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从第一天起就被要求看到数字背后的本质而忽略那些从“后视镜”中所观测到的标准方差:到底是什么样的自上而下的基本面和自下而上的基本面在驱动收益的产生及波动性?又有哪些因素会使预期的资本收益发生偏差?而这些基本面因素背后本质上有哪些相关性及联动性?从史文森那里我理解了只有把本质的基本面风险看清楚,才有可能赢到投资收益实现的那一天。这就是所谓的“管理好风险,收益自然就有了”(focus on the downside and upside will take care of itself)。
  再谈“用奇”。在“守正”的基础上,史文森在具体资产类别及投资策略上绝对是“用奇”的典范。他是一个本质上怀疑“羊群效应”的人,喜欢并鼓励逆向思维,每一个新投资策略的形成总是先去理解与传统市场不同的收益驱动因素及内生风险。历史上,大多数机构投资者会把资产集中于流通股投资和债券投资这样的传统资产类别。而史文森则认为,越是市场定价机制相对薄弱的资产类别,越有成功的机会。基于对市场的深刻洞察,耶鲁基金先于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进入另类资产市场,1973年开始投资杠杆收购业务,1976年开始投资风险投资基金,20世纪80年代创立绝对收益资产类别。另类投资为先觉者耶鲁基金带来了硕果累累的回报,也因此越来越为机构投资者所重视。史文森在外部投资经理的选择上也不走寻常路。他欣赏那些有创新精神的基金经理,鼓励他们的术业专攻和逆势而为。他摒弃那些追求规模、明哲保身、“宁愿循规蹈矩地失败,也不要勇于创新地成功”的投资机构。
  今天,在耶鲁基金支持下创建的高瓴资本,在短短的四五年中发展到了35亿美元的资产规模,并取得了56%的成立以来的年均复合收益率,在亚洲各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多有建树。这是践行“守正用奇”的投资理念的结果。
  目前国内出版的投资书籍,内容大多是教股民择时和选股。而对于一个机构投资者来说,首先是资产及负债的配比分析,其次是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据我们所知,机构投资中约90%的绝对收益来自于资产配置,而指导机构投资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著述非常有限。2002年,我和几位好友把大卫?史文森这本书的第一版介绍到中国,当时中国的机构投资方兴未艾,一些西方的投资理念就连很多业内人士也闻所未闻,很多关键的专业词汇甚至没有对应的中文。今天中国的机构投资已经发展得蓬蓬勃勃,各种基金应运而生。在我们这个日新月异、充满机会的国家,每天都有无数投资建议扑面而来,各种投资学说在市面上盛行。在开放的中国,在网络时代,人们可以接触到大量的投资信息,而在我看来那些质朴而有力、历经时间考验的投资理念却往往被芜杂和浮躁所淹没,去芜存菁、化繁为简的“守正”在今天尤为重要。我非常感谢我多年的好友杨巧智、东方证券研究所的梁宇峰、张惠娜、杨娜和我一起完成艰苦的翻译工作。我们非常荣幸能把大卫?史文森的这本书带给大家。
   。。

原版序言(1)
原版序言
  查尔斯?埃利斯
  大卫?史文森(D*id Swensen)所著的《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 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一书,自问世以来已广泛地被认为是讲解机构投资管理最好的一本著作,这一点我个人也非常认同。大卫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阐释了三十年来,特别是最近二十三年来他本人的研究成果,亲身经历,所感所想。
  多年来大卫和他的耶鲁团队被公认为创新变革的先锋,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大卫?史文森以卓越的成就向人们证明了自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范围内最伟大的投资专业人士之一。
  现在请大家坐稳,因为下面我要向你们介绍耶鲁基金令人震惊的成绩:一是受益于史文森管理的耶鲁捐赠基金取得的优秀的投资回报,过去二十年中流入耶鲁大学的资金平均 每日净增近300万美元。
  二是耶鲁捐赠基金为大学的日常运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基金每年为大学做出的贡献在总预算中所占的比例从1985年的10%增加至2009年的45%,而且是在大得多的预算基数上。
  三是按照现行购买力的标准计算,史文森创造的投资收益中,单是高出同类大学捐赠基金平均收益的部分,已比其他任何一位捐赠人都要“慷慨”好几倍。
  四是过去二十三年中,史文森、迪安?高桥(Dean Takahashi)以及他们的同事所创造的附加值(超出同行平均水平的部分)达到惊人的165亿美元。
  五是在校长理查德?莱文(Richard C。 Levin)富有智慧和创造力的领导下,财力雄厚的耶鲁大学一直是世界高等学府的佼佼者,志在为全人类造福。耶鲁的校友和朋友们,受到史文森出色的投资管理和莱文的卓越领导力的鼓舞,也向世人证明了他们为耶鲁及耶鲁的未来所做出的捐赠是多么的慷慨。
  我在这里将耶鲁投资管理的突出优势归纳为以下七点:
  一是长期投资回报率十分突出。
  二是长期投资回报率保持在稳定的高水平。
  三是在不利的市场情况下,组合结构方显“英雄本色”。尽管进攻型组合战绩也很出色,但主动型防御应该作为永远的主旋律,包括组合结构上的防御性,基金经理选择上的防御性,以及与基金经理关系管理上的防御性。
  四是无论是挖掘创新型资产类别还是优秀的基金经理,都做到了独辟蹊径,行事果断。
  五是从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到整个耶鲁大学的财务管理,始终坚持创新、积极、稳健。
  六是耶鲁投资办公室一直以组织高效、团队协作著称,这一点的确令人羡慕。 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
  七是耶鲁投资办公室与众多外部基金经理的和谐关系,为捐赠基金增加了不少优势,包括在招聘新的基金经理方面。
  正是这些优势成就了耶鲁捐赠基金,继而成就了耶鲁大学为公众服务的能力。
  史文森先生本人以独到见解著称,但他也善于吸收运用其他思想者的经典智慧。例如他提到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曾经批评资产受托人(fiduciaries)“宁可循规蹈矩地失败,也不要独树一帜地成功”。这方面史文森本人是个极好的反例。当年捐赠基金管理委员会的鲍勃?巴克(Bob Barker)曾经在向福特基金做出的报告中指出,从理论上讲,捐赠基金站在长远立场上应该倾向股票投资。史文森及耶鲁捐赠基金的成功无疑为这一点做出了最好的注解。此外书中还或直接或间接地提到不少大师的经典观点,例如托宾(Tobin)、马科维茨(Markowitz)、萨缪尔森(Samuelson)、夏普(Sharpe)、巴菲特(Buffett)、布莱克(Black)、舒尔茨(Scholes)、罗斯(Ross)、立波威茨(Liebowitz)、李特曼(Litterman)等。 。。

原版序言(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史文森将抽象的学术理论与投资市场的现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史文森本人也是一位出色的教师,他将自己思想和实践的精华融入这本书中,希望读者能够同样认识到严谨的逻辑在投资中的重要性——既做到使一切化繁为简,又避免过于简化做出冲动投资的决定。
  耶鲁基金长期的超高投资回报自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特别是很多投资项目的创新与成功;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耶鲁基金成功的奥秘不在于连续5年、10年,甚至20年的持续高回报,而在于贯彻始终的防御、防御,还是防御(正如对于房地产而言,成功的奥秘无外乎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读者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耶鲁基金的收益率如此之高,怎么可能是依靠防御呢?还记得长期投资的至理名言么?“如果你损失了50%,只有再获得100%的收益才能抹平。”“如果投资者可以避免重大的损失,高收益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相信资深投资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对收益最重要的不是成功的大小,而是不要犯大的错误。只要避免出现大的灾难,一切就没有问题(正如对司机来讲,最重要的是不要出严重的交通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耶鲁基金不仅常年保持优异的业绩,而且越是艰难的环境,越是激烈的竞争,耶鲁基金的表现反而越好,这也证明了史文森将防御永远放在第一位的正确性。虽然在投资理念上强调防御,但史文森和他的团队处处不忘采取主动进攻,无论是挑选基金经理还是挖掘新的资产类别的投资机会。耶鲁的经验再一次证明在自由与活跃度高的市场中,最好的防御绝不是僵化或者谨慎,而是在投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动用所有资源,该出手时就出手。
  耶鲁基金构建组合时的宗旨就是保证即便有一天“暴风雨”来临(一定会发生,但何时发生无法预测)组合仍然能够平稳度过,并保证在所有的资本市场都能找到有效边界。耶鲁基金将过去多年的市场经验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融入组合构建过程中以取得最佳非协方差结果,尽量避免市场整体的困境给组合造成的损失。
  耶鲁基金将主动型防御的投资理念贯彻于投资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功。例如突破传统思维进行资产配置;在每一个资产类别中形成创新性投资逻辑;采取逆向思维投资于当时不受市场热捧的投资机会;在遵循一定招聘程序的情况下大胆启用名不见经传的基金经理;经过培训后敢于给年轻人机会;与外部投资经理建立更为合理的新型关系;将捐赠基金的管理与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有效结合。
  耶鲁基金在构建投资组合和制定投资策略时非常注重压力测试,总结下来有三点独特之处:第一,所有预期收益一定要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