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名流感悟人生:中国高端访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走近名流感悟人生:中国高端访问-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西。”为了塑造好图兰朵,表现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东西,京剧采用了不受限制的梦境描述———虚幻梦境。芭蕾舞、民族舞、现代舞有机结合,营造了一种审美的最高境界。为此,邓敏在程式化的京剧行当步态里,揉进了大量的舞蹈语汇,丰富了京剧的表现力。
  对于出演《图兰朵公主》的女主角,她直言:“这是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角色,为了展现图兰朵的琴剑书香、多才多艺,在戏中不仅有大段的‘反二黄’和‘西皮慢板’,还要现学琵琶、芭蕾舞蹈、剑艺,舞台上的每个感觉都很重要,不能有一丝马虎。我认为这部戏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浪漫的爱情故事会让很多人为之深深感动。”
  邓敏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她主演的京剧《图兰朵公主》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文华大奖和8个单项奖,邓敏个人也荣获“文华表演奖”和“最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奖”。它赢得了近年来新创作京剧少有的好评,也创造了京剧新创作剧目在一年内演出七十余场、在一年内走出国门到各国巡回访问演出的佳绩。邓敏说,这出戏有很强的文化内涵,“融入了创作组每个人的创作理念。所以你走进剧场看到的是全体创作人员用集体的智慧在舞台上立体地展现出的《图兰朵公主》”。
  要想得到观众的认可,演员就要具有极强的驾驭能力。邓敏说:“首先要驾驭的是自己的思维,要了解观众需要什么,时代需要什么;其次要驾驭自己的肢体,掌握更多的表演技能。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内涵,观众对我们有全新的要求,我们也要用现代的理念感染观众,而不仅仅是迎合观众。”在邓敏眼里,“图兰朵公主是中国女性美的典范,对真善美有着崇高的追求。她不像一般被封建制度和封建观念牢牢束缚的公主,她个性独立,是个多面的、完整的中国女人。通过演绎图兰朵,可以向观众展示出中国女性的美,和中国女性对情感、爱情、生活的态度。欣赏京剧《图兰朵公主》的过程,也就是了解中国女性美的过程,也是了解中国文化、中国的琴棋书画诗、中国人的审美境界的过程”。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邓敏:我的舞台就是一亩三分地(5)
三 用真情演好文成公主,用行动学习文成公主,“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上感动得观众直掉泪。
  为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中国京剧院与西藏自治区藏剧团联合排演了京剧、藏戏《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是藏戏八大经典剧目之一。此次藏汉联手创排《文成公主》,充分尊重历史的真实性,通过恢弘的气势、磅礴的场面,艺术地再现文成公主入藏途中的艰辛,汉藏人民的深情厚谊以及和谐美好的民族关系。该剧在注重京剧、藏戏美学特征的基础上,强调两种戏曲艺术的兼顾与融合,并赋予作品新的时代精神。
  体会并捕捉人物的“魂”,对演好一个角色至关重要。在接受《文成公主》的创作任务后,邓敏便开始了对文成公主的“追魂”。剧组主创人员赴西藏体验生活,为她寻找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的“魂”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布达拉宫的神秘庄严,雍布拉康的高峻孤耸,纳木措湖的浩淼波澜,米拉山顶的一日四季,大昭寺、小昭寺的酥油灯花,色拉寺、甘丹寺的晨钟暮鼓,鲁郎林海的松波残雪,青藏铁路的壮美多姿———西藏那神圣、神秘、神奇的山水寺院,那纯朴、纯真、纯情的民俗民风,都给邓敏的心灵以从未有过的的净化和震憾。
  当时,邓敏毅然拿出自己一年的收入,把3万元人民币捐献给了自治区藏剧团、小昭寺和西藏自治区希望工程。邓敏说:“我不是一时感情冲动,而是发自心底的感动。看到了西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热爱,理解了西藏人民为什么热爱文成公主。因为她有一颗善良的博爱之心。在1300多年前,她就能放弃皇宫金枝玉叶的生活,乘着木轮车从长安来西藏传播中华文明———她的思想境界比我们高。她是中华民族女性的代表,是中国女人的楷模和骄傲。我找到了文成公主的魂,她是中华援藏第一人!我不仅要演好文成公主,而且要学习文成公主。做个像她那样思想境界高尚的大女人!”
  话题一转到《文成公主》,邓敏眼里马上闪出兴奋的光芒:“排演这出戏的感受令我终生难忘,使我的人生观和艺术观都有了改变。因为那几天西藏的媒体都在报道我们到拉萨来和西藏藏剧团合作的事,所以我走在路上,可爱的藏民们便会跑过来问,‘你就是那个文成公主吗?’我只是做了一点我分内的事,但是他们却很感激地向我敬酒、献歌、献哈达,让我特别感动。西藏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里的景色实在太美了,那里的人民太淳朴了。”邓敏的眼神里流露出对回忆的沉醉。
  2005年7月,邓敏作为中国京剧二团团长兼领衔主演,带着一行40多个经过精心挑选的演员、演奏员踏上了雪域高原,投入了京剧、藏戏《文成公主》最后合成的工作。“藏族演员特别心疼我们,每天不仅把热乎乎的酥油茶和蒸土豆带到排练场,还帮我们打扫卫生,像一家人一样。”邓敏说,“我的生日那一天,那天剧组的人给我买了蛋糕,为我戴上寿星帽。当大家一同唱起‘生日快乐歌’,我感动得流泪了。”
  在海拔近4000米的拉萨,不要说唱、念、做、舞,就是登几层台阶都要气喘嘘嘘。高原缺氧带来的反应使三分之二的赴藏人员住院打吊瓶。邓敏虽然是第二次进藏了,可是在排练场上依旧头晕目眩,呼吸困难。在第一次排练时,一小段还没唱完就像要窒息似的。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在西藏的演出,邓敏每天强迫自己多练功锻练耐力、多吃饭增强体力、多吃药预防病倒。邓敏以惊人的毅力,一边打着吊瓶,一边吸着氧气,圆满地完成了十多场在拉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演出任务。
  邓敏率团在拉萨排演《文成公主》期间,还组织中国京剧院“三下乡”演出团小分队下到日喀则、林芝等地区,为驻区解放军官兵和当地群众进行慰问演出。由她带队的赴日喀则小队只有6个演员,要演出一台晚会,6个演员需要的任务量可想而知,又何况是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途中,令人担心的高原反应缠上了邓敏,她感觉到头像被钳子夹着一样疼,且有恶心,从来没有感觉过氧气是如此重要。加之高强度的演出和排练,使得邓敏在“三下乡”前,就因发高烧住进了医院,打了好几天点滴,且嗓子发炎。但大幕一拉开,邓敏只见台下黑压压的一片,毕竟“京剧已经有40多年没有进过西藏了,虽然很多藏族同胞的汉语说得并不好,但是他们知道了京剧下乡这个消息后,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致,有些人从100多公里以外跑了三四个小时赶来听到京剧”。这时,邓敏感动了。
  

邓敏:我的舞台就是一亩三分地(6)
她迈着沉重的脚步走上台去。她怀着歉疚的心情向观众们说明自己的嗓子哑了以后,就舞动双枪表演了京剧《八大锤》的一段舞蹈。朝天蹬三起三落,射雁,探海,下腰,涮翎。她演得一丝不苟,就像是十几年前在北京争夺梅花奖演出时那样认真卖力。演出结束时,观众们全体起立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第二天,邓敏又带着她的一行人登上了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英雄雷达站慰问演出。爬上这“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中国京剧院赴日喀则地区慰问演出团的全体演员才真切地体会到了《文成公主》里的那句台词:一览众山小,俯耳听惊雷。只不过,“一览众山小”在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苍白的脸、疳紫的嘴和手。邓敏强忍着高原反应而登台演唱,唱到最后几句时,脸色乌青,嘴唇也完全发紫,但她还是以优雅的姿势谢了幕,感动得英雄雷达站的官兵们热泪盈眶。
  四 自己争取来的“团长”一职使这位“农民”的“脸皮”渐渐变厚,
  〓〓她说自己的“舞台就是一亩三分地”。
  欢歌笑语辞旧岁,张灯结彩迎新年。2005年12月30日晚,鼓乐欢腾,丝管悠扬,怀仁堂内暖意融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群众一起,在中南海观看新年京剧晚会。邓敏表演的《文成公主》选段,表达了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共创民族辉煌的深切情怀。她的精彩表演,引起观众强烈共鸣,报以热烈的掌声。
  春回大地催万物,明月当空寄团圆。2006年2月12日晚,人民大会堂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中共中央在这里举行元宵节联欢晚会。出席联欢晚会的邓敏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京剧继承与创新等话题进行了汇报。
  邓敏说,要不断地提高,“就得经常把自己化为零。昨天的辉煌也好、掌声也好,都是过去,要重新开始。但是,这个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开始新的积累”。
  青衣、武生、刀马旦,邓敏样样精到。她演的武生戏不带女气,极见阳刚之美;演“梅派”戏,则又注意稳重、大方。在《捧印》中,她唱得优美动听,富于“梅派”韵味,身段沉着、老练,毫无浮躁、火气之弊,感情表达得也准确,细腻。刚刚三十出头那年,邓敏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实,辉煌的背后是一个艺术从业者的心血。
  面对提问,邓敏好像根本用不着思考,一语即出就像开闸放水一样收不住。快人快语,果如其然,这多半缘于她快节奏的生活。邓敏说:“我从来没有休息日,早在学校的时候,同学们就给我取了绰号,叫‘邓执著’。”也许对京剧邓敏有太多的想法让她无法割舍,她有自己的沉重与不快活。有人说,三十多岁的她像独行侠一样,为一个理想和一个梦活着。在记者眼里,她有激情、有感染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