的NBC电视台找到了一份电视研究员的工作。他遇见了一个年轻的离过婚的金发女郎伊迪丝,这个女人还带着第一次婚姻所生下的两个儿子。伊迪丝漂亮,眼光敏锐,富有远见且聪明和善。当小巴里被父亲叫回路易斯维尔为家族企业工作时,他不情愿地从NBC辞职,并向伊迪丝求了婚。         

←虹←桥书←吧←。  

第59节:回避现实……孤岛困境(11)         

  乔治逐渐把下一代人都带进了家族企业中,并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曾经帮助家族报纸成为全国著名报纸的《路易斯维尔时报》常任发行人马克·艾斯里基在1963年退休,为下一代人让出了道路。乔治也有计划逐步将表决权转让给企业将来的继承人:他的儿子们。 家族悲剧   

  最小的儿子乔纳森不愿意按照家族传统去哈佛上学,但他最终还是在压力和期待之下屈服了。他在1961年的第一学年结束时就退了学,然后就读离家更近的路易斯维尔大学。他试图说服父母,只要让他学习科学,他就能够学得很好,而事实上他的确做到了。乔纳森最终从哈佛医学院毕了业,满足了自己的宿命和父母的期望,可惜,他的命运也只能走到这里了。一天,在修理一个电气装置时,乔纳森受到了高压电的电击,立刻毙命。   

  乔纳森的早逝对家族震动很大,玛丽更是悲痛欲绝。然而,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同年夏天,怀斯驾驶敞篷车载着自己的一家人,包括刚出生的孩子到楠塔基特去旅游。在路上为避开另一辆车,车子失去了控制,怀斯被冲浪板伤到脖子,不幸身亡。失去了长子,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继承人,不论是对这个脆弱的家庭还是对整个家族企业,都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