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司法局方面对于代理人的行为有无违反律师法的规定、行为与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代理人应否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代理人的行为应否受到协会惩戒或司法行政处罚形成了不同的意见,且分歧很大。
坚持有过错一方认为:实习律师的言行直接刺激了情绪不稳定的被告,并导致犹豫不决的被告立即跃出窗外,该言行与被告受伤的后果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这也是被告四处投诉控告的最有力理由,无法加以掩饰也不能加以回避。给与惩戒或处罚有利于教育本人。
坚持一方举例说:有人准备跳楼,围观群众起哄,导致轻生者丧失了最后的理性坠楼而亡,这种情况下,虽然司法实践中尚无追究起哄者责任的先例,但那并不等于说起哄者没有责任,而是事后无法确认起哄者。
反对一方则认为:被告一贯表现恶劣,纵观被告在整个庭审过程中的表现,可见被告是蓄意甚至蓄谋为之,是一种表演。我们察看过现场,场地平整且土质松软,突出的土坎至少降低了两米以上的高度,被告骑在窗梁上早就洞悉地形,也早就选好了坠落的地点,他故意使用谩骂、侮辱的语言刺激代理人,就是为了挑拨起代理人产生对抗心理,他在故意制造策划事端,以期掌握把柄。
反对方也举例:有人准备跳楼轻生,施救人员在营救过程中,为了营救的需要,也会采取某些心理战术,以期分散对方注意力,其中就包括故意使用刺激性言辞,若此时轻生者跳楼,难道要施救人员承担责任吗?毕竟意图跳楼在前,营救行动在后。回到本案,截至目前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被告蔡宏伟究竟是受到刺激语言而跳还是自身刚好失去平衡坠落?是“闻言”而跳还是“言”、“坠”在时间上的巧合?这同样是一个没法查明的问题。
当然,反对方也承认,实习律师第一次出庭,遭遇突发情况心理准备不足,经验欠缺,情绪控制不力,以致授人以柄。但是,实习律师此前遭受暴力恐吓与殴打,心理存在抵触和对抗情绪也在情理之中,为保护年轻律师的成长,宜以批评教育为主。
9
在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行业内部对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惩处规定。惩处分为两个层次,惩戒和行政处罚。
惩戒由律师协会的惩戒与纪律委员会做出,惩戒的方式包括:(一)训诫; (二)通报批评; (三)公开谴责; (四)取消会员资格。主要是针对律师违反《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的行为,惩戒的依据是《律师法》、《律师协会章程》和《律师协会会员违规行为处分规则(试行)》。
而处罚则由司法行政主管机构做出,行政处罚分为:(一)警告;(二)没收违法所得;(三)停止执业;(四)吊销执业证书(还有对律师事务所的处罚这里就不赘述了)。针对的是律师违反《律师法》的相关行为且情节相对比较严重。处罚的依据是《律师法》、《行政处罚法》和《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简单区分一下,惩戒是协会内部的处分,可以理解为是针对较轻的违反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行为的处理;处罚是一种行政处分,针对的是相对较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
对待本次事件,基本上倾向于由惩戒和纪律委员会进行必要的惩戒,主要是起到教育帮助的作用,而行政处罚则会给一个年轻律师的成长带来比较重大的负面影响。
不过,在没有做出正式结论以前,内部的分歧与争论是不会公开的,更不会传到郑斌耳朵里,要不……郑斌就不会干傻事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章 拿什么来拯救你(5)
10
在接受调查期间,郑斌被暂时停止执业。张卓超律师在处置过程中不存在任何不妥,因此没受牵连,作为指导律师的责任问题,鲁鸣放揽了过去:
“我是所里指定的指导律师,如果郑斌在这个案件处理过程中需要负什么责任的话,当由我来承担。如果一定要处罚就处罚我好了,张律师只是代办案件,指导律师还是我。”
郑斌惴惴不安、懊悔万分!
他万万没有料到,一句“你像个什么男人啊?耍无赖!有种你就跳啊!”的气话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这下想不出名都难了,并且是在省、市、区三级的政法机关范围之内,但不是好名声,而是处罚和巨额赔偿,这将成为一个笑谈、一个传说伴随郑斌的整个执业生涯。
有传言说,郑斌可能会被吊销执业证书,最轻也会是个停止执业一年的处罚,至于实习,事实上已经终结,一个被吊照或停业的人还有实习的必要吗?事实上,郑斌想,我已经被停业接受调查了。
还有巨额赔偿。据说那个杂碎蔡宏伟提出了10多万元的赔偿请求,并且要求政府养他到老!天啦,别说10万就是1万也绝对不是郑斌可以承受得了的!这下子受害的可不仅是自己,还连累了师傅!
11
在这个三月寒冷的夜里,郑斌伏在长江公路桥中央的栏杆上,眼睛紧紧盯着深处缓缓流过的江水和江面上点点过往轮船的灯火,他黯然神伤,这个都市的繁华、那些霓虹灯后的欢乐都不属于他!也许,我原本就只能属于鄂西北的那个小县城,也许我压根就不应该考什么大学,也许我根本就不是干律师的材料……
郑斌海想到年迈的双亲和他们的期待、想到赵彦的离去和她眼中似有若无得轻蔑、想到年前那场莫名其妙的殴打、想到自己刚刚经历过的这个委屈的春节……郑斌开始抽搐、继而发出哭声……
或许,是郑斌呆在栏杆旁的时间过于长久引起了监控室内值班人员的注意,或许是郑斌的抽搐与哭泣引起了巡逻交警的注意,一则无线讯息在空中传递:
“972,972车注意,你前方××号桥墩××号栏杆处有一可疑年轻男子,怀疑轻生,请立刻前往查看并处置。重复一遍……”
一辆巡逻警车悄然在离郑斌大约十米远处停下,两个巡警无声靠了过来。此时郑斌虽然早已适应了身后桥面上奔流不息的车辆所带来的呼啸声和桥面的震动,但是不断闪烁的警灯还是引起他的注意,他侧身回头,猛然发现两条黑影快速扑了过来,郑斌一个激愣,做出了一个令巡警、也令郑斌自己难以置信的举动,他嗖地一下子翻过栏杆站到了外侧狭窄的边沿上!用一只手抱住栏杆,另一只指着围上来的巡警高喊:
“别过来!”郑斌的反应完全是下意识的。
其实意识的深处他想说的是,别过来,我没准备要自杀啊,不要逼我!谁逼自己?是谁逼自己翻过栏杆?郑斌完完全全没想明白。
巡警立刻用对讲通报情况。紧急预案迅速启动,离大桥仅在咫尺的解放军××1医院派出救护车和急救人员,长江水面救援快艇急速朝事发地点开过来,更多的援救与解救人员正在赶往现场。接到线索的电视台也火速派出记者……
第五章 拿什么来拯救你(6)
12
跨立在数十米高的江面上,强劲的江风猛烈灌入耳中,此前一直静静流淌的江水忽然发出低沉而巨大的声响,像一部黑黢黢的绞杀生命的机器。
郑斌感觉到身体开始飘浮,他很晕眩,但不久变得十分清醒,原来,解脱可以如此容易!或许,自己需要的正是这种解脱!
由于救援车辆的灯光刺眼,郑斌看不清脚下是什么情况,是直接通往天堂的坦途?还是隔离了其他管道、围栏或阻拦网?郑斌冷静地想,既然跨出了第一步就没有回头的必要了,这个人世没有什么值得留念的!等下跳时,我要卯足了劲往外跃,远离那些可能存在的阻碍。
想到这,郑斌笑了,至于栏杆内侧那几个人在说些什么,他没听见,也不想听见……
武警某特警支队的士官小蒋和小王具有丰富的现场救援经验和准确的判读能力——尤其是在这座宏伟却又被称之为自杀天堂的长江公路桥上执行过多次救援任务以后。
他们来到现场后一直不动声色地隐蔽在救援车的阴影中仔细观察和等待机会。这个轻生者与众不同,他不叫喊不述说不应答不理睬,他几乎对于身后的救援努力无动于衷,士官小蒋和小王知道,这个人已经沉浸在自己营造的氛围中,劝说和沟通将无济于事,必须断然采取解救措施。
他们悄声通报了自己的判断,须臾,通话器中传来约定的磕击声,这是批准行动的信号。
小蒋对小王做了一个分工手势,意思是由小蒋本人从下面抱住目标的双腿、小王快速跃起紧扣目标扶在栏杆上的手和上身,然后合力将目标转移至栏杆内的安全地域。这套动作他们经过无数次演练,已经配合得天衣无缝。小蒋弓起身子,低声通过送话器说道:
“3、2、1,行动!”
话音刚落,一辆停在旁边的特种救援车“唰”地一下开启眩目的强光灯,将目标区域照射得如同白昼,那几个训练有素的现场劝说人员猛地闪开空挡,小蒋和小王如离弦之箭十分默契地在强光的掩饰下扑了过去,1秒不到,目标已经被牢牢控制!解救成功!
郑斌在强光突然照射的那一瞬间什么也看不见了,他旋即松开紧抓栏杆的右手,大喊一声,朝黑暗扑过去,等待石破天惊的那个时刻……
然而,几乎同时,几双大手有力地将他刚刚倾斜的身子死死地拉了回来,他重重地磕碰在坚硬的栏杆上。没等反应过来,身子已经腾空而起,然后啪地一声被掼倒在坚实的桥面上。
郑斌哇地一声哭了,不知道是因为获救还是遗憾,但在他心里,一种踏实感、归属感、欣慰感、后怕感油然而生……郑斌随即陷入昏厥。
第五章 拿什么来拯救你(7)
13
在1×1医院的急症留观室,郑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