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富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暴富年代-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阵忙乱之后,梅舒木木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消息,大脑一片空白。
  梅舒最怀念的是刚到鹿港的那段日子,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刚从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的梅舒在鹿港理工学院教书。何家全、欧阳成、孙洋都在龙口电子厂打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远大抱负,生活充满了希望。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何家全他们仿佛都变成了经济动物,一天到晚为钱奔忙,只想着赚更多的钱。友情疏淡了,共同语言少了,连面都难得一见,更不会说坐在一起“侃大山”了。
  梅舒明显地感到,何家全和他的两个老同学的隔阂越来越深。
  梅舒是个典型的江南女子,生来就和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双明眸似澄澈的秋天的湖水。眼波幽幽,深不可测。红唇丰润,香色宜人。皮肤白皙而富弹性,泛着美玉般的光泽,像春天早晨花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
  梅舒从来不施脂粉,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脱俗之美。
  浑身上下尽显江南水乡自然神韵的她,用天生丽质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梅舒生在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水乡苏州。
  小时候随外婆在舟山群岛深处普陀山的海边长大。
  江南水乡那四季分明温差又不大的湿漉漉的气候,使梅舒从小得到了充分的滋养,在普陀山度过的无拘无束的童年又使梅舒的天性没有受到丝毫的压抑,身材发育得灵秀健美。
  长大了的梅舒出落得身材高挑,风韵妩媚,既有江南女子的婉约精致,又有北方姑娘的俏丽大方、善解人意。
  梅舒的父母都是大学教师,对梅舒的教育采取兴趣为主的引导方式,教她学钢琴、学外语、学舞蹈都是由着梅舒的兴致来并没有给她太多的压力。考上上海外国语学院也是因为进入高中以后,“外面的世界”让梅舒着了迷,她才开始发愤读书应考。
  书香门第的熏陶,完善的素质培养,使美丽的梅舒举手投足间透出高雅隽秀,梅舒的美浑然天成,是自然造化的结果。
  梅舒来到鹿港市完全是阴差阳错。
  梅舒毕业于一九###年,那个夏天整个社会都显得烦躁不安。梅舒本来已经取得了美国密苏里大学大众传播专业的全额奖学金,单等一拿到毕业证就“胜利大逃亡”。
  可政策多变,国家教委在梅舒申请出国护照的前夕发布了一项规定:大学本科毕业生必须为国家工作五年之后方可申请自费出国留学。梅舒的好多同学在此前已通过其他渠道获知了这一禁令,有的宁可在毕业前一周休学不读,用放弃取得大学毕业资格的牺牲来换取一张飞往美利坚的单程机票。
  梅舒一来不相信满天飞的“小道消息”,二来很珍视上海外国语学院的那张本科毕业证,一直挨到领到了学士学位证书才去申请护照,此时,梅舒已属于被政策“卡”的那一类,想从正当渠道赴美留学已经不可能了。
  从小到大,梅舒从来没有为“前程”担忧,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出不成国的梅舒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她一直没有考虑过毕业后的工作,她原以为一跨出校门就可以飞越太平洋留美深造。可现在插翅难飞,她只好又回到现实中来,四处联系找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像梅舒这样的外地考生,分配想留在上海,必须有留沪的指标,除非父母是支边的上海知青,否则比登天还难。
  梅舒的父母很希望自己的独养女儿回苏州团聚,嫁一个如意郎君,在“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中共叙天伦之乐。
  可在上海滩学了四年英语,把一套《AROUND AMERICA》(《走遍美国》)的教材读得滚瓜烂熟的梅舒。再也回不到姑苏城那悠闲写意的生活中去了。
  苏州太小,也太古老了。而梅舒则是现代的,属于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世界。
  以梅舒的才情和聪慧,在上海找一份工作并不难,上海那些高档写字楼里的“外企”办事处,需要大量的梅舒这样才貌双全,讲一口流利英语的国际型人才。可梅舒不愿意在上海打工,这座城市把所有没有上海常住户口的同胞统称为“外地人”,那种精神上的歧视,让从小就在优越感里泡大的梅舒难以忍受。
  

情多累美人(2)
梅舒的毕业分配成了老大难。
  看到同学们一个个奔赴新的工作岗位,梅舒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学校里盘桓了大半年,最后还是得到了广东籍的英语系系主任的帮助,才从广东省教委得到了一个毕业分配指标——新建的鹿港市理工学院需要一位英语教师。
  这对梅舒来说已是最好的选择。
  鹿港是中国知名度上升最快的城市,余世杰的鹿港大酒店创造的“三天盖一层楼”曾被誉为“鹿港速度”。
  而那“时间就是金钱”的名言则使中国人的心灵深外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
  梅舒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登上了南下广州的海船。
  对于鹿港,梅舒有着对陌生异乡的好奇;而对日复一日的教书生涯,梅舒则心存畏惧。梅舒全然没有归心似箭的激动,她想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但又不希望这未知的生活来得太快。所以梅舒选择了海上航行,希望浩渺的大海唤起自己美好的回忆,也使自己纷繁的心绪平静下来。
  海上航行总是和浪漫相随。
  这次的海上之旅,使梅舒结识了同是南下广东的何家全一行三人,也改变了梅舒一生的命运。
  第十章 偏向虎山行
  何家全到鹿港是一次冒险。
  何家全出生在“文化大革命”开始那一年,正值中国“人口爆炸”,出现第二次生育高峰的年份。
  他降生的那座城市地处华北平原,“文革”中以血腥的武斗名震全国。
  何家全懂事的时候,这座城市已经混乱不堪,“文革”的恶果开始显现出来。何家全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工人,家里孩子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何家全童年记忆最深的是一天到晚吃不饱饭,饿得前心贴后背。何家全小时候所有的心机都用在与“吃”有关的事物上,何家全的家乡人那时见面的第一句问候是:“你吃了吗?”
  当年,吃没吃过饭是衡量一个人这一天过得幸不幸福的唯一标准。
  何家全至今还记得家门口的墙壁上刷着伟大领袖的一则语录:
  节约粮食的问题,要十分抓紧,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紧。
  何家全经常带着兄弟们在家里翻箱倒柜,寻找被母亲藏起来的零钱,找到了就攥在手里,带着小弟弟们跑到大街上去买吃的,凭粮票购买的一个拳头般大小的白面馒头是何家全童年世界里最美味的点心。弟弟们吃完了东西,显得欢天喜地;何家全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还得盘算着怎么向大人交代。
  后来,何家全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每次为家里买油盐酱醋的时候,都从中抠出一二分钱来,日积月累也可以换来一两顿美食,打打牙祭。
  这就是何家全最早受到的经济学启蒙。
  童年的困顿,使何家全对财富有着更迫切的渴望。
  “十年###”结束的时候,何家全还在读小学,随后发生了一连串的巨变:高考恢复了,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了,人们又记起了“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俗谚。
  读书、考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成了何家全这一代人的必由之路。
  何家全的家在城西的工厂区,高大的烟囱终日冒出浓浓的黑烟,一天下来,人们的鼻孔里都能抠出黑黑的煤灰。在浓烟的熏烤之下,城西的麻雀比城东的麻雀颜色都更黑一些。
  这里的居住环境拥挤不堪,常常是一家三代人挤在没有卫浴设施的二十多平方米的平房里。
  社区环境差,受教育水平低,犯罪率也高。每次“严打”这里都会有一大批工人子弟受到法律的严惩。
  何家全拼命读书的目的,也是怀着“鲤鱼跳龙门”的梦想。
  古代的知识分子对人生做过精辟的概括,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 四积阴德五读书”。命是指一个人是否生在富贵人家,有的人是含着金汤匙出世的,命中富贵可以坐享其成,一世荣华。
  命好还要运气好,纵有万贯家财如果行衰运也会一贫如洗,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
  命不好可以用运气补,叫花子都可以捡个金元宝,打工仔也可能中“六合彩”。
  命运相济还要看风水,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神秘的部分。
  改变这一切,要靠自己“三更起,五更眠”的努力。所谓积阴德无非是积善行德,广结善缘,做一个成功的“社会人”。
  这一切中最重要的便是“读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学成文武事,货与帝王家”。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过是读书得到功名之后的自然报偿。所以古人读书读得很苦:映雪囊萤,头悬梁、锥刺股——实在是那目标太诱人了。
  中学毕业后,何家全如愿以偿考上江南大学电子工程系,离开家乡来到大上海深造。
  何家全的四年大学读得全情投入,寝室、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四点一线,何家全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
  那时候,大学里最流行的一个词是“自我设计”,当何家全从书本上抬起头规划自己的未来时,才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多少路可选择。
  同学们早已对未来做了形象的概括,只有四条路可走:
  

情多累美人(3)
一是走“红道”,这里的红是又红又专的红。毕业后,去政府机关工作,成年累月夹着尾巴做人,谋个一官半职,再慢慢求“进步”,如能挤进第三梯队什么的,便有可能官越做越大,在中国这个官本位社会里就算是实现了自我价值。
  二是走“黑道”,所谓黑道是指专心做学问,皓首穷经,苦心钻研争取在专业上有所突破,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