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焦点问题:对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探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焦点问题:对话-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项怀诚: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一个同志跟我说,他说土地的这个资源,国家每年收的钱是不少的,应当想办法从里边拿一部分给你;也有的同志给我提建议,我们现在国家也收无线通讯的频道费,但收得比较低,那么有一位同志就建议我,这个人也是位专家,他说这个频道费可以收,将来收了以后可以给你。好心人建议是很多的。
  陈伟鸿:大家愿望都是一致的。
  项怀诚:对。执行过程中间的每一个建议,它中间都会涉及到整个的利益分配格局,对不对?没有钱现在放在地方,闲的,没有的。那么如果我要改变这个利益分配格局,老实说这都不是很容易的事,对吧?所以我觉得这些建议都很好,但执行起来都有难度。
  陈伟鸿:都有难度。项怀诚先生和我们在座的各位共同来关注,来对话,我们老百姓的这笔养命钱,也让我想到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知道您会不会有一些特别的理解?
  项怀诚:这句话其实是《孟子》里边的一句话,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长。”老话是这么说的,我没有想得那么多。想到天下可运于长,没想那么多。但是你把老的问题解决了,把老小的问题解决了,就是一个教育,一个养老,我看中国问题一半解决了。
  (本期编导:齐文星)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城市就业(1)
【背景介绍】
  2006年,就业压力较大,主要表现在:我国处于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新成长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攻坚期,沉淀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难度更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加速期,城乡就业问题相互叠加;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的问题更加突出,技能人才短缺,远不能适应新型工业化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国内外经济变数影响就业因素增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问题,一是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国民经济继续平稳快速发展,拉动了就业的增长,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二是制定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逐步提高就业的稳安性。三是深入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通过“送政策、送服务、送就业岗位、落实社会保险补贴”,集中帮助解决“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四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和强化职业培训,落实对城乡劳动者的免费服务制度,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开展城乡统筹就业试点,探索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制度。就业持续增长,登记失业率稳中有降,全国就业形势总体上保持平稳。
  【嘉宾简介】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张小建
  北京市祟文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职业指导师  王桂玲
  北京市祟文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  刘燕平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吉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天戈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宋丰景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莫荣
  长沙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主任  欧阳建宏
  北京中青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校长  郭松
  江西九江市琪雅井红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顾井红
  河北唐山市卫国楼社区居委会主任  王海燕
  主嘉宾:劳动保障部副部长  张小建
  →他,1969年2月至1978年在陕西省志丹县插队;
  →他,1979年3月至1982年任国务院知青办、国家劳动总局干部;
  →他,1982年5月至1988年任劳动人事部培训就业局、政策研究室干部、副处长;
  →他,1988年7月至1993年任劳动部劳动力管理和就业司处长、副处长;
  →他,1993年12月至1998年任劳动部就业司、职业技能开发司司长,兼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
  →他,1998年7月至2001年任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司长兼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任;
  →2001年6月任劳动保障部副部长。
  【精彩观点】
  ●大家共性的问题,一个人可以我们用“一帮一,结对子”来解决。但是这么多人,上千万的人,你必须用政策来解决。而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制定出一个能够符合中国国情实际又能够解决,真正能够切实解决大家问题的这样一套政策。
  ●小额担保贷款这个政策如果能够真正推行得好,推行得开的话,能够使我们很多下岗失业人员、很多劳动者创业的梦能够实现,而且能够在全国实行一个创业的高潮,这样就使我们就业局面大大改观。
  ●我接到过许多下岗失业人员给我写信,就说这个政策没落实怎么办。我都是这样:我直接和我们当地的劳动部门打招呼,这样能够一个一个解决。但是我们希望是不光是一个一个地帮助,我们希望这个政策得到普遍地落实。我们就要在今后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的很多问题更好地解决,把这个政策落实到大家的身上。
  【思想交锋】
  陈伟鸿:怀着同样的期待,这个春天我们依然在一起。欢迎大家来到我们“春天的约会”。“春天的约会”是我们关注重大民生话题的一个两会特别节目。在林林总总的民生话题当中,城市就业再就业的话题,对我们大家来说并不陌生。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达到了900万人,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是十分庞大,可这个数字仅仅要应付每年新增要求就业的人数已经十分艰难,更不要忘记目前我国还有将近一千四百万的下岗失业人员。可以说,就业这个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当中,僧多粥少的局面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
   。 想看书来

城市就业(2)
王小丫:今天的面对呢,要从这里开始。这是一封遗书,是一位母亲写给她女儿的。我念给大家听:我的乖女儿,不要恨妈妈。你已经长大了,无论什么情况下,你都要很好地活着。在你生活的道路上,你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要长心了,不能像妈妈还活着的时候那样。妈妈再也不能培养你长大了,因为妈妈活得太苦、太累了。最后写的是:妈妈遗言。不过让我欣慰的是,她没有真正地离去,她活了下来,她就在我的身边。这就是这位母亲,王桂玲大姐。我要特别高兴地告诉大家,王桂玲大姐不仅活下来了,而且活得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听王桂玲大姐的故事。来,我们用掌声有请王大姐。
  ◆曾经走上绝望的道路
  陈伟鸿:小丫刚才在念这封遗书的时候,我注意到现场的很多朋友其实都沉浸在一种痛苦的氛围当中。对于那段日子,对于王大姐来说,应该是刻骨铭心的。这封遗书是在什么时候写的呢?
  王桂玲:那时候是1994年,我成为了北京市第一批的下岗职工,就在我下岗的同时吧,我的前夫离家出走。
  陈伟鸿:对于当时下岗的你来说,这相当于雪上加霜。
  王桂玲:对。
  陈伟鸿:还有什么样的打击让你在那一刻就做出了走上绝路,这样一个想法?
  王桂玲:就是他出走以后,正好我是下岗。这个时候呢,孩子又面临着9月份开学,开学需要学费,上初一。但是他走时候,一分钱没给我留。后来就跟街坊借了钱,借了700元钱,让孩子开了学。开学以后呢,孩子上学大约半个月的时间,有一天突然间高烧,肚子疼,特别着急,得把孩子送到儿童医院。到了儿童医院以后,人家说马上就得留下,孩子是急性阑尾炎,得做手术。我说得需要多少钱押金,他说1500元钱。当时这1500元钱,说实在对于我来讲是个天数。我没地找去,后来我就把孩子一个人扔到了医院里头,我说你躺这儿别动弹,等着我,我去给你找钱去,就这样自己跑回家了。跟父母拿的钱,然后孩子第一次住院,花了将近1300元钱。
  王小丫:那个时候孩子几岁了?
  王桂玲:孩子不到12岁呢,还。孩子回家歇了一个星期后再开学,孩子夜里又是突然间高烧,又给送到了医院。到了医院以后又留下了,说可能你上次手术没做好,肠粘连,还得留下。这样又留下。医院又跟我要1500元钱。这时候1500元钱,真是要我的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真的,自己承受不了这种打击。我就觉得,我是这世界上最倒霉的人。怎么什么事都让我给赶上了?我真是想了许多,也想了许久。我必须走出一条路来,最后我只能选择了死。
  陈伟鸿:那时候没有跟任何人说?透露这个想法?
  王桂玲:没有,任何人都没有讲。刚开始呢,我就在想,怎么死法?我弄了25片安眠药,当我要死的这一宿,我守着我孩子哭了一宿。真的,我看我熟睡的女儿非常可怜,我就觉得我那孩子她招谁惹谁了?我不知道。生在我这个家庭,算倒霉了。真的,就那么想的。就这一宿,我抽了一包烟。我从来不会抽烟,真的。
  陈伟鸿:是寄希望于通过抽烟来缓解一下自己那种内心的痛苦。
  王桂玲:对。
  陈伟鸿:但是并没有真正地走出来。你还是决心要离开你心爱的女儿了。
  王桂玲:对,当五点多钟,我写完遗书之后,我就把它叠好了,装在她抽屉里头。我回头看了我孩子的时候,还是非常难受。
  王小丫:她在熟睡当中。
  王桂玲:熟睡,对。拿起这25片安眠药,拿到嘴边上拿下来,真的,不忍心往下咽。我就觉得,我不能死在这屋里头。我死在这屋里头,孩子醒了,一个是害怕,再有,这个屋就永远没有人再能住了。真是考虑这个。
  王小丫:想到女儿将来可能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王桂玲:连个栖身的地方都没有。不行。我不能死在屋里头。想来想去,我也离家出走吧。
  

城市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