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人类的哲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拯救人类的哲学-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买进石油,囤积起来,提高价格,带动物价上涨,引发粮食危机,饿死人,引起暴动。“这一切与我无关,只要我能赚钱就好”,抱这种想法的人越来越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正是卡尔?*所预言的结果。*称资本家是恶人,而现在发金融横财的那些人就是贪得无厌的家伙。
  资本主义的初始基础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拿圣经”的新教徒精神。基督教伦理节制了人们对欲望的追求,由此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那么现在,如此关键的“圣经”跑到哪儿去了呢?
  

丢失了“慈悲”和“爱”的人类
|稻盛|
  梅原先生谈到美国社会伦理观的缺失,问道:“圣经到哪里去了?”在面临贫困、环境恶化的状况中,围绕人类应该持有的新的“圣经”,也就是主体思想,我感觉需要展开议论。
  人类应该具备的主体思想是什么呢?有人相信宗教,也有人不信。不管是基督教思想也好,佛教思想也好,其他思想也好,有什么思想都没关系,但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必须持有“同情之心”,这在佛教里就是“慈悲”,在基督教里就是“爱”。这种最重要的同情心,人类正在渐渐丢失,因此必须让它再次复苏。这样,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人的内心,存在“慈悲”和“爱”这样的“善心”,同时,也存在着为欲望所迷、只顾自己的“恶心”。善恶两者在我们心中同居,抑恶扬善,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努力做到的。
  人类也一样,应该告别以欲望为引擎的近代文明,为营造以“关怀之心”、“纯朴之心”为引擎的新的文明社会而努力奋斗。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赤裸裸的“欲望人”
|梅原|
  基督教等宗教在现代世界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发人深省的是美国前总统布什的行动原理。据说,促使他行动的,就是基督教的原教主义。比如伊拉克战争,听说根本原因在于基督教是一神教,“基督教是正确的,*教是错误的”这种思想在发挥作用。
  同时,布什总统所属的共和党的支持者中,有大量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们坚信:“美国需要基督教精神。”他们认为*党的支持者是丧失基督教道德的知识阶层,所以他们反对*党,依靠他们的选票,布什才能出任总统。
  但是,基督教道德在现实中真的是布什总统的行动原理吗?我觉得不是。他口头上说的是美好的自由、*主义精神和基督教理念,但他内心里却隐藏着欲望,就是要“追求石油的权利”,“再次当选总统”。其实布什总统是一位无宗教人士。
  最初的基督教,特别是在清教徒的伦理中,讲究“清贫”和“诚实”,信徒们坚守这种信仰。然而,包括布什总统在内的很多基督教徒,他们认为清教徒的道德已经过时,应该舍弃。
  对道德沦丧的社会提出尖锐批判、并且做出预言的是陀斯妥耶夫斯基(俄国小说家,1821—1881)。他的代表作《卡拉马佐夫兄弟》描写了儿子弑父的故事。父亲肖特尔否定基督教,不相信上帝,他只相信自己赚钱的欲望和勾引女人的欲望。这样的肖特尔后来养出了弑父的儿子。
  在现代人之中,有许多肖特尔式的人物,但表面上,他们不像肖特尔那么*,总是随意勾引女人,他们看起来颇有绅士风度,在家庭里也有权威,头脑聪明,处事周到。然而,他们做事的目的,全在于满足自己的欲望,世人如何,社会如何,全不在话下,只要自己发财就好。这样的人目前越来越多,这着实令我担忧。
  战后的日本,老板和员工之间工资差距很小,奉行北欧型的平等主义和*主义。但不知从何时起开始向美国看齐,到了现在,只把赚钱当做唯一的价值观,变成了*裸的欲望人的国家。
  要不信教的人信仰宗教是难事,但我已讲过多次,佛教是非常好的宗教,特别是在现今这个时代,我的感触越来越深。人因“业”而亡,而“业”根本上就是人的欲望。斩断欲望!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非常简单的思想。正是这个思想,为这个时代所必须。脱去佛教的外衣也行,但必须教会人们懂得抑制自己的欲望。
  *认为:“劳动者善,所以劳动者得天下,善的时代就到了。”但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圣德太子说,人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让本来善恶兼有的人向善的方向转变,就是教育要承担的重要责任。
  稻盛先生推崇江户时代的思想家石田梅岩(1685—1744),石田创建的“心学”就体现了这方面的智慧。
  

正确的从商之道
|稻盛|
  石田梅岩的功绩之一,就是教给江户时代的商人,什么是从商的原理原则。
  当时,追逐暴利、贪得无厌之辈层出不穷,在那种风气之中,石田梅岩在京都街上开起了私塾,召集商人的子弟,为他们讲解商人道,就是正确的从商之道。
  他的言论中有这样的话:“真正的生意,要考虑让对方得益,自己也得益。”也就是说,石田梅岩告诉商人们:“做生意不是只要自己赚钱就好,必须对方获利,自己也获利。”要以自利利他的精神促进商业活动。另外,他还说:“获取利润是商人正当的生存之道,商人的利润等同于武士的俸禄。”当时,在“士农工商”的阶级制度下,商人的社会地位最低,一般人都用轻蔑的态度对待他们,认为他们唯利是图。石田的话给了商人们巨大的勇气。
  这就是说,石田梅岩在江户时代的经济社会中,树立起了一种指导思想,他阐述的是人的“心的应有之状态”。这个“心的应有之状态”让我最近思考了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心”下定义呢?
  我们常常很随便地使用“心”这个词,我已经七十过半,我想尽力磨炼自己的心(志),带着美好的心(灵) 迎接死亡。在讲到“调整心(态)”、“磨炼心(志)”的时候,这个“心”究竟是什么呢?现代的人对此并没有真正理解,我觉得,大家在用“心”这个词时概念是不正确的。
  因为有这个问题,才在2003年召开了“京都文化会议”这样的国际研讨会。从全世界来的文化人、有识之士集聚一堂,围绕“心”为何物,“心”是如何形成的这样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希望利用会议的成果,以哲学家为中心,来阐明“心”为何物,用我们一般民众也能听懂的语言,做深入浅出的说明。
  人的“心”和“体”表里一体
  |梅原|
  “心”是非常独特的东西,不容易说明。人的“心”与“体”密切联系,二者是表里一体的关系。没有离开“体”的“心”,也没有离开“心”的“体”。人们常说抑郁症是“心的感冒”,这也说明二者有关。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心的管理”尤为重要
|稻盛|
  这里说的是“心的管理很重要”。人们常说“健康管理很重要”。另外,为了训练脑力,在读书和学习时,人们也常说“要重视智的管理”。但很少听人说“心的管理很重要”。但是,像日常要检查身体、保养身体一样,平时经常要“修心”,这件事不能懈怠。
  前面讲到,希望他人好、充满同情的善良心,和只要自己好就行的丑恶心,在人的心底同居。善恶两心同居的心底,需要不断地清扫净化,抑制一些为欲望所迷的丑恶心,就能使美好的善良心抬头。
  这个美好的善良心,简单讲,就是正义、公平、公正、博爱、勇气、诚实。这些朴实的道德心,是父母和老师教给孩子的,这些做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德性,家庭和学校必须向孩子们扎扎实实地教授。为了拨乱反正,重整现在这个混沌的社会,从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开始教育,现在显得尤为重要。
   。。

“利他之心”是生物的本能
|梅原|
  道德心的源泉,按照孟子的说法,在于“恻隐之情”。看到小孩快要落井,人出于同情,很自然地伸手救助,这就是所谓“恻隐之情”,是道德心的根源。
  但是我想,道德心的根源不必从那种特殊的情况中去寻求,道德心的根源就是“利他之心”,“利他之心”的根源就是疼爱孩子的母亲的心。
  在电视里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动物的纪实性节目,父母为了保护孩子,常常不顾自己的生命会遭到危险。特别是母亲具有一种本能,不管什么情况,都要保护孩子,将孩子养育长大。在黑猩猩的世界里,孩子的母亲死了,必有代替母亲抚养孩子的“阿姨”出现。相反孩子死了,母亲就一直背着它,到腐烂得只剩皮骨时仍不放下。看到这种情景,就会觉得“利他之心”不仅人类有,连动物也具备。
  拿鲑鱼来说,离开自己出生成长的河川,经过漫长的旅行,最后还是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在那儿产卵,留下子孙后代而死去。看那鲑鱼的表情,就会感觉到,它是带着完成任务后的满足的心情死亡的。可见,在动物的身上也隐藏着“利他”的本能,靠着这种本能它们才能延续生存至今。
  “利他之心是多么重要!”穿插这些趣闻讲给孩子们听,我想他们是会理解的。
  欲望的膨胀使人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忘记了“利他之心”
|稻盛|
  动物具有舍命救儿的本能,但如今在人类的世界里,父母虐待或杀死孩子的事件却在不断发生。我想原因大概在于,人类比其他动物具备更高的知性和理性,因而把动物原有的本能给忘了。这样看来,动物依靠本能就能明白的事情,人类反过来,倒要用知性和理性加以教育才行。
  比如,在现在年轻的母亲当中,有的人生下孩子后不知道怎么抚养,而动物在产后的瞬间,从本能上就懂得如何养育孩子。从前的女性,从母亲、祖母那儿学到养儿育女的方法。一个人育儿有困难,现在又盛行小家族化,所以现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