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剖析胡雪岩商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曾仕强剖析胡雪岩商道-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晚上,雪岩让玉惠找时间请唐廷枢喝酒,打听一下李鸿章的动向,他看出玉惠有点不高兴,猜出了她的心思,于是让她上街给家里老人买些东西,让阿宝捎回杭州。玉惠见雪岩还想着她的家人,非常感动,可她还是忍不住提起了芮瑾。雪岩没想到玉惠也知道芮瑾,非常惊讶。
  此时杭州城里斗米斗金,胡家度日艰难。胡老太太想到成祥的妻弟是太平军的运粮官,成祥家里可能会有粮食,就让胡太太去成祥家借粮。胡太太想到芮瑾在成祥家,不愿意去,但母命难违,再加上实在无米下锅了,她只得硬着头皮去借粮。
  1.雪岩说只要能办到,绝不亏欠大家,是真的吗?
  胡雪岩最喜欢讲的话,就是“赚了大家分,赔了我自己承担”。现在他又说“只要我能够办到的,绝对不亏欠大家”,这种话如果只是嘴巴上说说,那就是骗人,会使人感觉到很不舒服。因为你讲得那么好听,一点实惠都没有,反倒不如不说。但是雪岩比较不一样,他心里的确有这种想法,是真心真意的表达,所以才会感动别人。
  同样一句话,说话人的内心支撑到什么力度,其实听的人是能够感受到的。如果这句话只是一句口头禅,他看到谁都这么说,什么时候都这么说,那就一点价值都没有。
  他讲这句话有什么目的?因为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和妻子在杭州可能连饭都吃不上了,可是他又不能明说“阿宝,你送一些米粮到我们家”,这种话说出来不太妥当。他也不能让阿宝给他们每一家都带一点去,这样也不太现实。所以后来他干脆摆明了说,这船粮食就是要送给太平军的,这样透过苏晃可以照顾到几家人的生活。他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我觉得是比较恰当的。
  2.毕四姐挑拨是非,是不是热心过度?
  毕四姐这样的做法显然是热心过度了,但有些人往往就是这样。
  对于玉惠的性格,相信各位看到现在,多少都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所谓端倪,就是指事情的一点点头绪和迹象。玉惠是很任性的,其实像她这样的人,最后只能是害了自己。你既不是皇后,又不是公主,凭什么任性呢?可她不明白这些,就是一味任性,所以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按说毕四姐年纪比较大些,如果她真的爱护玉惠,就应该多劝劝玉惠不要总耍性子才对,有什么话好好说就是了,雪岩也不是一个完全不能商量的人,而且要跟雪岩耍性子,玉惠也是耍不过他的,因为雪岩任性起来比玉惠厉害得多。可惜毕四姐的文化程度毕竟还是低了一点,她对人情世故还不够老练,所以她只会挑拨是非,讲一大堆火上浇油的话,这使得玉惠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我们常常讲,一个人热心过度就容易好心做坏事。毕四姐虽是好心,她一心一意为了玉惠着想,但最后还是办成了坏事,弄得大家都不安宁,玉惠当然也只能是跟着受苦。
  3.雪岩要玉惠约唐廷枢出来喝酒,有什么目的?
  玉惠突然间听到芮瑾这个名字,是非常不高兴的,因为女孩子是很敏感的。玉惠之前知道雪岩有大太太,所以当二太太她也心甘情愿,可突然间又冒出一个芮瑾,她有这样的反应我们也不能怪她。但是她这种反应和态度,显然是不高明的。
  玉惠当然不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就跟雪岩断绝关系,她一方面耍自己的小性子,一方面还让雪岩把温好的粥趁热喝下去,以此表示关心。但这些对胡雪岩来讲,都是没有什么用的。雪岩能够忍住火气接受她耍性子,其实是另有目的。所以我们说,夫妻之间如果没有真实的感情,只是互相利用,各怀鬼胎,这种夫妻不做也罢,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雪岩明明知道唐廷枢在打玉惠的主意,却还让玉惠约唐廷枢出来喝酒,那他是不是要牺牲玉惠去达成自己的目的呢?不是这样的。雪岩对玉惠有信心,认为玉惠能保护好自己,在这个基础上他才会要玉惠帮着做事情,不过,雪岩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矛盾。玉惠也明白,于是就问雪岩,你要我去约他干吗?其实胡雪岩打的算盘也是很机灵的,他现在最在意的就是李鸿章下一步要怎么走。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注意,如果雪岩只是要完成左宗棠的任务,其他的都不想,那么他也不会得到左宗棠的赏识。虽然雪岩没有得到左宗棠的指示,说要关注李鸿章的动向,但他自己会去注意这些事情。因为他知道左宗棠和李鸿章是有矛盾的,左宗棠下一步要怎么走,一定要看李鸿章下一步是怎么走,他们两个是互相关联的。

第五章 光复杭州(2)
要了解李鸿章下一步怎么走,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唐廷枢去打听。因为雪岩知道,唐廷枢是替李鸿章办事的。丁日昌同样是替李鸿章办事的,但雪岩绝不会去动丁日昌的脑筋,因为丁日昌这个人非常不可靠,相比之下唐廷枢还是比较实在的。所以雪岩就同玉惠讲,让她通过关系去找唐廷枢,打听打听李鸿章要干什么。玉惠当然也不能完全推辞,因为她自己也心知肚明,她的功能也不过就是在这里。所以她一方面耍性子,一方面推辞,一方面也是勉强答应下来,她有她的生存之道。
  4.雪岩提起玉惠的双亲,玉惠为什么很感动?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毕四姐挑拨是非并非只有负面的影响,同时也有正面的功能。如果不是毕四姐挑拨是非,玉惠不会情绪化;如果没有情绪化,玉惠听到“双亲”二字感觉也就很稀松平常了。
  人的心就像摆秋千一样,你这边摆得越高,它就回荡得越深。因此正在玉惠情绪化的时候,也就是在她认为雪岩不可靠、很花心的时候,突然间听到雪岩提起她的双亲,这个时候她的感受会比平常更加激烈,所以十分感动。在这里我们还是再说一遍,任何一件事情有坏处,它就会带来相当的好处。
  玉惠之所以感动,是因为她非常孝顺父母。我们中国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不管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都会十分孝顺父母,在这方面是全世界第一的。我想没有人敢公开说,我就是不孝顺我父母,你把我怎么样?中国人不会这样。
  5.玉惠提起芮瑾,雪岩为什么十分惊讶?
  当时,雪岩他们几个人在屋内密谈,雪岩交代阿宝回杭州的一系列重要事情,他认为自己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却没有提防到外面有人在听。所以玉惠突然间问芮瑾是谁,雪岩马上想到走漏风声了,当然吓了一跳。于是他就马上问玉惠,谁告诉你的,你怎么知道的?可见雪岩事先没有这个警觉性,没想到隔墙有耳。
  6.胡老太太要胡太太向成祥家借米,胡太太为什么不愿意?
  叫别人去借米跟自己去借米是不一样的,指使别人很容易,开口一句“去借把米回来”就行,可是真正到人家借米的人是很难开口的。当时每一家都缺粮,都没有多余的米给别人,何况两家也不是说真的到了亲如一家的境地。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使得胡太太不愿意去,就是她知道芮瑾一定在成祥家里,去借粮肯定要碰到,就会很难堪。
  胡太太知道芮瑾喜欢雪岩,雪岩也很喜欢芮瑾,那么她该如何对待这件事情呢?我觉得胡太太能用比较理性,也很缓和的方式去找到一个比较圆满的解决办法,这是她的修养。但是尽管有这种修养,两个人见面,还是会很尴尬。胡太太如果说好听的话,芮瑾就会怀疑她是否真心,如果胡太太说不好听的话,就表示她气度很小,所以这种情况之下,胡太太是一百个不愿意去借粮。可是她又没有办法推辞,因为眼看着就没有米下锅了,所以她只是表情上有一百个不愿意,但最后也是很无奈地要去面对这样的困境。
  (二)
  胡太太来到成祥家,恰好看见了芮瑾,她告诉芮瑾,自己不会像婆婆那样看待她,雪岩也不认同母亲的观点,芮瑾这才缓和了语气,两个女人言语中都为音讯皆无的雪岩牵肠挂肚。这时苏环走了过来,胡太太不好意思开口借粮,转身要走。苏环拦住她,劝她想开点。胡太太无奈地说:丈夫,丈夫,只管一丈,我早想开了。
  芮瑾是刀子嘴豆腐心,她知道胡家已经断粮了,赶紧拿来粮食给胡太太。胡太太虽然心里过意不去,但还是拿着粮食走了。
  阿宝正要运粮回杭州,还没有出发,就被丁日昌扣押了整船的粮食。成祥担心要运粮给太平军的事会走漏风声,觉得舍弃一船粮食很值得,但雪岩担心的却是家里没有粮食,怕是熬不住了,而则云却为搭进去的银子心疼不已。
  上海租界附近,一个正在撒尿的中国人被外国卫兵逮个正着,遭到一顿毒打。李鸿章见了,让随队士兵一字排开,一起撒尿,并告诉士兵,以后再来租界要憋足了尿,到这里来撒。
  李鸿章跟洋人商议购买兵器之事,得知胡雪岩已经替他预付了定金,而丁日昌对此竟一无所知。李鸿章很惊讶,也很生气,感叹左宗棠身边没有无用之徒,而自己手下却没有懂得商道的人。李鸿章训斥了丁日昌一番后,命令他尽快把钱退还给胡雪岩。丁日昌想到自己因为胡雪岩一再受到责骂,更加忌恨胡雪岩。 。 想看书来

第五章 光复杭州(3)
1.丈夫丈夫,只能管他一丈,是什么道理?
  丈夫这个名称是怎么出现的我们不太清楚,大丈夫倒是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它是从丈夫而来的,常言说,要么不当丈夫,要当就当个大丈夫。但是为什么叫做丈夫,它的本意是什么,我们现在很难说清楚,有人猜测说,丈夫丈夫就是一丈之内你管得到,出了一丈你就少管他。当然这种话听听是可以的,不能完全当真。我们倒是觉得,有些事情管得越紧,纰漏就出得越多,这才是这句话的真意。
  的确,有时候一个人你不去管他,他反而会自觉,反而会自主,也会自立。要是样样都管就是把他当犯人了,既然你把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