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穷在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穷人穷在哪-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越有实力的企业,越能给人信心,越能得到信任,也就越容易得到帮助。信用是一种资格,没有实力就没有信用的保证,在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信用就是财富的象征。
  富人有信用,因为他有能力,他负得起责,而且,他是信用体系的受惠者,他知道珍惜。
  穷人,虽然暂时还没到那一步,但你得学着。如果你相信信用经济是一种先进的、效率更高的经济形式,如果你相信自己还没有强大到不需要任何人帮助的程度,你自己就得先成为一个有信用的人。
  

近穷者穷
穷人大多生活在穷人中间,久而久之,心态成了穷人的心态,思维成了穷人的思维,做出来的事也就是穷人的模式。穷人身边都是穷人,每天谈论着打折商品,交流着节约技巧,虽然有利于训练生存能力,但你的眼界也渐渐囿于这些琐事,雄心壮志都消磨掉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胡说,否则像孟母这样的圣母,再笨也不会算不出搬一次家不仅有舟车之累,而且还要破费不少银子,何况还连搬三次呢。
  不用操心,从“邻居学”上讲,富人的豪宅可以鹤立于贫民窟,以显示其富有;草根阶层的破木屋却断断不能跻身于高楼林立、灯红酒绿的富人街。道理很简单,穷人想在黄金地段霸占丁点地皮,就算敲骨吸髓也是挣不来的,只能捡个偏僻角落安营扎寨。因此,最常见的镜头依然是富人与富人在庭院里谈大势,穷人与穷人在大杂院里数补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写这句诗时不知明不明白:从物理学“做功”的概念上讲,爬楼梯是最费“功”的,即使只有一层。我们喜欢爬缓坡,似乎走了很多路,但从“功”率上讲,却往往不及格,令人沮丧。穷人如果想上台阶、上层次,经验与直觉告诉他们,莫如爬缓坡。这至少不至于心衰竭、汗如雨、气不顺。
  可是,等穷人爬过一圈一圈盘山公路到达山腰时,山上的奶酪、鲜花、美酒早被走直线的人瓜分了。这些人摇身一变成为富人,而穷人则只能灰溜溜、飞快地原路回去,大叹:“又失去了一次发财良机。”
  穷人的算盘上每颗珠子都油光锃亮,以穷人们打算盘的频率与勤奋计,可以看出其对理财技术的偏执与垂爱。然而,这却出于省一毛两毛钱的经济实惠的目的、出于“里三年,外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节约动机。
  富人的脑袋自然也是一台永动机,一台计算财富的深蓝牌电脑。然而,鸡毛蒜皮的琐事显然不在考虑之列。单从盘面上看,他们的付出可能源源不断,收获却遥遥无期。从穷人眼界看,富人似乎都是挥霍与愚蠢透顶的混蛋。然而,穷人却忽略了,富人运作的都是大项目、大生意,都是“大斗进、小斗出”的。富人并不像穷人一样恨不得一锄下去便挖个金娃娃。富人都是生物学家,明白春种秋收的道理。立竿见影、立马生效的神话,不能说没有富人相信,但空手套不来白狼,赚钱需要耐心与时间,这正是天下绝大多数顶尖富豪们的信条。
  穷人出于饥饿,所思所为固然都是衣食住行,都是油盐酱醋柴米茶,都是西边打折、东边促销。穷人的经济学是“一分钱,掰成两分钱用”,而富人的经济学却是“一分钱,变成两分钱用”。穷人以节约节俭立世,富人以开源开拓为本,一个眼光死盯钱袋,一个眼界锁定未来。穷人的作业是如何把手头的朽木雕刻成金子,而富人的课题却是如何把财富的小树快速培育成参天栋梁。穷人也想种一棵财富的树,可是肚皮与眼界由不得他有足够的耐心与时间——揠苗助长,大肆砍伐的总是穷人。
  眼界决定命运,能忍一时之苦的穷人,才有希望大富大贵。
  任何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也就是圈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子中的每一个人,都带着这个圈子的共性。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用一个人所处的圈子来判断这个人。
  穷人既羡慕富人,又对富人有种天然的抵触,他们在谈论富人时就难免用一种讥讽的语气,并且在内心藏起一把手术刀,随时准备着解剖富人的丑陋,以便让自己的优秀凸现出来。生活在穷人中间,很难对富人有一种理性的认识,更难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学习富人的绝招。
  富人,不管他有多蠢,他能够成为富人,就是不简单的。
  穷人也有自己的智慧,但那更多是在生存的层面上。一个生活在穷人堆中的穷人,要想跃上富人的台阶,必须先和自己这个阶层说拜拜。
  这绝不是背叛,而是一种自我改造。
   txt小说上传分享

妥协就是退步
穷人没法不志短,人穷就必然受制于人,迫于生计,很多时候只能妥协,这一妥协又埋没了自己的才华,错过了发展的机会,最后只好随波逐流,一直穷下去。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林妹妹爱宝哥哥爱得要死,爱得心痛,爱得吐血,爱得文思如泉,可惜终究不敢向贾母宣布:我要嫁给宝哥哥,否则……原理很简单,吃贾家的用贾家的,一个没落小姐,一个黄毛丫头,寄人篱下,还有什么资格叫板贾家?这正应了一句民谚: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端了人家的碗,就得服人家的管,否则就只有摔了饭碗,到城门口喝西北风去。
  人穷志不穷,几乎所有的穷人都这样说过、想过、坚持过。然而当穷人面临着“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的生死抉择时,富人的那句“嗟,来食”也是有诱惑力的,穷人顶多自我安慰,那不过是“儿子欺负老子”。很多时候,穷人是天下最善于自我安慰的人。识时务者为俊杰,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明明是背叛原则,背离志向,但穷人仍愉快地自封为俊杰、君子——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惜,这“变”却是变形、变味、变节!
  穷人会跳出来大声辩称:我本来就不是好汉,不是英雄!言下之意,穷人何必被廉耻、善恶、正邪之类的劳什子所禁锢?穷人岂能因为陈腐教条亏了肚皮,丧失跻身富贵的天机?穷人的妥协,首先是向自己妥协,一旦自我不能把持,那么,穷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认为自己是国之栋梁,家之梁栋,至少没有谁一开始便认定自己朽木不可雕也;也没有谁打头便预测自己将穷困潦倒,不名一文。年轻人几乎都是怒目金刚,挽得袖子老高老高,一副虎穴擒子,龙潭杀蛟,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架式。可是在社会的汪洋与丛林中冲杀几回,原先抱定的志向原则一一落空或受挫。困兽斗了几个回合之后,棱角渐失,慢慢变得乖觉起来,向当年不齿的人物求教,向深恶痛绝的言行妥协。
  等年轻人人到中年的时候,才发现两手空空,一无所获,还是穷人。生活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妥协就是退步,就是不进步。借道伐虢,虢国妥协了,殊不知唇亡齿寒,自己也顺带被消灭。赵王得了一块和氏璧,秦王意欲夺之。渑池会上要不是蔺相如,赵王一定妥协,而结果也可想而知。
  慈禧曾放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外洋之欢心。结果《 辛丑条约 》、《 马关条约 》接踵而至。妥协虽可苟延残喘或获得小利,但终究无异于自取灭亡。一个习惯了事事妥协的好好先生,当然不会奋力于自己该得的利益。
  这才是穷人之所以为穷人的根源。
  富人难免也会妥协,但他们的妥协却是失小钱获大利,放长线钓大鱼。关系到大局、原则、志向、计划之类的东西,他们是坚决不会轻易妥协的。道理很简单,退了第一步,还会有第二步、第三步。这就好比一个牧羊人以羊饲虎,结果羊有尽而虎不止,没准连他都会被一口吞下。因此最好的方式是拿出刀枪,把老虎打死或撵跑。
  树欲静而风不止,妥协是迈向穷人圈子的第一步。
  中国人吃饭、喝茶、开会,凡是众人聚集的地方,座位都是有讲究的。
  尊者坐上首,背靠墙壁,面对大门,有远瞻之利,无后顾之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中军坐帐,局势尽在掌控之中。
  卑者当然只能坐下首,形势与上首相反,局势掌控不了,上菜的时候还得小心避让,以免汤油淋头。
  穷人总是占据不利地形,危险来了,他首当其冲,利益当前,他却是最后享受。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谁都想坐上首,但并不是谁都能坐得上,如果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硬要去坐,坐是坐上了,但即使不被请下来,最后肯定也会搞得大家都很别扭。
  穷人的地位决定了他是个弱者,没有富人的有利条件,所以每一次社会动荡,他都是最大的受害者,每一次机会来临,哪怕是专门为穷人准备的机会,他也只能分到很小一杯羹。看看历代的革命,除了少数人衣锦还乡,大多数的穷人,作为阶层的穷人,最后还是穷人。
  穷人想变富人,想从下首坐到上首,很难靠突发事件取胜,即使成功了,暴富也难以持久。而要靠一代又一代的漫长努力,真的像大浪淘沙,绝大部分沙子都只能被冲走,留下的极少数才是金子。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互助是平等的
真正默默奉献着爱的,有我吃的就有你喝的,把自己盖的被子捐一床给灾民的,不要补助献一袋血的……诸如此类,多半是穷人。
  有位亿万富翁坏了一只眼睛,他花了一大笔钱装了一只可以乱真的假眼。为此他得意洋洋,喜欢找人辨识哪一只眼睛是假的。许多人都说错了。有一天,他碰到了一个穷人,穷人却一下子指出了假眼。富翁很惊异,给了穷人一大笔钱,要穷人告诉秘诀。穷人想了想说,因为你的这只眼里还有一点点仁慈。
  富人可能来自偶然的暴发,也有可能来自必然的积敛。但富人一旦成为了富人,且抱定心思想一世、二世直至万世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